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落实语文要素要克服“四性”(上)

本文字数:2270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以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双线结构安排单元教材内容,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大亮点,因此,如何准确把握语文要素的特点,是能否体现编者意图,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要素的作用,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在落实语文要素方面,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一些孤立、机械、片面的做法。对于此,笔者认为,要采取以下四个策略,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把握语文要素的特点,进而对上述错误的做法予以纠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文要素落地生根。

克服单一性,突出双线协调

语文要素安排的首要也是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将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揉于单元整体之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线结构安排。这样安排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意在更好地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语文要素大家都比较重视,想方设法予以落实,而对于人文要素的落实相对就不太重视。

笔者以为,要认真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融于语文要素的落实之中,使二者实现水乳交融,协调发展。一是在备课时必须将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落实,列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有机融合,使其相得益彰。例如,《肥皂泡》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该单元的人文要素是“多彩童年”,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冰心蕴含在文中的情趣与向往,又能学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福建教育学院卢永霞老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引导学生从抓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回顾理解词语的方法,进而导入句子的教学,然后与学生一起梳理学习经历,总结出读懂句子的一个基本方法:把一个句子读成几个关键词,再通过“理解关键词、扫清拦路虎”的方法读懂整句话的意思。紧接着,让学生同桌合作,任选第四自然段中一个难懂的句子,运用“理解关键词,扫清拦路虎”的方式去尝试读懂。与此同时,卢老师也非常重视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在落实上述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引导学生从冰心清新隽永的语言中去感受她的快乐、她的情趣,进而体悟出作者隐含其间的童年的梦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受到审美的熏陶。比如,让学生找出文中带“轻”的词语给它们分类后有这样的对话:

生:一类是写肥皂泡的,一类是写吹肥皂泡的动作。

师: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因为肥皂泡很轻很轻,所以吹肥皂泡的动作也要轻轻的。

师:你们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冰心奶奶不舍得肥皂泡破了,所以吹肥皂泡的动作特别小心,特别轻。

这样的教学,就将学生的思路引向体会冰心在吹泡泡过程中的心情。再如,卢老师让学生在文中找一

找:肥皂泡轻轻地飞起,飞到哪里了。接着,讨论“真正想上天过海的人是谁”。

生:飞到天上去,飞到海上去,飞到山上去,还有飞到婴儿的头发上。

师:肥皂泡真的可以上天过海吗?

生:不是,这是作者的想象。

师:那么,真正想上天过海的人是谁呀?

生:是冰心奶奶。

生:是作者自己。

在这里,卢老师引导学生从文中优美的描述中,想象作者的心情,在读懂句子意思的同时,体会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有机处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关系,美文美读的做法值得借鉴。

克服机械性,强调螺旋发展

语文要素的安排具有递进性的特点,要素与要素之间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例如,有关了解、把握主要内容的要素,从三年级起一共安排了五个,体现了由浅入深,由低向高的发展趋势。其实在第一学段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渗透。因此,在落实语文要素时必须注意这些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瞻前顾后,前后勾连,扎扎实实地、有所侧重地进行每一阶段的教学。当然,也要防止孤立地将各个要素割裂开来,机械地看待语文要素的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做到前有铺垫,后有提升,体现要素之间的螺旋上升。比如,关于“复述”,统编版教材三至五年级分别安排“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安排,就不敢在三年级提出“你能简单地说说这件事吗”这样的问题,如果这样认为,那就是过于机械地看待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样问题的提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教学的需要,而不是在进行简要复述。

笔者曾经听过特级教师林枫老师《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的课,该课课后练习之一是: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执教者前后安排了两次复述训练。第一次复述,林老师从作者的评价语“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切入,引导学生依据“小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在哪儿”这个问题,去读懂相关内容,厘清内在层次:小刺猬是分几步完成的呢?根据学生反馈,林老师引导并板书:爬、摇、掉、归拢、扎、跑。接着,提供“关联词”:先是……接着……再接着……紧跟着……然后……最后……让学生复述。看到一些学生仍感困难,教者就出示思维导图作为支架,指导学生口述:

提供关联词,让学生把六个动词嵌入其中进行复述,目的是让学生有序、规范地表达。对于三年级学 生而言,这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安排思维导图就是针对这一困难,力图降低学生复述的难度。第二次复述重在创设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化身为小刺猬,用第一人称来讲述偷枣的过程。不可否认,这里的第一次复述有“简要复述”的影子,第二次复述则有“创造性复述”的因素。根据教材对复述的整体安排看,本课的复述应定位为详细复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这样,学生复述时选词用语的自由度会大一些,难度自然也就降低了。但从课堂实践看,林枫老师的设计也有其合理性,并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两次复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尤其是第二次的复述富有情趣,易于调动学生的复述积极性,课堂也因此增加了活力。由此,也引起了笔者对进行复述训练这一语文要素的进一步思考:总体上应遵循教材编者的安排,各年级有所侧重,进行集中性的、强化式的训练;具体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进行分散性的、铺垫式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要素学习的螺旋式上升。反之,认为三年级的语文要素要求进行详细复述,带有一些其他形式因素的复述都不能进行,是否会陷入机械、呆板的境地?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招聘面试担心试讲不出彩?看看面试第一的8条血总结8条干货
统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23《带刺的朋友》优秀教案2
“简要”复述,不简单——四上第八单元阅读训练要素解析与教学落实建议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
教法丨“双线”教学统编教材,这三类误区要注意
张贵栓‖先读单元导语 再写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