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名背后的历史:黄花梁——盆地中的冈梁


 

在晋北大同盆地中南部,有一带状隆起的丘梁地貌,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约10余公里,南北宽约7——8公里,是朔州市怀仁县与山阴、应县的分界岭,被称作“黄花梁”。

 “黄花梁”,古称黄华、黄瓜堆、黄花岭,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早在战国时期,“黄花梁”便以“黄华”之名著于史册。这一时期,经历了春秋时期思想、文化的大碰撞,进入了铁血、实力大比拼时代。几经拼争,逐渐形成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对峙的局面。据《史记·赵世家》:“王略地,登黄华之上,召楼缓、肥义谋胡服,习骑射”。《资治通鉴》:“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讲的是公元前325年,赵武灵王赵雍,赵国第六任君主)继承王位后,启用肥义、楼缓等有识之士,大胆进行改革,使赵国国力日益强盛起来。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带肥义、楼缓二臣,北巡中山、代北之地,并于黄花梁上,与楼、肥二人共谋胡服骑射之事。随后颁发了《胡服令》,灭中山,并娄烦,建立了雁门郡和云中郡(即今山西北部神池、五寨、宁武以北至内蒙古之间地区和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南、黄河以南,长城以北之间),迫使林胡和楼烦向北迁移。

公元后三世纪,鲜卑拓跋兴起于漠北。至拓跋力微时代,其势力“控弦上马二十馀万”。 258年,南迁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307年,拓跋猗卢(拓跋力微之孙)统一拓跋三部。并派侄子拓跋郁律率骑兵二万,协助晋朝并州刺史刘琨攻破匈奴刘虎、白部的营垒。刘琨与猗卢结为兄弟,表奏拓跋猗卢为大单于,并封为代公,以代郡为食邑。其后,猗卢率部落一万多家从云中进入雁门,向刘琨索求句注陉以北的地区。刘琨把楼烦、马邑、阴馆、繁畤、崞县等五县百姓迁到句注陉以南,将东接代郡,西连西河、朔方,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全部送给猗卢。公元313年,猗卢修建盛乐城作为北都,修整平城(今山西大同)旧城作为南都。并在平城以南一百里、灅水北岸的黄瓜堆修筑新平城,就是现在的日中城,并派其长子拓跋六修镇守,统领南部。

据《魏书》、《宋书》、《北史》、《资治通鉴》等记载,由于拓跋猗卢偏爱小儿子拓跋比延,想让他作为继承人,便废黜了拓跋六修的母亲。拓跋六修来朝见,猗卢让他给拓跋比延行礼,六修不答应。拓跋猗卢于是让拓跋比延乘坐自己辇乘,派人当先导和随从,出去巡游。六修远远望见,以为是自己的父亲猗卢,便在路边伏首拜谒,走近一看,却是拓跋比延,六修感到又羞又愧,愤而离去。公元316年,拓跋猗卢召见六修,六修不来,猗卢大怒,率领军队讨伐六修,结果被六修打败。猗卢穿上百姓的衣服逃亡,被六修所杀。拓跋普根听说后便来攻打六修,并将其消灭。

从北魏至唐末,“黄花梁”称“黄瓜堆”(有时亦称“神堆”)。根据《怀仁县志》记载:天兴六年(403年),太祖行幸黄瓜堆;孝昌初年(525年),敕勒部斛律金统所部万户,南出黄瓜堆,为杜洛周破,部众散;天保五年(554年),柔然寇肆州,齐文宣帝高洋自晋阳讨之,至恒州黄瓜堆与战,获唵罗辰妻子及生口三万余;唐嗣圣四年(687年),突厥寇朔州,黑齿常之与战黄瓜堆,寇败;唐景福元年(892年),李克用略地北上,赫连铎自土浑入,克用自神堆引兵潜入云州,出战走之。

元代,“黄花梁”称“黄华岭”,并成为屯田之地。明《山西通志》记载比较粗略:“元大德四年(1300)在西京黄华岭(今山阴县北黄花梁)立屯田。”清《钦定四库全书·续通典·屯田》比较详细:“(元大德)四年,置大同等处屯储总管府屯田,以西京黄华岭等处田土颇广,发军民九千余人,立屯开耕,为戸军四千二十民五千九百四十五,为田五千顷。”大多学者认为,整个元代,黄花梁一带都是屯田之所。其实,元代在黄花梁屯田只有短短的24年,即公元1300年至1324年。根据《元史》记载,1324年,(泰定元年)三月,就“罢大同路黄华岭及崇庆屯田。”

关于元代的这次屯田,与一位叫孙拱的浑源人有涉。

据《大元故大中大夫益都路总管兼府尹本路诸军奥路总管管内劝农事孙公神道碑铭》:“郡西南百二十里应州黄华岭有善田五千顷,留为牧场久矣。民不得耕艺,公(即孙拱)请移牧马它所。度此地屯田定有成效,从之。卒如所言。”

按:孙拱,字仲诚,姓孙氏,别字日太帖穆而,大同浑源人。卒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碑铭撰文者李谦(1234—1312),元文士,字受益,号野斋。平阴东阿镇人。《元史》卷一百六十有传。

清代以后,“黄花梁”之称一直延续至今。

“黄花”一词,汉语意“黄色花朵”。 亦可指“金针菜”、“黄花闺女”等意。但“黄花梁”之“黄花”绝不是汉语意境中的“黄花”。 “黄”系蒙语“黄克勒”的简译,蒙语“黄克勒”是“盆地”的意思。“花”, 汉语音译亦作“哈”,蒙语意思为山丘(或土冈)、丘陵、冈梁之意。如“乌拉哈”,“红色山丘之意”。

“黄花”,就是“盆地中的冈梁”。

需要指出的是,包括“黄花梁”在内的整个晋北地区,历史上长时期为“狄”(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人所居之地,其地名多涉戎狄之语。蒙语中的“g”、“k”“h”,在不同方言区是可以互转的。一般,东部方言区多读为“h”,西部方言区多读“g”或“k”。如“屠何”与“屠各”,东部曰“屠何”,西部曰“屠各”。再比如,“yke”一词,蒙语中表达“大、非常、很”的意思,东部发音是“Yhe”,西部发音是“yke”。而历史上“黄花梁”的不同称谓“黄华”、“黄瓜堆”、“黄华岭”之“华”与“瓜”,正是蒙语方言区的不同发音所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晋】代国君主世系表
辉腾梁赋
黄华关怀古
代国皇帝--拓跋猗卢
中国有名的“四大”
林州黄华寺(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