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城,冠豸山,迪坑村,进士第
userphoto

2022.06.14 陕西

关注

冠豸山,相信很多外地人都叫不出这个地名,正在阅读此文的您,会读吗?

福州长乐机场附近的雨。

长乐机场靠近海边,跟福州市区天气差别很大,此刻机场大雨哗哗,乌云密布,而到了市区却万里晴空。

前往冠豸山的路上,会经过著名的莆田系总部地盘。

莆田饱受争议。当年莆田很穷,人均耕地面积很少,还都是沙地,靠种地会饿死。下海打渔也经常吃不上饱饭。为了谋生,莆田人不择手段赚钱。你可以吐槽莆田人的种种非议,但你也必须得承认他们太会做生意了,是天生的商人。

泉州,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泉州是著名侨乡,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有 800多万,分布在世界各地129个国家和地区。在台湾,约有44.8%的汉人(900万)祖籍泉州。

远眺冠豸山。

冠豸山位于连城县城东。元代之前,连城尚未建县,此地为长汀县古田乡,此山叫做东田石。元朝有位县官见此地群峰耸峙,万石纷呈,形如莲花,遂改名为莲峰山。他将山间奇景列位十三景,其中一景是这样描述的:“冠豸,盖因壁立千仞,形似豸冠。”后人便以“冠豸”之名替代莲峰,一直沿用至今。

连城县塘前乡迪坑进士第远景

“进士第”,背后依山而建个半圆形围墙,墙内依缓坡之势建造个边缘下凹近尺的扇形凸包。整个造型像把张开的折扇。

正厅后面开张的折扇与不高的半圆形围墙显然是为风水而建。地下室有多处楼梯接围屋的走廊,直通大厅及左右厢房与围屋,而围屋下布满枪眼的青砖建筑物,是防御抗敌的重要场所。

曾经荣光的宅邸。这户大宅里出现了很多武进士。

“进士第”是嘉庆年间进士江起卿所建,门前的四根(两对)旌表,两边稍矮些的旌表是他中“举人”所立,中间两根稍高的旌表则是他中“进士”时所立,距离现在已有200多年历史。

武进士旗杆上的龙

迪坑村是一个山青水秀和人文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村内自然环境宜人,有云霄岩、一线天、八仙岩、石井坑等自然景观,属典型的“景中村”。

旗杆上有用于固定的铁柱头

彰显进士荣耀的旗杆。

迪坑村曾出过3名进士2名举人,有“一门三万户、一桌九功名”之美誉,

进士第门前的风水塘

太平军翼王石达开部将领彭大顺,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元月攻克长汀后,为了给江西的太平军筹集军饷,曾到过黄泥盘自然村,与村民激战。彭大顺被村里的一名叫江于榜的年轻人用钩刀直刺背部,因伤流血不止而亡。

彭大顺是一员猛将,如此下场令人唏嘘。迪坑村遭到了太平军的血洗,死难村民多达几百人。之后子弟不得不四处逃难,“进士第”因此日渐衰落。

道光和嘉庆朝进士

明清时期,迪坑村曾经相当兴盛,人口最多时曾达3000多人。村民对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短短30多年,就先后出了江起卿、江召涓、江召严等三个进士,及江凝英等两个举人,因此该村又有“两举人三进士”的美誉。这些进士举人功成名就,荣归故里后,为彰显荣耀,激励后人勤学上进,在家乡盖华堂、立旌表。

大门上的铜环显现出当年的奢华

木窗格

迪坑村门楼:昔时尚武崇文地,今日腾蛟起凤乡

发黑的烟囱证明这里曾经烟火旺盛

一场大火毁掉了整个进士第,只留下地基和柱头

被大火烧毁后,几十年前重修的祖宗牌位

迪坑村人尚武。在太平天国之难之前,村民富足安康,村人江昭严曾在汀州任过知府,辞官归故里后,他聘请有武艺的堂兄江昭翰为武师,组织族人成立童子兵保村护院。教头江昭翰带领他的四个儿子及村中青年每日练武,尤其善使钩刀,在周边地区很有名气。

江昭严原是清朝官吏,又有武装依托,故而敢于抗缴太平军的军饷。

太平军翼王石达开部将彭大顺,于咸丰十一年(1861)元月攻克福建长汀后,直逼连城,二月攻下连城,扎营在县城孔庙。

此时山民正忙于春耕大忙,太平军首领彭大顺亲率大军征剿迪坑抢粮,遭到了村民武装抵抗。迪坑人江昭翰父子组织童子兵在腾云背坑应战。

江昭翰的四子江于榜年仅十七岁挥动钩刀,初生牛犊不怕虎,缠住彭大顺厮杀,钩刀对大刀,火拼惊鬼神。不料,彭大顺老将轻敌疏忽,露出了破绽,被江于榜反手一击,矛叶钩刀直刺彭大顺背部的心脏部位,彭大顺随钩刀之势被拖下马来。

彭大顺到底是老将,他忍痛挥刀,斩下江于榜的头颅。

两兵厮杀,童子兵寡不敌众,只逃走江昭翰的大儿子,其余全部毙命。彭大顺也因伤在心脏,流血不止而亡。迪坑村也因此遭太平军火烧血洗,死难几百人。至今在腾云背坑的山梁上还有江于榜的墓地。

本该在神位前的供桌在杂草中倒地

只有地基能证明这所大宅的厚重

据说这个雕花窗也是近代的替代品,远不如原品精致

天井下的石桌,一般上面摆放的是兰花。

供桌的花饰

精美的砖雕

残破的进士第,逝去的荣华富贵

宅前的稻田,清明如镜

迪坑迪坑,到处都是坑,大坑套小坑,一坑连一坑

塘前乡附近的另一处古宅

这里的墙都是砖制,没有土造。

一只山鸡游走在老房间

“文明有象”,纪晓岚题字,笔迹为后世模仿。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任福建督学,拜访迪坑村的黄泥盘自然村“进士第”的生员江龙蟠,并题写了“文明有象”四个大字,勉励江氏家族的求学文明之风。

迪坑村口的牌楼

迪坑村的菜田

神龙客栈

客家米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隐藏在古村的痛——太平天国之迪坑战役
冠豸山下“世外桃源”,连城塘前乡文化古村---迪坑村
汀州 | 塘前的前世今生
闽西客家地名中的武术因素
连城县迪坑村200年旌表依然耸立
连城——长坑!心中的那一片净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