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北方言:原来古人也说“喝蓝了”

宋旭

  

 

众人相约喝酒。一时兴致,干翻三瓶,又拿两瓶上来……几番吹五呵六,瓶底朝天。

第二天一通电话:都喝球蓝了。

蓝了,是个什么状态?

蓝了,就是醉得太深,神志不清。比如:

那个蛋昨天又喝蓝了,连家门都寻不着。

成天喝的蓝酽酽的……。

跟二毛眼喝酒,一准蓝八。

方言中的“蓝”字,为记音字。所记为“酲”之秦汉古音。

《说文》:“(酲),病酒也。一曰醉而觉也。”段注:(病酒也。小雅。忧心如酲。传曰:病酒曰酲。一曰醉而觉也。节南山正义引《说文》无“一曰”二字。盖有者为是。

《玉篇》:(酲)醉未觉也。

《汉语大词典》:(酲),本义:酒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引申义:酒醉不醒的。

“酲”字,多见于古典文籍。《庄子·人世间》有云:“嗅之则使人狂酲。”张衡《东京赋》:“罔然若酲。”其中的“酲”,均可以方言中的“喝蓝了”解释。

“酲”,普通话读音为“cheng2”。依照汉语声韵演变规律,可依次上推其不同时期声部:ch→ts→d/t→l/r。

在上古音系中,“酲”音拟构:“rleng”(郑张尚芳)。

《广韵》:dieng (潘悟云)。

《蒙古字韵》拟音:“dzing”。

《中原音韵》:“tshieng”。

在《说文解字》中,“酲”之读音“从酉呈声。直贞切”。说明在许慎年代,“酲”音同“呈”。上古音系中的“呈”的读音有二,其一读“rleng”,其二读“lengs”。而“r”声与“l”声本身就可以互换。在古代典籍中蒙文、突厥文中的“re”常以“勒”或“日”对译。同时,汉语的“li”音多源于上古的“re”音。如“离奇”,方言曰“日怪”,其中之“离”,上古读“rel”。是故,“酲”之上古(雅言)亦可读“lengs”。其中的后鼻音“ng”(有学者提出上古无后鼻音),在金尼阁的译文中一律作“m”。方言中的腹韵“e”亦可能低化为“a”。如是,“酲”之上古(方言)读音可拟构为“lam”。

魏晋南北朝以后,“酲”之读音发生了多次变化。隋唐时期读“dieng”,南宋时期读“dzing”,元代以后读“tshieng”,建国后推广普通话,其音规范为“cheng2”。但在方言中,其上古读音“lam”一直留存着,并以与其读音相同的“蓝”(在《广韵》、《蒙古字韵》、《中原音韵》中均读“lam”)字替代。

可见,方言中的“蓝”就是“酲”。“蓝了”,就是“酒后神志不清”,就是“酒醉不醒的”。

如此说来,不光是我们一喝就“蓝”,古人也经常往“蓝了”喝。《晏子春秋》就记载:“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见曰:君病酒乎?公曰:然。”——翻译成怀仁话:(齐)景公喝酒,蓝了,三天后才爬起来。晏子进去眊看:“圪蛋又喝蓝了?”景公摸了摸脖梁筋:“是的,蓝球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才能听懂古人说的话?讲一口流利粤语都不抵用
《诗经》通韵合韵说疑释
中国古代并没有汉语拼音,那古人又是如何识字读书的呢?
格律诗教程
诗韵浅谈之一 孟宪纾
方言的本字及其考证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