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操课】黄玉峰:不同体裁的课文怎么教?(一位特级教师的散文、小说、戏剧、诗歌课堂笔记)
欢迎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刊社出品的好老师微信,点击标题下方的“好老师”可以订阅哦!
  圞圞散文、小说、戏剧、诗歌,这些体裁的课文,是不是各有各的教法?其实呀,有不少“高段位”老师都认为,一篇课文只要看体裁就可以基本判断怎么教!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黄玉峰看来,散文需要知人论世;小说、戏剧则需要勾勒出一系列众生相;而诗歌,则需要把握住学生的心。
  怎么样,是不是听起来还不错,那就跟小编一起看黄老师是如何操作的吧!
  散文怎么讲?知人论世最重要
  诀窍:要抓住作者在那一刻的心情,力求还原他当时的所遇所感。
  常见错误:抓住只言片语而作庸常化的发挥,看似四平八稳,却牺牲了散文的“神”——那是最宝贵的东西。
  解读散文,要抓住作者在那一刻的心情,力求还原他当时的所遇所感。
  无论写景、记叙,无不是在抒发作者主观的喜怒哀乐。当然,也有议论性的散文,但和针砭时弊的杂文不同,即使议论也多是因境遇而生感慨。
  一个有个性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场合所流露出来的本相,将是最变化莫测、也最充满性灵的文字。不回到当时作者的原点,不能有准确的把握,也难以得到有意义的启发和共鸣。
  而流行的做法却是抓住只言片语而作庸常化的发挥,看似四平八稳,却牺牲了散文的“神”——那是最宝贵的东西。
  课堂录:
  《故都的秋》:并非悲凉,而是卖弄才情
  思路分析:回到零起点,从头开始了解这篇文章,这个人1、从头了解这篇文章、这个人——2、回到“那个人的那一刻”——3、找到文章的真实所在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是各种高中语文课本里的经典之文。这种文章很“好上”,因为经典,各种教案教参已经积累了厚厚一沓。文章的结构已经被分析得滴水不漏,几乎闭着眼睛都能说出要点——文眼是“清静悲凉”,首尾呼应,调动了几种感觉,有几个画面……
  我教《故都的秋》,没有拿出那一套已经烂熟的套路,而是走了一条费劲的路线。费劲在于必须回到零起点,从头开始了解这篇文章,这个人。
  郁达夫是个忧郁的人,这类人的特点是感情纤细、敏感、好作伤感之辞。加上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把文章的主题定性为“悲秋”,抓住“清静悲凉”做文眼,再“升华”到家国之忧,再容易不过了。但是,人是有多面性的,一个先天气质忧郁的人,也并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沉浸在悲痛当中。给一位作者贴上标签,便又有失却了多面性的风险。
  细读文章,除了悲凉两字之外,全文并没有哪里流露出悲的情绪。反而还饶有兴致地写了在秋天的院落里喝茶,品评牵牛花之类的闲趣,把北国的秋天写得很美。
  这时候,除了知人论世之外,还要论到“那个人的那一刻”。
  郁达夫是富阳人,当时家在杭州,《故都的秋》作于北平,但他去北平并非久居,而是度假。实际上,那是一次补过的“豪华蜜月之旅”。为了避开南方的炎热,郁达夫携妻带子举家北上旅行,一路游山玩水。
  1934 年 8 月 16 日,郁达夫日记的开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晨起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日记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
  至少可以明确三点:第一,作者当时在旅行之中,心情很好,并没有什么变故遭遇,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杂志社;第二,“故都”两个字并没有深意,定下这个题目和前一天的偶然所见所感有关;第三,这篇文章构思时间极短,写作的时候编辑居然就在旁边“坐索”催逼,简直如同一篇考场“急就章”。
  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堆砌意象,卖弄才情。这样的文字有着眩人的文笔,但并无真正精细的构思和丰富的思想,这就是《故都的秋》的本来面目。
  小说要读全,绘出一卷众生相
  诀窍:学习的前提在于“全”,让学生读整本原著
  常见错误:作品“精选”,长篇作品只截一小段
  我上小说课,总是千方百计追求让学生浸润其内,涵泳其中,真正地吸收小说内在的养分。我们的语文课本对于小说的处理往往是最不能令人满意的。碍于篇幅,长篇作品只能截一小段,就连《阿 Q 正传》这样的中篇作品也只能选一两节而已。而我这样做的前提在于“全”,不但不把课文割裂,而且要拿来文本,读整本原著,不但要读这一篇小说,而且要补充其他相关的作品。
  只有这样,一部刻画人间百态、社会众生的经典作品的好处才能发挥出来,作品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细腻的营养才能让人深入汲取。
  如果怕加重学生负担,宁愿少分析,少讲解,少布置甚至不布置习题,省出时间来读。相信学生的能力,也相信伟大作品潜移默化的力量,要好过在茫然无知中蜻蜓点水式的所谓问答讨论、分析讲解。
  课堂录:
  《老人与海》:把美国拓荒者精神讲给学生听
  分析思路:以一篇带多篇1、找到文章主题:美国拓荒者精神——2、多文本引入,帮助理解——3、为学生展开一幅众生相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硬汉小说,表现出一种美国精神——冒险、积极、向上、拼搏,赞美个人英雄主义,这是一种拓荒者的精神。
  文章本身不长,于是我介绍了美国诗人惠特曼有名的《草叶集》《我听见美洲在歌唱》和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
  学生们看过电影《死亡诗社》,对惠特曼的那句“啊,船长,我的船长哟”已经耳熟能详。然后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印刻下“荒野情结”的痕迹。我又讲了几个美国总统的故事:华盛顿做过土地测量员,林肯小时候跟着父亲用斧子垦荒,富兰克林在大雷雨天不要命地放风筝,“从上帝手里偷走闪电”更是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一种生气,而美国的奇迹般崛起,和拓荒者精神是分不开的。这个国家至今依然维持着先进的物质文明和文化,值得每个年轻人去学习、理解。
  戏剧:学生亲上阵,寻找代入感
  诀窍:系统理解每个人物,能把自己当导演
  常见错误:一叶障目,只讲零碎两幕
  戏剧更有张力和现场感,冲突表现得更集中,可以说是一种浓缩,所以更应该整本地去读。课本里零碎的一两幕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而且最好是学生亲身排演一遍,这样才会有代入感。
  我们知道,演员在排戏的时候,导演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给演员“说戏”。尽管导演一般并不是剧本的创作者,但是他必须对剧本有全面的把握和自己的认识,这样才可能把一出出戏统合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教师要做的工作也是一样的,首先自己要对整出戏,对每个人物有系统的看法,才能帮助学生“进入角色”。
  课堂录:
  《雷雨》:在周朴园身上我和学生看到了人性
  分析思路:以细节、用生活为学生补充血肉1、剧本为框架——2、细节作补充,串联起每个人的成长轨迹——3、带着学生了解“人”的成长剧本给了框架,教师就要用自己的生活去补充血肉,把每个人的前因后果,成长的轨迹都串起来。
  钱谷融先生有《雷雨》系列的评论,讲周萍,谈繁漪,说周冲,我请学生看了,再来分析角色。周朴园的形象,一直固定在“虚伪”“奸诈”上面。他和鲁侍萍的纠葛,被解读为富家子弟玩弄丫鬟,始乱终弃。
  但是,从曹禺的原作中看,一切都没有那么简单。他给儿子起名叫“萍”,用儿子的名字纪念他母亲;他保留家里的陈设,甚至关窗的习惯。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都完全没有作伪的必要。两人重逢时的对话,是极细腻而有张力的。
  周朴园:(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
  火呢。
  周朴园:(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
  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朴园: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哦,好地方。
  几处细节,折射出周朴园的心日日夜夜没有忘记三十年前。
  那一段往事具体如何,剧中没有交代,但是从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就可知晓。他懦弱而自私地辜负了鲁侍萍,但他的儿子周萍比他更怯弱,所以对女性造成的伤害也更大。
  从本质上说,周朴园绝不比周萍更坏,甚至,他曾经也不比周冲更少激情。周朴园曾去德国留学,也读过政治经济学,也做过社会改革的梦。这些都是从细节折射出来的。
  这折射出一些人性中普遍的问题,起起伏伏中,“激情”“怯弱”和“无奈”,这些人类永恒的困境却并没有消失,因此反映人性的作品的价值也就不灭。
  诗歌, 要以人心为指向
  诀窍:词牌、韵脚、平仄、对仗……教给学生“解压缩”的能力
  常见错误:浅浅地照本宣科,学生不但理解不深,还容易遗忘
  诗是短小的,仿佛电脑里的“压缩文件”。小小的篇幅里凝聚了最抽象、最概括化的情感。所以在文学体裁中,“诗”的时效性往往是最强的。几十年前的小说和散文里描写的社会风景和现在早已是天差地远,但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的句子却永远直指人心。
  但是,诗同时也是对欣赏水平要求最高的体裁,要欣赏诗的美,就要有“解压缩”的能力。
  诗首先是一种形式艺术,讲究形式美,格律诗对形式有近乎严苛的要求。所以和诗相关的文学史常识是最多的,词牌、韵脚、平仄、对仗,等等。浅浅地照本宣科,学生不但理解不深,还容易遗忘。
  这时候,我的诀窍依然是“满贯法”,大幅度地增加量,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
  课堂录:
  《登高》:我用满灌法,让学生发现诗歌的个体特点
  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赏析,必须要经历满灌的过程 1、讲登高?推出系列作品——2、千篇一律?看得多才能发现“个体”比如,杜甫的《登楼》。如果空讲“兴亡之叹”“家国之忧”,对学生来说未免沉闷无聊。我在讲这首诗时就安排了一个“登高系列”,把许多与“登临”有关的诗文放在一起,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
  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登楼赋》,就已经定下了“登临”的基调。“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状景。“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思乡。“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忧国。“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述志。“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悲怆。对照杜甫的《登楼》,是不是也是这么几个内容?
  在分析孤立的一首诗时,析出“思乡”“忧国”“兴怀”那几个点来,再联系一下作者的身世,乍一看很能唬人。但是,渐渐地,学生就会发现千人一面,在这方面的思维和鉴别力慢慢就迟钝了。这就好比介绍一个人的时候只说“他长着两只眼睛,一个鼻子”。话虽不错,却是正确的废话。
  出过国的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会觉得每个外国人好像都长得一样,这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被“共同特点”吸引住了:高鼻梁,非黑色系头发,蓝眼睛,性格也都差不多,都比中国人独立些,张扬些。过一段时间,和许多外国人打过交道之后,对共同特点习惯了,才会开始注意到“个体特点”,渐渐地知道这是 A,那是 B,到这时才谈得上认识一个人。这个过程用分析讲解是无法替代的。只有经历过“满贯”才能彻底变化。
  诗词鉴赏也是一样,在“满贯”之下,雷同的内容越来越熟悉,渐渐地“消失”。而每个作者的个性:杜甫的凄苦,李白的空灵,王勃的尖锐,范仲淹的厚重。这时候才能真正地被学生所注意。
  圝圝给黄玉峰老师提提问题吧!
  圝圝亲爱的老师,您有哪些教育教学难题想要问问黄玉峰老师吗?
  圝圝给“好老师”的后台留言吧,您的提问很有可能就会被我们带给黄玉峰老师,得到他的回答哦!
  本文编辑:赵天骄
  责任编辑:赵天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玉峰:小说怎么教?
高考语文课内小说、散文、戏剧篇目考点梳理
故都的秋 有了这些谁还稀罕看红叶(内附送欢乐谷门票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留白”与“补白”
群文阅读的选文方法
艺海拾贝——散文朗诵《故都的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