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莓炭疽病该怎么治?

草莓炭疽病菌,有记录的目前提到3种,有专家称还不止3种,分别是胶孢炭疽菌、尖孢炭疽菌、草莓炭疽菌。

必须先说有这么多种,是因为不同种之间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而各地的主要炭疽菌的种类是不一样的,这导致有些地方说这个药好,可有些地方却没什么作用(排除用药水平的问题)这就是说我们在用药时需要轮换,当然轮换的原因还有长期使同一种药剂导致抗药性上升的问题。


这三种炭疽菌中,以第一种胶孢炭疽菌分布最广泛,寄主最多,除了草莓,它还可以为害林木、果树、蔬菜等。有报道称,甚至包括北方的苹果、南方的木瓜,这说明它是一个广泛存在病菌,环境中到处都可以存在。所以我们的草莓才这么容易得炭疽病。

接下来是它的全年发展过程:它以孢子或部分菌丝体在上年发生为害后留下的病残体度过冬季,遇到合适的作物,在合适的条件下,开始侵害植物。传染过程,可以风传,也可以是水流。

那么合适的条件到底是什么?也许我们很多人只知道高温高湿容易发病,其实不然,那只是它的最适宜条件。

它在10-35度之间都可以生长,最佳的温度是25-30度之间。

但病孢子(就是炭疽的儿子)的生长必须有水(或高湿)通常是85%以上,90%以上更有利。

这下大家应该了解它的温度范围很大,也就是说整个繁苗期和生产期大部分温度都是合适的。这里主要可控的就是湿度了,当然雨水除外。

接下来我讲的是它的最可怕之处:它从病菌孢子(它的儿子)萌发侵入植物-菌丝生产-再产生孢子,这个过程在合适条件下只需要4天。也就是说一旦有一个孢子侵入了,又没被阻止(没有使用保护性药剂),它在4天后会产生大量的孢子,然后开始扩散。


所以它全年发生的过程经历:潜伏期-逐步发生期-然后暴发期。


这个过程,在雨水和风的帮助下,非常之快。当有病斑发生了,而且产生了孢子,那也就意味着:如果下雨,它可以随着水传。如果大晴天,有风,可以脱离病斑,由风传。病斑在湿度大时,会产生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土壤粘性大

不通透

积水

盐分高(EC值)

酸化过大(pH值低,如pH6以下)等,因此都有利这个菌的发生。

一方面是酸化有利菌的生长(土壤酸化有利于危害性真菌孢子生存)。另一方面粘性大、不通透、积水、盐分高(EC值),对草莓的根系有破坏作用,草莓生长的不爽快,抵抗力就下降,炭疽及其它根系病菌就有机可趁了。

尤其是匍匐茎与子苗伤口最容易染病。即时表面没有伤口,病菌都可以入侵进去。如果有了伤口,那侵染速度更快。草莓叶片、叶柄、匍匐茎、短缩茎(主茎)、果都可以受害。


这是一种急性的叶部病状,非常快,短时间内出现,记得一点,炭疽既然有炭字,炭是黑的,所以它的病斑也是黑的。


这个病斑也是炭疽,这是从叶边缘进入的。这些叶面的不可怕,但有它在也就意味着,草莓快死了。最厉害的是下面这种。


由地表接触土壤部分的主茎干进去的。它可以是从匍匐茎抽出的地方,也可以是从叶柄内侧,还可以从叶柄外侧进入。最后就变成这样了。


中午至下午时间,倒下了,晚上再立起来,第二天又倒下,然后再过2-3天,就真死了。


切开短缩茎,教科书经常说炭疽从外侧侵入,无法突破维管束,其实不对。




下面讲育苗,这也是莓农朋友们现在最关心的。育苗从垄开始讲,不要喷我,我说的,你们干不干,自己做主。

垄很多人知道要开垄沟(北方某些地方没有这习惯),边沟,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排水吗,可大多人只是想,别让水淹了我的草莓。还有很多人也知道要做弓背垄,可真做起来,哪个弓做的完全看不出来。



刚才已经有人说过了,中间高,两边低。或一边高一边低。好吧无论你怎么高法,有个原则是要能从3月顶到8月底。

所以从一开始就要留有足够的高低差,否则正好8月雨季来临,早就没了高差了。然后你刚好苗床上有那几株炭疽苗,然后又有孢子,那么苗床没了高差,于是地表水流也是无可避免了,于是你的一床苗,在几场雨之下,就死光了。(俺一般是种苗这边高另一边低)

昨天有网友也说,如果有一株炭疽,那么两侧1米之内苗不必要了,因为风险大了。因此还有一个手段,就是每隔5米或几米,在垄中间开一条横沟,阻挡横向水流。因为母苗带菌,比自然的菌要多几十倍的可能,所以得让母苗所带的菌孢子,在有水的情况下,直接入排水沟,而不是在垄面到处跑。

下面的苗床炭疽的管理,如果有什么不对,大家批评,尽管我也一再强度合理用药,但有的时候,有的地方,有的农户确实做不到。

如有黑茎,叶斑,必须首先清理干净所有病斑。

A.打药时间:

1.雨前、雨后,保护+治疗;

2.平时7-10 天1次;

3.长满前15天,连续3次,间隔5天打透,之后没机会了;

4.劈叶、疏苗后,立即用药。

5.如果已经较重了,清理干净所有病斑,然后立即连续2-3遍药,间隔3-5天,保护+治疗。


B.药剂:大家都知道,轮换用药。咪鲜胺+嘧菌酯、吡唑.代森联、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苯甲.嘧菌酯。预防时可以用复配好的制剂,治疗最好单剂自己用单剂复配。


C.打药方式:飘打无用,地面、匍匐茎、叶面、叶背打透,关键一点药剂必须到达主茎接触的土壤周围,浸润它,地表要打湿。


D.控旺:旺苗易感,控旺壮苗对炭疽病抵抗力强,怎么控,不敢乱讲,情况复杂,要求多!


这里要强调一点的就是在苗期的用药,请各大育苗企业,应该尽量少用一些,生产棚中常用于防治白粉病的药,比如健达等,给大家生产栽培时留点东西用。


再一点就是如果你在苗床上,叶片上发现其它叶斑病了,那么请必须注意前期防控已经有了不到位的地方,炭疽已经存在暴发的可能。


最后一点:肥水不合理(氮肥过足、旺长),叶片、主茎幼嫩,有利侵染,因为它只能从幼嫩组织侵入,不能侵入老叶及相对木质化的主茎表皮,所以适当在药剂中加入少量的唑类药,增加主茎(短缩茎/假茎)表皮的木质化成都,能提高抵抗力。


炭疽病是夏季草莓育苗基地的重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生蔓延速度非常快,对草莓苗的质量影响很大,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用于炭疽病防治的有效药剂有几十种之多,但莓农们每年育苗期间的炭疽病往往都是防不胜防,除去田间管理因素,药物防治过程中有几点建议提供给大家。


1、用药配方不合理

已登记炭疽病的药剂(单剂)

保护性杀菌剂

二氰蒽醌、百菌清、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克菌丹、福美双、福美锌、氟啶胺、络氨铜、氢氧化铜、松脂酸铜、波尔多液

内吸性杀菌剂

戊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氟环唑、腈菌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三氯异氰尿酸、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抑霉唑、咪鲜胺、咪鲜胺锰盐、溴菌腈、唑醚菌酯、啶氧菌酯、嘧菌酯、肟菌脂

 

目前登记防治炭疽病的杀菌剂成分要几十种之多,其中保护性杀菌剂有13种,内吸性的杀菌剂有18种。很多莓农朋友防治炭疽病时只注重内吸治疗性的药剂,轻视保护性药剂的使用。
  
保护性杀菌剂喷施后可以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抑制病菌孢子的萌发和入侵从而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保护性杀菌剂杀菌谱广,兼治性强,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内吸性治疗性杀菌剂是指病菌侵入作物后或作物发病后,施用的杀菌剂能渗入到作物体内或被作物吸收并在体内传导,对病菌直接产生作用或影响植物代谢,杀灭或抑制病菌的致病过程,清除病害或减轻病害。这类杀菌剂杀菌专性强,治疗效果好,但易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


一般在防治草莓炭疽病用药时应2-3种农药混配使用,混配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抗性和相互增效,但农药复配是一门科学,不是随意选几种药剂混用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的,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

杀菌剂之间的混配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分别是拮抗效果(1+1<2),相加效果 (1+1=2),增效作用(1+1>2),作为草莓种植者很难去掌握这些专业性很强的知识,但可以遵循两条基本的原则

①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进行混配;

②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进行混配。

 


2、喷药有效率低

草莓炭疽病前期主要是在匍匐茎上发生,草莓匍匐茎细长,上面有附着细细的绒毛,使得匍匐茎很难均匀的附着药剂,即使喷再多的药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影响防治效果。

① 每次喷药都应加入喷雾助剂,可以减少药液的表面张力,达到更好的润湿性,使药液更均匀的附着于匍匐茎和叶片,起到更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如:有机硅类助剂、植物油类助剂。

② 喷药过程中应注意的是选用雾化效果好的喷头,省药的同时也提高防治效果。


3、药剂质量良莠不齐

很多不法企业瞅准莓农朋友们对草莓炭疽病防治难的头疼心里,在包装上进行虚假和误导宣传,如对炭疽病”特效”,还有随意编造有效成分的。



来源:莓管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莓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控(纯干货)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郑果丰:草莓移栽后,事还多着呢!
露天育苗草莓炭疽病防控技术
草莓高手之路①——战胜炭疽好度夏!
专家讲解炭疽病,错过真的可惜!草莓炭疽病的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