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大概率思维武装你的投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和他的小组携带10万美元本金辗转于拉斯维加斯和大西洋赌城,大玩“21点”游戏,凭借精准的数牌体系,他们在赌桌上赢取了超过600万美元的巨款,以至于被全美各大赌场拉进黑名单。这位小伙子有个令人羡慕的称号——“华裔赌圣”他的这段经历被改编为好莱坞大片《决胜21点》,风靡全球。离开赌场以后,他把这套数牌体系广泛应用于投资理财、商业决策、人生规划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功。这位“华裔赌圣”就是马恺文,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叫《大概率思维》——人生赢家都是概率赢家。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交流这本书。

很不幸的是,这本书并非是手把手教你如何靠10万豪赢600万的,实话告诉你,这不是一本可以上手就会,拿来就发的赚钱手册。不过,请不要为此顿感失望, 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通过发散的写作风格和围绕大概率的思考着实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战胜庄家的可行之路。

为了便于大家对这本书有一个直观的感知,我首先说下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借助数学统计对长周期的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找出获胜概率,并深刻理解波动性重视和保持长期视角,那么你一定会赢得概率红利人生比赌局复杂得多,若想不沦为人生的赌徒,你需要构建自己的数牌系统,坚定地站在大概率这边

我今天的交流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大概率思维有一个了解。第二部分主要是如何在投资中实现它。好了,我们开始正文。

概率这个词我们其实并不陌生, 最早可能是儿时小伙伴们之间玩的抛硬币游戏。那个时候,我们也许并无意识的去思考自己是否能正好抛出想要的那一面,这件事的胜算有多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进入了中学,在数学课中开始接触概率这个词汇,关于它的定义是这么写的, 它指的是在一个随机事件中,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概率。概率的大小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对于我们而言,当一件事情对我们有益时,我们希望它发生,反之希望它不发生。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是那个掌管自己命运的神仙,所以,只能希望对我们有益的事情多向我们倾斜些。对我们而言,做对我们有益的大概率事情就是一个更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这就是大概率思维的价值所在。

按照这个观点,我们在现实的投资中,应该是多做或只做发生概率更大,更有利我们盈利的投资,少做或不做发生概率更大,会导致我们出现较大亏损的投资。但事实上,普通投资者往往是凭借直觉交易各种市场消息,用情绪指导自己的投资决策,看到涨的强势的股票要么孤掷一注,押万金,以求乌鸡变凤凰,要么畏缩不前,只远观,不敢亵玩焉。

其中,犯的最典型的一个错误就是赌徒谬误,也就是说,当一个随机事件连续出现多次偏离预期结果时,那么很多人会在这种连续异常结果下更倾向于做它的对立面举动。我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股票当天上涨与下跌的概率均为50%,当一个股票连续5天上涨后,请问第六个交易日这个股票上涨的概率是多少。很多人通过一个计算器就会计算出0.015625这个结果,也就是0.56次方,这是一个仅为1.5%的概率,按照大概率思维,我们不应该买入,但事实是,这个股票又一次大涨了。我举这个例子背后的一个真实案例就是近期涨势强劲的中国联通,在11.25日到12.5日这7个交易日中,涨了6个交易日,当然略有瑕疵,中间有一天不是连续上涨的。

那么我们到底错在哪里了呢?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混淆了独立随机事件的概念,误把这6个交易日的股票涨跌当成了一个整体事件。但事实上,每一个交易日股票的涨跌都是一个随机独立事件,我们押注的不是这个股票连续出现6次上涨的概率,而是第六个交易日它涨跌的概率,也就是它单独一次涨跌的概率。股价每天的涨跌当然会受到之前表现的影响,但对于股价涨跌这个事件而言,它每一天的涨跌概率都是随机独立的。这样一个赌徒谬误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很难在一波大级别行情的初始段就下注,结果是错失主升段,追高在山岗。

那么,很多投资者会说,这种事情只有交易高手,天才才能做到。自己并非那个天选之人,但作者马恺文告诉我们,你只要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刻意练习,努力投入,其实是可以做到的。那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如何把大概率思维运用于股市投资中。

如何把大概率思维运用于股市投资中呢,因为本书是作者就自己赌场博弈等一些经历的描述和思考,并非专注于股市投资的实战记录,书中并没有成体系的做这种介绍。我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整理向大家展示这个实现路径。它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你要熟悉一个原则,即庄家优势的基本原则;其次你要规避两个常见的投资偏差;最后,你要做好3个管理。这是我理解的如何把大概率思维运用股市投资的实现路径。那下面我就这三个部分做进一步的交流说明。

第一部分是熟悉庄家优势的基本原则。它包括以下三条:

1、理解波动性。波动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股票的价格,它总是和风险或者收益相关联。在这里,我们我们探讨波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波动并非像一个山峰山谷那样,完美的从一个点运动到另一个点,再折返回来,让我们总是能轻而易举的踏准它的节拍。其次,波动有四个显著特征。首先它有方向性,它可以分为正向波动区,你可以理解为对自己有利的区域,和负向波动区,对自己不利的区域。其次,波动具有时间属性,它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持续几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十天甚至更长。第三,它存在频率分布,即在一个方向的某个时间区间内,它可以持续三次五次,或者是100次,200次,甚至更多。第四,它存在回归长期均值的可能。就好比一个基金经理,过去的10年间,他实现了7胜三输的战绩,但去年以来持续跑输市场。中短期看,这确实是一个糟糕的表现,它低于该基金经理长期职业生涯的业绩水准,但从长期的角度看,这距离他回顾历史业绩水准的概率在加大。

熟悉了波动的这些属性,你就不会对第一部分我们讲述的那个赌徒谬误案例感到吃惊。理解了波动性,你才不会轻易成为它的牺牲品,不会轻易为此付出代价。

2、重视和保持长期视角。在第一条中,我讲了波动的四个特性。其中最容易让投资者忽视的就是波动的后三个属性,因为这会形成它的阶段性偏离,这种偏离短期内有可能远超大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举个例子,就好比本届卡塔尔世界杯中,排名世界第51名的沙特队在小组赛C组首轮中以2:1击败两届冠军阿根廷队,制造了世界杯历史上最大的冷门之一。当然了我举这个例子有些极端,在现实投资中,由于大多数成功的分析策略只会给你很小的优势,因此维持长期的视角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兑现这种优势,获得真正的收益,你需要进行多次的尝试,而且要保持足够的耐心。除了优势不明显这个客观存在的原因外,你无法忽视运气的作用,谁没有经历过走背运的时候呢,特别是连续的走背运。连续的走背运将不断考验我们的神经及我们对于统计学的信仰。试想一下,之前你打100个电话可以实现20笔销售,后来你打300个电话,仅实现一次成交。在这些极不走运的“干旱期”,随着业绩压力的变大,你开始变得愈发烦躁不安,甚至丧失信心。如何应对这种特殊的挑战呢,这需要你拥有足够多的储备,以抵抗不可避免的下行通道。

3、最后,你需要真正相信自己的策略模型。也就是说,你要基于自己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相信概率给自己的信号,相信概率在自己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人性不变,股票投资这个游戏规则不变,那么支配它的数学规律也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就像股市投资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市场估值的这个指标,当它处于长期历史5%的低位时,股市见底发生大级别反弹甚至是反转的概率为90%,则我们就应该依据这个大概率的事件去执行自己的交易策略,买入而非卖出,即使它依旧处在下跌趋势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9-10月份的港股,市净率持续下跌,10.31日跌出了0.72的近二十年新低。当然了,除了对估值这个维度的概率分析外,还需其它数据统计得出的概率作为支撑,这点很重要。

上面这三条原则是我们利用分析方法取得成功的背景知识。接下来,我们需要讲第二部分,规避投资中的两个常见的偏差,它们分别是证实性偏差和选择性偏差。

证实性偏差指的是人们既有的观念或期望会影响他的社会知觉和行为。换句话说,人们总是喜欢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观点的信息。在我们的记忆里,保险板块是价值投资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是机构投资者的偏好,也是很多个人投资者的心头肉,最具有说服力的例证就是中国平安常年位列机构前十大重仓股之一。但自去年以来,保险板块却是表现最差的指数之一。我们回顾下这段近两年的行情,202010月见2756.95顶点,在高位震荡1个月后,便在202012月份开始了一波高达38%的跌幅,一直持续到20218月,历时9个月,中间没有超过5%的反弹。很多投资者无视保险板块的持续下跌,从内心不接受这种市场反馈,结果是这波惨烈的下跌把之前投资保险股的价值派打的体无完肤。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么,还没,经过20218月到20222月持续7个月的窄幅震荡后,在俄乌战争和疫情的打击下,该指数再次大跌16%,才见到本次调整的底,而这距离202010月的高点已经是过去了一年半光景了。更戏剧的是,当大众对保险板块避之不及时,保险板块却在11月份大涨近28%,成为今年迄今为止少有的四个累计涨幅超过10%的板块之一。这是不是很戏剧和滑稽呢。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投资领域,证实性偏差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它除了让投资者遭受重大的金钱损失外,还会将这种失败的投资坚持很长时间,从而造成巨大的时间损失和机会成本丧失。那么我们在投资中该如何避免证实性偏差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规避。第一、在制定投资决策前,考虑制定糟糕决策的可能性,从而减轻自己一旦做错时带来的心理压力,让自己更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接受它,进而纠正它。

第一、预先承诺策略,也就是在投资前,写下可能导致你改变不利交易的因素或者事件,若这个因素或者事件一旦发生,那么你就很容易去止损,因为你在此之前已经作出了这种承诺。

第二、坚持搜集所有和自己投资相关的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来制定明智的决策。在保险投资这个案例中,你需要跟踪统计整个保险板块上市公司的保费收入增速变动,保险从业人员的变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保险公司负债端利率的变动,中美十年期利差的变动等核心数据,来作为判断保险板块强弱的重要数据支撑。

另一个类似的危险偏差是选择性偏差。它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因样本选择的非随机性而导致得到的结论存在偏差,也称选择性效应。

我给大家举一个投资中的典型案例,假如我们在2021年底通过统计近3年表现好的板块来作为我们2022年的投资方向,那么,毫无疑问,新能源车板块将是最强王者之一,我们就此认为它将继续是这个市场内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不对的。我们的统计数据没有错,但我们错在我们的统计数据周期太短了,翻开A股近18的历史,在现有54个行业板块中(通达信行业分类),以年度为单位,出现连续四年每年年涨幅超过10%的次数仅为7次,单纯从行业指数占比看,这个概率是7/54,即12.96%,看着还可以,但这是过往18年累计才出现7次,这个4连阳发生的概率折算成年的话,这个概率仅为1.17%,是不是非常的低了。统计各板块连续三年,年涨幅超过10%后的表现,则第四年有超过98%的概率是下跌的。而我们说的新能源车板块,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大涨,今年就应验了这个大概率。最大跌幅超过40%,截止到12.6日累计跌幅近21%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教训启发就是,我们在做投资分析时,仅仅考察短期的历史数据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考察所有的历史数据,选择正确的数据样本和使用数据的最初决定一样重要。

现在我们进入如何实现大概率思维的最后一个部分,即做好3个管理。它们分别是对数据挖掘的管理,对损失规避的管理,对风险的管理。

我们先讲第一个,对数据挖掘的管理。大概率思维的运用是建立在数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之上,它的实现离不开对数据的搜集、加工、处理和分析。我们希望从过去的历史数据中找到解答未来问题的答案,就需要首先明确我们有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影响这个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数据可以体现这种因素的变化,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划分,找出具有统计显著性的那一类然后把这些数据融入自己的决策中,要求自己在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场景中使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取并非易事,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你可以通过公开的政府网站、专业行业网站或者自己的私人方式获取这些数据,定期对它们进行跟踪, 处理。

这段话听起来有些模糊,我举一个例子,恒生指数自20212月份见顶下跌以来,屡创新低,一路跌到10月底的最低14597点,最大跌幅为53%,在今年3月份跌到20年线处,止跌反弹,这个高概率的事情如期发生了,但到了9月份,该指数再次跌破20年线,连续2个月的大跌,直接击穿了30年线,这在恒指近60年的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该怎么办呢。我们通过长期的历史数据统计发现,恒指的走势和美元兑港币的汇率,香港银行间港币结余,美国加息等数据有着很高的关联度,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海外资金占重要地位的国际市场,估值其实并非是主导港股市场的核心变量,流动性才是。恒生指数在10月底见底后出现了一个14%的超跌修复,就进入了回调状态,在11.10日这天创出回调低点后,便开启了强势反弹走势。而11.10日正是美元兑港币汇率触及7.85天花板长达2个月后的首次大跌,也是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暴跌6.83%,打破美债收益率继续抬升预期额一天。从此之后,美债收益率震荡下跌,港币汇率开启大反弹,港币汇率的持续升值,促使南下资金持续买入,改善了港股的流动性,推动港股一路反弹。具体的图片我不再单列,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拉下数据。

第二个是对损失规避的管理。何为损失规避,它是指潜在损失对人的影响要高于同等价值的收益对人的影响。话句话说,人们不喜欢损失。为了规避损失,投资者往往会将不良的投资坚持下去,同样的,投资者也更倾向于迅速的卖出略微盈利的资产。毕竟套久了,一解套就想立马逃离。

它带来的危害就是,不行动的错误,或者不当行动的错误。因为这样不会让你感到要继续犯之前的错误,不会让你感到特别后悔。

那如何对损失规避进行管理呢?简而言之,就是以零为新的参照点,将前后两个选择和它对比,这样你就很容易选出期望值更高的那个选项。当你意识到自己不作为的偏误时,你应该以相同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决定,对于行动和不行动,不应该有任何偏向。然后通过我们第一个管理—数据挖掘,依靠数据来作出行动还是不行动的选择。

最后就是风险的管理。当你的优势相较于市场而言,并不是很突出时,你需要确保自己拥有足以将这种优势兑现的大量机会。因为资金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开启无限子弹模式,这就涉及到风险管理。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资金的管理,在这里引入一个概念,凯利标准,它是根据资金总量和每次投资的优势确定最优投注金额。简单的讲,优势越大,投注金额就越大。你需要严格遵循这个标准,按照资金总额的百分比下注,即使连续失利,造成账面亏损,只要根据这个标准相应的减少投注金额,你就不太可能破产。风险管理的第二个方面就是遵守纪律。当我们面对资金过剩或者机会不足时,需要纪律来约束自己。不符合自己交易策略的机会不做,坚持你用长周期数据验证出来的有效方法,避免因某种局面下的情绪,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影响到你。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你努力克服上面所说的偏差,适应市场的波动性,准备合适的资金,勤加练习。

数学教授兼作家斯坦利·加德博士说道“数学的本质不是让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而是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概率作为数学的一部分,想必也是这样一个目的。通过概率让我们的投资变得更简单。而做到这点,需要我们用数据去驱动我们的投资决策。如果你能客观看待问题,理解所有选项,然后选择成功概率最高的选项,长期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惑篇:窄幅震荡的L型行情,还能投资什么呢?——论会卖期权的重要性
这个选择,蕴藏着你的结局
哪些月份股票投资最危险?亏损的概率大、赚钱的概率小?
大数据告诉你沪指25年内4月上涨概率达6成
《大概率思维》整体来说,这本书非常啰嗦,90%的内容都是废话。一,理解波动性。概率事件存在波动...
“管住自己,少犯错误”,29岁,我靠基金赚了3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