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ONY 索尼 A7R3 数码相机 入手体验

本文没样片,本文没样片,本文没样片

首先,我承认我是冲动消费,但是我不是一名索粉,所以不属于信仰充值型的消费。

很有意思的是我不是一名索粉,经常吐槽索尼,但是自己花钱买过索尼很多东西,从CD机到MD到耳机到相机到游戏机到电视机。而且我很喜欢买旗舰或者次旗舰产品,比如当时CD机买的就是NE20,也算是最后一代旗舰了。曾经的索尼是技术好,设计也好,技术设计相辅相成。现在的索尼总觉得技术依然好,设计差强人意,过多的用技术去弥补设计的缺陷。

我对品牌偏好比较偏向苹果,也觉得苹果更加像曾经的索尼。但是有意思的是除了10年前给自己买过一台160G的iPod Classic,其他时候从来没花钱给自己买过苹果的产品……

其实我上一篇GX85的晒单就提到过我去线下店预订了A7R3,不过在那篇文章之后的几天之内,我把预定又取消掉了。

因为我发现招行信用卡商店定更加划算啊!12期免息,虽然是在招行预定的,可是销售方就是索尼官方。骑士就是索尼用了招行的平台而已,无论是开的票还是400联系电话都是索尼网站的。23999如果走12个月分期,然后把这两万四随便找个年化4.5%利率的网络理财,每个月拿出2000用来还款,一年下来能拿到接近600利息呢。不过爆料了不知道为啥张大妈没通过,JD到是通过过两次,竟然用3000-211券也能算历史低价……有时候觉得张大妈上的爆料真心是迷。

发现

Sony/索尼 ILCE-7RM3 A7RM3全画幅微单 索尼微单 - 招商银行网上商城23999元值友爆料原文:索尼A7R3预售,招行信用卡商城12期免息,还和官网一样送32G高速卡,应该是目前最合算的预售途径了。12期分期把这些钱扔在年化利率4%的网络理财里,都能有500的收益呢。我已经把上周线下旗舰店的预约退了,改在招行预定了。Elfensin|值0评论0收藏0去购买查看详情

邮箱收到的订购确认邮件,就是Sony Store的官方邮件发过来的。

好吧,吐槽结束,写正文。

在忍受了索尼接近两年后,我去年年底把索尼全家出了,然后开始用GX85。不得不说M4/3非常好用,体验强无敌,GX85掉打索尼大法全家。不过画质是差,iso200起步,而且暗部一样全是噪点。

接近年末,发现还是需要一台全副相机。之前一直用的索尼尼康,都属于宽容度很不错的机器,我已经习惯了欠曝过曝直接后期拉回来。而且松下相机用多了,本能的就无法接受非触摸屏非翻转屏的相机。本来是准备选佳能的,因为几家提供全副的厂商中,索尼、尼康我都用过,徕卡买不起,想在余下的佳能、宾得中选择的。K1机器不错,银色版本又信仰又好看,不过镜头选择比索尼还坑,就率先pass了。

那就剩佳能了,6D2宽容度感人,相位对焦点覆盖率感人,双核对焦虽然强无敌,翻转屏设计,触摸屏使用体验也很好,但是奈何缺点实在太明显。5D4倒是各方面都还可以,但是没有翻转屏。没有翻转屏的触摸屏比没有触摸屏的翻转屏还要鸡肋。

最后纠结了一个月,一直在想到底要不要买D850,回归尼康。说到尼康,如果D750对焦范围再大点,屏幕是触摸屏,那我肯定选择D750了。

其实我当时都已经想好了,如果我选了佳能,拿到手po朋友圈或者发晒单的时候我一定狠狠的嘲笑索饭一把:“索尼的机身就是标准直男癌一根筋设定,数据参数强无敌,但是软件方面强行喂屎”。

然后a7R3就发布了,然后我去试了下发现之前让我吐槽的很多问题多少都得到了改善,然后我就预定了……

以下这张图是给我自己的。

其实本来我上篇晒单还有一个作用是想收集一下大家有没有什么关于R3的问题,我可以写在这篇文章里,不过上一篇估计是因为是M4/3的机型,不大吸引人,也没人问到关于A7R3的问题,所以这篇文章只能根据我自己想法来写了

。我尽量挑一些目前网上比较少的东西来写,主要写一下和A7R2之间的区别。

先写一下,因为我现在手头的FE镜头只剩24-70 za了,所以拍的照都是拿的2470ZA拍的。所以本文没有样片,毕竟这个头顶着蔡司小蓝标,实则是个大狗头 = =

开箱:

发货用的是顺丰陆运。我是9号下午五点发出来的,上海浦东到上海浦东,10号早上就到了。

不过顺丰竟然自说自话放到丰巢自提柜里去了,也不联系我一下……

拆开后基本没有什么缓冲保护,就两小个气泡,还好箱子外观没有损伤。

包装盒和送的卡。

全拆开就这样了,所有东西包括机身,肩带,电池,充电器,充电器电源线,type-c线,说明书。发现竟然R3没有Phase Capture One的宣传纸了,让我一开始以为索尼不和他们合作了……

配件:

先说配件吧,R3比起R2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就是电池换用了A9系列的FZ100电池替换了之前用了好多好多年的传家宝FW50。

正好我这里还有一块沣标的FW50,之前卖机器时候没找到,后来才在防潮柜里翻到的…

对比一下大小。

可以看到无论长宽高,FZ100都比FW50要大一圈。因此索尼可以号称新电池可以提供原来2.2倍的续航。

因为电池体积加大了,充电器插口也不直接在充电器上,而是另外拖了一根线。

机身线竟然换成Type C线了……虽然这可能是未来趋势,但是这也是我家唯一用Type-c的设备,连备用的线都没。话说这原厂线真特么粗啊。

送的32G的卡。读取300MB/s,写入299MB/s,真的非常强。当然这张卡我也没用电脑测试和标称速度差了多少,因为这个速度早就超过我的USB 3.0读卡器的速度了……

SDXC II 卡,所以背面多一排“牙齿”。

外观

机身正面和A7R2几乎一毛一样。要说有什么区别吧,快门键的那个坡度位置稍微高了一些,其实和a9一样。

背面改变比较大,就是去掉了左肩转盘的a9。

A7R2就开始用的EVF T*镀膜。不过港道理,没有x用。

a7R III标记。

右侧是变化最多的地方。原来的AF/MF,AEL拨杆被拆分成了两个按键,并且挪走了。从我的习惯来说我觉得挺好的,原来的拨杆并不是特别的好用。

用来取代拨杆的就是这个摇杆了,可以用来选择对焦点,也可以用来在菜单中控制方向。手感上,实话实说不能说完美。虽然索尼把摇杆中心做了一个弧形,可是手指并不能嵌进去。摇杆上有一圈突起,可以看出索尼是想用这圈突起来增加摩擦的。但是事实上使用时间稍微长一点反而会让手指很疼。

从我的观念上来说,一个下凹的,并且四周有突起的与手指接触的摇杆,必然是希望手指能嵌进去。但是这台机器上的四个突起好死不死的正好让指掌和摇杆之间留了一段空间,增加了压强。并且因为摇杆是可以按下去的,为了防止误操作,就不能从上向下施加压力,不能很方便的去推拉摇杆,只能用手指与摇杆的摩擦力来移动摇杆。目前在菜单中我没有找到可以给这个摇杆自定义的地方,不知道是我没找到还是真的没有,但是我希望索尼后续能够让摇杆自定义,我肯定把按下去的功能给关了……

具体的说不大清楚,最好自己去试一下这个手感。

录像键被移到了EVF右下角。我是比较喜欢这个改动的,既方便,又不容易误触。

原来录像键的地方改成了SD卡槽的开关。

终于支持双卡了。不过索尼的思维还是很奇怪,竟然上面是slot2,下面是slot1。

slot2不支持sdxd ii,但是却支持记忆棒……

机身顶部好像没什么变化。

手头只有这么一个镜头,装上之后还是比较和谐的。

这头虽然烂(是真烂),但是有小蓝标呀。

接口和a9比,少了一个网线口,多了一个type-c口。

虽然我一直吐槽索尼除了cmos之外其他都很糟,但是索尼有一方面还是挺好的,usb充电可以边充变用。要知道很多友商的机器虽然支持usb充电,可是充电的同时是不能使用的。

热靴依然是Mi接口,索尼难道是MI boy吗?

其实个人来说,我还是很喜欢原来的i-ISO接口的,我现在剩下的两个索尼灯都是i-ISO的接口。但是相机的热靴,有时候除了做热靴之外还要起到冷靴,去装一些其他配件的作用。

F43m装上去过大。

F20m过于单薄。

还是TT350最适合。

总体来说a7R3的外观就是去掉了左肩转盘的a9,在操作方面和a9也是一个级别的。

开机咯开机咯~

一开机就是基本设置,习惯性的把我的爪子伸向了屏幕。然后才想到丫支持触屏……

索尼的菜单反正就这个样子了,设置逻辑一坨shit。

比如说,有一页如下:

请大家猜一下,最后三条是什么意思?

我一开始以为是选择双插槽储存内容之类的。

点开一开竟然是自定义储存快捷键设置……

更可怕的是最后一页的选择媒体,竟然也是和快速储存有关的,而且我看了说明书还没看懂……

菜单换了a9的新菜单了。一共分6大类。每类下面又有很多小类别。可是很无厘头的是完全没理清索尼是用什么逻辑去分类的。我一开始以为第一类是摄影设置,第二列是摄像设置,但是所有的自定义设置却又是在第二列里的……

每一类下面的小类又无法快速选择,更糟糕的是如果你一不小心在切换小类的时候切换了大类,恭喜你,之前的翻页要重新开始。

索尼菜单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用左右来切换主菜单,然后上下切换进子菜单。子菜单翻页用左右翻页,子菜单之间的条目用上下来切换。看起来很好,可以快速在各个子菜单之间切换。可是如果一不小心子菜单按穿了,会切进主菜单。然后如果这时候你还不小心按了左右键,那么之前的子菜单页面是不会保存的,直接从第一页开始。少侠请重新来过。

明明只需要和松下或者尼康一样,让主菜单和子菜单都做成垂直的,然后加一个菜单记忆就行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索尼还是学不会。

既然说到说明书,再吐槽一下说明书。

索尼的说明书,目录是没用的,想自己直接翻也是没用的。要找什么只能去找索引。

为什么?

因为索尼的说明书排列逻辑和菜单逻辑是特么完全不一样的!顺序都不一样的!

要是在菜单里看到一个不知道什么鬼的东西,你根本不知道去哪里找!

好的,等到你对说明书熟悉了,会发现中后部分有一部分是应对了菜单的。

但是特么其实就一个简单的名词解释,想要看完整的还是要再继续翻。

我不懂啊,好好的把两者逻辑统一了不好吗。

不过好在这次的菜单有一页都是自定义了。

我随便添加了两个试了下,一共可以添加五个子菜单。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排列一下,把常用的放进去。

快速的翻了下菜单,发现白平衡多了一个优先级设置。

有三种可以设置,分别是标准,坏境,白。

这么多年来索尼是意识到自己的颜色有问题的。索尼黄不只是国内的用户提出过,海外很多用户也提过索尼颜色不好看。包括a7R3海外发布的时候也特别提到优化了肤色。不知道这个白平衡偏好设置到底怎么样。反正我在室内拿我的手试了一下,就机内看没看出区别……

新的EVF真心非常赞。原来用M2和R2的时候我基本不用EVF,因为觉得怎么都不舒服。但是新这个,一个字,爽!

和GX85的一对比,差距太明显了。

当然,CMOS大小和GX85差距也很明显,四倍呢毕竟。

焦点选择

R3和a9一样有触摸屏,不过这都2017年了,竟然不支持多点触摸……总的来说,还是比原来没有好。

虽然我一直吐槽索尼的机身操控逻辑,但是做的好的地方也要夸一下。因为索尼EVF是在机身中间的,所以用evf时候脸特别容易蹭到触摸屏。菜单中有一项就是可以选择触摸使用时间,触摸屏就是使用屏幕时候激活触摸,触摸板就是使用evf时候激活触摸。

不过还是要吐槽下, 要不是我试了下,谁知道触摸板是个什么鬼啊。

在广域对焦的情况下,直接拨摇杆是无法选择对焦点的。但是这时候可以先碰一下屏幕,用触摸选出一个对焦点,然后就可以用摇杆选择了。

其实我就是冲着摇杆 触摸屏才买的a7R3,摇杆略低于预期,触摸本来没抱特别大期望,到用起来还可以。

还有一些其他的易用设置:

机身可以选择垂直水平切换的时候顺带切换对焦点等等,不过说实话似乎不是很好用。

和a9一样,只需要稍稍拉开一点点屏幕,evf/屏幕自动切换就停止了。这点还是很好的,避免误操作,而且可以当作是一个自动切换开关快捷键来使用。原来a7R2和a7M2似乎是没有的,或者是我原来从来没发现过?

连拍&写入

用过之前索尼全副的大多都对索尼的写入速度深恶痛疾。其实a7R2写入慢多少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raw jpg接近100M一张照片。很多人用的卡写入速度也就是100M/s。但是最难过最重要的是写入的时候竟然不能看回放也不能进菜单!

a7R3终于把这点解决了。写入的时候既可以回放,也可以进菜单了。不过进了菜单还是有很多设置无法更改。Anyway,至少总比原来干瞪眼强吧。

写入速度和卡关系非常大。试了下随机送的卡的确比我原来的SDXC I 的创见快太多了。当然,主要我这张创见写入速度就60M/S……

左边两张都是我原来的卡,都是读90写60。最左边的东芝小绿卡还是D600时候买的,当时买了两张32G的,完全够用了。现在觉得32G一点都不够用,时代变了。

索尼这张卡读300,写299M/s数据上强无敌,和XQD一样了。不过价格上也和XQD一样了。基本就是32G的500,64G的1000,128G的2000。

这是用的索尼的写入299的卡,拍摄模式是非压缩14 bit raw的连拍hi,注意看左上角。

这是创见写入60的卡。想想也挺正常,4200万像素的未压缩RAW大约80多M,再加上10-20M的JPG,一张照片基本100M左右,这数字就已经比创见这张卡写入速度还高了……

与之相对的,12 bit raw 的压缩模式一次连拍大约能拍10秒,100张左右。拍摄过程中可以同期写入40张左右。缓存存满大约可以存60张。

写入速度大概是这个样子的,比14 bit连拍快了很多。

说到连拍,不得不再次吐槽下说明书。我想知道Hi ,Hi,Mid,Slow各是多少FPS,为什么说明书上连这个都没有??

这用个相机还要自己猜呢??

而且说好的用除了Hi 以外的模式,都能在屏幕上显示,为啥我用Hi会黑屏,Hi 反而不黑屏了?

下面是Hi 的,其实我一直在拍,可以看左边剩余缓存进度条,最后的黑屏是因为缓存用完了,切入slow模式。

但是这时候其实用的也是机械快门。不黑屏完全是因为显示的是照片的回放,虽然我根本没有开自动回放……

算了,不吐槽了。索尼竟然自己说明书里不说,于是自己试吧。

无压缩的14 bit raw,3.5秒可以拍31张,大约是8.85FPS,远超我预计。不过因为文件过大(80M ),缓存只能存30张不到。

有压缩12 bit raw模式,7秒拍了71张,算上一点误差正好差不多10FPS。这时候是用的机械快门,因为我能感觉到机器在震动。

用电子快门的时候(没找到只用电子快门的选项,最后用的静音模式),6秒左右51张,算下来8.5FPS。

什么鬼,电子快门竟然比机械快门的连拍还低?明明发布时候的规格表说的电子快门也是10fps啊?于是我又试了下14 bit raw,同样是机械快门比静音模式连拍速度更快。

在我反反复复烧了1500 的快门之后,感觉这机器挺奇怪的,无压缩连拍有时候能到8张,有时候才5张…我还是没摸出规律,所以我放弃了,等后续有人研究出来再说吧。

同时比较好的一点是支持连拍时候用闪光灯。

连拍部分的总结,a7R3的连拍很难说完美,但是也非常不错了。

14 bit raw,目前我试下来最快可以达到接近9FPS,已经和D850装上手柄后的速度一致了。不过由于缓存空间的问题,连拍最多也就能拍个30来张,3-4秒的样子,这点比D850差了很多。 相比之下D850装手柄后的鸡血模式真是强…9fps连拍,51张14bit的缓存。真要说的话和D850互有胜负。a7R3强在更容易达到9FPS的连拍速度,D850强在缓存。

12 bit raw,机械快门下就能做到10FPS。虽然是有损的raw,但是在很多场合下(比如婚礼)有损无损完全没差。而且12 bit raw的文件体积小(40多m),也大大提升了缓存空间。可以连续100多张,这个数字在很多场合也够用了。

高感

先试一下索尼/尼康特长,拉欠曝。第一张图是原来的样子。

第二张图是欠曝3档然后拉回来。欠曝3档这种对索尼的机器来说完全没有压力。

当然具体宽容度是不是到了索尼说的15ev,我母鸡拉,这个要等dxo去测试了。

接下来是感光度测试,左边加上我的手是为了看下肤色在高感之下是否会变色。右边上部差不多是盒子上“电”字上面那一块。那边有暗部,有彩色,也有盒子的细节。右下角主要是用来看焦点100%的细节的。不过实际上拍的时候稍微有些晃动,有几张图不一定在焦点……

同时,我是所有图都用Phase One打开,把锐化和降噪全都调到0,再输出成jpg。接着在PS中把需要截取的两部分截取,复制至另一图层。然后把原图层修改为边长800的图之后,再把之前复制出去的图层挪回来。所以只要这些图能够以800px横边的分辨率来看,右边两小块就是标准的100%截图。

本来我是希望能够让大家真真切切的看到100%的截图,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干的。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现,张大妈晒带的默认图片分辨率横边长是600像素,点开大图模式也就是750像素

算了,将就看吧……

就我的标准来看,3200以下(包括3200)的图片还是挺不错的,小图看不出明显噪点,100%放大彩噪也不明显。6400开始彩噪就明显多了。12800的100%截图已经看不下下去了,不过如果降噪处理并且缩图之后可以一用。25600开始就很难接受了,小图也能看到明显的噪点,放大就更别说了。

色彩方面,从25600才能看出来手有明显的偏色。这一点无论是R2还是R3其实做的都不错。但是a7M2基本iso 3200开始就偏色了……我个人觉得高感偏色是比噪点还要恶心的地方。

对焦系统和摄像功能

很抱歉这两块我目前没有办法给出答复。

就对焦系统来说,我手头只有2470ZA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本身不算是特别快的镜头,所以比较难去评测。而且因为相机才到手,还没出门,没有模特,真心没什么机会去测试追焦和眼控。但是自己试机过程中的确觉得a7R3的单点对焦快了不少,主观感觉和松下DFD没多大差距。

摄像功能方面我本来就懂得不是特别多,还是看专业的一些自媒体的测评更好。不过我自己尝试录了一段视频,视频追焦方面也比较快。得益于触摸屏的加入,视频转换焦点比以前快速方便了太多太多太多。

以上两方面我会在后续深入使用之后,如果有机会再写一篇文章。包括一些实拍的样张等等都会到时候一起发。当然更有可能是因为懒,所以鸽掉了……

值不值得买

先下结论,值,但可能不是现在。

简单的用了接近一天之后,还是很难对这台机器下一个定义。

上一代机型a7R2是一台优缺点都非常突出的机型,但是从我的使用体验来说并不是特别好用,我很不喜欢。

这一代a7R3本身更像是“a7R2补完计划”,榨取a7R2的CMOS潜力、更好的操控、更好的对焦、更好的连拍、更好的续航。如果说a7R2是功能单一的画质机,那a7R3已经可以说是一台平衡机了:画质初衷,连拍强力,对焦给力。当然a7R3的毛病还是有的,比如手感还是略差,比如虽然改进了不少却依然喂屎感满满的菜单,比如说特色之一app竟然没有了。

对了,说到app,当时大家认为去掉app是为了提高机身反应速度。可是实际使用起来觉得并没有提高多少机身使用速度,开机还是那么慢。

那么说了这么多,a7R3是否值得购买?特别是比a7R2贵了一万的差价,是否值得?我个人是认为值这一万的,但是每个人考虑的点不同。没错,CMOS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拍风光之类的a7R3不会比a7R2好多少。但是其他的无论体验对焦连拍等等,等于是完全换了一台机器。这些值多少钱,就需要每个人来自己考虑了。但是目前来说,目前市面上所有买得的相机中,体积、画质、宽容度、连拍、对焦所有在一起,a7R3可能真的就是最平衡的机器。

a7R3和D850怎么选?个人认为都可以。D850镜头群丰富点,手感好一些,连拍其实更强。a7R3能用转接环,可玩性高一些,但是转接环目前还是会影响到对焦速度和画质。目前看来a7R3的视频功能比D850略好一些具体对比需要做测试了。尼康现有客户不是特别推荐换门到a7R3,直接上D850就行了。佳能的用户到是可以考虑买一台a7R3用,然后转接现有佳能镜头。a7R3和D850虽然肯定会形成正面竞争,但是最惨的还是佳能。去年发布的5D4是作为平衡机发布的,现在却各方面都被索尼尼康两台机器碾压(除了价格)。按照5系4年一更新的节奏,就是还要被压着打3年呀。只能看5DS2能不能力挽狂澜了。

a7R3和a9怎么选?随便咯。不过就我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是同价格,也是a7R3性价比略高一点点。两者最大差别其实就是连拍/对焦 VS 高画质。的确很多人说高像素没什么用,还要电脑优秀才行。但是事实上高像素可以显著提高后期空间,更加方便裁剪。相对来说10fps以上的连拍我到是真的觉得用处不大。当然,最后选哪个还是看个人的选择了。个人倒是觉得索尼之后会控制a9的出货,让a9的价格保持在比a7R3高2000-3000左右,以便更好的区分等级。

总结

a7R3应该说真的是一台非常好的机器。很多媒体人说这台机器更加适合叫做a9R,我个人表示同意。2017年的相机市场非常有意思,上半年索尼来了台a9,下半年先是尼康带来了D850,然后索尼发布a7R3来对应。就连松下动发布了G9希望能在高端摄像市场抢一块肉吃。

如果你可以接受这机器的CMOS依然是上一代的那一块,那这台机器真的非常值得买。如果你认为同底机器不值得有大差价,那还是继续买R2适合你,现在也非常核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姨夫说:索尼微单,天下无敌——索尼微单A9测评
索尼A7R IV第4代全画幅微单评测:6100万像素无反相机之王?
Sony 索尼 A7M3 (ILCE-7M3) 全画幅无反相机 开箱使用及轻度评测
索尼 RX1R II 实拍体验:终极随身机是你?
索尼大法sony全家福微单/单反数码相机评测选购指南
谈资 | 索尼α1 vs EOS R5:谁是更好的8K相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