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文如何充满“自我意识”


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的命制在打击套作,鼓励考生张扬个性,倡导“我手写我心”等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但是从高考阅卷现场来看,其达到的实际效果却很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考生的写作思维只知关注“他”,而忽略了试题潜在要求中最应该关注的对象——“我”。所以,高考作文欲夺高分,必须有极强的“自我意识”

书写有“我”之生活

高考作文中有“我”之生活,就是倡导考生在作文选材时,尽量避开选择那些“假大空”的素材,要善于将自己生活中的真事、小事、实事入文。此法不仅从视觉上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之感,更迎合了高考打击“假大空”的改革方向。

【高分示例】

那些圆润丰满的线坨仿佛蜷伏沉酣中的猫咪,可爱又神秘,驱使着我学母亲拿起钢针和毛线,然而手与脑不兼容是这样的恼人,一不小心,针把线剖肚戳过,留点岌岌可危的茎半死不活地挂着;递线,想学母亲只在食指曲直之前,无奈它总像短了一撮,需请了拇指、中指合力才能朝前送。依着手当时的力度,它出落得松一阵紧一阵,天晓得它的头与尾为什么分别凸和凹,进去一个椭圆,拼在一起,莫名其妙地天衣无缝。原本有序的线在我手中变成了月老的红绳,纠缠相绕,交错成结。看到狼狈不堪的我,母亲笑着把我的手从蛛丝般混乱的网状结构中解救出来。手指相触的瞬间,我这才注意到母亲那双灵动的手在针与线的摩擦碰撞中,已结了许多坚硬的茧,干燥的裂纹延伸包裹着裂了口的指节。

今天,我站在18岁人生的路口,当我重读您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这一个个老茧中那一份份深沉的爱。

(2017年高考天津卷优秀作文《指节上的老茧》)

【高分解读】

为表现“长辈的爱”这一大的主题,大多数考生选材时极易陷入“假大空”的误区,但本文作者却巧妙地避开了这个误区:首先,标题“指节上的老茧”化用于“舌尖上的中国”,不仅新颖别致,而且交代了写作的内容——老茧,选材可谓“小”之极;其次,在行文过程中,考生对自己学织毛衣的过程描述得可谓细腻、形象,如果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很难描述得如此绘声绘色。如此选材给阅卷老师的感觉不仅“真”之极,而且能让其从中看到“我”的身影。

【误区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运用此法时,所选的材料一定要“真”,切不可瞎编乱造,因为瞎编乱造的材料往往漏洞百出,其真假阅卷老师往往一看便知。

描画有“我”之踪迹

高考作文中有“我”之踪迹,就是倡导考生要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入文,以给阅卷老师真切之感。当然,这里的人生轨迹可以是“实”的层面上的轨迹,如生活经历;也可以是“虚”的层面上的轨迹,如思想认识、精神境界等。

【高分示例】

我的高考,是生命中不可缺席的盛宴,浪里淘沙,雕刻灵魂。

余秋雨说:“我们不赞美苦难,但我们不惧怕苦难。”苦涩,是高考这场盛宴中最值得品匝的真味。求学十载,阅尽无限风光;春风十里,畅饮人间美酒。高三之前,我的人生快意恣肆,毫无悬念。我想追寻的一切,似乎唾手可得。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然而,八月的摸底考试给我的当头棒喝,让我彻底从云霄跌入谷底。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我,不得不认真看向自己:我,到底有几分成色?

无数次午夜挑灯,我重拾“清风半夜鸣蝉”的悠扬;无数次大起大落、悲欢之余,我顿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我须感谢高考,是它打磨了粗糙的我,用这强风疾雨告诫我,用这起起落落特意雕刻我,砍去我身上那些无来由的自负,让我学会收敛我不可一世的眼光,审读脆弱的内心。

我的高考,用关爱凝聚成盾,为我遮蔽风雨,迎我勇往直前。

老师的教诲犹在耳畔,父母的叮嘱还在回响,同窗的祝福未曾退却。此刻我在这无硝烟的战场上,望着窗外阳光明媚,或许这些祝福和叮咛都化为此刻的光灿,聚为盾矛助我攻坚克难,凝为动力推我奋起向上。那些失声痛哭里的安慰,迷糊做梦时的敲打,得意忘形时的警告,疑惑不解时的提醒,都如同沙漠绿洲,雪中热炭。而我也因这样的爱与关怀,迈入新的旅程入口,带着无畏与勇敢,迎战未来不知何处的挑战。不论风雨,都有何妨吟啸的魄力和底气,有搏击风浪的信心和信念。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优秀作文《迈向明天——我的高考》)

【高分解读】

本片段以“我”认为高考毫无悬念为起点,将“我的失败”“我的挑灯夜战”“我又重新找回自信”等学习经历一一再现,最后抒发“我”对高考的感悟——带着无畏与勇敢,迎战未来不知何处的挑战。这是典型的从虚、实两个角度,将“我”的学习经历与“我”的思想认识变化过程融为一体作为线索,展现“我”之轨迹的典型例文。

【误区警示】

值得提醒的是,考生运用此法时,如果从“实”的层面入笔,对素材的处理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切不可将内容变成简单的“流水账”;如果从“虚”的层面入笔,一定要注意各个阶段思想认识之间的逻辑性与层次性,切不可杂乱无章。

诠释有“我”之思考

高考作文中有“我”之思考,就是要求考生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定式,从全新的角度对某一主题或某一素材作出“创新解读”或“深度解读”。当然“创新解读”或“深度解读”的前提是合情、合理。

【高分示例】

车,见证了一个个时代。那些少年时陪伴我们的交通工具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曾经缓慢的交通工具斑斑驳驳,停泊在记忆深处,静默如一幅幅静物油画。

交通运输格局的改变直接改变着我们心灵的格局。“要快,要便捷,要迅达”,几乎成为现代人出行的首要需求,于是我们心灵的格局变得逼仄。速度也绞杀了“慢生活”的自然和从容。木心诗歌里的“慢”和蕴含在其中的美好纷纷土崩瓦解。于是,焦虑、慌乱、抑郁给现代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享受着物质时代的快感,却少了一份从前的从容和宁静。

每当坐在动车或者高铁上时,我的思绪总是天马行空。一方面享受着高科技交通工具带来的便捷,一方面又无比留恋少年时期缓慢生活的画面。看着窗外瞬息万变的画面,不由得造出一句话:“车轮向前,心灵向慢。”

……

车轮向前,是时代的文明和进步;心灵向慢,是灵魂的回归与调节。一个人的身体随着车轮向前的同时,别忘了学会给自己调频,慢且从容,也是美的。

(2017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车轮向前,心灵向慢》)

【高分解读】

对于“车子的变迁”这个话题,当大多数考生重点讴歌其代表着时代进步时,本文作者却运用逆向思维之法,独辟蹊径,对其作出了“创新解读”,不仅看到了其代表着社会的进步,而且思考更多的是“快节奏”下我们应该保持“心灵向慢”的“慢生活”。这样的解读彰显了考生极强的思辨能力。

【误区警示】

值得提醒的是,考生运用此法时,一定要对某一主题或某一素材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创新解读”或“深度解读”的合理性。切不可选那些自己本身就一知半解的主题或素材随便作“创新解读”或“深度解读”,因为那样只会弄巧成拙。

彰显有“我”之深邃

高考作文中有“我”之深邃,就是要求考生要善于运用深邃或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进而发掘或辩证地看待事件或事物的本质、背后的真相,等等。此法一般运用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或思辨性比较强的作文的写作。

【高分示例】

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巨著《俄狄浦斯王》一开场就是俄狄浦斯向祭司咨询神启。俄狄浦斯渴望预测未来,因为这样的预测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

然而,生活真的会如老黄历上明示的每日“宜”“忌”那样可以准确地预知吗?《红楼梦》里的癞头和尚泄露了甄英莲的人生秘密,细心的人们根据“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的正副册推测人物的命运。但是,生活不是一部《石头记》,生活的石头上,并没有刻着你我未来人生的书。

普希金写道:“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所谓的“镇静”,我理解为理性的预筹。预测没有筹划作为基础,只能是空中楼阁,免不了失望透顶。理性主义者不会有宿命感,反而会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就是:虽然下一站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前往每一站的路该怎么走,我必须认真规划;我虽然看不清下一站的模样,却看得见通往远方的轨道。

(2017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摸着预筹的石头,涉过生活的激流》)

【高分解读】

对于“预测”这个话题,考生先肯定其存在的必要性,然后又指出其弊端,最后指出解决方案即理性的预筹:“虽然下一站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是前往每一站的路该怎么走,我必须认真规划;我虽然看不清下一站的模样,却看得见通往远方的轨道。”如此辩证行文,比单纯的赞同预测或否定预测要深邃得多。

【误区警示】

值得提醒的是,考生运用此法时,对事件或事物的本质、背后的真相的揭露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切不可毫无分寸地大肆攻击或放大政府、社会的阴暗面,以致让文章触碰到了“思想不健康”这根“高压线”。同时在辩证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文章结构的比例,要么将矛盾的各个方面有主次地呈现,要么侧重分析各矛盾方面之间的关系,切忌将各矛盾方面平分秋色地呈现,从而造成文章中心不明。

内容来自:作文指导报

文章转自: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考语文写作技巧|10个示例教你高考作文夺高分
写作文的四大误区……
高考在即:一线教师对考生的“临考嘱咐”
高考如何复习名师帮你指点
高考作文审题中常见的误区
总有一种期待(四川高考考生幽默作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