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范蠡(六)
范蠡(六)

范蠡(六)

“避君隐陶号朱公,流芳百世;聚财万贯成财神,功著千秋。”这是南阳府财神庙的一副对联,这座庙宇祭祀的主神是范蠡,因此又被称为范少伯(范蠡字少伯)庙、范大夫祠。据说该庙始建时,因地处范蠡家乡,朝廷特批在庙前加“府”字,从而使其成为唯一标注有行政级别的财神庙。中国民间诸神中,最受人们欢迎的大概要算财神了。若论受欢迎程度,可能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也比不上他们。民间信奉的财神各种各样,为数众多,据南阳府财神庙负责人时振宇说,其中主要有四大财神,即文财神比干、范蠡,武财神关公、赵公明。仔细考究起来,他们成为财神各有缘由。比干没经过商,因其被商纣王剖了心,故被商人借来供奉,以向天下人证明自己无心骗人;关公也没经过商,商人供奉他,是借其信、义以彰显自己之言行,同时,也以其威名护财;赵公明被道教尊为“正一玄坛元帅”,因此也称“赵元帅”,他手下有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神,他们各管一方,合称五路财神,本领很大,但赵公明是《封神演义》中的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此人。说起来,只有陶朱公范蠡,才真正经过商,并多次创造财富神话。不过对于范蠡来说,跻身财神之列,成为保佑人们发财致富的神仙,似乎并不是啥好事儿。正像有人所说,“世人都晓神仙好,不知神仙有烦恼”,滚滚红尘,求财的人多如恒河之沙,求财者多半狮子大开口,多多益善,贪得无厌。更有甚者,有一号人,不干丁点儿正事,整天泡在财神庙,死乞白赖,伸手要钱。据说一位伤透脑筋的财神挥笔写了副对联,贴在自己庙门上:“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范蠡成了神仙,让人淡忘了他靠辛勤操劳和高度商业智慧致富的真实经历。所以,我们感觉,不如让范蠡走下神坛,还原为一位杰出的商人,让那些指望神仙保佑的人清醒起来。如今,南阳人把范蠡推尊为“商圣”,这比他财神的身份要有价值得多。

【商人缘何称“圣”?】提起“四圣”,在如今的南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些年,南阳人将本地历史名人范蠡、张衡、张仲景、诸葛亮推尊为“四圣”,其中,范蠡被称为“商圣”。古往今来,人们对范蠡有着极高的评价,赞誉他“忠以治国、勇以克敌、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晚他200多年的秦相李斯甚至评价道:“千载而下,孰可比伦?”尽管如此,最初看到“商圣”的名号,还是觉得不太顺眼。商人的本质就是追逐利润,甚至可说“唯利是图”是其天性,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在诚信缺失的时候,“商”时常和“奸”搅和在一起,在传统文化语境里,更有“无商不奸”的说法。而“圣人”呢?传统文化中的圣人,是指品德智慧极高的人,才德皆备谓之圣人。那么,“商”与“圣”怎么能结合到一起,出现一个“商圣”的称号呢?在采访中得知,范蠡“商圣”的尊号,最早是南阳籍军旅作家夏廷献提出来的。1992年,夏廷献在创作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小说《范蠡》时,就提出应授予范蠡“商圣”头衔。当时曾有人提出异议,但夏先生认为,国人何时评“圣”,评了多少“圣”,不详。但目前诗圣、书圣、词圣、医圣、药圣、酒圣、棋圣等,均有得主。尊范蠡为“商圣”,有八个理由:第一个史有记载的辞官经商的部长以上的干部——打破重官轻商思想观念的先驱;第一个认识到商品经济规律及作用并主张实行宏观调控的专业人士——开认识价值之先河;第一个亲自经营五畜产业、亲自组织货物交易的专业户——身体力行,作风扎实;第一个把兵法用于商场并上升为理论写有专著的人——这一点,评圣衔职称时,尤为重要;第一个意识到广告作用不惜变名易姓以“鸱夷子皮”做招牌的人——有超前意识,献身精神;第一个靠勤劳靠市场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成为巨万富翁的人——实绩最重要;第一个在致富后用信息、金钱,带动周围的人共同富裕起来的人——群众关系好,道德高尚;第一个在治国治家上取得了双重成功,为世人树立了成功榜样独立人格的人——无人可比。

范蠡在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外交上的贡献都很大,但在历史上,这方面的人数不胜数,而他在商业上的成就、历史上的影响,却无人能比。因此授予范蠡“商圣”头衔比较合适。这八条理由,略带调侃意味,但总的说来,还真很难推翻。反正历来圣人的评选,没有专业评选机构,也没有评选具体细则。大多是有人提出,大家响应,约定俗成。夏廷献提出后,大家都觉得商圣非范蠡莫属,因此,就叫开了。

采写这篇稿件的过程中,我们对范蠡的了解逐渐深入,再看“商圣”二字,不再感到别扭,反倒感觉很合适。范蠡的商业活动,不只是让自己发家致富,而且对社会大有裨益,可说是利国利民;他致富之后,曾数次“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可说是一位大慈善家;对于经商致富的经验,他毫不保守,多次指导别人致富。对于范蠡这样的行为,司马迁早就作出过高度的评价,称其为“富好行其德”,翻译成现代汉语,不就是“商人中的圣人”?在民间传说中,范蠡也是诚信经商的楷模。相传范蠡是秤的发明者,他根据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发明了十三两秤。后来发现有人故意缺斤短两,就又加上了福禄寿三星,意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这种十六两秤,在中国使用了两千多年,俗话说的“半斤八两”,就是对这种秤而言。也正是由于范蠡在商业活动中表现出的高尚品德,过去人们就把经商称为“陶朱事业”,把诚信经商称为“陶朱遗风”。如此说来,今天把他尊为“商圣”,不也是很合适吗?

【商业智慧内涵丰富】谈到范蠡,南阳府衙博物馆的刘绍明先生认为,他经商有术,但并非一般意义的得财守财,他以财富为生存手段,但不以财富为生存目的,“范蠡式”的经营智慧,并不是买卖过程中投机取巧之类的雕虫小技,而是一种对经济规律、财富本质的彻悟式理解。范蠡“富好行其德”,体现了“商圣”中的“圣”字,但作为一位商人,更重要的一面,是他基于对经济规律洞察而表现出来的高度商业智慧。

范蠡的经济思想和商业智慧堪称一座宝库。在越国时,范蠡就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济思想,主要内容为“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以及由国家对物资的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等。范蠡曾向勾践进言:“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谷多,则兵强。”由此提出“劝农桑,务积谷”的国策,使越国国力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他认为应该“农末兼营”,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经过多年经营,越国纺织业、冶铸业、造船业、养殖业、采伐业、盐业等发展迅速,颇具规模。为了使“农末”俱兴,范蠡还制定了关于粮食的价格政策。他认为:“粜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就是说,粮价过低则伤农,过高则损害商业,因此,应将其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农业和商业都能良性发展。利用国家力量,对物价进行宏观调控,这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上,大概是最早的尝试。

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后,范蠡也在实践中提出了很多极有价值的理论。首先是薄利多销,规模经营。范蠡不盲目追求厚利,据《史记》记载,他在陶地经商,是“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利润率仅百分之十左右,但让他赢得了顾客,加速了资金周转,达到了发家致富的目的。其次是“务完物,无息币”。“务完物”,即注重商品的质量;“无息币”是注重资金的周转,不让资金停息。“货无留,无敢居贵”,就是不要因为涨价就惜售,让自己的资金和货物“行如流水”般周转起来,以此赢得最大的利润。

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所以时机非常重要。范蠡认为,“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时机稍纵即逝,抓住时机才能让资金“行如流水”。进货时,“贱取如珠玉”,当某种商品价格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应珍视若珠玉,及时购买,不要期望价格不停地跌下去,以致错过机会。出售时,“贵出如粪土”,就是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扬时,不要企图获得最大利润而惜售,要像抛粪土一样把商品卖出去。

在范蠡看来,商品的价格是变动不居的,不可能一直涨,也不可能一直跌。那么价格是如何变动、如何预测其变动呢?范蠡认为应依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衡量。《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他的观点:“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而一种商品的贵贱,反过来会影响供求关系,进而影响价格走向:“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这样的观点,与现代经济理论已颇为接近。可以说,范蠡如洞察天下大势一样,洞察了经济活动的一些奥秘。范蠡主张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之前备好货物,要让货等客,不要让客等货,所谓“夏则资皮,冬则资葛,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范蠡的“待乏”,不同于囤积居奇。囤积居奇是在商品货源紧张时大量购存,伺机高价出售,以获取暴利,结果是扰乱市场,损害消费者利益。而待乏是在货源充足,或者是某种商品处于销售淡季时低价购进,待货源紧张或销售旺季时抛出,如此不仅调剂了市场供求,稳定了物价,而且获取高额利润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范蠡的经营活动,不拘于某种商品。《史记》说他“候时转物”,根据季节、时令变化而转运不同的商品。有人说,如果称子贡为最早的儒商的话,范蠡就是最早的“道商”。的确,在范蠡治国和经商活动中,有着鲜明的“顺势而为”的道家风范,他是一位“被忽视的道家”,是道家理论的重要实践者。据刘绍明介绍,国学大师章太炎就认为范蠡深得老子之道,陈鼓应先生也认为范蠡是“由黄老过渡到战国黄老之学的关键人物”,亦即是“黄老之学的先驱者”。

【家乡人弘扬“陶朱遗风”】南阳市北郊,范蠡巍然而立,气宇轩昂,神情自若,右手抚须,左手置后,目光向远方眺望,若有所思。仿佛筹谋国事,梳理政治风云;抑或运筹帷幄,把握无限商机。这是一尊惹人注目的雕塑,青铜制成,5米多高,位于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大门口。塑像衣着线条流畅,面部表情生动自然,雕塑座底上镌刻着四个烫金大字——“商圣范蠡”。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商圣文化气息——醒目的大幅标语,以范蠡思想精髓为内容的“校训”,环境幽雅的范蠡游园……看得出来,范蠡家乡的这所学校,正在打“商圣”的牌子。该校校长李显杰告诉我们,河南经济管理学校担当起发掘、研究范蠡文化重担,始于2004年。当时他看到南阳的“诸葛亮”、“张衡”、“张仲景”三张文化品牌已经打响,但范蠡却没有着落,而作为一所经济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校长,他觉得由自己的单位承担这个任务,是不容推辞的使命。李校长说,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目前已拨出专项经费、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范蠡文化研究所,注册了“商圣范蠡”商标和网络实名,编著了60万字的《商圣范蠡研究》,学校也正积极申请更名为“范蠡学校”……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的做法,让人感到欣慰。这或许是家乡人纪念范蠡最好的方式。

采访结束时,宛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玉杰告诉我们,宛城区已经成功注册了“范蠡故里”和“商圣范蠡故里”的中文域名,区委、区政府还将与一家房地产商合作,在范蠡家乡三十里屯恢复建设范蠡祠堂,以此纪念范蠡,弘扬“陶朱遗风”。宛城区区委书记马瑞平则告诉记者,20075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香港恳谈会上演讲时,特别提到了范蠡对商业文化的巨大贡献。徐书记认为文化发展是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撑和标志,他希望南阳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为全省趟出路子。对于宛城区来说,范蠡故里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掘、整理、弘扬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是宛城区的使命。

很久以来,范蠡与比干、关公、赵公明一起被民间奉为四大财神,成为保佑人们发财致富的神仙。而如今,在其家乡南阳,范蠡被推尊为“商圣”,“陶朱遗风”也正在大力弘扬。图为南阳范蠡纪念馆内的商圣祖庙。(根据大河网资料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财神智慧
河南南阳府
商圣出轨记
关羽被尊为“财神”的背后力量来自何处?(转)
“南阳范蠡文化之乡 授牌仪式”戳片
财神爷有几十位,不同人供奉不同,求财的你别搞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