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投资世界懂得独处的逆向投资者

编者按

源自:点拾投资(ID:deepinsightapp)

导读:

基金经理在不同的背景、经历、性格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一个人的投资业绩,一部分来自后天构建的体系,但也有一部分来自先天的性格。我们访谈过许多基金经理,做左侧逆向的比较少。这个道理也很容易理解,人的天性是“群居动物”,和其他人在一起会感到安全。

然而,九泰基金的刘心任,就是这样一位少数的逆向左侧投资者。他的投资体系有两个特点:1)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既有宏观的周期思维,也能落实到企业的定价;2)逆向左侧的价值投资者,刘心任对于买入的股票,要求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那么刘心任又是如何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呢?一个是源于他的爱好,刘心任很喜欢看书,特别是经济、金融历史书籍。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后,让刘心任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周期力量。

在投资实践中,刘心任和我们反复强调“周期”对投资的重要性。宏观方向如同投资中的“指南针”,引领投资组合的大方向。另一个是源于他的性格,刘心任天生比较安静,不爱去市场热闹的地方,这个性格也让他选择了逆向左侧的方式。

刘心任自2018年11月30日起担任九泰锐富基金经理,他的能力圈主要集中在偏传统的大金融、大制造、大消费和部分科技,他在做投资之前,担任过有色、机械、军工、以及宏观策略等领域的研究员。

刘心任把投资阶段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很便宜,但需要较强的前瞻性,这个时期重点是能判断出方向和拐点;中期价格合理,机会大多取决于行业和公司的上行幅度,这时候需要判断持续性和确定性。晚期买的人相对较多,但呈现更高的博弈因素。

刘心任认为,要做好左侧投资,有三点很重要:大局观、独立性、前瞻性。大局观是对宏观、市场状态有理解,独立就是要忍受孤独,这是先天的性格,前瞻是能看出拐点,所以投资需要后天训练,但也有很多是先天的东西。同样,避免价值陷阱的关键是认知能力,所以左侧逆向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积累。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说过一句话:“人类的一切痛苦源于无法在安静的房间独自坐着”。这句话,同样能借鉴到投资的世界。刘心任的投资世界,都是在和自己独处,他不和人比相对收益,不给自己贴标签,而是争取在每一个年份都获得收益。他相信只要投资的时间足够长,这样的特点一定会被市场看到。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刘心任的投资“金句”:

1. 投资既要洞悉周期规律,又要做到理性定价

2. 时代背景在变,周期的幅度、节奏、结构也都在变,这是我的周期观

3. 有句话我很喜欢,“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

4. 我的投资结果体现出来两个主要特点:“左侧投资”和“逆向投资”

5. 便宜不意味着就有机会,能否价值回归背后肯定有原因,而行业的景气和格局变化往往就是推手

6. 如果把投资机会分为早、中、后期,我更青睐早、中期……后期是典型的三高特征,高估值、高预期、高机构持仓,这时候交易博弈主导股价变化……越到后期,估值里就有越多的预期,越复杂

7. 想要低价买到好公司,第一种机会是大熊市好公司很便宜;第二种,平时一些公司的事件性冲击,可能会有好公司被错杀;第三种是来自行业景气变化,A股细分行业众多,且景气并不同步,每年都可能寻找到一些左侧机会,所以说行业是很重要的抓手

8. 宏观判断其实是辅助决策的过程,最后还是要落在公司,买入公司时需要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9. 要做好左侧投资,有三点很重要:大局观、独立性、前瞻性

量化牛人,

都需要一块陀飞轮

点击上图,也许,这就是你一生中的第一枚陀飞轮...

周期思维,左侧逆向

朱昂:先说说你是怎么看待投资的?

刘心任: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坚持的投资框架,看待投资的角度也不同。我的投资方法和大部分人不同,属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少数派。投资既要洞悉周期规律,又要做到理性定价。

我认为周期性广泛存在于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各个行业和企业,周期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比如过去百年,物流和信息传递速度都发生了巨变,但库存周期一直是三年半左右;行业和企业上,伴随景气变化,技术更新,公司运营节奏,都有周期变化,甚至包括人本身风险偏好的变化,也会导致周期变化。

我喜欢看金融史和经济史,从1929年的大萧条,到2000年的科网泡沫,以及后来的次贷危机,投资者心理和行为惊人的相似,因为人性不变,同时考虑到经济和市场内在的运行规律,所以周期泛在。

周期是复杂和玄妙的,市场上有一些机械静态的方法,比如应该多长一个周期,何时往上,何时向下,但我看周期的时候尽量做到理性客观,结合时代背景动态去看,因为时代背景在变,周期的幅度、节奏、结构也都在变,这是我的周期观。落到股票投资上,基于对周期规律的理解,我偏好左侧以较优价格介入,不喜欢去热闹的地方,所以我的投资结果体现出来两个主要特点:“左侧投资”和“逆向投资”。

朱昂:你是如何建立起这种周期观的?

刘心任:第一是我的投研经历,我2011年入行,看过有色、机械、军工,以及宏观策略,这里面有色属于典型的上游行业,机械是中游,对于这些行业投资机会的把握,需要一定的宏观和中观理解能力,之后我看宏观策略又强化了这个能力。

第二,我个人很喜欢历史,有句话我很喜欢,“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所以我们不能机械看待周期,但可以把握周期背后本质不变的东西。我从近百年金融历史事件里学习和借鉴了很多东西,一个人多看金融历史,可以增加阅历和格局感。

第三,我本身逻辑思维较强,喜欢总结规律,抓核心矛盾。

这三点帮助我建立了现在的周期观。

朱昂:把握周期和左侧介入都不是容易的事,能不能展开聊聊你的投资框架?

刘心任:我会从三个层面去思考,第一是宏观层面,我会探究宏观经济和资产价格周期性的规律,去把握一些大的趋势和拐点,而忽略短期波动,短期事件性冲击会影响幅度和节奏,但不改变大势。看宏观就像GPS一样,找到定位。这些年大家都在淡化宏观的重要性,但每几年,我们会遇到牛熊转换,只有对宏观有深入理解,才能避免泡沫破裂、戴维斯双杀的大风险。

第二是行业层面,自上而下的宏观和自下而上的公司之间,重要连接点就是行业,需要深入理解行业景气和格局的变化,抓住拐点和结构性机会。综合来说,行业是重要的抓手,好公司可能跌的很便宜,但就是起不来,便宜不意味着就有机会,能否价值回归背后肯定有原因,而行业的景气和格局变化往往就是推手。

第三是公司层面,我很坚持一点,价值投资的重要前提是买入的价格具备安全边际,谈安全边际的前提是我们有能力判断它的价值。如何判断企业的价值,就涉及到能力圈的问题,我会选自己有定价能力的公司。

朱昂:影响宏观的变量很多,你如何提高对宏观判断的胜率?

刘心任:我的宏观判断,并不是去预测短期的数据,而是给我一个大的方向感,类似于投资中的指南针。之后,通过持续跟踪,也可以及时纠正此前的判断。比如说,2021年初的时候,我对经济是比较乐观的,但8月份看到地产数据开始大幅下行,就及时修正了年初的判断。

另一方面,宏观判断其实是辅助决策的过程,最后还是要落在公司,买入公司时需要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朱昂:你怎么看待左侧投资?

刘心任:左侧投资容易犯两个错误,一个是投在下行期,第二是虽投在底部,但离走出还有很长时间,第一种对应价格成本,第二种对应时间成本。左侧投资确实需要对行业有深刻理解,需要通过时间来积累。

我把投资机会分为早、中、后期三个阶段,我更青睐早、中期。早期很便宜,但需要较强的前瞻性,这个时期重点是能判断出方向和拐点;中期价格合理,机会大多取决于行业和公司的上行幅度,这时候需要判断持续性和确定性。

很多人追捧后期,然而后期是典型的三高,高估值、高预期、高机构持仓,这时候交易博弈主导股价变化。有人觉得看懂了基本面和景气度,就可以做投资,但其实无论是周期股还是科技股,股价往往领先于基本面拐点。

比如2021年的资源股,9月股价见顶,10月商品价格才拐头向下,科技股也是一样,往往基本面还好的时候股价就已经向下,因为越到后期,估值里就有越多的预期,是比较复杂的博弈状态。

精英的标配,

不是ARMANI,而是陀飞轮


点击上图,也许,这就是你一生中的第一枚陀飞轮...

市场总是存在各种低估机会

朱昂:你在行业选择上有何偏好?

刘心任:我的能力圈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周期、金融、消费等,包括科技里有规律可循的部分,这些行业有着十年乃至几十年以上的历史,格局清晰,我擅长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消费股最近几年一直没有等到特别舒服的位置介入。相比之下,新兴科技领域里0-1的部分较难把握,可能的高回报对应巨大的不确定性。

朱昂:你怎么筛到这些投资机会?

刘心任:我不买很黑马的公司,我一般都是买细分龙头,我会关注几十个细分行业,数量不是很大。想要低价买到好公司,第一种机会是大熊市好公司很便宜,但几年一次,不能总是等到熊市才买;第二种,平时也会有一些事件性冲击的机会,可能会有好公司被错杀,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第三种是来自行业景气变化,A股细分行业众多,且景气并不同步,每年都可能寻找到一些左侧机会,所以说行业是很重要的抓手。

我的能力圈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除了对于0到1的新兴产业无法驾驭,其他成熟的科技行业多少有一定认知。我喜欢竞争格局比较清晰的行业,在大消费、大周期、大金融、一部分科技上,都有理解。过去几年没怎么投消费,主要是消费可能一直处在估值偏贵的位置。

朱昂:你如何避免价值陷阱?

刘心任:价值陷阱的确是我这种投资者可能面临的问题。以超市龙头为例,先后受到线上购物、社区团购影响,虽然企业优秀,成本控制很好,但行业逻辑不断被冲击

我的应对首先是,买的时候已经很便宜,下跌空间不大,且一开始不会重仓,随着逻辑逐步验证再加仓。其次是,关注行业景气和格局,当行业逻辑发生根本变化时,就理性退出。

朱昂:你的这套方法有压力很大的时候吗?

刘心任:我压力最大的时候,是2020年上半年,先是疫情导致快速下跌,然后大放水拔估值,当市场从贵走向更贵,是我的投资框架最难适应的时候。但到了2020年下半年,我对大方向的定调是对的,对经济周期的理解帮助了我,顺周期带来很多机会。

没有任何框架可以普适于所有市场,我可能会买早或卖早,但我很少被市场疯狂诱惑。

朱昂:你如何构建组合?

刘心任:我有着很强的绝对收益思维,这个不是说控制回撤,而是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在大拐点做择时,过去三年我一直维持较高仓位,因为我判断市场没有进入糟糕阶段。我会每几年做一个大决策,规避系统性风险,但我不做短期择时。

第二,我并没有刻意控组合回撤,但结果是组合回撤控制得还不错,原因是我控制了个股的买卖位置,介入偏左侧,很便宜,可能阶段性不涨,但下行空间很小,退出我可能也偏早,我很少在股价崩了以后还抱着,要么是行业到了上行末期,要么公司已经被充分定价,我就左侧退出了,一般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从顶部高台跳水,我的体系不太会在顶部买入。

朱昂:你会设定绝对收益目标吗?

刘心任:不会,美国或者中国,股票长期复合收益率在10%左右,能做到15%-20%是非常优秀的水平,想要三年翻倍,需要结合市场环境。我只希望赚到自己能赚的钱,能规避掉大的风险。

朱昂:偏左侧其实是反人性的,你怎么忍受孤独和化解压力?

刘心任:要做好左侧投资,有三点很重要:大局观、独立性、前瞻性。

大局观是对宏观、市场状态有理解,独立就是要忍受孤独,这是先天的性格,前瞻是能看出拐点,所以投资需要后天训练,但也有很多是先天的东西。

关于压力,有些人的投资风格是非常犀利的,属于进攻的矛,我的组合还是相对分散和均衡的,有剑有盾,多数是攻守平衡的状态,所以压力并没有那么大;另外我的心态很好。

朱昂:在你的投资生涯中,有没有经历过一些飞跃点或者突变点?

刘心任:突变点谈不上,但我会逐渐进化,修正自己的投资体系,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也是在不断修正他的投资体系。突变可能是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式,也可能是漂移,我总的来说还是风格比较稳定的。

这个市场上,很多人喜欢高景气,给估值都是看三、五、十年后的市值空间,我觉得很少有人能看公司看这么远,更多是环境和情绪主导。对我来说,长期主义是对的,但要先具备这个能力,而不是打着长期主义的名义去做价值投机。

这几年基金行业变化很大,头部效应逐渐增强,像我这样的基金经理,很难贴上赛道的标签,我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业绩来证明自己。

来源:点拾投资(ID:deepinsightapp)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周期的关联性研究
(凌鹏)策略思考系列6
一年涨超90%,林晶+屠环宇,学霸组合值得期待!
又一个专户转公募的明星基金经理来了
【首席推荐】被神话的朱格拉周期
重阳投资王庆:A股有望迎来稳健向上的慢牛行情,明年港股更具投资价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