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表神经病学:颅内出血后重启抗凝治疗
抗凝药物可减少静脉及动脉性血栓形成风险,强烈推荐用于心房颤动和/或机械人工心脏瓣膜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预防。但关于口服抗凝药(OACs)的研究显示,此类患者颅内出血(ICH)的发生率可较正常人群高出8倍,估计年发生率为0.25-1.1%。颅内出血后是否以及何时恢复抗凝治疗的决定具有挑战性,并且需要评估相关的风险和获益。然而,一些大型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表明,OAC相关的ICH患者重启抗凝治疗后可能有更好的结局。缺血性和出血性并发症的临床数据,影像学和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做出选择。基线功能状态,预期寿命,治疗依从性和家庭支持也影响决策分析。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在颅内出血后4周,严格筛选后的OAC-ICH患者可以安全地重新开始抗凝治疗。然而,仍需要高质量的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Becattini等认为,在缺乏确切的数据的情况下,非创伤性抗凝药相关脑实质出血2周内应避免抗凝治疗;如果颅内出血的病因已经纠正,或颅内出血量小而血栓栓塞风险高的患者应考虑在4周时重启抗凝治疗;脑干或小脑出血或颅内出血量大且头颅CT证实血肿吸收欠佳或中线移位的患者应该延迟8-10周甚至更长时间才可考虑重启抗凝治疗。
在需要抗凝治疗的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中,颅内出血后予以预防性剂量的肝素与再出血风险无明显相关性,提示在出血事件后第2-4天引入肝素预防是安全的,尽管证据级别较低。
表1  心房颤动和/或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分
HAS-BLED评分:包括高血压为1分,肝、肾功能异常各为1分,脑卒中为1分,出血或易出血为1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波动为1分,年龄>65岁为1分,药物或嗜酒各1分,该评分标准的最大得分为9分,0-2分属于出血低风险组,评分≥3分时,提示患者出血风险增高
ORBIT评分:一种比较新的出血风险评分,内容包括高龄(>75岁)为1分,血红蛋白(Hb)下降为2分,血细胞比容(HCT)降低或既往贫血2分,肾功能不全1分,抗血小板治疗1分,分为3组,低危0-2分,中危3分,高危>4分。ORBIT评分在低危人群中优于HAS-BLED评分。ORBIT评分标准中已纳入Hb等生物标志物,比之前的评估系统更加准确、客观,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表2  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评分
(CHADS2和CHA2DS2-VASc)
CHADS2评分:根据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1分)、高血压(1分)、年龄≥75岁(1分)、糖尿病(1分)和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2分)来计算得分,总分值0-6分;0分为低危,1分为中危,≥2分为高危。低危组口服阿司匹林或不予抗凝,倾向于不抗凝;中危组可以口服抗凝药或阿司匹林,倾向于抗凝;高危组需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预防卒中的发生
CHA2DS2-VASc评分:在CHADS2评分基础上增加了血管疾病、年龄65-74岁和女性3个危险因素,各为1分,将年龄≥75岁改为2分。总分值0-9分,其分值高低与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对应关系与CHADS2评分类似,即0分为低危,1分为中危,≥2分为高危。修改后的评分标准对低危患者的评估要优于CHADS2评分标准,它可以将CHADS2评分为0分的患者进一步分层,分辨出其中实际卒中发病风险还很高的患者,而两者对高危患者的评估区别不大。CHA2DS2-VASc评分可以提高对真正低危患者的分辨能力,这也有利于防止对低危患者的过度抗凝治疗。CHA2DS2-VASc评分是抗凝治疗已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但我国的抗凝现状处于初始阶段,仍多用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并且不太理想,再加上CHADS2评分本身所具有的简便性,故CHADS2评分更适合在我国应用
表3  血栓栓塞事件和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血栓栓塞高风险
(动脉或静脉)
血栓栓塞低风险
(动脉或静脉)
颅内出血高风险
颅内出血低风险
机械人工心脏瓣膜
高血压
怀疑淀粉样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
心房颤动伴CHA2DS2-VASc ≥ 2
糖尿病
脑叶出血
深部脑出血
LVAD/RVAD
胆固醇升高
多发脑微出血
创伤性颅内出血
ECMO
心房颤动伴CHA2DS2-VASc 0-1
APOE ɛ2和ɛ4等位基因
女性
心肌病
心血管疾病
脑白质疏松
下肢近端DVT
膝盖以下DVT
硬膜下血肿
高凝状态
上肢DVT
HAS-BLED评分≥3
非诱发性的VTE
诱发性VTE
潜在的血管异常
瘫痪情况下VTE
女性(反复VTE)
高龄(>75)
颅外或颅内大血管狭窄
高强度抗凝或INR高
恶性肿瘤
大量饮酒
未控制的高血压
ICH:颅内出血;LVAD:左心室辅助装置;ECMO: 体外膜式氧合;DVT:深静脉血栓形成;VTE:静脉血栓栓塞;APOE:载脂蛋白E
图1:A:脑叶出血;B:深部脑出血;寻求再出血风险和血栓形成风险之间的平衡:如再出血风险高,则暂不予抗凝药物;如血栓形成风险高,则重启抗凝治疗
图2:颅内出血后重启抗凝治疗的决策流程;ICH:颅内出血;AF:心房颤动;VTE:静脉血栓栓塞;VP:人工心脏瓣膜;IVC filter:下腔静脉滤器;LMWH:低分子量肝素;NOACs:新型口服抗凝药
表4  各种情况下颅内出血后重启抗凝治疗
表5  争议情况下颅内出血后重启抗凝治疗
表6  颅内出血后重启抗凝治疗的选择
动脉或静脉性血栓栓塞的风险评估
再发颅内出血的风险评估
治疗选择
不抗凝或2-4周后给予DOAC或2-4周后给予VKA
不抗凝或考虑基于非抗凝的选择(例如下腔静脉滤器,非机械瓣膜置换,左心耳封堵术)或4周后给予DOAC*或VKA
1-2周后给予DOAC*或1-2周后给予VKA
4周后给予DOAC*或4周后给予VKA或考虑基于非抗凝的选择(例如下腔静脉滤器,非机械瓣膜置换,左心耳封堵术)
VKA:维生素K拮抗剂;DOAC:直接口服抗凝药(即新型口服抗凝药)
*DOAC不建议用于机械人工心脏瓣膜或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
图3: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颅内出血患者的管理建议;*维生素K拮抗剂(VKA)治疗建议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BP=血压;DOAC=直接口服抗凝药;LAAO=左心耳封堵术;NOAC=新型口服抗凝药;OAC=口服抗凝药;SAH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参考文献]
1. da Silva IRF, Frontera JA. Resumption of Anticoagulation Afte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Curr Treat Options Neurol. 2017 Sep 30;19(11):39.
2. Hawkes MA, Rabinstein AA.Anticoagu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 systematic review.Neurol Clin Pract. 2018 Feb;8(1):48-57.
3. Becattini C, Sembolini A, Paciaroni M.Resuming anticoagulant therapy after intracerebral bleeding.Vascul Pharmacol. 2016 Sep;84:15-24.
4. Murthy SB, Gupta A, Merkler AE, Navi BB, Mandava P, Iadecola C, Sheth KN, Hanley DF, Ziai WC, Kamel H.Restarting Anticoagulant Therapy After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Stroke. 2017 Jun;48(6):1594-1600.
5. Zhou Z, Yu J, Carcel C, Delcourt C, Shan J, Lindley RI, Neal B, Anderson CS, Hackett ML.Resuming anticoagulants after anticoagulation-associated intracranial haemorrhage: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BMJ Open. 2018 May 14;8(5):e019672.
6. 赵理栋, 洪江.心房颤动患者卒中与出血风险评估研究新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7;24(2):213-6.
温馨提醒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转载不要忘了注明出处哦~~~
神经病学俱乐部 微信号:NeurologyClub神经病学俱乐部,立足一线临床,服务神经科同行,助力神经病学天天向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房颤百问】9. 如何评估非瓣膜性房颤的血栓栓塞风险?
“后华法林时代”,新型口服抗凝药何时启动?
围术期房颤的管理策略
房颤患者的栓塞和出血风险评估
心房颤动的卒中、出血及风险评分
顶级专家的防中风秘诀,预防卒中首先要做好这几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