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振场:传统文化有毒

问:老师,为什么我学习了传统文化,学了佛法后,还是没有得到想要的成功和快乐?反而原本还算平静的家庭关系矛盾激化升级,内心更纠结痛苦了呢?

永明:因为你还不在道上,不懂的当动则动,该止则止,你中毒了。

问:啥叫不在道上,当动则动,该止则止?

永明:道就是天道,就是中道,就是中庸,道在中间,善恶在两边,心不动念叫在道上,一动念就是阴阳,就分善恶,动了之后,你必须保持觉知,把握好分寸,不可不及,也不可过了,

否则,你的心偏善偏恶都会在现实生活中给你造成麻烦和障碍,产生怨恨恼怒烦的情绪,让你烦恼和痛苦。

如你所说,你的心比较混沌,没学传统文化之前,你可能偏恶这边,比较自私自利,比较不懂孝敬父母,比较不懂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关心身边的人,容易和人计较、争执,所以过去的你过的比较不如意;

学了传统文化和佛法后,你知道了人要慈悲、要大爱、要付出、要奉献、要行善、要忍让、要仁义、要孝敬父母、要和谐家庭、要不争不贪等等这些美德。

你固执的认为这些价值观太好了,做人就应该这样,你就非常羡慕那些在台上讲这些价值观的老师,他们侃侃而谈、口吐莲花,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他们太厉害了,太伟大了,

你也渴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你的欲望开始膨胀——虽然看起来这个欲望好像是好的,把握不好,过了度就变成坏了)。

于是,你内心就很鄙视,很看不起那些所谓恶的行为,那些自私自利,那些吃喝嫖赌的行为。

或许你过去也犯过这些行为,于是你看不起过去的自己,不接受过去的你自己。

你下定决心,和过去的这个所谓龌龊的自己彻底告别,你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做一个好人,善人,完美的人,像那些老师一样。

这时候,你的心偏向善这边,你执着于善,执着就是一种贪,有贪就有求,有求就必有求不得,求不得就必苦,

所以你没在道上,所以你不快乐,不快乐是因为那些标准你根本做不到,你无法跟那些标准合一,你是分裂的。

问:难道做好人,做善事也不对吗?怎样才算在道上,怎样做到中庸,避免烦恼和痛苦?

永明:前面讲了,天道是无善无恶,无美无丑,无垢无净,无好无坏,是自自然然,一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做好人,做善事肯定是对的,可是我们的身体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必须在道上,活在觉中才行。

所谓心在道上的意思,就是你的心不能执着在善上,执着善,善就变成了恶。

因为首先你是人,从人道的角度看,是人就有人性,有习性,有秉性,有恶的一面,有阴暗自私的一面,这是正常的。

我们要站在天道的角度,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美无丑,无垢无净的角度,用心来理解人的恶,接纳人的恶,包容人的恶,因为从天道的角度看一切恶也是幻像,

因为我们自己是人,也有恶,也需要被包容、被接纳,这样我们才能做真实的自己,

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纵那些不善的行为,我们也要看到,这些人道恶的行为,会给人(别人和自己)带来灾难、痛苦、失败、疾病等这些是人都不想要的结果,

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恶的行为,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种恶的因,必然会得到恶的果。

我们要做善事,原因是做善事会让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也是自私,我们要看清楚这个真相:

做善事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是自己需要做善事,不是别人需要你做善事。

没有人等着需要你的大爱,你的帮助,你的照顾,你做任何事都是你自己需要,不是别人需要,不要夜郎自大,自我蒙蔽,自欺欺人。

所以,我们不要拿那些慈悲、大爱、无私、奉献等这样的高大上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也不要拿来要求自己,因为你要求别人,就是管别人,管谁谁就会不愿意,就会对你反感,

管多了,人家觉得你是个被宗教洗脑的狂热的教徒,觉得你走火入魔,觉得你心里有问题,觉得你不正常,跟你格格不入,

最后大家就不喜欢你,不愿意你,不支持你,不配合你,你就会事业不顺,工作不顺,家庭不和谐,就会带来诸多麻烦、苦恼和痛苦。

为什么也不能要求自己呢?

要求自己,就是执着,就是自私,就是有求,有求必苦,因为那些标准,你短时间内也做不到,可能这一辈子也无法达到那些台上老师的高度,

你必须先承认这个事实,你只有承认这个事实,你才能完全接受真实的自己,才能看到真相:

真实的自己本来就是完美的,完美的定义是:

无美无丑,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垢无净。人人本质都是一样,人人本质都是完美,人人本质都是平等,

人人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自己,独一无二的能量体,独一无二的存在,本质上,你不比任何人好,也没比任何人差,其他人也是一样。

就像一棵大树、一株小草、一朵小花、一头野牛,一只蚂蚁,一切万物(植物、动物、矿物),无论长成什么样,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能量体,独一无二的自己,都是完美的存在,

天生物亦养物,它们不需要谁的照顾,谁的关注,也不需要谁的肯定,谁的爱,有天地的照顾就已经足够,每个人都一样,你也一样。

心在道上,活在觉中。

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意味着你要时时保持心在道上,活在觉中。

心在道上,就是把你的心时时刻刻放在中间,放在中间就是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边,不偏向善,也不偏向恶,不评判好坏,不嫌恶美丑,不在乎净垢,一切自然;

活在觉中,可是我们毕竟是一个人,真的不动就跟死人无异了,所以动念是正常的,必须造作,但是你得记住:

当你一念动起来后,就必须随时觉知到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要随时能够节制这个念,做到该动则动,当止则止,不被欲望所牵引,收发自如,这样才不会受到伤害。

要么不动念,要么念是善的,所谓善念就是要照顾到整体的利益,没有你我他任何一方受伤,而每一个善念要:

保持在那件善事开始之前,停止于那件善事开始之际,终结于那件善事结束之时。

什么意思呢?

保持在开始之前意思就是当你还没有去做一件善事之前,你要常常念想,你到底要做一件怎样的事情,来利益大众,娱乐自己,满足自己,而不是每天空想,空想是没有意义的,要有实际行动。

停止于一件善事开始之际,意思就是当你开始动脑动手去做一件具体的善事的时候,那个开始的当下,你就要停止你是在做善事这个想法,

你知道自己在做善,知道自己在帮助别人,又不执着自己在做善,在帮助别人,不需要别人的感恩,不需要任何人看到,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与肯定,

你要觉知到:做事情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自己体验,就是享受过程,做善是你自己需要得到那个最终的善果,是你自己的事情。

别人接受你的帮助是在帮你,成全你。

一旦你执着于善,你就会走偏,就会走向恶的一面,你就会错误的觉得自己在无私奉献,自己了不起,觉得自己慈悲、大爱,

觉得自己就像庙堂里的佛像,讲台上的老师,高高在上,高人一等,傲慢自大的情绪就会出来。

那个时刻你的欲望之脑就会认为,被你帮助的对象是需要被同情、被照顾的可怜虫,是个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弱者,

这是个错觉,会让你犯错:

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会伤害那些被你帮助的人,让接受你帮助的人,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们的心会因此不舒服,会觉得自尊被你践踏。

他们接受你的帮助,但是不会感恩你,也不会尊重你,如果有机会还会踩你一脚,以报复你对他们带来的伤害,

这种善恶之间的转换,恩怨的转换,在心里完成,这种转换非常微妙,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世界里会有所谓恩将仇报这种事情发生的原因,实际没有恩将仇报,而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所以,我们得明白,即使是一个乞丐,也有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尊严,内心也不会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一等,也渴望被别人尊重,

如果你拿一点钱帮助了别人,或者哪怕很多,比起你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态度,这点钱是微不足道的,

你不能让他们觉得不如你,比你低一等,也不能认为他们应该为此对你感恩戴德,

对万物的尊重,对弱者的尊重,是人类世界中最大的善。

所以,你要尊重他们,他们的心跟你的心是一样的,他们的人也跟你一样无二无别,你得永远记住:

那些被你帮助的人,他们接受你的钱物,是在帮助你,成全你的善行,成就你的善果。

因此,你要放低自己,感谢这些人对你的成全,不要对他们有任何要求和期望,你不要认为你是在做善,你只是在为自己而做。

否则善就变成了恶,伤人害己,这就是善念要停止于一件善事开始之际的意思。

善念终结于一件善事结束之时的意思,就是这个善念,在这个事情结束的当下,马上立刻放下这件事情,不期望这件事会给你带来任何的回报,不期望被帮助的对象任何的感谢。

这就叫心在道上,活在觉中,就叫该动则动,当止则止。

心无挂碍,心才会真快乐,真乐才能心想事成,才会获得一切想要的结果,收获一个幸福圆满的人生。

问:听您这一说,我算是明白了,原来我是中毒了,中了传统文化的毒,跑偏了---

永明:你可以这样理解,实际上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佛法,就像吃大餐,不是大餐没有营养,也不是大餐有毒,而是有的人吃多了,消化不了,结果被噎死了。

所谓噎死了,有两种表现:

第一、沉迷概念

庄子告诫我们:“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人类创造的文字概念、知识,无量无边。而生活中,很多人就沉迷在法中,迷陷在概念中,到处求法,迷陷在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美言、精句所描绘的善的美的意境之中出不来。

古人告诉我们:“大道至简。”

如果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于奔命,把脑袋变成了知识的垃圾桶,那你就死定了,终生不悟。

第二、知而不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多人学习圣贤书,只停留在理论上,并不去实行,那种知不是真知,自己也不能真受益。

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还是被欲望牵着走了,事实上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佛法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

解开生命的真相,为了修正自己的言行,为了遣除心中的欲望,就是为了做到:清静知足。

清静者智,知足常乐。

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目标学习,一定会人生得偿所愿,心想事成,美梦成真,富乐无边。

如果不是,而是反着来,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佛法,目的是希望满足自己无尽的欲望,满足内心的贪婪,那一定会中毒,一定会被噎死,一定是苦难无边。

因为,道不在好上,不在高处。

文章重点:

一、传统文化有毒;

二、心必须在道上,如如不动,善恶都不动,才算在道上;

三、执着就是一种贪,执着什么,什么就是毒,执着善,善就变成了恶,就是毒,就会被毒害;

四、真正的善,是为善不执着于善,为善者才是真高明,才能真受益;

五、真我是完美的,是独一无二的,完美的定义是:无美无丑,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垢无净;

六、真我不需要谁的关爱,不需要谁的认可,不需要谁的照顾,不需要谁的可怜和同情,什么都不需要,人人都如此;

七、所有的需要都是自我的需要,都是身语意的造作,所有的造作都是造作者自己需要,不是被造作的对象需要,做善亦然;

八、一个善念需要保持在一件善事之前,停止于一件善事开始之即,终结于一件善事结束之时。

九、真正的善是对天地万物,对弱者的尊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佛陀: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这六个字,修行之人要牢记
本性和万物到底是不是一体?
每日一歌 2016.10
每个起心动念,都在六道轮回。
厉害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
离心意识才能解决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