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处于模仿敏感期的娃,最怕家长做这4件事!严重毁一生

在带娃的过程中,家长们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些“小大人”特别爱模仿。

TA会模仿妈妈做饭、做家务,要求和妈妈一样涂抹口红,和小朋友结婚...

有的宝宝还会模仿动画里的人物,摇身一变成为“美猴王”孙悟空...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这些惟妙惟肖的模仿行为,时常让宝爸妈惊喜不已。可在惊喜之余,宝爸妈们的心里难免有些疑惑:这是为什么呀?

其实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TA已经进入了模仿敏感期。

所谓的“儿童模仿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宝宝会有意识和目的地模仿他人的表情、语言、动作和社会性行为等,在2岁左右最为明显。

大家一定要重视模仿敏感期,因为孩子必须通过这一阶段才能形成自我。

引导得好,会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引导不好,会导致孩子发展滞后,引发不良行为等。

那么针对孩子的模仿敏感期,我们该如何去引导呢?

今天科大大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1

家长这些行为,会危害孩子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对于0-6岁的儿童更是如此,家长的行为、语言、表情等是他直接模仿的对象。这个模仿的背后,也是孩子对父母的认同。

如果家长有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也会“传染”给孩子。

大人抽烟、酗酒、没礼貌、飙脏话或者家暴等这些生活中常发生的场景,被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最可怕的是,这些不好的行为竟被身边的孩子一一学会。

因此,当孩子在模仿敏感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做以下4件事:

1.说话不算数

对孩子说话不算数,经常发生:

答应好给TA买玩具,结果后悔不买了;

说好去游乐园,临时改了想法...

家长这些行为,一方面会让孩子养成轻言许诺、失信于人的习惯,影响未来发展;另一方面也会消耗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影响家庭关系。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出口成“脏”

孩子对语言的学习模仿能力超强,家长经常说脏话,会让孩子感觉这就是正常的交流,这样会影响宝宝以后的人际交往。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不讲礼貌

不讲礼貌,对孩子未来的学业、事业都会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家长出现不讲礼貌的行为,比如在背后议论别人、随地吐痰扔垃圾等,孩子就可能模仿。而且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认可这种行为。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4.随意发脾气

家长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孩子也可能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其他人。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另外科大大要提醒家长们,在管好自己的行为之外,还要严格把关孩子接触到的内容,以防他们模仿其中的危险行为,尤其是动画片。(科大大前段时间写了动画片的文章,没有看到的家长可以阅读学习哦。)

既然家长不能做这些事,那该做哪些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模仿敏感期呢?

先点“赞”,科大大继续说!

2

利用好模仿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模仿的本质是认同和内化,从婴儿出生以后就开始了。

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孩子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宝宝模仿敏感期的发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0~2岁:简单模仿

这个阶段的模仿,也叫即时模仿。

宝宝会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表情声音,学习一些简单小动作。

例如:摇手说“再见”、学爸爸妈妈打电话、学小动物叫等。

家长建议:发展语言能力

引导方式:放慢自己的说话速度,不断重复

我们不妨这样做:

当你给孩子看小动物卡片时,可以慢一点跟TA说:大-象、猴-子...对,是大-象、猴-子。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在宝宝模仿、重复的过程中,会逐渐把学到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多些耐心哦。

■ 3~4岁:行为模仿

这个阶段,孩子的模仿力最强。

当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后,孩子的肢体动作也会愈发熟练。

由于这个阶段的模仿,跟宝宝未来的行为习惯有直接关系,所以父母可以从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角度做引导。

例如:宝宝会模仿父母刷牙、喝水、做家务等。

家长建议:帮助宝宝掌握基本生活能力(吃饭、刷牙、如厕)

引导方式:角色扮演,肯定孩子的行为并给予正面回应

我们不妨这样做:

爸妈可以利用孩子的兴趣,玩“过家家”的游戏,比如你扮演小猪佩奇的妈妈、宝宝扮演小猪佩奇吃饭的场景。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加强正向积极的模仿行为,让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当宝宝做积极正向的模仿时,可以肯定孩子的行为并给予称赞:“好样的!”“宝贝真是爸妈的得力小助手!”

这样宝宝才能更有积极性,认为自己有价值。

4、5岁后:品格模仿

4、5岁之后,孩子更多地会模仿父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因此,家长要格外注意品行等方面的表现。

例如:父母边吃饭边玩手机,孩子就要吃饭时候看动画片;你说话时大喊大叫,宝宝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也大声嚷嚷。

家长建议:规范行为,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

引导方式: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我们不妨这样做:

和孩子在一起时,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时间,随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和父母长辈见面打招呼等等。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外国教育家马尔库沙曾经说过:“孩子的目光就像永不休息的雷达一样,一直在注视着你。”

如果孩子身上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急着责备孩子,先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出了问题。

孩子无心的举动,却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完整。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走好你的人生路,做好榜样,演示给你的孩子看。

你家娃在模仿敏感期,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一起来留言区聊聊吧!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孩子两个不要管,两个不要惯,孩子必定变得优秀
让孩子学会做人
惩罚宝宝的10个科学小方法,家长收藏了
夹腿、摸私处=性早熟?做不好这2件事,娃要吃大亏!
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今后才能有出息,父母才会更省心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言行举止文明得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