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经方桃核承气汤的一点心得体会

各位中医经方界的老师、同仁,大家晚上好!

“岐黄传薪火,悬壶济苍生”,我是松原市中医院推拿科医生。受景华院长的嘱托,让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学习经方的心得体会。

我大学是学推拿专业的,这个专业四大经典不开。参加工作以后,受老中医影响,给病人做完按摩之后,喜欢开点小汤药,所以小打小闹,零零散散地用了点经方,对于理血剂,用情最深。现将个人学习桃核承气汤的一点肤浅体会介绍如下: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

桃核承气汤是大黄类方的活血化瘀剂,具用通下瘀热的作用。原方是治疗伤寒邪在太阳不解,循经入腑化热,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之蓄血轻证。

【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条文总计178条,以“太阳病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总纲,有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之分、这段文字先经后腑,由表及里,体现了仲景有是证用是方的辩证思维。请看:

  1. 太阳经证:需要认识中风、伤寒、温病,都具有 “发热,头痛,脉浮”的共性

鉴别诊断

①、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苔薄白,脉浮缓——表虚证 ——桂枝汤证

②、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苔薄白,脉浮紧,+体痛呕逆——表实证——麻黄汤证

③、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或微恶寒,舌红绛,脉浮数——里热证——可以看做是麻杏石甘汤或后世温病的银翘散证。

2.太阳腑证:蓄水证、蓄血证

①、邪入膀胱气分、气结水停的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入则吐,脉浮数。 —五苓散证

②、邪入膀胱血分、热瘀互结的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丸)

鉴别点:

①、蓄水证,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

②、蓄血证,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条文中“表证不解”,就会传和变,

第一种传半表半里是少阳证,以(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为纲。

第二种传里:

1.有胃家实的阳明证——阳明里证——热证、实证,以(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为纲。

病机:津伤燥化,阳明热实。分经证和腑证

①、阳明经证: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相合于胃中,以致消烁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等。它是表里俱热,用清法。

②、阳明腑证:外邪人里化热,与大肠的燥热相合,以致津液被耗,燥结成实,阻滞于中,即产生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脉沉实等证。用下法,急下存阴。

2.有热结膀胱的瘀血证(106条)。

热结膀胱:此处膀胱代表下焦,热结膀胱为邪热与瘀血结于下焦。

如狂:指精神错乱,似狂非狂,较发狂为轻者。其发病病机为下病及上,血热结于下上犯心神所致。当然了伤寒论里也有热入血室之如狂。

血自下:结热随血而去,其症可自愈。

不自愈:依法当攻其邪,不过表证在者,为防外邪内陷,尚不可攻,应先解外。

少腹急结者:急为拘急不舒,自觉不宽畅,撑得慌。结为胀满,按之有抵抗感,但不硬满。简单地说就是下腹部拘急或硬痛。

少腹急结是桃核承气汤的主证,由此才可以攻之。可攻:可用通腑泻热的祛邪疗法。

【蓄血证辨证的依据】药证或方证

1.少腹急结或硬满。

2.发热大便难(小便自利)

3.神识异常(其人如狂)

4.脉见沉涩

【方剂解读】

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

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

桃仁50个(去皮尖)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zai),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这个方剂用药特点:体现了寒温并用+辛开苦泄的用药特点

内经云:寒淫于内,治宜甘热。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桃仁苦平,润燥滑肠,通经破瘀,蓄血发狂。——苦以泻之、平以和之。

大黄苦寒,通经逐瘀,血分实热,肠燥便秘。——寒以导之

芒硝咸寒,实热积聚,软坚散结,疏通便秘。——咸以软之

中药配伍规律:大黄得芒硝则润下。

桂枝辛温,发汗解肌,温经活血,通阳化气。——辛以散之——阳明之气下行,热自去,神自安。

甘草甘平,调和诸药,炙补生泻,茎痛用梢。——甘以缓之

本方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

《伤寒论》原治邪在太阳不解,化热随经传腑,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之蓄血证。

瘀热互结于下焦少腹部位,故少腹急结;

病在血分,与气分无涉,膀胱气化未受影响,故小便自利;

夜属阴,热在血分,故至夜发热;

心主血脉而藏神,瘀热上扰,心神不宁,故烦躁谵语、如狂。

证属瘀热互结下焦,治当因势利导,逐瘀泻热,以祛除下焦之蓄血。

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黄苦寒,下瘀泻热。二者合用,瘀热并治,共为君药。

芒硝咸苦寒,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共为臣药。

桂枝与硝、黄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黄则温通而不助热;硝、黄得桂枝则寒下又不凉遏。

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泻热之功。服后“微利”,使蓄血除,瘀热清,而邪有出路,诸症自平。

说“烦”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207)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77)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

吐下后而心烦者为虚烦,宜用栀子豉汤。

未经吐下而心烦者为实烦,宜与调胃承气汤。

没有呕吐和下利,看来胃不虚,那为啥心烦呢?

无热不作烦,虚烦不得眠,大便难引起胃不和而烦啊!

桂枝甘草汤 

桂枝炙草取甘温,四桂二甘药不烦,叉手冒心虚已极,汗多亡液究根源。

【剂量解读】

桃仁50个(去皮尖)据郝万山老师《汉代度量衡的转化》,桃仁100粒为30克,50粒就是15克。

1两等于多少克,目前最接近的说法有2个:

①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1斤=16两=250克(西汉)1两=15.625克

②中国中医科学院范吉平教授:1斤=16两=220克(东汉)1两=13.8克 张仲景是东汉人,这个更准确。

一升=10合=200毫升 

一合=2龠(yue)=20毫升

【煎煮要求及服法】

1.用水:七升(1400毫升)——五升(500毫升)——五合(100毫升)

2.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烊化芒硝。

3.大黄:

①要想达到理想的通便效果,大黄在煎汤药时要后下,一般在其他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放入大黄。

②若想使大黄通便的作用和缓一些,可用酒炒或酒蒸后再煎煮;

③若用于泻火解毒、活血化瘀、利胆退黄,和其他药物一起入锅煎煮即可。√

4.先食:有两层含义:

①认为要在饭前空腹服用,有利于攻下药直到病所,适用于胃肠不虚弱,体质壮实的。(教材观点)

②先适当吃点东西或饭后服用,对于体质虚弱的,治疗效果既理想又平稳。(个人观点)

5.日三次口服,当微利。

【个人体会】

我们学习伤寒论,要认真揣摩仲圣先师心法,对原文要逐字逐句反复研读,于细微处思考,比如桃仁为啥去皮尖?桂枝为何去皮?是取类比象,皮者达表,尖者上行,还是本草性味归经主治使然,还是仲景另有心意?历代医家争论不休。

拿桂枝来说,我讲课前给大家发的汤一笑老师在经方医学论坛里的帖子,用了近4万字详细解读桂枝、考证的细致入微,值得一读。

延伸阅读:链接——桂枝本草源流古今变异考究——桂枝“去皮”析——来源本人网站

桃核去皮:今病在里,在下焦,桃仁性味苦平,归心肝肺大肠经,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之功。苦平燥湿不生热,还可润下。故用桃仁比较适宜。

核桃外皮:性温、味苦辛,归肝、胆、胃经,有养胃健胃、疏肝卫胆、润通肠胃、治疗顽癣、杀虫止痒的功效,也有一定的补肾润肺、养身补气的功效。

核桃内皮(分心木)性味苦、涩,平,归脾、肾经。有涩精缩尿,止血止带,止泻痢。用于遗精滑泄,尿频遗尿,崩漏,带下,泄泻,痢疾之功。另外皮对仁有包裹束缚之意,不利于桃仁理血作用的充分发挥。

有的医家说无外感表证,不需桂枝解表,所以去皮入里。

有的认为作用有二:一是降逆治疗气上冲,二是取其辛温之性可温通经脉理血散结气。

还有医家认为此处应该用肉桂,引火归元,散寒止痛。

关于去皮,清代名医张锡纯是这样论述的:《伤寒论》用桂枝,皆注明去皮,非去枝上之皮也。古人用桂枝,惟取当年新生嫩枝,折视之内外如一,皮骨不分,若见有皮骨可以辨者去之不用,故曰去皮,陈修园之侄鸣岐曾详论之。

胡老认为下焦蓄血证=瘀热互结=瘀血证+气上冲

太阳与阳明合病=桂枝、甘草+桃仁、芒硝、大黄

太阳病——心阳虚证——桂枝甘草汤证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本文症候当有心悸。

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阳明病腹证:胃肠邪热积滞,按之硬、满、痛、不大便等,即按之不硬而有抵抗感也是实的表现。

心烦,有形邪热内扰和上扰所致,为实烦,非栀子豉汤之虚烦。

后世医家对桃核承气汤多有发挥,将其治疗范围扩大到内外妇儿皮等,并且产生了各家学说,究竟方中用的是桂枝还是肉桂,生大黄还是制大黄等等?还需临证灵活选用。

从方证对应来看,应该是太阳表证+阳明里证,是太阳阳明合病。

当有表证,因为有桂枝甘草,太阳病——心阳虚证,但为何没有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一桂枝甘草汤方证呢?

既然“外解已”用桃核承气汤,那桂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冯老说:因为其人有如狂的外证,用它来合营卫固表,防其外证未解,更主要是降冲逆和和血。

延伸理解:链接:桃核承气汤诸药本经解 (来源本人网站)

【病例介绍】

腹痛案——扶余市患者

主诉:腹痛3日。

孙某,女,35岁,已婚,于2016年7月11号前来就诊。

问诊:女的不怀孕,男的有小三,俩口子晚间打架,男的用脚踹了女的肚子好几下。

当时就出现腹痛,坐地下不敢动,半小时后爬到床上,感觉肚子一阵一阵的轻微抽痛,有包块,半夜十分感觉发热胸闷烦躁,胡言乱语,喋喋不休,口渴,就想吃凉的,吃了能有20多根冰棍。平时小便短赤,大便干燥。

视诊:腹壁青紫,有瘀斑。

观舌:舌质淡,苔薄白。

触诊:腹部微硬,按压刺痛。

切脉:沉实有力。

诊断:下焦蓄血证——瘀热互结。

处方:桃核承气汤,水煎服。

三天后复诊,说服药后有点腹泻,便后感觉肛门灼热,瘙痒。但腹痛口渴等症状都好了。表示感谢,接下来让给我给她其他疾病。

腰椎压缩性骨折案

七八年前,我院妇科名医秦振学他老伴去山东威海旅游做快艇,墩了一下,当时出现腰痛,马上回到松原老家,拍片一看,第二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

到了半夜的时候出现腹胀满,不敢碰,还像针捥着那样疼,心烦意乱,胸闷不适,在屋里来回走,凌晨五点时候缓解。

就诊说五天没大便了,小便还可以。

观其舌脉:见舌底络脉迂曲、怒张,脉弦数,舌质红,苔黄燥。

结合证候表现,给用的还是桃核承气汤,回去喝完一剂药,当晚热去便通,不燥不烦,安然入睡。

通过上述的简要梳理,可以看出,临床只要抓住“瘀”、“热”这两个辨证要点,牢记2个歌诀:

一、里热实证歌诀:

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二、血瘀证歌诀

肿胀刺痛有定点,日轻夜重面色暗.

口唇舌质青紫暗,舌边尖部瘀点斑.

口干嗽水不欲咽,肢体麻木或痉挛.

脉沉细涩为要点,部位不同随证见.

不论哪一个器官和部位,凡因瘀热互结,热重于瘀,造成的气血运行受阻、脏腑机能失常,不必拘于伤寒论条文,均可用桃核承气汤化裁治疗。

【临证发挥】

1、缠绵不愈的牙疼证去桂枝加生地、牡丹皮;

2、外阴湿疹+苦参、黄芪。

3、阴道血肿+当归、党参、红花、三七。

4、闭经加柴胡、香附、川芎。

5、经期狂躁加柴胡、香附、牡丹皮

6、慢性盆腔炎+蒲公英、败酱草、红藤(偏湿热)

7、糖尿病便秘气虚党参黄芪;阴虚生地玄参;血虚当归肉苁蓉、气滞槟榔、枳壳;

8、狂证加郁金、白矾。

9、顽癣加牡丹皮、当归。

10、急性湿疹,加萆薢、蝉蜕、银花,麻黄、土茯苓。

11、痤疮、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原方硝、黄减半,加入银花、连翘,蝉脱、麻黄。

12、酒渣鼻原方加入怀牛膝、红花、生石膏、麻黄;

13、风湿性结节性红斑原方加入薏仁、茜草、麻黄;

14、疗跌打损伤如腰扭伤原方加入土元、三七。

15、月经后期、鼻衄时作加牛膝、当归、白芍、枳实。

16、哮喘心绞痛胡希恕用它与大柴胡汤合方。

17、前列腺肥大尿潴留刘渡舟老师经验是加滑石、木通、车前子。

18、过敏性紫癜去甘草加柴胡、紫草、黄芩。

19、脑梗塞加地龙、水蛭

20、妇人血瘀经闭、痛经以及恶露不下等症,常配合四物汤同用;兼气滞,酌加香附、乌药、枳实、青皮、木香等以理气止痛。

21、对于火旺而血郁于上之吐血、衄血,可用本方釜底抽薪,引血下行,并可酌加生地、丹皮、栀子等以清热凉血。

22、治妇人产后恶露不下:加蒲黄、五灵脂。

23.大便秘结:枳实、厚朴。

24.烦燥口渴:黄连、黄芩。

25.小便虽利:车前子、茯苓、木通。

26.月经后期、闭经、癥瘕等疾病如果属于瘀血阻滞之实证(最好结合B超检查,子宫内膜已经超过8mm),且病所都属下焦者,可以因势利导,用通下之法治疗。患者如果大便秘结严重的,可以放胆使用此方,服药之后,随着大便通下,月经顺行,有高屋建瓴之势。

27.合柴苓汤治慢性肝炎。

28.加干漆皮,桔梗治急性咽炎。

29.合龙骨汤治疗抑郁症。

30.加远志石菖蒲丹参栀子治疗精神分裂症。

【注意事项】

1.方中的芒硝用量,不可死守原方,如血瘀而无热象,大便通畅者,可以少用或不用。

2.“先食温服”即先服药后进食,就是空腹服用。根据古人服药经验是:

其一病在胸膈以上者,先进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后进食;

其二本方药力猛烈,只可暂用,不可久服;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慎用;其三药后病人有轻度腹泻,即“当微利”。

3.服药期间,忌食辛辣、鱼、肉以及油腻食物,升阳助火。

【最后再说一点个人感悟】

只有潜心研读,才能理解先师之意,古人著述,惜字如金,不肯多加一字,临证需用心品悟,从无字处读书,才能有更大的收获。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能有提高,我们看方中桂枝:

1、桃核承气汤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芒硝、大黄寒凉凝血之弊。

2、五苓散中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

3、苓桂术甘汤中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与茯苓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

4、小建中汤桂枝温阳气,祛寒邪。

5、肾气丸中桂枝温通阳气要药,与附子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

6、当归四逆汤中桂枝温经散寒,温通血脉。

7、桂枝茯苓丸中桂枝温通血脉,以行瘀滞。

8、桂枝汤中桂枝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与芍药相伍,调和营卫。

学习桃核承气汤还应掌握:

1、太阳蓄水证病在气分,为太阳膀胱气化不利,以小便不利、渴欲饮水、少腹苦里急且伴有表证为主要临床表现。治以五苓散,外疏内利,表里双解。

2、太阳蓄血证病在血分,为热和血结于下焦,以如狂或发狂,少腹急结或硬满为主要临床表现。治以桃核承气汤泻热化瘀,或抵当汤(丸)破血逐瘀。

3、太阳蓄血证,证有轻重之分,治有缓急之别。简而言之,其热重于瘀者,是桃核承气汤证。瘀重于热者,是抵当汤证。瘀热皆轻者,是抵当丸证。

中医各家学说虽多,读伤寒还是尽量看原著为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伤寒论为万世法,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之所以为经典,关键在于经得起反复推敲,遵古而不泥古,做好继承、更重要的是发扬和创新,是我们这一代中医人的使命,祈盼经方同道共同努力,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以上是我学习桃核承气汤的一点心得体会,所治病例都很简单,认识很肤浅也很片面。仅作抛砖引玉。望能对各位老师有所裨益。感谢大家的收听,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潮祖医案:二便不通,3剂而愈】
桃核承气汤主治瘀热互结、下焦蓄血
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证
桃核承气汤组成|功能|主治
五百一十九、瘀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