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桩 法 入 道 抻 筋 拔 骨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不会怕树枝的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1、站桩在练什么?

答:
抻筋拔骨,打开自己,与天地相连,吸收宇宙的能量。
健康的根本是筋骨,骨正筋柔百病消。

筋:
筋通劲,抻筋练的是劲,不是力,如果练的膀大腰圆,周身肌肉成块但肉厚筋软,并无力量,而打拳时的虎豹之威是肉软筋强。桩法和拳法练的是筋力,而不是肌肉纤维丛力。
健身房中的负重训练,锻炼的是肉不是筋,因为刺激的是肌肉群。不刺激肌肉群,才能锻炼到筋。

骨:
拔骨,也是在拨骨,桩法和拳法,练精细了,调整全身各部分的位置,让他们对上拉开,就是在拨骨、正骨。
骨是精气所生,做“炼精化气”的功夫才能骨重、骨沉。
炼精化气的方法:就是头上顶,尾闾中正,这都是桩法和拳法的基础要点,头是阳气聚集处,尾闾是督脉开始的地方,头和尾相对了,精气孕化,会生髓。髓满即骨重。
骨头的硬度是髓滋养出来的,得到充分养料的花总是叶挺枝坚。

站桩能让心静下来:静不是外在看着安静,而是能做自己的主,能扩展意识,不被外境转。入静就是回归万物的本体,明了本心,见了本性,都是有可能的。

站桩就是在养神,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神。
桩法不仅练身更练心。

三合静桩
无极桩、托天桩、混元桩



2、站桩与练拳的关系

答:
站桩是不动之动,习武是在打破惯性,冲破习性,在动中也就是打拳时改变难,先在静中也就是站桩不动时去改变。
静为本体,动为作用。看着不动,其实是极致的动,就像看着不动的星星,其实是高速运动。
就像练射击,先在静中对准,再练习再动中对准,站桩和练拳都是在练习全身的部位能对准,对准了才能建立关系,把筋拉开。
拳法中每一个定式也都是桩法,站桩站到一定程度能静能定,性上有了改变,拳法也会大大提升。这里是指一个时间段内分先后,不是站桩三个月或五个月后再练拳。
每天练功,两者要同时练习才好,同时才能相辅相成,比如你每天练功一个小时,先站桩(收神调身),打几遍拳(动中练静),再站会桩(静中练动),这一动一静的配合才会事半功倍,而不是分隔开来练。


3、每天站桩多长时间?站的越久越好吗?

答:
初学者20分钟左右,有语音引导。可达静心调身的效果。
一周后可尝试1个小时,有语音引导。可滋养筋骨深入静心。
持续每次两个小时性上就会发生变化。
这个质的变化是什么?
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外力它都不变形了,但不必强弩,以免不适。
这个性指性命双修的性,就是本质,一根细皮筋,无论力量大小都可以拉开,但一松手,它就弹回去了,但你用很小的力,把它拉开,保持一年半载不动,它就弹不回去了,是真拉开了,性上变了,这就是持续站桩的意义,
桩法和拳法是慢性锻炼,就像用小火慢慢煲出来的汤,浓郁,化在一起了。跟原来的性质不一样了。



4、站桩发抖正常吗?这是为什么?

答:
正常,就像你举起一个超过你平时能承担的重量,你就会抖一样,持续站到一定时间,你的筋骨,气血疲劳了,承不住你现在的量,这是你的临界点,也是你的突破点,就会抖。就像你遇到你超出你平时所能承担的事,你的心也会抖。
不必强弩,也不要轻易放弃,每次练功,到了临界点,再往前一点点就好,每次一点点,这样才会可持续发展。
太难就不想再练了,太容易没挑战也无趣,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可多突破一些,因为心力磁场会不一样,这也是有意识的培养大家一起站桩练拳的意义。



5、怎么知道自己站桩站的对不对?

答:
观察自己,观察规律,在两者对比中,找到差距,这是通过学习和反复实践的自省,每个人都需要练习这样的能力,但只有这个能力还不够,因为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或者说很难看到自己,很容易掉到“自以为是”的陷阱里,这就需要碰到一个在这方面比你高明的,才能看到隐藏很深的东西。
其实站桩练拳,不是对错好坏的问题,这是二元对立思维,一旦认为你是对的,就已经限制了你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练拳如人生,都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看到真实的自己,不断微调的过程,它有无限的可能性。


6、听别人说站桩是在找难受,请问到底是找难受还是找舒服?

答:
别人是谁?别人所说的难受是什么?舒服是什么?
每个人对同样发生的事情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人练完功一身酸痛,说真爽啊,舒服。有人会说,总掌握不好,还全身抖,不由自己控制,真是难受啊。
人的身体状态不一样,人看待事情的心态不一样,注定了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就像同一盘水煮菜,有的人会说真寡,一点味儿都没有,有的人会说有道气,吃到了蔬菜的原生甜味。甚至同一个人,在她不同状态下面对同一盘菜,都会有不一样的结论。
别人会说婚姻会有七年之痒,但有人可能第一年就痒了,有的人十七年也能让它不痒。别人会说人生不易,但有人会在苦中作乐,谈论着人生的趣味。
练功就是练功,带着怀疑并信任一切的心,像孩童般纯粹而天真的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感受并创造自己想要的状态。
别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你的感受是什么。
是找难受还是找舒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自己想要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内家拳奥义特别篇二?国术VS拳击
今天讲一讲“松”与“紧“的问题
吴氏太极先辈马岳梁揭示太极劲之秘(摘抄)
太极拳套路是武术吗
筋骨训练就是不传之秘
内家·龙筋虎骨之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