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書法的布局與落款

書法的布局

由于書寫內容的不同,字數的多少不等,又由于書寫篇幅的不同,紙(或其它)有大有小,有豎有橫,因此,書法作品的布局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變化無窮的。這裏我們選出幾種常見的布局形式介紹如下:

中堂也叫做整紙直幅。它是書法作品中篇幅較大的一種。用整張宣紙(不裁)豎著書寫。中堂的尺寸大小,一般有:

六尺整紙中堂(六尺長,三尺寬

五尺整紙(五尺長,二尺半寬

四尺整紙(四尺長,二尺寬

還有一種“小中堂”爲三尺長,一尺半寬。再小的就是四尺宣紙,橫三開,裝裱好也是中堂的形式。

條幅也叫做立幅、直幅、立軸等。也是豎著書寫的書法作品,但是它比中堂要窄,通常用整張宣紙直著對開(豎裁一半),或比一半稍寬一點,一般尺寸爲:

六尺條幅(六尺長,一尺半左右寬)

五尺條幅(五尺長,一尺二寸五左右寬)

四尺條幅(四尺長,一尺寬)

三尺條幅(三尺長,一尺寬)

屏條它和條幅一樣,形式也是豎而窄長的。可以說是條幅的組合,以四條或八條(或再多至十條、十二條、十六條等)合爲一堂,一堂爲一整體,書畫皆宜。在書寫屏條時,一定要注意其整體的藝術效果,要求和諧統一。尺寸與條幅大致相同。

橫幅也叫做橫披。它與條幅相反,條幅是豎的,而橫幅是橫的。用紙橫著書寫,各種書體都行。橫額 也可叫做匾額。與上面的橫幅相近,也是橫著書寫,就是字數少,一般多是三四個字,挂在書房或廳堂。

對聯通常也稱做“對子”。上下兩聯爲一副。左邊是上聯,右邊是下聯。對聯的文句講究對仗,書寫時也應注意其形式的對稱美。對聯包括:堂聯(裱好後挂在廳堂,也有的分開配在一幅畫的兩邊),楹聯(用木板複制成瓦形,相對在廳堂前的柱子上,也叫“抱柱對”)、硬對(木板複制的,一般爲楠木,刻字後塗上石綠色)、門對(刻在大門上,兩扇門各一聯,左上右下)、春聯(過春節時,貼在門框上,一般常用紅紙書寫,其寬窄、長短要根據門框而定)。

冊頁與鬥方這兩種都是一尺左右的小品。冊頁有“橫冊”、“豎冊”,大小不等。每集八頁、十二頁、十六頁以至再多數十頁,裝裱而成,一折一折的用手翻著看。冊頁宜書宜畫。鬥方是一尺見方的宣紙,裝裱成冊也叫“方冊”。單頁的鬥方可以裱成片,爲“鏡芯”,裝在鏡框之內挂起來欣賞。

手卷也叫做長卷。形式與前面講的橫幅相似,但橫高(上下)還要短些,而橫長(左右)冊頁可以一直接下去,長度不定,因在欣賞時,要用手展卷而觀,所以叫“手卷”,也因其橫長而可以無限地接下去,所以也叫“長卷”。

扇面扇的樣式很多,如“團扇”“折扇”等。這裏我們只介紹折扇的扇面。按照傳統的習慣,扇面可以一面作畫,一面寫字。扇面的布局形式根據內容、字數的不同而變化。我們僅舉兩例加以說明。

書法的作品布局

一幅書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題款和印章三個方面的內容。

正文是要寫的主要內容,是作品的主體。文章詩詞,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爲書法作品的內容。漢字書法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藝術寶藏,是既有實用功能又有觀賞價值的令人賞心悅目的一種獨特藝術。在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欣賞和創作書法作品越來越成爲人們的一種生活時尚,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題款是正文之外的說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題目,出外,書寫的時間、地點,書寫者的姓名、字號、齋號,所贈對象的稱呼、姓名等等。這些內容並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寫上。題款內容的多少要視作品的具體需要而定。題款的內容有的寫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寫在正文後面,叫下款。象所贈對象的姓名,稱呼這樣的內容應該寫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書法作品中所蓋的印章,從內容來分,有名號章和閑章。從所蓋的位置來看,有迎首章和押腳章。蓋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蓋在正文和下款之後的叫押腳章。印章在書法作品中主要起點綴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過多,一般是一至三方爲宜。

章法布局是書法作品最重要的表現手段之一,是創作書法作品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創作書法作品,一要練得一手好字,這是書法作品創作的基礎;二要懂得書法作品的章法布局,這是書法作品成功的關鍵因素。練一手好字,需要長年累月的努力,但章法布局知識卻可以現學現用,立杆見影。

一、章法布局的含義及作用

要認識章法布局,必須知道書法與書寫二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書寫是內容的簡單抄寫,講求單個字寫得正確、端正、美觀。它只是寫字的基本要求,也是寫成篇字或創作書法作品的基礎。而書法則講求通過內容、字體、筆法、結構、布局所體現出來的風格、氣勢、意境等,讓人欣賞、玩味,進而給欣賞者帶來美感。所以,書法作品要借助于章法布局這一藝術表現手段去豐富、強化內容所要表現的思想和感情,並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感。

章法布局是書法作品的整體安排。具體包括如何確定幅式,如何安排書寫的位置,如何留邊,如何排行,如何安排字與字、行與行、文與款之間的空間位置,如何協調文字與空白的比例關系和蔬密變化,以求得奇妙、協調的藝術效果。章法布局是書法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段。只有講究章法布局,才能創造出成功的書法作品。如果沒有好的章法布局,那麽,盡管內容好,單個字寫得也不錯,卻也不能稱之爲成功的書法作品。很多人寫字很有基礎,甚至寫得很好,但卻創作不出成功的書法作品,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懂得章法布局的知識和技能。

二、章法布局要領

書法作品無論楷、行、隸、篆各體,都須講究章法布局,尤其是行、草書表現得最爲強烈和充分。但章法布局的妙處變化萬端,不象結體那樣容易把握,古人學習章法布局只能從碑帖和書法作品中去玩味、領會其中的隱微。現總結前人的經驗,就一般規律而言章法布局的要領是:

(一)意在筆先。即在書寫之前,先在心中籌劃。寫什麽內容?是詩還是文?寫什麽書體?是楷書還是行書?橫寫還是豎寫?如何落款?如何用印?形成什麽樣的格調和意境?做到心中有數。

(二)量紙定字。即動筆之前,在紙上籌劃。根據要寫的內容,紙幅的大小,字數的多少,字體形態,行列安排,落款格式及配印等,在紙上作好恰當地安排。一般先留出天頭、地腳、左右邊(天寬地窄,左右等齊)。如寫楷書、隸書、篆書,應先計算好字數(包括落款),折好框格。如寫行書、草書,只折豎線(或橫線)即可。橫寫時,開頭可空一、二格,最後橫行不宜寫盡,要有空腳。豎寫式開頭不需留空格,但要留下腳,好落邊款和蓋印。初學者可象畫草圖一樣,先用稿紙布置一下,遇有不妥之處,再予以調整修改,待布局格式基本定下後再進行書寫,決不可信手落筆,造成問題才引起注意。

(三)首字領篇。開篇首字要認真斟酌後再下筆,寫得大一些,粗重、飽滿一些。因爲首字首筆有很大的制約力,寫下首字後就要據其風格來考慮整篇字的許多變化。如大小疏密、體式意態及濃淡枯澀等。所以唐代孫過庭《書譜》雲:“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准”。清代戈守智雲:“首寫一字其字勢便能管束到底”。這表明,書法作品的第一個字作用很重要,它對全篇起到管束和制約作用,基本上確定了全篇字的字體、筆態、形體等,起到統領的作用。所以,對每幅作品的首字,必先醞釀成熟再下筆書寫。在寫行、草書時,第一個字一般要寫得大一些,粗重一些,飽滿一些。

(四)行氣貫通。即整篇作品要氣勢連貫,一氣呵成,格調統一,筆意筆勢連貫,前後呼應。每行字的大小、肥瘦、長短、寬窄、疏密、向背、承接、俯仰、顧盼,都應搭配得當,不堆砌,不支離,自然流暢,氣勢優美。

(五)終篇收勢。即整篇字的最後收束要完滿,特別是最後一行要收得恰當合適。一方面應盡量避免只留一個字,顯得孤立、懸吊;另一方面也應避免通行到底,顯得擁塞、過緊。末行在三分之二處結束爲最好。全篇最後一個字可根據整幅的形勢,或長收、重收,或大收、平收並加重筆意(一般亦應如首字,寫得大些、粗壯些),留住行氣,以免飄忽。但在實際書寫過程中,還應隨機應變,因勢利導,避讓補救。如果前行有滲化或枯筆,後行就要枯濕照應,避免頭重腳輕或前緊後松。

三、落款及用印

(一)怎樣落款

落款又叫題款,是正文以外的交待性文字。它雖在作品中處于“配角”地位,但可對正文起說明、發揮、補救、點睛的作用。所以,初學者不能忽視它的重要性。

落款有單款和雙款之分。單款是指落上書寫者的姓名(或字、號)、正文出處、書寫時間及地點等。位置在正文之後。

雙款是將書者和受書者的姓名都寫上。受書者姓名叫“上款”,書者姓名叫“下款”。有時上、下款連在一起寫,寫在正文末尾,受書者姓名(上款)在前,書者姓名(下款)在後;有時分開寫,上款在正文前,下款在正文後(對聯上款在上聯右上方,下款在下聯左下方)。饋贈某人的,上款常用“××先生(老師、同志)雅正(教正、斧正、正之、囑書、惠存、存念)”等。一般只寫名不寫姓,以示尊敬和親近。多數作品一般只有單款。

落款應根據所留地方而靈活變化,或增或減。應注意五點:

(1)字大款小。落款的字應比正文的字小些。

(2)高低適中。落款高低部位要適中,上部應比正文略低一些,下部要短于正文,不要與正文底部平齊,更不能超出正文。總體說甯高不要低。

(3)距離恰當。款文與正文的距離同正文本身行距相當,不要把款文與正文的距離拉得太開或靠得過緊。太開,會産生松散隔裂的感覺;太近會顯得局促悶塞。

(4)字古款今。落款的字從漢字發展上講,要比主體的字時代近一些。一般說,篆、隸書落款可用楷、行、草書;楷書落款可用行、草書;行書落款可用草書、行書。

(5)留有印位。落款應給蓋印留有一定地方。蓋印後不應低于正文。

(二)怎樣用印

印章是書法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白紙、黑字、紅印,色彩對比強烈。它不但具有裝飾和襯托作用,而且能起到調節疏密,補救虛實,消除平板,穩定平衡等重要作用。此外,圖章本身有多種形狀,有粗細巧拙等多種風格,與墨字配合,可以豐富書法作品的形式。印若用得好,會給書法作品錦上添花。

印的字體以篆爲主。分陰文(白字)和陽文(紅字),有的印章上兼用陰文和陽文。一般一方印上用一體。兩塊印用在一幅作品上,也是一陰文、一陽文的參差錯開,以變化爲豐富。

印的形狀有方、長方、圓、長圓、橢圓和不規則的自然形狀(隨形章)。

印章分“名章”和“閑章”兩類。名章即作者的姓名、筆名、字號等,又稱“名號印”。一般蓋在下款的下面或左側,可蓋一方,也可蓋一對,一方白文,一方朱文。或一爲姓名印,一爲字號印;或一印有姓無名,一印有名無姓。不可兩方都有姓氏。

閑章內容多爲格言、警句、年代、個人主張、一句話、兩句詩等。如“變則生新”、“學海無涯”、“師古不泥”、“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等。閑章不“閑”,它與正文有著內容上的有機聯系,體現了書者的思想、情操、人格和藝術見解,也爲讀者理解書法作品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蓋在右上角起首處正文第一、二字之間稍偏右處的,叫“起首章”,也叫“引首章”。蓋在作品右下角略高處(有時也蓋在上方左右角),叫“壓角章”或“押角印”。原則是占“角”。押角印與名號印不要蓋在同一條水平線上。蓋在正文右邊中部的叫“腰章”。

用印要注意:(1)大小相宜。作品小,印要小而精巧,作品大,印可稍大。(2)不可過多。一幅作品一二方印即可。一般說來,“印不過三”是一個規則,再多則喧賓奪主。(3)印位恰當。蓋印上方必須低于正文,下方必須高于正文。用印只有得當,才能使作品錦上添花。若用印不當,會破壞作品的藝術美感。

四、書法傳統幅式及紙面的虛實處理書法空間

書法的傳統幅式很多,如立軸、中堂、橫幅、長卷、對聯、條屏、扇面、鬥方、匾額等。各種幅式的章法處理或多或少有些差異。

(一)立軸(附條屏、中堂) 立軸因爲是直立式的,下部裝有軸杆、軸頭,故稱“立軸”。立軸的長度大于寬度,一般較狹長。常挂于書房內或客廳的側面壁上。

立軸的直長形制與傳統的的書寫形式較吻合。一行之內字數較多,一幅之內換行較少,這就更便于行氣貫通。所以成爲明、清以來最主要的書寫幅式。立軸形制與懸挂位置決定了它可以表現古拙、奔放、甯靜等各種格調和情趣。

立軸的重複出現便可構成四條屏(或六條屏)。四條屏或以篆、隸、楷、草四體書寫四篇文字內容,構成有區別又合一的整體;或以一種書體連續書寫四篇文字內容,形成能分能合格局;或以一種書體、一篇文字內容連續分寫在四條直長幅式上,構成不可分的整體。四條屏舊時常挂于客廳側壁,類似于梅、蘭、竹、菊四條屏。

中堂舊時多挂于客廳正壁中央,故名“中堂”。其幅式與立軸相似,但形制較寬大,尤其橫向要比立軸寬些,使之與寬大的客廳相協調。其章法與立軸相近,但它形制寬大、開闊,更適合表現恢弘的氣勢和蒼茫的意向。

(二)橫幅(附長卷、匾額)

橫幅的寬度大于高度。通常懸挂于書桌或沙發上方的牆上。橫幅換行較多,書寫時要注意行與行之間的呼應;另外,每行尾部可略有參差,但不可太懸殊。橫幅的形制更適宜表現雅致的意趣。雖難于造成滾滾而下的磅礴氣勢,卻可形成波瀾起伏的風情。橫幅幾倍地延長,便是長卷。長卷可書寫長篇大論,也可斷續地書寫多篇詩文。長卷一般不懸挂,古人多置于案上隨時把玩、展讀。

匾額也取橫式,在名勝、古迹、紀念館多見。它需經書寫和刻制兩道手續,舊時稱爲“榜書”。正文一般僅幾個字,從右到左排列(新式也有從左至右排列的),款文較簡單,以免喧賓奪主。由于匾額懸挂于高處,書寫更注意大效果,故應寫得較大、較厚重,遠觀要莊重、顯眼。

(三)對聯

對聯分爲上下聯,兩邊正文字數相等。通常各爲一行,書寫對仗工整的詩句或文句。款文如是單款,一般寫在下聯正文左側;如是雙款,通常將上款寫于上聯正文右側,下款寫于下聯正文左側,上款位置略高于下款。

對聯還有一種特殊表現形式,當正文內容字數多時,可分行書寫。上聯行次自左至右,下聯行次自右至左,起首均不留空格,左右合抱,結成“龍門對”。長聯均采用這種形式。

(四)扇面

我國扇子品種繁多,只有絹制團扇和紙制折扇被書法家用作藝術表現天地。多見者爲折扇。折扇上寬下窄的幅式,給書家提供了章法創造的新契機。最常見方法是每逢單行通行寫,逢雙行則寫一字、二字或三字,有意識地將下半行空出。如此排列行式,既能收到錯落美觀的效果,又可避免布局不當而引起的上疏下密的弊端。扇面的形制最直表現文雅精妙,筆墨最忌重濁粗惡。因此用印一般也要小巧。

落款

一、稱謂

長輩 :

吾師、學長、道長、先生、女士

平輩或小一輩: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賢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學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對書畫或某一方面專長之稱)

關系較親密:

學(仁弟)、吾(兄)弟

老師對學生:

學(仁弟)、學(仁)棣、賢契、賢弟

同學:

學長、學兄、同窗、同硯、同席

二、上款客套詞或敬詞

雅屬、雅賞、雅評、雅鑒、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鑒、清覽、清品、清屬、清賞、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鑒可、鑒正、敲正、惠正、賜正、斧正、法正、博鑒、尊鑒、法鑒、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補壁、糊壁、是正、教正、請正、指正、教之、正腕、正舉、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鑒、屬、鑒、玩

三、下款客套詞或敬詞

書法題款用:

敬書、拜書、謹書、頓首、囑書、醉書、醉筆、漫筆、戲書、節臨、書、錄、題、筆、寫、臨、篆

篆刻邊款用:

刻作、記、制、治石、篆刻

四、季 令

春:陽春,青春,三春,九春,芳春,青陽,豔陽,陽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昊天,長嬴,朱明。

秋:金秋,商秋,素科,三秋,九秋,素商,素節,高商,商節,金天。

冬:三冬,九冬,寒冬,安甯,玄英。

五、書畫作品的用印之法:

書畫上落款蓋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理所當然。

國畫直幅落款字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閑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閑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閑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閑章就不需蓋了。

國畫棋幅落款,左右兩頭角邊,不可蓋閑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方形閑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蓋方形閑章。此處如不需要蓋閑章,而勉強蓋上,反而弄巧成拙。

長方形,圓形,長圓形閑章,爾不可蓋在下角方形壓角閑章處之地位。 方形閑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否則,就喧賓奪主了。

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蓋二印,一方形,一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蓋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樣大小可匹配。

蓋二印,一長方形,一橢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落款蓋印之下,不可再題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現象。

已經落款蓋印字畫,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贈人,否則,就失敬了。

花頭,鳥尾,樹枝,山頂上,不可落款蓋印。這是畫家最起碼的常識,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書畫上,需用藝術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泥,不適用于書畫上,要用八寶印泥。

蓋二印,距離不可太遠太近,相隔一個印距離正好。

蓋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異,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畫上不可題打油詩,一來識者奚落,二來作品就貶爲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人家很忌諱。一來失禮,二來破壞了畫面。

蓋壓角閑章,不可太小,宣紙四開,用方形石印,大約三公分,比較適中。

蓋壓角閑章,不可蓋二方上,一方正好。印與邊距離約一。五公分爲適中。

落款字下不蓋印,而偏要蓋在款字左右,脫離字行,而成畫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書畫上,不可蓋上劈頭大印,即成巨印炸彈,毀滅了美麗的畫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畫不可題大字,大畫不可題小字。小空不可題字多,大空不可題字少。

書畫上姓名印,不可連蓋三印以上,應蓋二印,或一印妥當。

書畫上下左右,不可任意蓋印。蓋多不當,不如少蓋,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蓋好。

用印甯少勿多,甯單勿雙,印泥的使用甯古勿媚,主張用仿古色,次之朱砂,最次大紅,這樣會提高作品的格調。

蓋二印,不可東倒西歪,如何蓋法,用力輕重,印章印泥保養,一切要潛心研究,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畫上不可題上粗俗字題,致影響畫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印首小長形章,其馀不可蓋,如統統蓋上,行氣就破壞了。

魯光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書法欣賞基本要領(图文) - 牧羊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书法创作中的章法布局
书法练习指导 第7课 章法
浅谈行书的章法
书法章法
行草书章法(一)书法章法要领及落款用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