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直击现场|圆桌环节:指数基金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万物皆可ETF# 2021雪球指数基金领袖峰会暨第二届雪球ETF粉丝节现场直击 》》》2021年,指数基金依然强势,那...

#万物皆可ETF# 

2021雪球指数基金领袖峰会暨第二届雪球ETF粉丝节现场直击 》》》

2021年,指数基金依然强势,那么指数基金在中国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什么类型的指数基金更值得在未来进行投资?接下来,我们邀请到四位基金公司大咖以及两位雪球人气用户参加我们的圆桌论坛,分享与讨论《指数基金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邀请到六位嘉宾,他们分别是: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  苏卿云

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 陈正宪

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总监 成钧

银华基金基金经理 王帅

雪球人气用户 史密斯岩折鸣

雪球人气用户 望京博格

【精彩观点】

银华基金基金经理 王帅:

1、尽管目前市场遭遇估值杀,但是经济面是平稳的,盈利层面有一个正向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出现像历史上重演的估值断崖式下跌,更多的是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今年结构性的行情大概率还是存在的。

2、黄金赛道可能是科技、医药、消费,如果把医药和消费合起来我们称之为大消费的概念,就是科技和大消费。这两个板块代表了中国经济转型未来的方向,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必然要靠科技和大消费拉动,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两个巨大的引擎。黄金赛道如果我们看中长期,仍然是值得大家坚持的。指数投资有没有机会,如果我们着眼于长期来看,指数投资的机会仍然还是可以在黄金赛道当中寻找。

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 陈正宪:

1、长期看好市场,短期相对于2020年来说我们认为市场是平衡市,2021年是降低预期的一年,同时要关注长期,长期肯定是好的,大家要有耐心和信心,而不是认为熊市开始了。

2、营收上行+估值下行的背景下,比较好的思路是回避估值下行的品种,同时结合景气修复的逻辑,这是最近走低估值和顺周期市场盈利的逻辑。个人建议大家把19、20年涨得比较多的品种和行业先别去看它。它可能21年还会好,但是概率上来说很大概率是杀估值的品种。留下来的品种我再选择一个景气当中比较好的,今年企业盈利也很好的品种。今年我个人预期有可能去年、前年行业不错,今年有可能宽基类品种比行业类品种更有发展机会。

3、今年国际局势不确定会衍生出一定内循环为主的投资线索,在内循环当中可能也要考虑一些从国家安全出发的投资线索,除了碳中和以外,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等的场景和投资线索,还有稀土、农业、信息安全、军工等,虽然有可能杀估值或者基本面景气度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前面的逻辑,但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也要适当地做一定考虑和配置。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 苏卿云:

1、从预测市场的角度来看其实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市场受到影响因素非常多,除了基本面、盈利、流动性因素,还有很多是市场投资者情绪在影响。从投资者的角度还是尽量不要太多地判断短期内市场的涨跌,这个本身就是很难的事情。

2、市场上涨贵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去买,市场跌的时候其实对公司本身来说它的基本面、盈利能力没有变化的,只不过受到市场杀估值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个时候反而是我们理性投资者应该布局的机会。

3、可能有投资者担心买了以后再下跌怎么办,有一个解决办法,可以分批逐步建仓,不要一把梭。现在可以逐步定投,市场如果进一步调整,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份额为未来市场的上涨获得更多的收益可能。这个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式。

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总监 成钧:

1、我觉得这一轮市场的调整主要来自于市场交易结构的变化,当一些热门的股票变得越来越热门,越来越抓住大家的视线,市场交易量越来越集中到这些股票,发展到极致以后,任何利好消息有可能就不再敏感。相反市场一旦有一些风吹草动,就容易引起投资者对这件事情负面情绪的爆发,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羊群效应发生到极致以后就有可能产生过度反应。

2、投资指数基金是对自我的一种探索,买指数反映的是个人的世界观,我认为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买什么样的指数。指数基金是我们对未来的认识,是我们自己的世界观。

雪球人气用户 望京博格:

1、建议大家保持理性。对于每个月要投出去的闲钱,我会选择自己看好的标的,比如生物医药、军工、港股等,我希望市场别涨太快,再跌一点,我再买一点,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2、未来交易像我主要选行业ETF,通过行业配置。首先我不会做轮动。我有投资秘诀,对待任何问题先承认自己是个傻子,然后再去做。我可能会长期布局几个行业,如军工、生物医药,还有医美、芯片这些我也看好。对选好的赛道会长期持有。

雪球人气用户 史密斯岩折鸣:

1、自己对市场的观点并不是特别悲观,首先从最高点市场回撤到现在的位置,我自己个人判断下调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已经释放了。第二今年市场的下行是一个分化的走势。投资人只要选对正确的配置标的,长期来看是能够拿到不错的收益。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继续进入到圆桌环节,2021年我们在执行配置上到底该怎么办呢?分享与讨论的主题就是“指数基金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我们看到很多数据,不管是占比、发展方向,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在真正成为市场主流方向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把握机会呢,这是最关键的。

    掌声有请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总监成钧;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苏卿云;嘉实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监陈正宪;银华基金基金经理王帅;雪球人气用户望京博格;雪球人气用户史密斯岩折鸣,掌声有请。

    我们讨论了一下午,现场的朋友越来越具像化地聚焦于我们投资该怎么办,第一个问题,牛年以来A股震荡很明显,尤其春节前后进来的朋友有一点惨。我们想问未来指数层面是否有投资机会?毕竟高点3700,其他有些指数走得更高了,黄金赛道是否还具备投资价值。有请几位为大家分享一下。

    史密斯岩折鸣:我自己对市场的观点并不是特别悲观,我们今天有很多资管公司的专家,给大家讲过我们权益市场年化20—30%的波动率,我们看一下最高点市场回撤到现在的位置,我自己个人判断下调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已经释放了。第二,我们今年市场的下行是一个分化的走势,虽然指数是下跌,年初高位开始,但其实很多股票从2020年7月份开始就一直下跌,中证1000沪深300指数走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分化了。也就意味着我们A股市场大量资产标的调整时间长度已经非常充分了,我自己在这个时间点上并不是特别悲观。而且投资人只要选对正确的配置标的,长期来看是能够拿到不错的收益的。如果一个人来问我我买了某一只股票,现在跌了30%,再拿5年,能不能赚钱,我不敢保证。但是如果买的是沪深300或者中证500的宽基指数,这个点位做长期持有甚至低位做定投,长期来看赚钱是大概率事件。

    望京博格:自从上3000点我加仓加得很少了,就算现在3400点,大家觉得跌了很多,大家想想去年7月份第一次创3400,大家兴高采烈,现在还是3400觉得就灰头土脸了,大家应该保持理性。每个月还要投出去的,我会选择自己看好的标的,比如生物医药、军工、港股,我自己也在看,我希望市场别涨太快,再跌一点,我再买一点,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王帅:我说一下我自己个人的看法,A股的结构性行情未来会不会持续,我们首先看一下现在国内和国际经济基本面还是保持平稳的,A股这些企业目前来看它的盈利也是持续向好的。2月份的时候公布的国家经济数据,目前制造业的PMI连续12个月在荣枯线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向好。看海外,美国疫苗接种推行得也很快,疫情其实逐步得到了控制。未来海外经济的需求回暖应该是比较大概率的事件。目前国内我们看到有一些比较可喜的现象,比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面板价格、智能手机出货量、工程设备需求,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了经济结构当中一些亮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比较欣喜的局面。最重要的是我们看整个A股刨除金融板块,今年一致预期能够维持到20%的增速,尽管目前我们估值一波杀,但是我们看到经济面是平稳的,盈利层面有一个正向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出现像历史上重演的估值断崖式下跌,更多的是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今年结构性的行情大概率还是存在的。

    另外刚才主持人问黄金赛道是不是有机会,指数投资是不是有机会。我觉得这是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回答的。我们说黄金赛道可能是科技、医药、消费,如果把医药和消费合起来我们称之为大消费的概念,就是科技和大消费。这两个板块它代表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未来方向,过去十几年时间中国经济一直是房地产加上基建一路高歌猛进,金融在旁边附和。这是不可持续的旧的经济发展模式。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必然要靠科技和大消费拉动,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两个巨大的引擎。黄金赛道如果我们看中长期,仍然是值得大家坚持的。指数投资有没有机会,如果我们着眼于长期来看,指数投资的机会仍然还是可以在黄金赛道当中寻找的。

    陈正宪:感谢雪球的邀请有机会和大家做交流,我对这个题目简单地分享一些个人的观点。这个题目限定的是2021年,长期肯定都看得很好,但是短期相对于2020年来说我们认为市场是平衡市,前面几位提到了市场营收是持续上涨的,但是估值是下降的,营收上涨和估值下滑是相抵消的。重点就是降低预期,2021年肯定是降低预期的一年,同时要关注长期,长期肯定是好的,大家要有耐心和信心,而不是认为熊市开始了。

    第二,具体2021年操作怎么样的指数品种比较好,刚才提到了肯定是营收上行+估值下行,比较好的思路是回避估值下行的品种,同时结合景气修复的逻辑,这是最近走低估值和顺周期市场盈利的逻辑。当然从我个人来说我会建议回避估值的下行更加重要,刚刚提到了估值是一个很情绪的东西,就是墙头草,不好的时候就不好得很快,去杠杆的效果。梁杏总提到了19、20年都好所以21年好的概率不是很高,我个人建议大家把19、20年涨得比较多的品种和行业先干掉,或者先别去看它。它可能21年还会好,但是概率上来说很大概率是杀估值的品种。留下来的品种我再选择一个景气当中比较好的,今年企业盈利也很好的,品种还是挺多的。今年我个人预期有可能去年、前年行业不错,今年有可能宽基类品种比行业类品种更有发展机会。有可能500比300好一点,300过去两年涨得多,500少一点。具体品种上,一些估值低、成长性高的,比如软件,我们家的软件大家也可以关注一下。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品种,过去两年没涨,今年景气偏好。

    另外也要提出一个小小的风险,对于市场上来说今年毕竟国际局势不确定,会衍生出一定内循环为主的投资线索,在内循环当中我们可能也要考虑一些从国家安全出发的投资线索,除了碳中和以外,像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等等的场景和投资线索,还有稀土、农业、信息安全、军工等等,虽然有可能杀估值或者基本面景气度不一定完全符合我前面的逻辑,但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也要适当地做一定考虑和配置。

    苏卿云:大家下午好,从预测市场的角度来看其实是非常难的事情,不管是专家还是很多资深人士。因为市场受到影响因素非常多,除了刚才提到的基本面、盈利、流动性因素,还有很多是市场投资者情绪在影响。从投资者的角度还是尽量不要太多地判断短期内市场的涨跌,这个本身就是很难的事情。

    前面几位嘉宾给大家提供了一些思路,我给大家说一下我这边的观察角度。首先估值是大家必须要观察的,从去年涨幅来看很多行业包括宽基指数都到了估值非常高的位置,比如说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等等大蓝筹的宽基指数都到了历史分位的90%以上。一些偏中盘可能相对估值还是稍微低一点,历史分位的30%左右。这是投资者最容易看的指标,体现了市场资产到底贵还是便宜,这是我们投资者必须要看的。特别是春节后对于前期涨得比较高的高估值行业出现了比较大的跌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流动性的变化,流动性从极度宽松到边际收紧,再随着复苏行情下的复苏行业,得到新的投资者追捧。影响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它的估值偏高。很多行业包括指数其实调整已经非常多了,相当于去年疫情时候的市场跌幅了,如果我们看好这一类资产比如看好创业板50为代表的创业板里面最好的50个龙头股,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各个行业最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市场上涨贵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去买,市场跌的时候其实对公司本身来说它的基本面、盈利能力没有变化的,只不过受到市场杀估值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个时候反而是我们理性投资者应该布局的机会。

    怎么布局,可能有投资者担心买了以后再下跌怎么办,有一个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分批逐步建仓,不要一把梭哈。我们现在可以逐步定投,市场如果进一步调整,我们可以积累更多的份额为未来市场的上涨获得更多的收益的可能。这个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式。对我们指数层面来说,指数现在选择面已经非常广了,不只是创业板50。过去很多时候投资者选择指数就是宽基指数,长期也不怎么涨。我们看到去年包括前年有很多行业指数、主题指数包括创50涨了很多,很多指数收益率还是非常高的,还是能够选到一些符合目前投资行情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指数。对于未来的赛道来说可以借助于我们的ETF去把握这些投资的机会。

    谢谢。

    成钧:今年行情特别难做,难做是和去年行情对比,去年的行情虽然结构化,但是主线比较简单:白酒、新能源汽车,去年大家说是“酒驾”的行情特别贴切,白酒和新能源汽车涨幅超过100%。从春节以后我们看到了一波非常大的调整,我们正好有新能车ETF,以此为例说一下对这些热门行情的看法。

我觉得这一轮市场的调整主要来自于市场交易结构的变化,当一些热门的股票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抓住大家的视线,市场交易量越来越集中到这些股票,发展到极致以后,任何利好消息有可能就不再敏感了。

比如新能源汽车,现在推“碳中和”,减少石化、煤炭使用,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是利好的,但是市场太集中到这个关注度上了,再出现利好政策已经不再那么敏感了,相反市场一旦有一些风吹草动,比如这段时间有色金属涨价,很多人就会担心新能源汽车的问题。我们看到2月16日以后整个原材料市场有一轮上涨,上涨幅度挺大,有的达到40%,有的和去年相比涨了200%。

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特别是去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汽车成本越来越低。像新能源汽车里面最主要的部件是电池,动力电池在2020年价格约是130多美元,价格只有十年前的十分之一。电池价格走低使得我们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越来越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但是现在一旦宣布原材料涨价,很多投资人就会担忧,新能源汽车会不会涨价,会不会影响到投资者对它的认可度。任何风吹草动就容易引起投资者对这件事情负面情绪的爆发,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羊群效应发生到极致以后就有可能产生过度反应。

我们看这一轮的下跌还是挺大的,2月18日新能源汽车达到高点以后到现在,回调15%。从历史上来看也发生过几次热门股票暴跌的情况,2014年年底,当时大家炒作金融股,后来金融股在2015年初有一轮下跌,下跌幅度12%左右。我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调整是市场过度反应的表现,羊群效应到达极致以后的过度反应。对于未来的走势,由于估值已经杀到这个点了,主要还是要看本身这个产业是不是值得投资。

    主持人:谢谢,下一个问题,指数基金热度这么高原因是什么,到底还能不能延续下去呢?

    成钧:第一,最简单的理由就是赚钱,指数基金如果不赚钱不会有人买。

第二,指数基金还是给投资者提供了使用的乐趣,赚钱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牛,是我的成就感,成就感特别重要。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投资指数基金是对自我的一种探索,买指数反映的是个人的世界观,我认为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买什么样的指数。我觉得未来到2060年是“碳中和”的世界,使用煤炭、石油越来越少的世界,我可能就会投资这一块的指数。我觉得指数基金是我们对未来的认识,是我们自己的世界观。

    苏卿云:我觉得最近两年ETF确实特别火,有很多原因,我们雪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推手,过去帮助我们基金公司做了很多推广活动,这是一方面,我们ETF发展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持续做投资者教育,从过去投资者群体比较少到现在有几百万的投资者,但是在整个市场投资人里面还是偏少的。不过市场热度在慢慢起来,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第一,最近两年大家发现买ETF能赚到钱,特别是很多行业的包括创50ETF收益还是很高的,比很多投资者自己炒股收益还要高。去年虽然整个市场表现非常好,但是还是有一半股票是下跌的,如果投资者自己炒股,50%可能会亏损的。包括过去炒个股的投资者会发现自己投资个股的难度越来越高了,现在市场里股票越来越多了,自己选难度非常高。而ETF相对来说是简化了投资的难度,你不需要去选一个一个股票了,只要通过一个ETF就可以把一揽子股票全部买了,而且这些股票有可能就是你想投的这些股票,比如某个行业的,很多指数也不是全行业覆盖,而是选行业里面的龙头公司,很符合投资者自己选股的需求。通过一个组合把这一类公司全部买了,一方面分散了风险,另一方面门槛也比较低。比如你去买白酒,光买一个茅台一手都要20万,但是ETF一手就很便宜,也降低了很多投资者的门槛。还有从赛道的投资角度,普通投资者通过ETF可以干专业投资者干的事,投资布局某一个赛道,而不用担心这个赛道里面哪个股票会出现什么风险。有很多赛道比如新能源汽车我们也布局了一个,这种赛道长期看是好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但是不可避免有一些公司如果看不准风险很高,你对这里面的公司包括很多科技公司很难理解它到底在做什么事情,技术含量到底高不高,行业里占据什么水平。但你知道这个赛道是没错的,通过ETF给我们投资者提供了简化投资同时把握非常优质赛道的机会。

    主持人:接下来两个实操性的话题,作为专业投资者指数基金配置方面是否有配置,如果配置了能不能分享一下心得?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现在这个时点,风险方面的考量和应对,能不能分享一下。

    望京博格:之前有专家说那个数据,过几年宽基规模没有涨,宽基为什么没有涨,因为主动型基金确实跑赢沪深300很多,而且我认为这个趋势还会继续。大盘和小盘的问题,小盘股在09—15年的时候是强于沪深300的,你把中证500的指数除以沪深300,沪深300涨1个点中证500涨2个点。15年以后小盘股溢价消失,最近几年会看到很多股票的股价比2018年的2440点还要低,因为小盘股的溢价消失了。接下来会想一个问题,主动型基金经理的深度研究是有Alpha的,而且越低越好,形成正循环,抱团的趋势还会持续,好公司少。看美国五大科技公司占了标普500的50%权重,宽基是这样的结果。但是行业指数最近几年会涨得很快,为什么?交易替代。以前我们新能源汽车选一个公司就行了,现在4000多个股票,深度研究一个股票买了,很可能暴雷。现在比如说我想买新能源汽车,买一个基金公司的新能源汽车ETF,生物医药也可以买生物医药的ETF。过去几年越是成分股少的指数涨得越好,创业板大盘比创业板50好,创业板50比创业板好。这就是大盘效应。

    未来交易像我主要选行业ETF,通过行业配置。我买的军工是最多的,最近也是回撤最多,但是我买得比较早。首先我不会做轮动,行业轮动我做不来,我有投资秘诀,对待任何问题先承认自己是个傻子,然后再去做。我可能会长期布局几个行业,比如说军工,中美关系是一个长期关系。谈完再打,来回循环。生物医药也看好,因为我去过一次医院,我发现人活得越来越长,吃药可能多活一年,再贵你也吃。人寿命越来越长,吃药的钱比吃饭的钱还多。还有医美、芯片这些我也看好。我选好的赛道长期持有。

    今天听的时候有一个想法,有什么更好的指数,比如说我最近每天统计基金经理抱团股的涨跌,抱团股确实都是好股票,可以编一个指数,基金经理抱团指数,比如他买了白酒、腾讯、港交所,可以编一个指数。主动基金费率千分之1.5,我们可以编一个明星基金经理重仓股指数,千分之1.5的管理费,我肯定买。

    史密斯岩折鸣: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基金投资的心得。其实我今年到现在基金的净值没有怎么回撤,我赎回比较早,去年下半年市场热度比较景气的时候逐步就赎回了,所以看今年年初到现在的净值很舒服,因为市场在往下,我基本上跌的时候没有怎么跌,涨的时候还能跟上一点反弹。但是如果把业绩的时间拉长看2020年下半年到现在,会发现在沪深300涨得很猛的这段时间会拉下一些市场,当你把眼光放得足够长,即便看这个市场也没有赚到很好的回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市场里想赚钱是要承担波动的,我第一个发言,讲完一圈之后发现我是市场上最乐观的人。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在2016年年初,那个时候公司开会汇报观点,上一个月我是最悲观的,下一月就变成最乐观的,因为所有的投资经理都突然很悲观。这个时间节点我真的不悲观,理由刚才讲过了。我自己的实操来说,我今天刚刚把我定投的额度增加了,我觉得做研究员、投资并不是要寻找市场的一致预期,市场的一致预期就没有超额收益了。所以我很欢迎大家有观点的,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

    主持人:海外Smartbeta的超额收益很厉害,未来Smartbeta的ETF成长空间在哪?国内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个投资机会和相关的认知呢?

    陈正宪:Smartbeta我是比较早在做的,也有很多的辛酸历程。我简要和大家做一下汇报。

    首先Smartbeta前面嘉宾谈Beta的时候就谈到了,Beta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钱,Smartbeta就是我要赚取比经济长期增长更好的收益。一个是经济增长,这是基本面。另外一个是长期,这个是关键词。刚刚提到了我们做基本面50,15—17年所谓的因子、红利、基本面出发的Smartbeta表现很好,超额收益很高。到了19、20年表现得其实不太好,落后指数比较多。21年以来基本面和红利的因子又出现了超额收益。刚才提到了海外的Smartbeta,确实有超额收益,但也是长期的指标。在短期可能一两年甚至一两个季度会有落后,包括海外我们知道因子在匹配海外的价值因子,价值因子死了好几年。这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情况,长期来看Smartbeta通过像中证指数公司和我们挑选的因子是有超额收益的,因为长期经济增长是好的。同时我们通过一些因子的方法甚至一些量化的方法还是可以挑选到一些更好的股票。

    长期来看我很有信心,但是现在面临A股市场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就是大家可能不会坚持那么长,前面几位专家也提到了,长期来看收益率很好,但是投资者拿出来看真实收益很差,而且波动率越大的像科技,波动很大,指数涨17%,投资者收益-5%。A股所有的波动率都比美国的科技行业更高,我们面临一个情况,所谓的Smartbeta长期配置肯定是对的方向,但是短期内是有压力的,必须要有耐心和信心去度过,要更多地和投资朋友做推动。

    另外一个Smartbeta的方向就是因子类的一块,比如美国主动ETF,在做一些长期的偏重主动的思路。我们也在思考Smartbeta长期来看用因子来做,但是其实很多专家提到了为什么指数最近受欢迎,因为收益率好,行业基金表现好。Smartbeta如果要让大家信服就必须要有好的收益率。但同时中国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中国是一个不是那么有效新兴+转轨的市场,很多时候怎么样结合一些方法让Smartbeta的指数能够真的获得一定的长期超额收益,叶老师也谈到了怎么引领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我们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Smartbeta除了配置型以外,针对交易型或者行业类的Smartbeta,有没有可能站在一个未来的点看到它可能会成功的地方,我现在做一定的指数和产品,这是我们探索的方向。刚刚同行也提到了,比如用基本面做一些指数,包括做一些行业,比如我们今年推的软件,就是结合基本面研究员的思路,看好未来长期的方向,估值也不太高。我们希望能够在指数当中结合一些基本面看未来的思路,而不是看过去。因为美国市场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全面竞争价格就反映价值。A股市场往前看的力量还是有的,像我们的软件我们就做了一定的调整,现在成分股30只,结合我们行业研究员的分析,希望能够探索出一些新的Smartbeta,也请各位球友们多多关注嘉实后市的Smartbeta产品。

    王帅:其实国内合国外相比现在国内的Smartbeta无论是产品的种类、规模、发行人集中度上都有非常大的差距。Smartbeta想在市场推广离不开投资人和基金公司的共同努力,两年前我们发了小盘价值的ETF,小盘+价值两个特点。推的时候市场部和我们说太难推了,没有办法和市场有效传达,我们还编了顺口溜,小盘股里的低估值,价值股里的高弹性,费了很多心思。但是两年时间规模一直没有起色,直到最近才山回路转。节后大盘股消费板块白马龙头在回调,大家超额收益的目光把大盘股往中盘股转了。我们小盘价值逐渐有分析师、散户在关注。总结下来,基金公司在这个营销smartbeta过程当中要承担持续推广的作用,广大投资者也一定要多多了解,smartbeta其实是一个非常优质的投资品种。

    主持人:最后时间一人一句话展望接下来2021年剩下的9个月。

    成钧:今年市场肯定比去年难做,但是我还是坚信对于投资来说还是要看准未来具有成长空间的赛道。

    苏卿云:ETF从本质上来说是投资的工具,而且是非常好使用的工具,希望我们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产品,怎么使用呢?做短期的市场判断,捕捉一些波动,有能力的投资人能做但是很难。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的就是把优质的ETF特别是核心的ETF作为一个核心资产,再加一些微型策略,做好的资产配置,再加一些其他的资产配置,比如黄金、债券等等,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组合表现得更为稳健,而且也能拿得住,长期来看也能够分享到我们市场长期上涨的收益。

    陈正宪:对2021年是耐心+信心,长期来说是好的。对于ETF工具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对于配置型的投资者来说球友可能更多考虑市场在下行的时候挑选一些品种做定投,这个还是需要的。对于交易型的球友,也可以善用ETF工具,市场是一个周期,比如某一些品牌在周期震荡,更多用网格交易法或者低点低买高卖,部分股票短期套牢可以通过ETF交易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获得自救和解套。长期来说还是看好的。

    王帅:短期我觉得还是从顺周期这个产业里面挑,有色、化工、汽车零配件,长期黄金赛道仍然值得大家关注,科技和创新药,我们产品布局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最后是希望大家一定能拿得住,互联网上有一个笑话,有一个投资者09年买了银华的基金,这么多年8万变100万。也是给大家一个思考。

    望京博格:有人说我的偶像约翰博格不喜欢ETF,他不是不喜欢,约翰博格的原话是“不喜欢频繁交易ETF”,他做过统计,长期持有ETF和频繁交易ETF,长期持有9%,频繁交易6%,频繁交易会错过很多机会。我投资基金八字真言,“选好基金,趴着不动”,可以改成“选好ETF,趴着不动”。

    史密斯岩折鸣:如果在座各位有在2020年六七月份追高买入,如果这是第一次错误,那在2021年市场波动大的时候卖出赎回可能是第二个错误,这是我的看法。第二,大家做基金投资,像现在这种市场环境,比如国泰梁总说她的基金都卖不动的时候,大家可以胆子再稍微大一点。

    主持人:谢谢,我们这场圆桌讨论就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聪明的投资者结合A股市场的一些操作
一图秒懂!小白这么定投做ETF:跑赢指数是最简单的事
蛋卷基金: 银行螺丝钉:SmartBeta指数基金,散户投资的好工具
【国盛量化】基思广益:跑赢赛道ETF容易吗?
全市场ETF规模逼近2万亿,头部公司华夏基金再推SmartBeta策略ETF新作
对普通人最友好的指数基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