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城记 你看你看国王的脸

 

 
 
时间:2010年4月1日 - 7日
地点:巴戎寺(The Bayon),暹粒(Siem Reap),柬埔寨(Cambodia)

无论走到哪里,总会有一双甚至更多的眼睛盯着你,无所遁形。当游人散去,太阳已经偏斜到树林的另一方,只剩下自己辗转在他们的目光注视之下,便有点觉得后脊梁发凉。终于走出庙门,在门口收拾摄影包的时候,隐约听到后面有一声低沉的笑声,呵呵呵...

这就是巴戎寺了。

虽然建造者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笃信大乘佛教,并且这座寺庙是作为真腊王朝的国寺建造的,但它的形式却是非常非常的印度式的须弥山的形状。当然,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它远远看去呈山峰的形状,而是这座面积不大的寺庙里,非常密集的分布着一共有54座巨型的四面佛雕像,总计216张面孔。很多学者认为,它们就是国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孔。因为是真腊王朝的国寺,那么以国王的面孔建筑这些四面佛的雕像,注目王国的四方也是一种很容易接受的说法。

的建造者,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去世后,趁国家陷入混乱之际,位于现在越南中部地区的占婆王朝(Cham)入侵真腊(关于占婆王朝的资料会在越南游记中介绍)。当时还是王子的阇耶跋摩七世率军反抗并取得胜利并于1181年登上王位,他在位30余年,将真腊王朝重新带回巅峰时代。吴哥通王城就是他建造的,而作为国寺的巴戎寺则居于通王城的正中心位置。

我们今天看到的巴戎寺,并非当初造的原貌,因为阇耶跋摩七世去世后,巴戎寺历经两次变迁。虽然老爸是信奉大乘佛教的,但儿子,也就是阇耶跋摩八世却重新信奉印度教,于是国寺巴戎寺又相应的被改造。等后来,小乘佛教取得统治地位,巴戎寺又再次经历变迁,直至整个吴哥被遗弃在热带丛林里...

01 上一篇说过,印度教寺庙多依照须弥山的形式建筑,巴戎寺则是把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的寺庙。因而远远看去,寺庙就像一座山,有一位学者也这样惊叹道:它就是一座人用双手雕刻的山峰。

02 能看到这幅照片中有多少张脸吗?如果那个穿蓝衣服的人换做一名僧人,就完美了。
03 在寺庙的入口处,有一尊佛像,看不出是哪一位。
04 在吴哥,拍类似的照片很容易,因为总会有女游客以这样的姿势坐在某个窗口或门口。
05 吴哥寺庙最令人惊叹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在砂岩上的精细雕塑。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心思。
06 第一次到巴戎寺的时候,碰到几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摄友,长枪短炮的在拍这位他们请的模特,我也就跟着凑热闹拍了几张。
07 加上拍这张照片的人,一共是4个人,后来在各个景点不停的看到他们,聊的很熟。画面右一是华人,但不会讲汉语。
08 走到寺庙最顶层的平台上,看到这个美女坐在窗台上写生,就偷偷拍了一张。

09 转到这个角度的时候,就征求她的同意:
Can I take a photo of you ?
Sure!
Thank you!
于是咔嚓咔嚓。
 可惜忘了跟她要Email,本来应该寄给她几张的。
 
10 我一共进了巴戎寺3次,在外面拍了5、6次。在寺内见过两次僧人,都是在下午5点钟左右的时间。
11 我发现僧人一般都能说点英语,所以交流起来挺方便的,询问是否能够拍照,也通常能得到肯定的答复。
12 拍这样的片子也挺需要耐心和运气的。
13 僧人进入这样的寺庙是不需要门票的,但他们好像需要申请。
14 并不是每一张脸都是一样的表情,大部分都是若有所思,不喜不悲,但也有一些是笑容可掬的,比如这一个。所谓“高棉的微笑”就是从这类表情中得来的。
15 寺庙前的小孩。个人认为,柬埔寨的小孩是这次旅行的国家里最漂亮的。
16 她们俩一直盯着我,我只要把镜头转向她们,她们就做鬼脸。
17 好吧,我承认这张照片的创意不是我想的。在各个景点的门前都会看到一本叫做“Acient Angkor”的书(古代吴哥),书名可能不太准确,我是凭记忆写的。封面就是这个样子的,只不过是竖幅的。我觉得很棒,但又觉得那张照片上的两张脸的比例不是特别完美。于是就找机会也拍了一张这样的。我觉得我拍的要好些。

18 低眉敛目,若有所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哥游记
丝路东游记 43:吴哥王城里的中国印迹
因为微笑,文明不会消失
吴哥怒放(五)巴戎寺用四面微笑
吴哥窟:人生若只如初见
穿越千年 | 前往吴哥窟寻找高棉的微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