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牧漠北的蒙古人为何会出现在青藏高原?记青海蒙古族的迁移史!

前言

根据青海省地方2019年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青海省共有约9.6万名蒙古族同胞。蒙古族,古代长期游牧于额尔古纳河上游的部落群体,在13世纪初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因蒙古人世代居住于漠北草原,因成吉思汗而起随黄金家族而繁荣的民族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应该仅存在于北方的各省份,不太可能出现在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那么青海省缘何会出现蒙古族人的身影呢?显然这背后存在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迁徙史!

青海蒙古族

一、漠北游牧民迁徙青海早有先例,蒙古人只是追随先辈的足迹!

蒙古高原的游牧民迁徙至青海高原的行为古就有之。在汉武帝出兵河西断匈奴右臂之前,居于青海的羌族人便与漠北草原的匈奴人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河西被纳入汉朝疆土后,因为中原汉家百姓的大量迁入与强大的汉军防守这才使得羌匈交流中断。然而这种中断在汉末乱世中发生了改变!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割据一方,这使得整个国家呈现碎片化的状态。碎片化意味着有间隙可用,因此汉末漠北与青海的联系一度恢复。而这种恢复亦让鲜卑族慕容部的一部分族人通过了不设防的河西走廊迁徙到了青海。这部分慕容部百姓的首领便是在本部争权中落败的慕容吐谷浑。不得不说鲜卑慕容部的上层皆是颇有能力的领导者,慕容吐谷浑带着一千七百余家慕容部民西迁枹罕(今甘肃临夏),并最终在青藏高原边缘站稳脚跟。至其孙叶延统治时期,这些鲜卑慕容部人便已征服了周边氐羌族部落成就一方强国。国家既立,叶延遂以先祖吐谷浑之名定吐谷浑国名,由此开启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统一的少数民族国家-吐谷浑的数百年历史!

吐谷浑汗国

吐谷浑的迁徙与建国充分验证了漠北草原途径河西走廊迁入青海路径的存在。但这条路径并不是一直畅通的,如唐盛时,河西走廊则牢牢控制在中原王朝手中。而待唐朝崩落五代之际,此通道虽一度畅通,但更为繁华的河西地区却让草原南下的回鹘人驻足。而待西夏建立,此道又为党项人控制,由此漠北-青海通道一度中断!

无通道可走那当如何?那就自己打通这条通道!蒙古人的崛起给出了这份答案!

二、忽必烈对吐蕃部落的降服打开了蒙古人迁徙青海的大门!

蒙古人迁入青海的时间节点最早可追溯至13世纪20年代西夏国灭之时。1226年,拒不服从成吉思汗征调的西夏皇族被成吉思汗率领的大军围困在兴庆府。志在彻底灭亡西夏的成吉思汗即便病死于六盘山亦要屠尽西夏李氏皇族。因此西夏不可避免地沦陷了!

西夏为蒙古所并后,漠北草原通往青海的通道再次畅通。由此部分游牧于漠北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开始陆续假道河西进入青海。然而彼时青藏高原高原上的吐蕃诸部尚未降服,因此这部分迁徙的部落只能游牧于青藏高原边缘,并未深入。作为这部分迁徙而至的蒙古部落宗主,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次子、受封西夏故地阔端开始接触吐蕃地区的宗教上层,以期改善与吐蕃诸部的关系。这一接触令两个游牧民族对彼此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元朝统一青藏高原奠定了基础。

吐蕃诸部

阔端的接触最终目的只是保住自己的封地并无染指青藏高原的意思。然而在吐蕃崩溃后百余年的青藏高原是有需求与中原政权结合的。而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是两个影响元朝建立与发展的重要人物,一人便是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忽必烈,另一人则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活佛。

忽必烈改信藏传佛教为八思巴扩大藏传佛教的影响提供了契机,而作为回报,八思巴说服青藏高原上吐蕃诸部首领降于蒙古。两者的结合令阔端时期推动下的凉州会盟的成果彻底固化下来。由此青藏高原成为了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与此同时,蒙古人进入青藏高原高原的阻碍彻底扫除,因此有元一代蒙古人迁入青海的行为屡见不鲜!

凉州会盟

三、和硕特部的深入统治奠定了当今青海蒙古族的分布!

元朝入主中原不足百年便为新崛起的明朝所驱逐。元朝的北遁意味着河西走廊控制权的易主。不仅是通道的丧失,明朝的武力甚至让原归顺于元朝的青藏高原吐蕃诸部转而承认了明朝的宗主权。因此有明一代,随着北方长城的再次翻新修筑。漠北蒙古诸部已无可能在经河西迁入青海。当然虽然已无法再新迁入部族,但有元一代已迁入青海的蒙古部落依然可以享受恬静的游牧生活,当然前提是接受明朝卫所的管辖。为了管辖青海地区已投降的蒙古部落,明朝在西北地区设置了“蒙古七卫”(又称“西北七卫”),七卫包括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这七个卫所不仅稳定了明朝西北边境更为蒙古人游牧青海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无一不逃脱得了衰亡的命运。随着明朝进入生命的后期,松弛的边防给予了青海蒙古与漠北蒙古本部沟通的机会!形同虚设的明长城西端已然无法控制漠北蒙古诸部与青海蒙古诸部之间的交流。而相互交流之下,青海蒙古甚至开始倾向于接受蒙古黄金家族后裔的统治。这份忠诚在蒙古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败于满清西逃至青海中得以印证。

林丹汗的败亡意味着黄金家族后裔已无力重振蒙古,因此历史的重任转移到了西部卫拉特蒙古头上。早在明末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便已进入青海地区。而随着同宗准噶尔部的崛起并建立了强盛的准噶尔汗国,以和硕特部为首的青海蒙古开始转而支持准噶尔人。青海蒙古的“站队”自然引起了已入主中原的满清帝国的警惕。面对随时可能叛乱的青海和硕特蒙古人,清政府不断削弱和硕特可汗的权力,并最终引发了雍正年间的清军西进。随着强大清军的介入,以牧民为主的青海和硕特蒙古迅速败亡,由此青海蒙古最后一个强大的汗国-和硕特汗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清军西征

和硕特汗国虽然最终为清帝国所覆灭,但它却奠定了现今青海蒙古人的分布!于清帝国而言,和硕特汗国的叛乱只是部分上层贵族的忤逆,因此战后并未为难处于底层的蒙古普通牧民。于牧民而言,清帝国的出现只是更换了一个统治者罢了!只要还能游牧,那他们自然会坦然接受新的统治者!

终章:虔诚的藏传佛教徒,今日的青海蒙古人!

青海的蒙古族在血统上与漠北草原上的同胞无异,他们都是成吉思汗子民的后裔。然而他们终究还是因为环境而发生了改变!信奉藏传佛教并长期与藏民混杂的他们习俗上亦带上了一抹高原藏民特有的光晕!如今若是踏足青海腹地,作为外来者你可能很难分辨出一个牧民他是蒙古人还是藏人。传承与改变,在青海蒙古族身上得到了极佳的体现!或许会有一日,他们会如同先辈-鲜卑吐谷浑一般习惯于高原之上的文化并最终演化成一个类似“土族”一般的新民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海省有一个河南县,难道它是河南人集聚建立的吗?
宿命的轮回?帝国崛起背景下短暂兴盛但迅速衰弱的两个高原王国
让你最爱的人和最恨的人去青海
【吐谷浑】|先吐蕃崛起 为吐蕃所灭
晋朝时的西藏
【杂谈】雄踞高原的吐蕃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