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经科学家:尚未发展出“物体”概念的婴儿在哲学上比成人更开化

情绪的目的是什么?

或者,用更精确的方式来描述的话,人类在表达对世界的观点时,其背后的心理学和神经学机制是什么?

这就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利普·盖伦斯(Philip Gerrans)在2017年于英国举行的人类思维大会(Human Mind Conference)上所提到的问题。

盖伦斯教授广泛引用了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和阿尼尔·赛斯(Anil Seth)此前所做演讲中有关人类认知的本质和“预测性处理”(predictive processing)理论的观点。

简单来说,预测性处理理论认为,大脑基于对其对世界的现有概念或模型进行认知处理。因此,我们总是倾向于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认知世界。

盖伦斯认为,预测性处理理论也可用于理解情感。他在演讲中说:“情感处理过程不仅仅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即我们通过感知所获得的信息),而且还(告诉我们)“这一信息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作为理性的有机体,人类受到一系列目标的驱动,完成这些目标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对我们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情感帮助我们发现”并“理解这个世界对完成这些目标来说有多重要。”

盖伦斯说,人类思维是有组织、分层次地解决问题的。

“(思维)喜欢用尽可能低的能量水平来解决问题。”按照这个观点,情绪具有双重目的。首先,它能就世界上的重大事件给予我们警示;其次,它通过“情感”这种方式让我们得以迅速地、无需过分刻意地解决许多问题。

因此,情绪有助于协调思维的分层次问题解决结构,以及与外界的互动程度,盖伦斯如是表示。更具体来说,“低水平的情绪系统指导认知和情感”从外界提取最相关的信息,高水平的情感系统则管理并思考这些信息。如情感未能独立解决问题,高水平的指挥功能便会介入:“如果不能解决,那么便升级到下一个级别,更综合、更抽象、也更灵活的的系统会通过获取更多信息来尝试解决问题。”

盖伦斯举例说,假设你与某个人见面,想判断ta对你是否友好。你可能会观察ta脸上的微笑以及身体语言,并自动将相应信息处理为“冷”或“暖”的感情。这就是情感的“低水平”认知-组织功能。

而“高水平”处理的一个例子是:预期从对方那里获得一个回应,接着再获得另一个,然后仔细考虑后者。这个过程就好比是“你没能获得工作机会,躲在房间里生闷气,想着自己为什么失败了、为什么好像所有人都和你对着干、这样太不公平了。“

盖伦斯演讲主题的核心是,情绪的认知和价值灌输功能经常被认为是割裂的。如果是这样,那么问题来了:哪个是首要功能?哪个是次要功能?盖伦斯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比方说,躲在房间里闷闷不乐,其实就是对最初糟糕情绪进行思考的高级过程,“但是它和情绪本身并不是割裂的。”

盖伦斯演讲中最令人着迷的一点是,他对于物体的认知和自我意识的认知所做的比较。“预测性处理”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比如一块石头,从该物体反射回来到达我们眼睛的光波与认知是不连贯统一的——光波只向我们展示了石头的一面,但我们就是能将这块石头和背景区分开来。

“预测性处理”告诉我们,人类有一种后天习得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物体就是与其所在环境是相互独立的,正是这种观念使得我们进行了上述认知。“预测性处理”并不会就此得出结论说,物体是构建出来的,或在某种程度上是虚幻的;重点在于,我们认知领域中的物体是我们必须要去了解的东西。因此,我们对于物体的认知便是这种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导致了对物体的认知。

盖伦斯认为,我们在认知物体时经历的过程也同样发生在我们的情绪中,甚至也发生在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中。我们对自身的认知是一个对统一持续的自我存在的感知经历过程,与我们对充满了统一持续物体的世界的感知过程是如出一辙的。

盖伦斯的演讲还提出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关自我和情绪的焦虑和困惑自古有之,而与其关系最接近的一个问题是:对我们来说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世界,是否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自我和情绪是某种以适应大脑为目的建构模型,这样的认定是否暗示着它们只是——用神经哲学中的流行语来表述的话——“用户幻觉“而已?

另外一种解释也是可能的。很少有神经科学家会真正认为,仅仅因为我们对物体的感知包含了客体性(objecthood)的精神模式,就可以推导出物体都是幻觉的结论。也就是说,尚未发展出“物体”这个概念的婴儿在哲学上可能比我们成年人更开化。问题在于,我们对物体的感知模式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都忘了这是一个模式而已。不过,我们之所以会忘记这一点,正说明这一模式在描述世界的真实特征时是相当有效的。

按照盖伦斯所做比方的思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自我意识和情绪在人类认知中的植根程度和客观性一样深,那么可能是因为这两种模式在描述世界真实面目方面和客观性一样有效。换言之,自我和情绪拥有和物体一样的“存在感”,为的是真正成为我们世界中真实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客观性也拥有不亚于自我或情绪的“意识”。对于物体、自我和情绪这三样东西,认为它们“在那儿”或“就在我们的头脑里”的观点真的对吗?

翻译:Lily

校对:李莉

编辑:漫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意识、脑与人工智能:浙江大学发布十大科学问题
赵立兵丨“情”从何起:数字新闻“情感转向”的现象学反思
情趣对于婚姻的价值性
人际关系咨询:好的人际从哪里来?
2021实现哲学年鉴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错觉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