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吉林市共同责任机制破解自然资源执法监管难题
  本报讯(记者 张强 通讯员 郭红)记者近日从吉林省吉林市国土资源局获悉,为破解执法监管难题,吉林局全力构建以“政府负责为先导,多家联动为保障,强化巡查为抓手,减少违法为目的,严厉问责为关键”的“五位一体”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

  政府负责为先导。吉林市政府于2018年7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意见》,规定了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自然资源执法监管负总责,政府、管委会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自然资源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该意见下发后,吉林市通过共同责任机制组织拆除违章建筑57件,涉及违法占用耕地面积15公顷,收缴非法矿产品27余万立方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7人。基础设施违法用地通过补办用地手续,消除违法状态50.66公顷。

  多家联动为保障。相关部门联合执法,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唱“独角戏”变多个部门协同联合执法。吉林市国土、发改、财政、公安、建委等职能部门对未查处整改到位的违法用地项目,依法不予核准,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项目,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联合执法不仅堵住了违法行为,也大幅提升吉林市自然资源执法监管的震慑力和执行力。

  强化巡查为抓手。变开展巡查为多部门共同开展“多角度全方位无死角”式巡查。在农用地监管上,创建了“网格化”管理模式,以行政村为单元确定“管理网格”,赋予村两委动态巡查职责,切实保证对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2018年以来,共组织自然资源监管动态巡查195组次,有效制止违法行为79件。

  减少违法为目的。对违法违规问题严重、性质恶劣的,吉林市责成相应部门依据《城乡规划法》即时予以拆除;对基础设施、重要民生工程等确需占用的违规行为,按最大限度较少损失的原则,在依法查处后依法补办用地手续。2018年以来,吉林市拆除复耕耕地面积10余公顷,补办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项目用地面积50余公顷。

  严肃问责为关键。吉林市将落实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的情况纳入日常考核范围,市政府督查室、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年度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情况对各级政府开展不定期督察,并根据督察情况确定约谈地区。同时,严肃考核问责机制,对违法行为和违法人员实行“一案双查”,倒逼各责任主体严格履行用地、管地职责,稳步推进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在吉林市落地生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年,新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实现“六个突破”
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
各地加快构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
农村未批乱建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土地执法做好准备 注意应变
试论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新途径--中国期刊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