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里的痛,迟早要找个出口!(聊聊躯体化)

时不时头晕

后脑勺闷痛

白天无精打采,晚上又失眠

甚至胃痛到痉挛

…… 


孩子们没有装病,他们是真的痛!


每当临近期末,各大儿童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儿科被各种学龄期小病人挤爆棚。其中一部分孩子,出现了各种身体症状,但是做了彻彻底底的检查,医生却说“这是病,也不是病”。



孩子们没有“装病”,他们是真的痛!人是身心合一的,焦虑到一定程度无法排解的时候,需要有出口。而这个出口,就是身体。


【真实故事1】


周一清晨,胃痛综合征

茜茜  小学4年级


早上5点多,茜茜妈已经醒来,最近两周她几乎天天早醒,因为女儿连续两周,每到周一早上都会胃痛到蜷缩在床上,恶心呕吐到胆汁泛出。


起先她和茜茜爸觉得茜茜是得胃病,赶紧送她去医院,可是检查一切正常。医生建议茜茜回家休息,休息了一天,周二周三没有任何异样。


到了第二个周一清晨,通常的剧目再次上演。茜茜爸妈怀疑女儿装病,故意呕吐。警告了她,然而茜茜痛得脸色嘴唇发白,症状比上一次更加严重。没办法,父母只能又一次带她去医院。根据症状,很像胃痉挛。这一次,医生给茜茜做了胃镜,胃内部非常健康。但医生给出了一个建议:最好带茜茜去看一下心理专家,她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造成的身体症状。


茜茜一家辗转找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高级心理咨询师陈默老师,她根据茜茜的检查结果、茜茜父母的描述,初步判断,茜茜是出现了焦虑躯体化反应。 


装不出来,她是真的痛!


父母回避,和茜茜单独沟通后,陈默老师发现,期末考试压力大,内向的茜茜,感觉到压力后也不敢对父母说。


 “她是真的痛,焦虑引起的躯体化反应,可以造成非常大的疼痛。”陈默老师说。“人是身心合一的,焦虑到一定程度无法排解的时候,需要有出口。而这个出口,就是身体。



 


【真实故事2】


一做卷子就浑身发痒

小可  初二


周六,小可在妈妈的陪同下,到新华医院,这是他半个月内去的第二家医院了。前一周的周三,小可的背部、腰部出现了两三个包,又痒又红。起先没太在意,可是在接下来的三四天立,红包变成了小红点,不仅没有好转,数量越来越多,小可痒得六神无主,身上被抓出一道道红印。


临近期末考试,小可的几次成绩忽上忽下,爸爸妈妈反复对他说——


“你其实很聪明,怎么就是不抓紧,如果再不真正进入复习迎考的状态,期末考就很难看了。”


“明年就是初三,人生的分流,从初三就开始了,如果中考失利,意味着距离好大学越来越远了,一定要重视每一次小测试!”


 

小可对父母的唠叨报以不理会,但恼人的红点还在继续。可奇怪的是,小可在玩Ipad或外出吃饭的时候,从来没有听到他叫过痒,每次奇痒难耐的高峰几乎都是晚上做卷子的时候,有时早上起床时也会出现。


小可妈妈带他去医院,医生诊断为湿疹,开了一些软膏让他们回家涂抹。同时,也给小可做了过敏测试,发现小可对螨虫过敏。难道是床单、衣服里螨虫作祟?妈妈和奶奶特地找了个大晴天,花了半天清洗了所有的床单,铺在太阳下晒。可是这几日,小可的症状依然没有明显好转,只有在涂抹药膏后能略微缓解,但几个小时候又会发痒。


心里的痛,迟早要找个出口!


陈默老师说,小可很可能是另一种心理压力的躯体表现。因为皮肤病往往和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有些人长期无法治愈的皮肤病,或者反复出现的皮肤病,常常是因为内心一些不能消解的情绪,通过皮肤渗出来。


人是身心合一的,小可的症状说明他现在非常焦虑,只是青春期的男孩子常常能不懂得向人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这种压力感被掩盖,沉积在心里,最后爆发到身体。



【真实故事3】

在家歇一歇就好的肚子痛                                                                                          


前些日子,跟一个多日未见的好朋友好不容易约到一起,想去奥林匹克公园放放风。结果,刚刚到公园门口,朋友上四年级的女儿的老师打来电话,说她的女儿又肚子疼了,看样子疼得挺厉害的,要她赶紧去学校领孩子去医院。


孩子要紧啊!我和朋友赶紧赶往孩子的学校。朋友把女儿从教室领出来的时候,小家伙手扶腰,深深弯着腰,小脸煞白。看样子确实疼得不轻。


陪着朋友把孩子领回家,给她喝水,让她上床休息。我说要不去医院,朋友说不用,女儿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这样一次,从学校回家一会就会好。原来去过好几次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后来,他们也就不去医院,在家歇一歇就会好。


确实如朋友所说,在家没过多久,孩子的脸色就缓了过来。中午她要求吃必胜客,我和她妈妈领着她去吃了。等吃完饭,她已经活蹦乱跳,全然没有了刚刚还肚子那么疼的样子。


问了朋友一些情况,她和我说,她的女儿非常要强,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做不好就会很难过。周末他们也给孩子排得满满的,没有休息时间。即便是这样,孩子的学习也还是差强人意。


问题是,有这样症状的孩子越来越多。


孩子年纪小,行为习惯大多是由家长养成的,比如从小就在周末去交友还是去上课外班,这都是由家长说了算的。因为从小就这样,而且是父母给的,孩子便以为这就是正常的,所以,有许多孩子,家长说怎么着就怎么着。


对于这些“听话”的孩子,一般家长都很欣慰,别的大人看着也很羡慕。然而,大人左右得了小孩子的行为,却左右不了孩子的感受,因为感受只属于每个人自己。表面上,孩子顺从大人的意志做事,但是内心却有各自不同的感受,那种感受如果是烦恼的、无奈的、疲累的、压抑的等等负面情绪的话,对孩子影响非常大。但是因为孩子并不明白这些情绪的危害,家长也因为孩子表面的“听话”而忽略掉或者压根就不知道。


这样,孩子的这些负面情绪压得越来越多,而得不到宣泄,天长日久,就像垃圾桶里的垃圾满了要自动溢出来一样,有的孩子表现出了偏差的行为,有的则从身体上出来了。于是,便有了许多中小学生的肚子疼、头疼、发烧甚至心肌炎等病痛的出现。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心理问题躯体化”表现。正所谓:“脑子可以骗人,身体却不会骗人。”



孩子们会这样,成人同样如此


【真实故事4】

我的肠道问题和头痛怎么会这么长时间


刘先生47岁。离婚了,没有孩子。他在一家会计事务所工作,一干就是 25 年。


他的肠道一直有问题,而且还经常头痛,偶尔胸痛。他现在担心的是肠道问题,总觉得胃肠涨气。有时候急着上厕所,可是只拉出点“兔子屎”。他胃口还可以,无体重降低或其他胃肠症状。头痛经常发生在下班后和周末,经常是先头顶痛,然后转移到脖子痛,有时感觉头上紧箍着一条带子。胸痛的时间不固定,不过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更多一些。胸痛局限在左侧,部位很局限,而且也只持续几分钟。


刘先生不抽烟也不喝酒,他的婚姻仅维持了4 年,他妻子跟别人好上了。刘先生喜欢古典音乐,喜欢弹钢琴。他很少有社会活动,他说“工作太忙,没有空闲时间”。他不认为自己感到焦虑或抑郁,认为“肯定有什么很严重的问题,要不然我的肠道问题和头痛怎么会这么长时间”。


他带来的检查结果显示他重复性地做过了很多检查,包括血常规、X 光、心电图、脑 CT。在6年内做过3次结肠镜检查,最近一次是6个月前作的。这些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


心理状况检查发现这是一个焦虑的病人。他滔滔不绝地述说自己的症状,不让人打断。他不认为自己有抑郁的感觉,认为自己的言行是正常的。他想的事情集中在自己躯体的问题上,没有发现明显的抑郁的话题。他坚信自己的症状是躯体疾病引起的。


【真实故事5】


不明原因她总觉得身体不舒服


来访者,女,26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三年,因“反复躯体多处不适,失眠,加重一月”前来心理咨询。


近一年来,来访者不明原因总觉得身体不舒服,先是感觉牙痛,吃东西就不痛,看牙科医生未发现异常,后又称肋骨发热、发烫,又去综合医院作X光等内科检查,未发现异常;不久又出现眼睛不适,称看东西模糊,眼痛等,去眼专科检查,除有轻度散光外,未见异常;过了不久,又因鼻子有血丝,又去耳鼻喉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后又因为感觉肩头经常发热,要求家人带其看内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后又出现偏头痛。


来访者一年来辗转与市内多家大医院,病情一直反复,最后在医生建议下来心理门诊就诊。



全科医学服务中有大量病人的症状是无法解释的。超过30%的全科医学病人的症状无法解释为躯体疾病,很有可能归结为心理问题,特别是那些无法解释的胸痛、腹痛、头晕、头疼、心悸。


在医学上不能解释的症状,有可能是心理上的问题。但这只是假设,你应该认真地收集焦虑症的证据。焦虑症是这类病人的常见病因,而且胃肠问题、头疼、胸疼也是焦虑症常见的躯体化表现。


对于有多个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的病人,一定不能忽略抑郁症。有些病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不鼓励他表达自己的心理状况和情感忧郁,这种病人往往否认自己的抑郁心理,而是反复不断地强调自己的躯体症状。


躯体化症状是一种退行性行为


躯体化(somatization):一个人本来有情绪问题或者心理障碍,但却没有以心理症状表现出来,而转换为各种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一种把心理和紧张状态体验成、定义为和说成为躯体症状或躯体功能改变的趋向。与过度担心生病和不正常的生病行为有关。对躯体的感受过度敏感,把症状归结为躯体上的原因。病人和医生在症状原因上缺乏一致看法。


心理疾病躯体化表现的形式几乎涉及到全身包括心血管、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消化道等等各个脏器、系统、部位。比如会出现头痛、头晕、头颈部肌肉抽紧感、咽喉梗塞感、胃痛、大声频繁的打嗝、过分的控制进食、多次排便、严重肠胀气、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妇科疾病等等。尤其是急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等患者甚至会出现发作性的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窒息感、濒死感。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的病人,查着什么问题都没有但是临床症状很明显,会建议这样的患者到心理科就诊。


1、概念


躯体化一词是本世纪初Stekel创用的,当时是指'根深蒂固'的神经症籍以引起躯体性失调的那种假设过程。后来Katon等描述为躯体化是籍以躯体症状表达精神不适的一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即社会人际关系造成的,是表达与应付社会和个人烦恼的手段。Lipowski也称它是个体在心理应激反应下,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和症状的倾向,这种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证实。Kleinman认为躯体化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演化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释个人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且体验成为躯体症状。换言之,诉说的是躯体症状,表达的则是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


2、特征


躯体化症状是一种退行性行为


精神分析认为,婴幼期由于心理结构尚未充分发展,不能在语言上进行交流,个体对外界的刺激主要在躯体水平上做出反应。那么遇到焦虑、恐惧时,个体会形成原始的躯体反应模式,这种反应我们可以理解为儿童的躯体行为语言,好的母亲能很好的理解婴幼的躯体语言并给于恰到好处的满足,但若婴幼儿的焦虑、紧张以及需要,长期和严重地没有得到理解和满足,那么躯体的不适和糟糕的感受会积存下来,虽然随着儿童长大语言得到发育,但那种前语言期的感受也只能永远留存在潜意识里,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遇到困境时,早先的那种躯体反应就会重现,使患者感受到一种非理智的、神经质的躯体不适和焦虑,而且会促使去找原因,产生疑心和妄想。Freud把这一过程叫做“再躯体化”,它是一个退化过程,即退回到发展的早期阶段。


躯体化症状是潜意识愿望被压抑的产物


精神分析学说把躯体化的形成看作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借此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如用躯体化症状置换内心不愉快的心情,减轻由某种原因造成的自罪感,表达某种想法和情绪等,所以病人用躯体化症状是为了达到压制潜意识的心理目的。


躯体化症状是为了得到继发性获益


有意无意的借着症状获得好处,是我们人类在社会生存中获得的聪明之一,通过疾病达到不上学、不上班,获许病退,得到劳保,避免指责和批评,免除某种责任和义务,寻求别人注意和同情等等,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些并非病人完全的有意伪装,但却是在有意无意中玩着这种游戏。象玩物丧志一样,沉迷于这种游戏的后果造成不能自拔,以至于自我哀怜、怨天尤人,使个人发展受阻,发展受阻的结果使个体更加固着在玩病游戏上,那么看医生及检查和治疗就会成为他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最先只是获得点好处,后来则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疑病当中去了。森田疗法强调的不放弃生活工作,顺其自然的去做,正是为了破除这种魔法游戏、回到现实人生中来,那么治疗也就在其中了。


由于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行为准则鼓励躯体症状的表达,并能得到同情和理解,而诉说情绪烦恼常得不到倾听和支持,甚至被视为软弱无能,从而使病人发明大量的躯体化症状以达到“继发性获益”。所以躯体化成为病人对付心理、社会各方面困难处境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应对方式。



3、诊断要点


在具体的临床医疗过程中,我们不可因为有某些心理因素而忽视了真正躯体疾病,以致造成误诊或延误治疗。所以对于有躯体化倾向的患者固然要进行各种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但要考虑到躯体化障碍的存在可能性,在做检查上我们要遵循必需及舍繁就简的原则,过多的检查是不必要的,有时仔细的收集病史与体格检查比各种检验更为重要,更能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病人,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对于病人的躯体主诉,我们在诊断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诱发因素,其中心理因素在医生启发下可能会充分暴露出来;

(2)症状繁多,但含糊不清,涉及多系统,病程至少2年,患者为此而不安,到处求医或服药;

(3)不断拒绝多位医生关于其症状没有躯体病变解释的忠告和保证;

(4)症状和其所致行为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和家庭功能损害;

(5)患者常借这些症状来应付精神压力,表达困扰,而家庭、学校、社会常间接地、不自觉地扮演了支持角色;

(6)病人可获得“社会性收益”,而另一方面却又增强了原先的心理生理症状。


4、心理治疗方法


(1)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求助者解释、指导、疏通,令其了解疾病症状有关的知识,对于缓解情绪症状、增强治疗信心有效。

(2)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帮助求助者探究并领悟症状背后的内在心理冲突,对于症状的彻底缓解有效。

(3)认知治疗:对于疑病观念明显且有疑病性格的求助者,予以认识矫正治疗,有远期疗效。

(4)森田疗法:使求助者了解症状实质并非严重,采取接纳和忍受症状的态度,继续工作、学习和顺其自然地生活,对于缓解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


经典咨询案例:失去表情的小女孩




经典咨询案例:神秘的病人




经典咨询案例:躯体化之隐痛




我们的思想可以欺骗自己,但身体不会说谎。它忠实地帮我们贮存所有的情绪,提醒我们要去面对自己真实的需求。


有时候,我们的身体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什么样的焦虑,才是“病态”的焦虑症和“变态”的焦虑症?
发呆可以减压防焦虑症 焦虑症的4种表现
神经官能症会死人吗?
月子里开始焦虑失眠,引发躯体症状以及胡思乱想,之后害怕睡觉了
孩子一上学就生病?警惕是学校恐惧症
什么是青少年焦虑症?有哪些症状表现?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