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间秘语》杨文萍纸本作品品鉴荟在北京宽的空间开幕

2023年9月10日下午三点,杨文萍个展在北京宽的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最近三年创作的纸本综合系列作品。疫情这三年,人长时间呆在封闭的空间里的那种压迫窒息的感受让很多人刻骨铭心,人也变得异常的敏感,杨文萍说:“疫情三年我能感觉时间变得从未有过的那么稠密和具象,有时真的能感知它那种不可逆转流逝的形态,它有时是轻盈的匆匆一闪而过,有时又是忽明忽暗的,扭曲变形的,有时突然又迂回得措不及防。”艺术家试图把自己感知到的时间的形态和心情变化,通过水墨颜料在宣纸上的反复叠加和晕染,把一个四维概念用二维的图式来承接和固定,她说:“能计量和把握时间这种不确定性的行为能让我变得心安和平静,我尝试用这种反复的行为来表达对时间的主观感受,如记忆重组和对焦虑情绪的把控和抚平。我想通过艺术的方式在时间的流动中留下痕迹,与观众共享我的思考。”

参加开幕式的批评家邵其兵认为从对媒介的重新应用角度来说,杨文萍在延用东方绘画的媒介属性的同时舍弃了笔墨功夫和构图法则,暗自契合了当代艺术的理论话语,通过对物质媒介的单一与重复应用,既共时性的达成了当代艺术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范式的变革要求,也历时性、在地化的从东方艺术传统中借用和延续了媒介特质,在差异化和独特性的创作中,形成了当下时代里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也在物质的无声谐振中诉说了个人的当代精神特性。

剧作家,独立诗体艺评家卢文悦是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他说:“时间很大,但在杨文萍这里很小,且被她的笔沾着五色点入一个框定的平面。这个平面稠密出一些叫做图像的,便有了人们常说的空间感。这个空间感一提气就上升为时间拷贝出来的维度,以可分辨性聚合她的想象。”卢文悦认为杨文萍眼下所做的艺术语言尝试,是一种去维实验。通过对空间的离析把时间抽离出来,并加以细化,复制,叠压,以便强调出时间的可塑性:即在一种非清晰状态下印证所呈现之物象被观看时清晰的可能程度,以及不可言说。

密语-49 82x82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26 90x90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29 130x90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30 130x90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31 130x92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29 145x92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52 82x82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32 145x92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33 108x108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34 108x108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50 82x82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36 108x108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42 80x80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51 82x82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43 80x80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44 80x80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46 93x113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40 93x113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41 113x93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45 113x93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37 108x108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38 108x108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48 108x108cm 纸本综合 2022年

密语-39 80x80cm 纸本综合 2023年

密语-55 61X61cm 纸本水墨 2023年

密语-56 61X61cm 纸本水墨 2023年

密语-62 80X80cm 纸本彩墨 2023年

艺术简介:

杨文萍

生于云南弥勒

1991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

职业画家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08 “雀神怪鸟”-杨文萍油画个展 (北京 798雨画廊)

2013 “荷.色”-杨文萍油画作品展 (北京 善美当代艺术画廊)

2015 “粉饰”—杨文萍作品展 (北京 798圣之空间)

2015 “粉饰Ⅱ”—杨文萍个展 (北京 艺术国际美术馆)

2019 “飞花令”—杨文萍纸上作品展 (北京 798 红鼎艺术空间)

2021 “夏花”­—杨文萍纸本作品展 ( 北京 旦艺术馆空间)

2023 “时间秘语”­—杨文纸本作品展 ( 北京 宽空间)

群展

2023 “时空折叠 ”中国当代艺术史的非线叙事 (北京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时光之花” 2023首届女性艺术家年展 (北京 北京当代艺术馆 )

“空间之境”当代艺术展 中粮广场LG艺术中心(北京 北京当代艺术馆 )

2022 “ 语言与言语 ”一个基与语言结构系统的展览实验(北京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而+立”中韩建交30周年纪念展 (北京 驻华韩国文化院)

2021 “ 她力量”天趣全球女性当代艺术线上展

“重启”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京 北京当代艺术馆 )

“身份的维度”国际女性艺术展 (长沙 梅溪书院)

2020 “无缘无.故”十三位当代女性艺术家邀请展 (北京 798朗空美术馆)

“ WITH ME”­—国际女性主义线上连续个展

2019 “谱系+1978年以来的云南油画”展 (云南 CGK昆明当代美术馆)

“灵感”—中法艺术交流展 (北京 目的地艺术中心)

潜行者计划—“两生鉴”360自拍计划 (北京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

2018 韩国.中国艺术交流展 (北京 韩国文化院)

“闺 . 秘” 当代水墨作品展 (北京 而已美术馆)

2017 “艺术家的社会角色”中国.瑞典艺术交流展 (北京 阿登高原国际艺术中心)

“水墨何为?---基于内涵和外延的水墨概念研究展 (北京 宋庄东区艺术中心)

“假装”---女性艺术家作品展 (武汉 仟僖雅画廊画廊)

2016 “零度”---当代女性艺术展 (长春 今月轩画廊)

“失.控”---当代女性艺术邀请展 (珠海 诚丰美术馆)

“际会与误读”中国当代中山邀请展 (中山博览中心)

“模糊的边界” 新锐艺术家邀请展 (北京 鲁能艺术空间)

新约.中国女性艺术邀请展 (无锡 东方美术馆)

2015 中泰情深曼谷国际艺术展 (泰国 曼谷)

“行走+见证”中国优秀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北京 鸟巢艺术中心)

“万神”---中国当代艺术圣家族 (北京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破美术馆”-----装置作为一种解构方式 (北京 宋庄大红大紫大院)

“艺境云南.2015”多元实验2000年之后的艺术生态 (昆明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馆)

201 4 中国“新当代”艺术展 (海南 三亚)

“各自为艺”---上苑女艺术家邀请展 (北京 今日美术馆)

“三界外”---观念的绝对化当代艺术展 (北京 一号地5艺术中心)

2013 “寤.寐”--- 中国当代艺术家罗马文化处邀请展(意大利 埃及驻罗马文化处美术馆) 2012 “她者的艺术”---十三位中国当代优秀女艺术家联展 (澳门 外交部总署)

“现代之路”----云南现当代油画艺术展 (北京 中国美术馆)

“鸾凤齐鸣””——当代女性艺术展 (北京 树美术馆)

“和而不同”14+14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京 北京当代艺术馆)

2011 苏州美术馆年度邀请展 ( 苏州美术馆)

“青年领袖”百人新锐榜 (北京 宋庄小堡驿站美术馆)

2010 “景中之境” (北京 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

“后生代” 当代艺术邀请展 (北京 798卓越艺术空间)

2009 “生化·虚实之间”动漫美学双年展 (北京 今日美术馆)

“混合与分享”CC综合艺术展(Ⅰ) (北京 798映艺术中心

中国当代油画香港学术邀请展 ( 香港展览中心)

“我们制造·WOMEN制造” (昆明99艺术空间)

2008 动漫美学百像” (上海、北京林大艺术中心)

“西南力量”2008当代艺术邀请(巡回)展 ( 上海 深圳 成都 )

“欲象”艺术展(II) ( 苏州 本色美术馆)

“漫天动海” (上海 北京林大艺术中心)

2007 “昆明在行动” (重庆 感觉艺术空间)

“艺术是一种工作”,西南当代艺术工作室邀请展 (上海红坊国际文化艺术社区)

“口传与耳闻的四方”,第三届贵阳艺术双年展 (贵州美术馆)

2006 首届“新动力.中国”当代艺术双年展 (上海原弓美术馆)

“西方/东方”,昆明与比利时当代艺术交流展 (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美术馆)

2005 “自圆其说”,上海双年展外围展 (上海莫干山)

2004 策划 “迷药”---女性艺术作品展” ( 昆明TCG诺地卡画廊)

“大阅兵”,云南当代艺术邀请展 (昆明598地下艺术空间)

2003 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云南作品展 (云南省博物馆)

物化心相

——在媒介特性中演绎时间万象

一、媒介的语言就是画面的形式

新系列被杨文萍自己命名为“时间秘语”,其字面意涵与画面的语言形式名副其实,层层叠加、相互交织、彼此侵染的色彩水印构成了致密画面的细胞结构,整幅作品就在这一个个相互交织过度的水印中构筑了它的视觉形式,既跳脱出油画的抽象、具象的二分法范畴,也不在任何点线面的构图法度之内,更是舍弃了在二维平面上的各种空间造型。朦胧的点点色彩下,不是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剥离式的抽象表达,也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忠实还原,在似景非象,似真实幻的晕染中,模糊了眼睛的焦点与世界的实相,熟悉的景象与内心中的意向都藏在水与色的层叠之间。通过水在纸张上的侵染效果,带着色彩相互融合与重叠,最终构成的画面就如平静水面的倒影被致密的雨滴搅乱了它的镜像,使得本就镜花水月的幻境愈加的不真实。而纸上的这一番景象又恰恰是由这一个个彩色的雨滴所浇筑,让花非花的辩证上又多了一层悖论,使得那些看似搅乱了秩序的异感异物,恰恰成为新视界的促生之因。这一别开生面的画面融化了传统水墨画的语言结构和表达形式,在对媒介的另类应用中,消解了画面的叙事情节,摆脱了传统绘画的技法禁锢,也使得绘画跳脱出油画与水墨的定义范畴。

依照德勒兹《差异与重复》的观点来看,水滴在刻意的重复性动作下,在每一滴之间大小与颜色的细微差别中,以同一的形状在画面上累积与浸染,重复水滴之间的差异性造就了画面的生动与灵韵。所以从杨文萍的这一对媒介的重新应用角度来说,在延用东方绘画的媒介属性的同时舍弃了笔墨功夫和构图法则,暗自契合了当代艺术的理论话语,通过对物质媒介的单一与重复应用,既共时性的达成了当代艺术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范式的变革要求,也历时性、在地化的从东方艺术传统中借用和延续了媒介特质,在差异化和独特性的创作中,形成了当下时代里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也在物质的无声谐振中诉说了人的当代精神特性。置于,这样的作品还应不应该认为它是绘画,就不好定论。

二、在对过去的统摄中镜像当下

本雅明的时间观认为:“当代是对过去的统摄,过去总是潜入到当下。”

在我看来,杨文萍的这一系列作品是处在全球化的共时语境与沿革传统文化精神的十字路口的一种自觉探索,抛开传统水墨的笔墨精神和技法,而只借用了传统水墨中水与墨的媒介属性,通过她个人对媒介特性的理解与表达,来呈现她在当下时代情境下的生命感悟和艺术理念。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长期生活于某一文明的历史中时,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这一文化对于每一个人的侵染,只是在清醒的认识到这种无可逃避的文化身份的命定性之后,会刻意的去阻断我们意识中的文化无意识对于我们行为和思想的主导性,但是不会拒绝以一种清醒而明确的当代精神来统摄过去,有意识的去沿用大家熟知的一些形式或材料来表达时代新声。而通过水、墨在宣纸上所呈现的媒介特性和视觉效果这一特属于东方的艺术基因,在当代理论的观照下形成的水滴图式,恰恰反映了东方文明在每一个生于其中的人身上所复刻的文化症候——主体间性/主体间的交互性这一文明特征。只是我们身在其中,要不是不自知,要么因向往个人自由主义而拒绝承认,但每一个个体在社会这张纸上的社会属性,与杨文萍所点缀出的画面,在我看来是如此的交相辉映,而这,应该就是杨文萍所要表达的当代性之一:以一种当代理论视角借用传统媒介来镜像我们作为生活于这个文明体内的一种文化无意识的社会图景。

三、时间——是编织个人意识与记忆的私密路径

当然,不管是个人的艺术创作之路,还是对整个艺术史的深入分析,都离不开时间这一经线,赏析杨文萍的这批作品,不管是作为创作者的心理时间,还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不得不面对的社会时间,都是理解形式画面之下的隐秘深意所必不可少的维度。在让人记忆犹新的那几年封控时间里,通过把个体的社会属性限定在狭小的家庭空间内,而让每个人的时间感知和属性被空间所界定。往常的日常时间在忙碌与行动间耗散在意念之外,时间属性更多的被变成某些对于事物、事件的经历与记忆,并不会留下强烈的对于时间本身的感觉。但是在幽闭的空间中,时间无法随着我们的行动节奏而排解或流逝,积聚成一种有型的质地沉重堆积在我们的感知之上,让时间变成了一种在感觉上具有实质性的质量存在着。而当眼前的时间变成一种不堪的重负之时,就会迫使人回到意识的时间中去寻找往日的快乐和轻盈,会不断的把记忆中的某些美好进行一种想象性的美化和加工,让属于过去的时间插上美丽的想象羽毛来装饰我们眼前的郁闭时空。而在对时间的消耗与游戏中,时间成为一种编织人生剧场所必须的经纬线,在当下时间与记忆时间之间,在物理时间与意识时间之间不断相互穿插和飞梭,而这又总是在一种我们对于未来这一还未到来的时间线的期待下所进行着。那些被日常生活时间所冲淡的某些记忆片段,会在逃避当下时间的意识时空里一遍遍的重放,此刻的主体性成为了回忆任意驰骋的空无场所,那些被重放的记忆并非是当初那些真实的场景和经历,而是已经经过了刻意加工过的想象结构,过去的真实时间被新的经验和想象所重构,而当下的时间又被过去的那些时间所修饰和掩盖。所以,所有对于时间的记忆都并不真实,所有的经历都已经被每一个从意识上飘过的念想所捕获并伪装。而那些确定的记忆中的画面也会逐渐变得模糊与不确定,事件最初发生的时候那娇艳的阳光,会被记忆中的另一场阴雨所覆盖,那张被热烈爱过的脸庞也会在风中被拉长变形,就如雨滴不断扰乱水中的倒影的平静与完整。

在我的理解中,杨文萍的画面就是她在疫情所制造的“封控时间”中,所进行的一场有关于时间的——再叙事/有关于回忆的——重新记忆。她的画面不是对于现实事物的再现,也不是对于事物的镜像表达,而是一种对于人的意识的研究,通过再现记忆中的事物,探讨在时间这一流动着的坐标中,人这个尺度自身的延异与虚幻。而画面上的每一个水印/墨迹,对应着的是杨文萍在“封控时间”时间意识中的一秒、一分、一天,而这一秒一分的时间在时间这条永无尽头的河流中晕漾着、蔓延着,整体在部分中显现,点滴在无尽中滋生,当下的时间在每一笔落到纸上之后,成为对过去时间的追忆线索,从而让那个迫使所有人都停滞下来的时间在杨文萍的个人转译中,成为了她个人的时间游戏,“封控时间”这一被强力所截停并强加于每个生命体之上的苦难时刻,在杨文萍的一点一墨的晕染中被化开,与现实世界拉开了距离,投射到画面上的意识时空当中。所以,在看杨文萍这些作品的时候,会有一种在多维时空间不断穿梭的惶惑感。不但是那段特殊的时间被杨文萍悄无声息的化解,而我们在观看她的作品之时,我们对那段时间的经历与记忆也同样会介入进来,而关于那段时间的真实性,已经不再那么刻骨与真实。

所以,在杨文萍的画面中,水与墨的物质性变成了她的精神游戏的语言体裁,在荡漾的平面中消隐掉三维空间的是第四维的时间象限。从画面开始,但要言说的都在画布之外,画的是有关物象的真幻,但牵连的是人身中那数不尽的千头万绪的过往。最终,通过对自我记忆中过往的时间性的异构而导出对历史与书写、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另类表达,提供一条意识时间经验与记忆的新路径。(文/邵其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华相油画作品欣赏
恭祝·陈玉平个人艺术微官网开通
李娜 | 工笔画赏析
李华相|LI HUAXIANG
『雕塑头条』黄善武丨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
直播预告|莫晓松倾囊相授写意花鸟画的创作秘诀 明日9:30起现场直播《一日一画》最新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