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罗斯经济危机及其特点和根源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俄罗斯经济危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是最严重的,从高度自由化金融市场迅速蔓延至实体经济。与其说是金融危机,不如说是生产性危机。一方面表现为外部输入性,另一方面其内部存在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经济结构的落后性及其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性。其根源在于经济原料化的发展模式、经济自由化战略、以及对外部经济环境的高度依赖:特别是能源价格波动以及外部融资渠道的变化。正是经济政策中的自由主义方法同开放和原料出口战略紧密相连,从而不能及时地对俄罗斯经济进行必要的结构性调整。结果,即使在前所未有的良好外部条件下,市场本身并不能保障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进行大规模结构性变革。
关键词:俄罗斯 经济危机   特点 原因
作者简介:李新,1965年-,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上海市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
俄罗斯经济危机及其特点和根源
俄罗斯经济学家В.潘京和В.拉普金在2006年出版的《21世纪上半期世界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前景》准确地预言到了战后最严重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书中写到:“大动荡的第一阶段将以2008-2010年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而结束,这次危机将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分水岭……”。[1]始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最终于2008年9月导致华尔街金融风暴,迅速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向实体经济蔓延,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已经成为经济史上的标志性事件。60年来世界经济和多数国家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在2009年第一次经历了绝对下降。危机造成巨额的金融损失,世界股市跌幅创下历史记录:2008年美国公司股票平均跌幅为40%,欧洲主要国家市场跌幅超过50%。总之,证券市场损失总额超过16万亿美元,占总市值的40%。2008年下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阶段,经济总量严重收缩。2009年上半年美国经济下滑3.9%,日本衰退6.5%,德国下降5.9%。与主要经济体相比,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对俄罗斯造成的打击最为严重。
一、俄罗斯正在崛起的经济遭受重创
俄罗斯经济危机比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爆发的要晚,并由于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经历了近10年的成功发展。按当年价格计算,GDP从1999年的4.8万亿卢布增加到2008年41.7万亿卢布,按可比价格计算10年增加了70%。直到2008年上半年,金融状况仍然表现出了稳定发展态势。在当时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的情况下,俄罗斯好像成了反危机的可靠庇护所和投资者的“避风港”。但是,2008年夏,俄罗斯经济开始显露消极的趋势。
1、金融市场崩溃
2008年6月,俄罗斯证券市场开始出现下跌趋势,8月银行系统情势急剧恶化。由于“俄格冲突”,8月初世界政治局势骤然激化,外国资本开始逃离俄罗斯市场。9月16日,俄罗斯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反危机会议。9月19日PTC证券指数暴跌了创纪录的42%,9月份下跌幅度达到58%,证券市场彻底崩溃。PTC股票价格指数从2008年5-6月份的2500点一路下跌至10月份最低近500点。2007年年底俄罗斯股票市场市值高达到32.3万亿卢布,历史上第一次达到了GDP的规模(33万亿卢布),到2008年11月13日只剩下了10万亿卢布。证券市场崩溃的诱因与1998年金融危机一样,都是外国投资者撤离市场,其在交易股票中的比例达到70%。从8月到年底,外国投资者从俄罗斯抽逃了1479亿美元。
紧随证券市场危机,卢布汇率开始贬值,导致俄罗斯银行体系吸收的资金外逃,居民挤提存款。2008年8-10月三个月外汇储备减少了1000多亿美元,其中10月份就减少了720亿美元,11月21日外汇储备已经减少到4500亿美元。9-10月间央行动用500亿美元储备稳定卢布。2008年11月11日开始,俄罗斯货币当局正式宣布放宽卢布汇率走廊1%,此后逐步放弃稳定卢布币值的做法,开始缓慢地使卢布温和贬值。随着国际市场上美元升值,8、9月份资本外逃330亿美元,10月份外逃500亿美元。央行的决定一度造成居民心理恐慌,进一步刺激抢购美元浪潮。卢布贬值对服务业特别是通讯运营商、零售商业、房地产等造成严重打击,特别是拥有美元债务的企业,银行资产的质量明显恶化。
由于流动性紧缺,美国海外资产纷纷回流,促使美元坚挺,美元供求矛盾急剧变化,加剧美元升值。据俄央行发布的数据,2008年9月份居民购买外汇总额60亿美元,创下1999年以来的新高。同时流动性危机使得居民对银行的安全性产生恐慌,纷纷挤提银行存款。据俄罗斯央行数据,9月份居民从金融机构提走了900亿卢布,占银行存款总额的1.5%,而10月份猛增到3545亿卢布和6%,仅储蓄银行一家存款流失就达951亿卢布。
2、经济危机从金融领域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
俄罗斯的经济危机从金融部门开始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部门。实体经济部门从2008年10月开始迅速恶化,并随着需求大幅萎缩,流动性问题急剧凸现。第四季度与第三季度相比,工业下降6.1%,投资减少2.3%,对外贸易下降4.6%,居民实际收入减少5.8%。
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实质应该是生产性的危机。基本经济活动表明,从2008年10月开始俄罗斯经济进入了衰退阶段(生产环比下降3.1%)。最先受到冲击的是建筑和冶金行业。2006-2007年,俄罗斯住房和商业用房价格的上升拉升了投资者的投机需求。2008年新楼盘价格只有极少数有实力的消费者能够承受的起。而对大多数居民来说,即使通过银行按揭也还是买不起住房。危机前夕按揭贷款总额只有9745亿卢布,占GDP的2%。而美国超过9万亿美元,占GDP比重达到70%。到2008年10月,新楼盘住房销售数量变成了个位数。建筑企业开始大量裁员。住房建设的停滞不仅导致该领域企业收入的下降和失业增加,而且还理所当然地降低了对水泥、金属龙骨、砖、建筑设备的需求,以及运输规模的下降,许多投资项目被冻结,等等。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属材料价格下降30-40%,出口需求萎缩,冶金企业不得不让员工放假,甚至大量裁员。其他部门的一些企业也同样遇到了严重的产品销售问题。
俄罗斯自新世纪初在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开始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在其出口商品结构中能源和矿产资源约占70%。全球经济危机来临之际,由于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出口收入锐减。2009年上半年出口减少47%,进口减少39.4%。由于流动性危机和产品销售困难,许多企业减少或停止生产,甚至破产倒闭,投资需求严重下降。2009年前9个月投资减少18.9%,其中第二季度减少20%。上半年建筑业完成工作量减少19.3%,工业生产下降14.8%,其中加工工业下降21.3%,下降最严重的是电力设备、电子和光学仪器、运输工具和设备、机器和设备,降幅分别高达60.1%、60.9%、65.4%,其他非金属矿产品降幅更高达68.5%。2009年前9个月汽车工业衰退了50%以上。从企业盈利水平来看,2009年1-8月企业盈利水平同比下降45.3%,其中加工工业下降幅度达72.8%。从而导致2009年2月失业率达到9.5%,是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到9月份失业总人数为580万,但是非完全就业的规模相当庞大,非完全工作时间和被迫放假的有160万人。上半年实际工资减少3.5%,截至2009年10月1日拖欠工资总额50亿卢布。2009年上半年居民可支配货币收入减少1.1%,使得居民购买力严重下降,导致2009年前9个月商品零售贸易额下降5.3%,服务下降4%。结果使得俄罗斯2009年第一季度GDP下降9.4%,第二季度下降10.9%,前9个月下降10%(见表1)。国际储备截至2009年10月1日为4134.5亿美元,比2008年8月初减少1866亿美元。[2]
表1:         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变动,%
2008年1-9月
2009年1-9月
GDP
7.3
-10.01)
工业生产指数2)
5.4
-13.5
加工业生产3)
7.7
-19.1
农业生产指数
9.6
-0.8
固定资本投资
16.5
-18.94)
建筑业完成工作量
17.0
-18.4
居民实际可支配货币收入
6.8
-1.1
实际工资
12.7
-3.55)
零售贸易额
15.6
-5.3
商品出口,亿美元
3736
2063
商品进口,亿美元
2186
1315
“乌拉尔”石油均价,美元/桶
108.0
56.7
资料来源:Об итогах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январе-сентябре 2009 года. Минэконом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10.2009. 1)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估计;2) 矿业开采、加工生产、电气水生产与供应等经济活动聚合指数;3) 包括非官方经济活动;4) 俄罗斯统计署估计;5) 初步数据。
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俄罗斯经济衰退得最严重(见表2)。同时,与多数国家集中力量控制通货紧缩不同,俄罗斯在与通货膨胀做顽强的斗争。这表明,俄罗斯的危机具有传统的和更危险的滞胀性质。
表2:2009年1-6月世界主要经济体衰退情况(同比,%)
国家
GDP
工业
通货膨胀(+)与紧缩(—)(年度计算)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中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
-3.9
-6.5
-5.9
-5.6
-2.6
-6.0
+7.1
+6.0
-1.6
-10.9
-12.4
-29.9
-19.5
-12.1
-15.9*
-22.1
+7.0
……
……
-14.8
-1.4
-1.8
+0.1
+1.8
-0.5
+0.5
-1.7
+9.3
+4.8
+11.9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5月数据。
二、俄罗斯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
就俄罗斯经济危机的原因来看,首先是全球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不能将危机完全归咎于由于开放的全球金融网络而使得美国经济病毒的全球蔓延。实际上,其他重要原因应该从俄罗斯经济内部去寻找。俄罗斯危机的两面性,实质上决定了它在生产和金融部门的不同表现。例如,俄罗斯的生产性危机不同于古典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美国的危机发生在过度消费和过度积累的情况下,而俄罗斯的危机发生在居民消费不足和大部分生产投资不足的条件下,同时金融部门由于其自身的脆弱性,并且结构性和垄断性问题在俄罗斯经济中错综复杂,形成了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而不是象市场经济危机时传统的通货紧缩特点。
1、俄罗斯经济危机具有外生性
也就是说俄罗斯经济危机是从外部输入的。危机传递的主要渠道有:外资抽逃、公司外债状况恶化、以及国际原料商品特别是炭氢化合物价格大幅下跌。
外资从俄罗斯市场抽逃是从2008年夏开始的。俄罗斯证券市场上有一半以上的资产属于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他们由于此时加深的全球金融危机而抽逃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俄罗斯证券市场PTC指数急剧下挫60%。这一方面导致投入这些证券的银行资产损失(整个银行体系因此损失了总资本的10%-20%),从而削弱了银行提供贷款的能力。另一方面降低了俄罗斯企业在国内和国外通过有价证券抵押获取贷款的能力。同时,先前提供银行贷款抵押的证券严重贬值。根据俄罗斯经济贸易和发展部的预测,2009年资本净流出将会达到创纪录的数字——900亿美元。
俄罗斯公司外债恶化主要是因为最近3-4年外债的急剧增加导致的。公司外债从2005年年初的108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夏的5270亿美元。2008年下半年需要还本付息1070亿美元,2009年全年需要1210亿美元。如果国际信贷市场不对俄罗斯企业重新开放,那么偿还公司外债只能有两条途径:要么“拼光”外汇储备(从2008年8月到年底减少了1600亿美元,也就是减少了1/4),要么降低国内消费水平。(1)由于需求减少,国际原料产品价格下跌导致俄罗斯企业和国家出口收入的下降。据世界银行估计,在2000年代中期,国际石油价格上升这一项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个百分点。国际石油产品、天然气和金属价格的下跌,必然会导致2009年俄罗斯GDP增长速度降低,并造成失业的增加。(2)出口部门收入的减少还放慢了石油美元点燃起来的国内需求的增加。结果,不仅企业的收入减少了,而且居民的实际收入也下降了。从而严重影响了国内贸易、住房建设和建材以及耐用品的生产。(3)出口收入和经济活力的下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国家财政状况。俄罗斯多年来的预算盈余变成了赤字,并使国际收支受到严重影响。2009年1-9月预算赤字13512.5亿卢布,占GDP的4.75%,而上年同期预算盈余达到GDP的8.3%。
2、俄罗斯经济本身的脆弱性和落后性
虽然经济危机是从外部输入到俄罗斯的。但是俄罗斯经济本身并不存在健康的土壤。俄罗斯经济出现了“荷兰病”的迹象,农业和加工工业落后,银行体系脆弱。
“荷兰病”表现在经济向原料出口和为其服务的部门倾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07年俄罗斯商品和服务出口占GDP的比重达到19%。换句话说,俄罗斯经济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过于依赖出口。根据同样的计算方法,美国的出口比例约10%,巴西为9%,印度为5%,只有日本和中国达到18%。但是,在后者的出口中价格极不稳定的原料只占很小的比例。而俄罗斯出口中能源约占70%(见图1)。1998年的严重金融危机就表现出了俄罗斯经济模式的弊端。但是俄罗斯政府没有很好地吸取过去危机的教训,对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缺陷估计不足。前所未有的石油美元大量流入掩盖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2000-2007年,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产品出口总收入达到8950亿美元,国家通过税收和关税的形式得到了其中的7300亿美元。
图1:俄罗斯商品出口结构。资料来源:Об итогах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январе-сентябре 2009 года. Минэконом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10.2009.
农业和加工工业的落后不仅表现在它们的竞争力低,而且同国家的需要相比其产能严重不足。最近5年来,俄罗斯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谷物的平均收成只有1986-1990年的74%,肉类生产只有52%。2007年涡轮机生产只相当于1989年的49%,而金属切削机床和锻压机器生产只有7%,织布机更是只有可怜的0.5%,飞行器生产也只有百分之几。结果,近20年来这些和其他遭受严重破坏的部门并没有足够的实力,所以,俄罗斯没有能力通过进口替代来缓解经济危机。
俄罗斯银行体系的脆弱首先表现在货币以及银行资产规模小。2007年俄罗斯银行体系发放的贷款规模只有GDP的25%(中国为136%,巴西96%,印度63%)。俄罗斯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寻求国外贷款,同时也使得俄罗斯企业在未来数年内难以弥补外部融资减少的差额。其次,俄罗斯金融当局继续坚持超前的金融市场自由化,并积极融入全球网络,认为这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形成有效的市场经济的条件。实际上,国家本应该认真地致力于建立能够将国内积累的储蓄变成投资的有效的金融制度,特别是建立投资-创新的增长模式。而俄罗斯经济当局幻想要把俄罗斯变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来吸收投机资本,而这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游荡,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新的牺牲品和高额利润。结果,俄罗斯大企业和银行在国内货币资本日益过剩的情况下纷纷通过风险抵押渠道大肆从西方银行贷款,而没有受到俄罗斯中央银行和其他国家机构的任何监管。从世界金融市场获得的相对低廉的贷款成了俄罗斯经济增长和扩大投资的源泉。这导致了大量的外债,甚至达到了黄金外汇储备的规模,其风险已达爆发的极限。从2000年到2008年7月1日,国家外债从1580亿美元减少到370亿美元,而此时俄罗斯银行和企业的外债却大规模增加,银行所欠外债从78亿美元增加到1928亿美元,非金融部门的外债从215亿美元增加到2955亿美元。结果,它们的国外借贷资本比例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更严重的是,这些贷款主要是通过风险很高的抵押渠道获得的。在廉价的私有化过程中一夜暴富的资本家们还在继续试图在经济大发展时期扩大自己的利润空间,扩大市场规模。为此,他们需要资金来扩大投资、合并和联合。危机发生后,进入世界金融市场更加困难,于是外债的偿还问题便成了对俄罗斯经济的极大威胁。
三、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根源
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经济原料化的发展模式、经济自由化战略、以及对外部经济环境的高度依赖:特别是能源价格波动以及外部融资渠道的变化。
外部市场行情的变化对俄罗斯经济来说是非常致命的。这也表明了上世纪90年代市场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原料化经济模式的脆弱性和片面性。这种经济模式很容易染上外部入侵的经济病毒。俄罗斯经济原料化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弱点。第一,这一模式能量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能源市场行情的变化;第二,这一模式本身并不适应科技型生产和制成品生产等部门的高新技术,在没有外部影响的情况下会导致向更有效的经济模式的转变被锁定。俄罗斯石油加工的深度在经济迅速增长时期一直维持在72%没变,而在发达国家一般达到90-95%。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由于选择了错误的改革战略而经受了转型危机,而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资本主义模式正再一次经历着严重危机。如今的俄罗斯正在重复上世纪70年代苏联的老路。当时石油价格的急剧上升掩盖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要求进行根本改革的呼声,从而拖延了经济改革的进程。如今良好的外部市场行情干扰了执政精英清醒地判断新自由主义改革所达成的成果及其能力极限。如今的俄罗斯当局坚信自由经济模式是具有历史前途的。为达此目的,可以牺牲长期形成的经济传统、思维方式、社会福利,对他人的模式和药方绝对地接受而没有任何的疑问,经济政策缺乏健康的务实精神,对前一阶段的改革缺乏深刻的反省。
如果考虑到俄罗斯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即优先发展制成品特别是高科技产品的经济多元化战略,那么有效利用石油美元的问题就会显得非常重要。国家外汇收入和财政收入对原料出口的依赖程度在经济增长时期非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如果说2000年原料出口保障了俄罗斯71.5%的外汇收入的话, 那么到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了79%。必须强调,只有摆脱原料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地形成能够承受外部风险并有效地应对经济挑战的强大经济。然而俄罗斯没有这样做,俄罗斯的改革者只相信市场,只关心金融自由化,而对实体经济的发展缺乏长期思路。2008年初,普京在离开克里姆林宫前夕终于做出惊人的举动,他在2008年2月8日国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做了《俄罗斯2020年发展战略》的报告,确立了国家的创新发展战略。这实际上是把俄罗斯从惰性的能源和原料发展道路转向创新发展道路的政治决定。这一战略包含了以科技进步及其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基础的广泛的内容。希望最终将俄罗斯经济转向创新发展的道路,推向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快速和稳定增长的轨道。2008年8月最终完成了《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社会经济长期发展构想》的制订,然而随后便遭遇到了进入21世纪以来最严重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危机爆发以前,关于巨额石油美元(稳定基金)的使用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财政当局出于防范通货膨胀风险坚持冻结这笔资金。其中有些资金被用来提前偿还国家外债、充实养老基金等。但是稳定基金的大部分形成储备并投资外国有价证券。值得庆幸,假如政府没有保存这些作为储备的货币资产,那么危机浪潮早就淹没了俄罗斯整个经济。但是,反过来说,假如这些资金用于国内解决最迫切的问题,那么就不会发生象2009年8月萨彦-舒申斯克水电站那样的惨痛事故。
从2006年7月1日开始,俄罗斯政府取消了资本出入国境的货币约束(卢布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经济的开放和随后的金融自由化赋予了俄罗斯经济高风险,这些风险与恶化的国际市场一起加强了不断增长的消极影响,并严重降低反危机措施以及向银行和实体经济部门注资的有效性。为了恢复国家治理的实力,俄罗斯在政治上成功地摆脱了自由主义,但是与坚定地维护新自由主义教条和经济的对外开放极不协调。从而使得经济难以转向制成品生产的模式,更不要说创新和科技密集型生产了。同时,国内政治也逐渐滑向官僚威权主义方向,并伴随着国家治理效率的下降和腐败的上升,社会不平等加剧、社会不满情绪上升。这种变化是边缘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现代化战略的必然结果。
必须强调,俄罗斯保持经济开放并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造成了严重消极后果。正是经济政策中的自由主义方法同开放和原料出口战略紧密相连,从而不能及时地对俄罗斯经济进行必要的结构性调整。
四、俄罗斯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及其成效
全球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及其严重性使得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不得不拨出巨额资金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美国在2008年10月份一个月用于向金融企业购买从抵押贷款衍生出来的非现金资产的金额达7000亿美元。11月美国政府决定追加8000亿美元扶持房地产市场、消费信贷和中小企业。欧盟在2008年秋季动员了8000亿欧元。美国当局计划反危机的资金数额超过8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50%。在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了什么而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用现在的价格计算,美国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曼哈顿计划的资金总额也只有3.6万亿美元,用于战后整个西欧恢复的马歇尔计划也只有1150亿美元。据估计,世界各国用于反危机的资金已经超过1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3。可以说,此次危机以其巨额金融损失将被载入史册。
表3:    2008年秋季各主要国家用于反危机的资金数额
英国
美国
德国
俄罗斯
中国
日本
资金总额(亿美元)
10,000
35,000
8,900
2,200
5,700
5,800
占GDP比重,%
37
25
23
13.9
13
12
资料来源:Рязанов В., Доклад н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научн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Ми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кризис и Россия: причины, последствия, пути преодоления?.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факультета СПбГУ. 10.2009 г.
俄罗斯政府分别在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出台2部反危机纲领。从危机开始计划注资总共15万亿卢布(占GDP的37%),到2009年秋用去了11万亿卢布(占GDP的27%)。耗资规模略高于世界经济平均规模(GDP的22%)。但是俄罗斯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明显地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8年11月,俄罗斯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旨在稳定金融部门和某些其他经济部门:俄罗斯的主要银行获得了巨额信贷,提高了个人银行存款保险额度,濒临破产的银行被购并。其核心在于扩大流向金融系统的资金流,以缓解其流动性危机。政府还帮助俄罗斯主要债务人偿还500亿美元外债。对金融体系的支持高达9万亿卢布,占2009年预计GDP总量的20.5%。据估计,银行从国家的反危机资金中获得了84%。对金融部门的救助不只是要清理银行资产,剥离其中的有毒资产,更重要的是要清理银行本身。
虽然理论上讲通过刺激金融,恢复和发展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可以创造更多的激励使生产摆脱危机。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是因为俄罗斯政府对生产危机的危险性估计不足。危机被看成是短期的金融危机,而实际上它却迅速地转化为深刻的生产性危机。同时,对银行领域及时采取的措施在自由主义制度条件下遭遇了对卢布的疯狂投机,致使卢布大幅贬值(从1美元兑23.5卢布降至36卢布)。
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反危机政策始于充实银行流动性,并帮助企业偿还外债,然后由于外汇储备急剧减少而转向卢布的温和贬值(2008年下半年对美元贬值了25%,对欧元贬值了13%)。2009年3月居民外汇存款比例达到34%(而上年夏季只有14%)。为了遏制卢布储蓄向外汇储蓄转化,将贴现率提高到13%以提高存款利率,同时加强了对商业银行外汇储备的控制。这种政策可以遏制卢布存款从银行的流出,缓解通货膨胀,但制约了对实体经济部门的信贷投放,2008年年底贷款利率达到25%,直到2009年年中还维持在20%的高位。国家为克服信贷危机而拨付的流动性有70%变成了外汇资产流出境外,2008年达到1300亿美元。卢布温和贬值的政策使得外汇成为俄罗斯金融市场上收益最高而且风险最低的投资工具。所以,俄罗斯中央银行通过卢布贬值来平衡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实际上造成了相反的结果。
进入2009年,俄罗斯政府转向了对实体部门的支持:承诺通过俄罗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用于购买本国大公司的债券;提供补充资金对某些部门(农工综合体和军工综合体、汽车制造、住房建设和航空运输)给予资金支持。企业所得税从24%降低到20%,提高折旧率,给予地方将中小企业税率从15%调低至5%的权力。2009年除电力外的自然垄断产品费率上涨速度得到遏制。制订了全国性的企业体系名单,囊括了300家大企业。政府对它们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扶持。
整体来看,俄罗斯政府的反危机行动是积极的,规模也是很庞大的,其主要目的就是积极刺激国内需求,其实质在于通过国有银行和国资企业来加强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在这之前,俄罗斯国有经济部门的比例随着普京担任总统时期的“重新国有化”浪潮已经提升到40%以上。可以得出结论,俄罗斯政府的反危机政策在增加金融部门的流动性方面与美国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但是在另一方面却截然不同,那就是首先刺激供给而不是需求。可以认为,大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和俄罗斯私有经济的脆弱性可能在今后几年使得俄罗斯经济政策转向凯恩斯主义,也就是加强国家在商品和服务生产中的作用。同时,俄罗斯经济高度开放的负面影响可能促使国有和私有企业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国家可能会在这方面给予鼓励。
从2009年7月开始,俄罗斯经济与世界经济一样表现出了危机得到初步缓解的征兆。对俄罗斯经济最敏感的因素就是石油价格上升并稳定在每桶60-70美元之间,这使得俄罗斯证券市场在第二季度就转向复苏(PTC指数回升到900-1200点),3个月之后各主要经济活动领域下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GDP连续5个月出现0.5%的环比增长。
五、俄罗斯经济摆脱危机的前景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由于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俄罗斯出口收入大幅减少;同时由于俄罗斯金融市场的高度自由化,金融危机导致俄罗斯企业债务危机,证券市场崩溃,随后扩展到整个经济体系;实体经济部门企业贷款资源有限,并由于经济自由化条件下政府选择优先扶持金融部门的政策而趋于更加严峻。因此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本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并放弃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走出一条适合俄罗斯国情的发展道路。
2009年11月12日,梅德韦杰夫在发表的总统咨文中强调,“必须承认,俄罗斯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从苏联继承下来的问题,没有逃脱其固有的经济结构和对原料的依赖,没有将生产转向人们的实际需要,习惯于依靠能源出口来生活。这会阻碍创新发展。俄罗斯企业至今倾向于买卖他国生产的产品,而国产商品竞争力非常低”。[3]而经济危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又带来了更多更复杂的麻烦,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动用以前积累的储备来努力克服危机的不良后果。梅德韦杰夫表达了彻底解决经济结构问题的决心,指出:国家“经济优先发展方向应该是经济现代化和技术发展,这是俄罗斯提升技术水平并保障其在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他要求推广最新的医疗、能源和信息技术,发展航天和通讯系统,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达此目标,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1)危机期间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要求对国有经济部门实现现代化,为提高经济绩效不排除“再私有化”;2)为进行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3)改革立法和国家管理制度,使经济走向创新发展模式;4)改革税收体系,特别是义务保险缴付制度。
但是,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并非易事。在整个苏联时期就存在这种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得益于国际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升,俄罗斯经济表现出了历史罕见的高速增长。然而,经济原料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2007年与1991年相比,所有经济部门中增长幅度最大的除了电力、电子和光学仪器设备生产外就是能源开采。从各经济部门的盈利率来看,最高的当属能源开采。俄罗斯产品竞争力极其低下,只能出口原料产品和粗加工产品。这一趋势到2000年代得到进一步强化。包括能源在内的矿产品出口从1995年的33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280亿美元,增加近6倍。在出口商品结构中,从1995年的42.5%增加到2007年的64.7%。本来所占比重就不大的机械产品出口2007年与1995年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半,不足出口额的6%。由此看来,俄罗斯经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并没有削弱,而且依赖性更强。即使是2020年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构想三种方案的预测也依然是建立在对未来国际石油价格不同估计的基础上的。况且俄罗斯已将能源作为其重返世界大国行列的重要杠杆。
参考文献:
1.       Рязанов В., Доклад н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научн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Ми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кризис и Россия: причины, последствия, пути преодоления?. СПб.: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цент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факультета СПбГУ. 10.2009 г.
2.       Богатуров А., Современная мировая политика. М.: Аспект Пресс, 8. 2009.
3.       Об итогах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январе-сентябре 2009 года. Минэконом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МЭРИТ. 10.2009.
4.       Прогноз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10 год и на плановый период 2011 и 2012 годов. МЭРиТ РФ. 9.2009.
5.       Обзор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показателей. ЭЭГ МИНФИН РФ. 11.2009.
6.       Программа антикризисных мер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2009 год
7.       Медведев Д., Посла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12.11.2009.
8.       Медведев Д., Россия, Вперет! 10.09.2009.
9.       Путин В. В., О стратегии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до 2020 года. 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расширенном заседани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овета. 08.02.2008. http://www.regnum.ru/news/954426.html.
10.   Путин В. В., Выступление 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 на заседани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Дум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8 мая 2008 г. http://www.gzt.ru/business/2008/05/08/193351.html.
11.   Основные параметры прогноза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20-2030 гг. Приложение к Концепции долгосрочного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роект МЭРТ РФ, 2008(8).
[1] В.И. Пантин, В.В. Лапкинв, Философия исторического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ритмы истории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мирового развития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XXI века. Дубна: ООО "Феникс+", 2006. С. 315.
[2] Об итогах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и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январе-сентябре 2009 года. Минэкономразвития России. МЭРИТ 10.2009.
[3] Медведев Д., Посла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12.11.2009.
其他专著:
普京关于欧亚联盟的设想:背景、目标及其可能性 (2011第11期)
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十年:成就、挑战与前景 (2011年第9期)
“俄不需要未经证实的自由主义” (2011年4月23日)
俄罗斯经济现代化战略评析 (2011年第1期)
俄罗斯推进欧亚经济一体化战略分析(全文) (2010 NO.8)
俄美关系:重启与反制“共舞”(《文汇报》) (2010年8月15日)
俄“现代化”还得靠自己(解放日报) (2010年7月15日)
人民币国际化:上海合作组织的金融合作 (2011年第1期)
《经济转型中的制度移植与非正式约束》 (2008年第9期)
《当代俄罗斯经济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008年第3期)
媒体相关:
杨洁勉院长率团访问俄罗斯远东地区
杨洁勉院长和强晓云副主任参加中国智库代表团访俄
·当前俄罗斯对非洲政策及合作机制初探 2011年第6期 强晓云
·普京关于欧亚联盟的设想:背景、目标及其可能性 2011第11期 李新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家政策剖析 2011年第5期 钱宗旗
·转型期俄罗斯移民政策及其影响——以中俄民间贸易为例 2011年第3期 赵隆
·俄美关系:重启与反制“共舞”(《文汇报》) 2010年8月15日 李新 
·俄“现代化”还得靠自己(解放日报) 2010年7月15日 李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货币换算新标准 200万元=200块的
啥叫经济不好?回顾一下泰国那场惨烈无比的“冬阴功金融危机”吧
“金融猛兽”异军突起!“大而不能倒”的经济学困境
1998:俄罗斯金融危机
俄罗斯经济为何或滑向金融危机
财富仍围绕着艺术市场在打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