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青海的十大名门望族详解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击败河西匈奴,设令居塞,并在河西设4郡,青海东部归其管辖。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征讨河湟羌人,在湟中设护羌校尉,开始经略湟中,筑西平亭,从此汉王朝开始了对青海东部的控制。

四世纪初,吐谷浑人迁入甘青地区,后建立了吐谷浑国。

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后东进控制了青海全境。

宋时,唃厮啰势力渐强,以青唐城为中心,在河、湟、洮地区建立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地方政权。

宋徽宗时,唃厮啰政权势力日衰,宋军遂进占河湟地区,后宋徽宗改鄯州为西宁州,是西宁见于历史之始。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境内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自古以来就是西部民族活跃之地。历史上青海有很多的世家大族,现在就古代青海的十大名门望族进行一一详解。

西宁祁氏:祁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其一出自春秋时期晋国献侯四世孙奚,时为晋国大夫,受赐食邑于祁,在祁奚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封邑名称为氏,史称祁氏正宗。祁氏族人大多尊奉祁奚为得姓始祖。其二出自黄帝分封的原始姓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黄帝共生有二十五子,他给其中的十四个儿子分封了十二个姓氏,其中就有祁叔为祁氏,是最古早的姓氏之一。其三出自周朝时期官吏祁父,为掌管军事典制之重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其四源于回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等汉化改姓。

祁氏的主要郡望为太原府、扶风郡。祁氏的主要堂号有太原堂、扶风堂。元末甘肃地区西宁的土司,以及碾伯的土司为蒙古族人,明初归降明太祖,为朱元璋的蒙古驻军首领,被明太祖赐汉姓为祁氏,因西宁、碾伯,地处祁连山地区,属于取其驻地名称为氏。

青海马氏:马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出自西周时期官吏马质、楚国官吏巫马、鲁国官吏马廋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其二出自马服君赵奢的封地马服,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其三源自回族、满族汉化改姓。

马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陕西、黑龙江、山东等省,其中河南为马姓第一大省。马氏的主要郡望有扶风郡、京兆郡、临安郡、西河郡、广陵郡、华阴郡、正平郡等。马氏的主要堂号有铜柱堂、绛纱堂、扶风堂、伏波堂等。

青海马家从清末降清时开始割据西北,大民国马步芳时,已雄居西北数代,其麾下的马家军凶悍顽强,一直到解放时期才彻底消除。

乐都萨木鲁:原籍青海安多地方的藏族萨木鲁家族,研习藏传佛教,很多大喇嘛都出自于这个家族,他们又多在哲蚌寺学经,大多学识渊博,产生了很多的著名大喇嘛。

湟中都氏:都氏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其一出自战国时期齐国人公都子,为孟子学生之一。其二出自公都氏,春秋时楚国公子田受封于都邑,称为公都氏,其部分后裔单姓都,成为都氏的一支。其三出自元朝初期必里海,出自成吉思汗黄金氏族,以其卓越的功勋,被封为中书省益都路宁海州军事、政治、经济的最高长官,都达鲁花赤,世袭罔替,必里海成为牟平都氏始祖。

如今,都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陕西、安徽、山东、四川等省为多。都氏的主要郡望为黎阳郡。都氏的主要堂号有黎阳堂、鸿胪堂、余庆堂、植本堂。青海湟中都氏以宗章庭成为字辈。

河湟褚氏: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其一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邑地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其二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子段的封地,食采于褚邑,在今河南洛阳,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其三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官吏褚师,亦称市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其四源于满族、蒙古族汉化改姓。如今,褚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辽宁为多。

褚氏的主要郡望为河南郡、颍川郡。褚氏的主要堂号有河南堂、颍川堂、四备堂等。青海河湟褚氏以师段添寿舜天成栋武祖邦麟九坤裕恭新秀兆元生维文昌为字辈。

玉树乌氏:乌氏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其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玄孙金天氏少昊任命的官称乌鸟,专职负责掌管高山丘陵,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姬姓乌氏族人大多尊奉少昊为得姓始祖,望族出于颍川、汝南、鄱阳。其二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陇西西戎族乌氏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其三源于鲜卑族、回族、越族、蒙古族、满族等汉化改姓。其四源于西戎族,出自汉朝时期乌孙国,为西羌民族,其国王以乌为姓氏,其国后被鲜卑拓拔部所吞灭。属于以国名文化上汉化为氏。其五源于西羌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安定国,属于以先祖国姓为氏,其国王以乌为姓氏,其国后被鲜卑拓拔部所吞灭,其国民以乌为氏,是为平凉乌氏。其六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罗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乌氏的主要郡望为颍川郡、汝南郡、鄱阳郡。乌氏的主要堂号有懿穆堂、颍川堂、汝南堂、鄱阳堂等。蒙古族乌扎喇氏,世居萨尔和、康区、苏毗和多弥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乌氏、吴氏、武氏等。

海东聂氏:聂氏是一个多源流姓氏。其一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大夫食采于聂,在今河南省濮阳,其子孙以地为氏。其二出自姜姓,春秋时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其三出自古有地名聂北,春秋时属邢国,亡后属齐,居者以地为氏。其四出自改姓或他族汉化改姓。

当代聂姓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贵州、辽宁、安徽、河北、四川等省,其中湖南为聂姓第一大省。

聂氏的主要郡望有河东郡、新安郡、清河郡。聂氏的主要堂号有悯农堂、三礼堂、问政堂、东郡堂、积善堂、崇本堂、光裕堂、崇德堂、新安堂、理学堂、垂裕堂、河东堂。其中聂氏河东堂,为今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聂族的堂号。

湟中严氏:严氏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其一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孙,以谥为姓。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氏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姓原出是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其二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时秦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秦惠文王的异母弟上大夫嬴君疾,秦国宗室名将,秦孝公庶子,受封于蜀郡严道,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严君疾。严君疾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其三源于远古时代的古严国,其国人以国名为氏。其四源于鲜卑族,后燕慕容盛时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其五源于蒙古族、满族、彝族、土族、朝鲜族等汉化改姓。

当代严姓主要集中分布于湖北、江苏、广东、四川、浙江五省,其次分布于湖南、广西、江西三,其中湖北为严姓第一大省。中国已形成西起四川、东至江浙的长江流域严姓人口聚集区。严氏的主要郡望有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严氏的主要堂号有天水堂、富春堂、调山堂、古秋堂、钤山堂、宜雅堂、四录堂、尺五堂、海云堂、育德堂等。青海湟中严氏仍有族谱传世。

西宁吴氏:吴氏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姓氏。其一源于古吴部落。其二源于祝融氏吴回,其子孙有以吴为姓。其三出自黄帝姬姓,黄帝后裔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与仲雍在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吴国亡后子民多以国名为姓,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其四源自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苗族等汉化改姓。现代吴姓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贵州、江苏、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东、江西、安徽等省。

吴姓重要的郡望有延陵、渤海、濮阳、陈留、汝南、长沙、武昌、吴兴等八个。吴氏的主要堂号有延陵堂、至德堂、三让堂、渤海堂、让德堂、种德堂、世德堂、仁德堂、至德堂、秀聚堂、忠义堂等。青海西宁吴氏以金凤德明广照宪庆霖祥宣帝为字辈。

乐都杨氏:杨氏是一个多源流姓氏。其一源于晋武公次子,封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其二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为杨侯,春秋时杨国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其三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顷公时晋灭羊舌氏,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羊舌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其四源自扬姓,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其五源于鲜卑族汉化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其六源于白族汉化改姓,杨姓一直是白族的主要姓氏。

当代杨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五省,其中四川为当代杨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湘、豫冀鲁鄂两块杨姓聚集区。

杨姓的主要郡望有弘农郡、天水郡、河内郡等。杨姓的主要堂号有四知堂、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孔庙堂、不李堂,不陈堂,光裕堂、赐书堂、崇本堂、清白堂、务本堂、绍兴堂、瑞本堂、绍先堂、河东堂、栖霞堂、秦和堂、鸿仪堂、安阳堂、鸿山堂、新杨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洪洞堂等。青海海东市乐都杨氏以忠应维林元金富贵为字辈。

青海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他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青海的世家大族也如此,不同的家族有不同的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望出清河,清河十三大名门望族详解
古代内蒙古的十大名门望族详解
修谱时不可忽略的七大基本内容
琅琊不止有王氏,琅琊十四大名门望族详解
百家姓之阎姓、闫姓、颜姓、严姓: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有哪些区别
古代海南的十大名门望族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