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格王朝简史:西藏第一座天主教堂的建立

上一篇《古格王朝简史:天主教士的“魔咒” 》的里讲到,古格国王扎西扎巴德越来越不能忍受格鲁派教权的强势,开始谋求一种可以替代的宗教信仰。

就在此时,印度果阿教区的天主教士安东尼奥·德·安夺,不畏艰险翻越喜马拉雅山的皑皑白雪,来到古格传教。

两人见面后一顿神聊,扎西扎巴德似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替代品。

在国王的允许下,安夺德教士开始了群众基础的调查,经过短短25天的调研,他便做出了可以挑战巨人的判断。虽然,他也在信中承认,“古格寺院的尊巴(即出家人)人数有五、六千人之多”。

作为一个坚定的宗教传播者,安多德的信心似乎可以理解。既然民众可以接受佛教,那没道理不接受另一个“更好”的宗教系统。

而作为一国之主,扎西扎巴德对天主教的认可,则轻率的令人惊讶。

改变信仰这种国之大事,来个传教士聊聊,就能随便决定,治理国家也未必太简单了吧?!

安多德回到印度向领导汇报前,对扎西扎巴德提出了几个条件:

1、国王要加入天主教;

2、天主教要得到传教的权利;

3、请国王划拨土地来营建教堂;

4、传教士不参与任何商业行为,即便是国王有意愿,也不得命令传教士协助采购外国物品;

5、国王不得听信穆斯林的谣言,因为他们是异教徒。

对安多德的要求,除了第一条,扎西扎巴德没有明确表态,其余几条均满口答应,还专门发下了召谕。

这篇召谕被记载在安多德的信函中,其中有一句特别值得注意,“我们视他为我们的大喇嘛,并给予他向我们传布和教导教义的充分权利,任何人不得对他干扰捣乱。”④

这意味着,来到古格未满一月的安多德,轻易便获得相当于“大喇嘛”的崇高地位,并在国王权利的背书下,有了传教、建教堂的权利。

安多德在信中还描述,离开古格前他向国王赠送了圣物,当七个十字架被捧到扎西扎巴德面前时,“国王摘下帽子,接受了我赠给他的一个十字架,并把十字架举到头上,以最大的恭敬为十字架串上金链,挂在脖子上。王后、王子、国舅、王孙都照着国王的样子,接收了十字架”。

我相信,安多德得意洋洋写下这些话语时,可能他根本没想到,扎西扎巴德的做法,对古格王国和国王本人将意味着什么。

次年,当安多德再次来到古格,扎西扎巴德兑现了此前的承诺,将城中的一块土地,交给传教士来修建教堂。

这个地块在安多德的描述中,“是城中最好的一块土地,既靠近王宫,又御寒,几乎从早晚都能晒到太阳”。

需要注意一点,古格王城建于一座孤耸的山体上,王宫于山下河谷落差高达百米。

因此,王城内部几乎没有平旷的场地可用,扎西扎巴德为清空教堂所用地块,不但迁移了民居,修改了道路,甚至连老太后〔国王的奶奶)的住宅,也占用了一部分。而为了能让用地更为宽敞,国王还拆了自己的两间房舍。

1626年(明,天启六年)4月12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这天在西方教统中是复活节,而在西藏历史上是第一座天主教堂的奠基日。

国王莅临了安多德主持的奠基仪式,在他的描述中一切都显得相当隆重和正式,“复活节那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国王的王宫出发。国王一个人抱着奠基石,奠基石的中央有一个很漂亮的镀金十字架,十字架镶满了各种宝石,尽管实际上价值并不高,但看起来非常珍贵。奠基石的其他部分均用银丝进行了装饰。

我们来到工地后,把奠墓石放在祭坛上,以尽可能的宏伟和庄严仪式进行了祭奠。在奠基石落土之前,国王朝地上扔撒了许多黄金。

那天,有20个人装扮成穷人,他们穿上了大家参与制作的百家衣。这时,我们为教堂命名为“圣母的希望”,以此寄予我们的伟大的希望,并以圣母的名义恳请我主,尽快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我们神圣的信仰。”⑤

整个教堂的修建,果阿教区没有出过一分钱的费用,虽然按道理该有相应的拨款资助。

对此,安多德得意洋洋的向教区汇报了国王的慷慨。

他写道:国王派人从很远的地方木料(古格地区没有树木),王太后派人送来了砖块、石料。一座位于城外寺庙的喇嘛,送来了大量砖头,……砖是他们自己烧制的,搬运时也不请工人,而是他们自己用肩扛过来”。

至于用工则被城中居民义务承担,“许多人都自发地来到教堂工地帮工,有的担水,有的运土,还有的做其他活计,……没有一家达官贵人不把自己的儿子、女儿派来为教堂劳动。来这里劳动的人,有的连续20天、30天,也有的连续干两个月”。

工人的费用也不劳安多德操心,全部由国王承担,他甚至还为某些突击任务设置了奖励,“教堂边有一座小土丘,如果坍塌可能会造成一些小损失,国王就叫人把它挖掉,15个矿工承担了工作。完成后,国王拿出大量的黄金、琥珀和珊瑚作为奖励。

除此之外,吃饭问题也由扎西扎巴德包了,“他在教堂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每天都要给工人们送二、三次食物,并经常为工人们举行丰盛的宴会”。

工地上的工人唱着欢乐的歌谣,动作整齐的劳作,这场面将安多德感动得一塌糊涂,虽然他听不懂在唱什么,但对他来说,这就是圣母降下的福音。

其实,乐于助人和宽容是西藏人民固有的传统,淳朴的人民和普通喇嘛显然并不畏惧天主教和传教士,真正会感到畏惧的,是那些在宗教中得到了利益的人。

教堂工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国王对于教堂修建的帮助可谓倾尽全力。

期间,王国内连续发生了三次叛乱,已经开始有大臣告诫扎西扎巴德,擅自改变王室信仰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执拗的国王一心要扶持天主教来撼动格鲁派这棵大树。

一个成熟的领袖,绝不能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任何事情都要有备选方案。

但性格偏执的扎西扎巴德,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天主教的身上。当时的情形,用一句藏族谚语来形容,“为了治病,狗油也算药呀!”

“圣母的希望”建成时,确实成了古格王都的标志性建筑。

巨大的包铜十字架矗立在高高的山顶上,阿里炫目的阳光将它照耀得熠熠生辉。

仰望心中的圣地,安多德激动得热泪盈眶,他难掩心中喜悦的写道:“十字架安放得如此之高,似乎它正准备获得整个王国。”

一切发展得如此顺利,甚至让安多德产生了虚幻的幸福感,但准备获得王国的十字架基础牢固吗?!


参考书目:

①③④⑤、《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_伍昆明;

②、试论古格时期藏传佛教诸教派在阿里地区的弘传与纷争_黄博;

⑥、传教士与古格王国的覆灭_喻天舒;

⑦、《古格王朝》_霍尊;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兴于教而止于教(下)——古格悲风
转 古格王朝的覆灭
“拉达克王系”历史渊源
1984年西藏牧民为寻牛,误入庞大古城,被满地骷髅吓得转身就跑
【古格】|象雄和吐蕃血脉的强势合流
西藏古格王朝为何突然消失?藏尸洞里有何秘密?考古发掘揭开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