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前气功概念认识的最大问题是数典忘祖背叛了《黄帝内经》

最近越来越多的网友一再问我气功到底是不是练气的?认为我对气功本质特征是“调神入静”的认识离他们的认识相差太远。有人甚至拿由刘天君等主编的全国中医院校教材《中医气功学》的权威性做依据批判我。我想告诉包括刘天君等在内的所有这些人,你们对气功概念的认识全部都错了! 你们的错误是数典忘祖背叛了中医最经典的著作《黄帝内经》!

谈中医气功必须以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关于气功的论述为唯一标准,否则你谈的就不是中医气功。

遗憾的是包括刘天君等等气功界的权威们对《黄帝内经》的气功论述基本都是选择性失明。他们对气功概念的认识不是以《黄帝内经》气功理论为基础符合逻辑规范的判断论述,而是以自己狭隘的感觉认知为基础进行的思辨臆断。

先看看《黄帝内经》所有关于气功概念的论述原文吧。从《黄帝内经》全书中我”找到如下与气功概念有关的客观论述:

《素问·上古天真论》: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素问·刺法论》:“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

《灵枢·始终篇》:“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

《灵枢·本藏篇》:“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魄魂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也。”

《灵枢·上膈篇》:“恬淡无为,乃能行气。”

《灵枢·大惑论》:“独暝独视,安心定气,久而不解。”

以上非常清晰的白纸黑字史实实证论述,足以说明《黄帝内经》已经明确了气功的本质属性及基本概念。一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和“恬淡无为,乃能行气”,充分表达了通过主动调神入静促使气机随之协调的“神”与“气”主从关系,亦即主动的自我心理调整影响自身生理功能。

即使不懂医古文的人反复读读这些文字,也能立刻明白这些论述的核心焦点是调神入静。上述这些与气功概念有关的条目中,“精神内守”、“独立守神”、“传精神”、“通神明”、“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净神不乱思”、“占神往来”、“专意一神”、“必一其神”、“御精神,收魂魄”、“精神专直”、“心和调”、“安心定气”等这么多围绕“调神入静”专一内容的论述,无可辩驳清楚地证明了“调神入静”是气功唯一不二的本质属性!

包括刘天君主编的中医院校教材《中医气功学》都不是以《黄帝内经》气功概念为标准的,而是充满他们认知水平的很多私货。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还在教材中编辑进去很多外气等伪气功特异功能内容! 不仅严重数典忘祖背叛了《黄帝内经》,而且宣传他们信仰的伪气功伪科学,更是严重误人子弟! 这种倒行逆施的情况不该再继续下去了! 教育部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医教材的部门应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有所作为了。

结语: 气功的本质特征是调神入静(属于心理学的自我催眠)。这是以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史实事实为依据的逻辑判断。任何与这个不一样的气功概念认识都是数典忘祖对《黄帝内经》的背叛。用中医术语讲,气功是练神的,不是练虚玄的气的。气功与气没有直接关系。所有错误认识气功概念的人好好看看我的介绍,都快快醒悟过来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给广大气功爱好者们科普究竟什么是气功
气功起源、发展在中医学的地位以及气功定义的重大历史失误
中医养生“治未病”
发现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还有一本书叫《上经》,《上经》者言气之通天者也
气功真相(一) 《黄帝内经》揭示气功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