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如何让宝宝轻松入园全攻略




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了,小宝宝们也迎来了幼儿园的入园季


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离开家庭,独自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过群体生活,是不是想想就很紧张担心呢?


不少爸爸妈妈很想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完成入园过渡。


借此机会我们与大家分享入园三部曲,帮孩子做好充足的入园前准备。




1

第一部曲:入园前

——全面准备,降低孩子焦虑感


1
心理准备


当父母对于入园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孩子的焦虑感也会相应大幅降低


首先,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


  • 上幼儿园对孩子很重要


误区:我家人手够,有的是人看孩子,不需要上幼儿园。


孩子在幼儿园不仅是得到看护,更重要的是Ta会在幼儿园学会离开家长生活,学习和他人相处,学习各种技能。

 

  • 做好和孩子分离的准备


当然,这种分离是指意识层面的。


养育孩子的就是一个家长和孩子学习互相分离的过程。


如果孩子娩出母体算是与母亲的第一次分离,断奶算第二次,那么孩子上幼儿园就是第三次。


而孩子就是在一次次的分离中学着长大。

 

  • 爸妈之间达成一致


爸爸妈妈可以先梳理好自己对于幼儿园的情绪。


伴侣之间互相讲述一下,自己过去上幼儿园的经历和感受,这不仅有助于你们更了解彼此,更重要的是,那也许可以让你释放掉自己内心对于孩子即将入园的一些焦虑感。


——当父母对于入园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孩子的焦虑感也会相应大幅降低。

 

和你的伴侣以及孩子的主要照顾者,达成态度上的一致:入园有利于孩子进一步的成长与发展,无论过去的居家养育时光在你心目中是否足够完美,你和你的家人已经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了孩子足够多的爱与支持。


当孩子长大,你们都需要更多空间去塑造独立自我。


当家长一切就绪,下面当然就要开始帮助孩子做心理准备啦。

 

  • 带孩子参观幼儿园


可以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附近走走,让他们了解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如果有条件,提前让孩子认识老师,当然,如果能和未来班里同学事先有机会一起玩耍建立友情就更好啦。


这样宝宝就能逐渐认同幼儿园这个环境,入园之后感觉就会不那么陌生。

 

  • 建立孩子对幼儿园的期待感


平时父母在聊天时,也可以有意无意透露一些,比如幼儿园生活很好玩的信息。或是和孩子分享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有趣经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刻意完美化上幼儿园的经历,因为那样可能孩子真的入园后会有落差感,但也要避免过度渲染自己可能有过的负面感受。

 

比如你可以说:


  • “妈妈小时候上幼儿园前又紧张又兴奋,不知道那里的老师和小朋友都是怎么样子的呢?刚开始妈妈也觉得有点陌生,但半天下来,似乎就感觉很不错了,没过几天,妈妈就交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 “第一次在幼儿园睡午觉时,妈妈闭上眼睛时有点想家,但很快就睡着了,醒来觉得好舒服,还有点心吃呢!⋯⋯”

 

这样宝宝就能逐渐认同幼儿园这个环境,觉得幼儿园是个好地方,对幼儿园生活产生美好期待,入园之后感觉就会不那么陌生。

 

切记绝对不能说类似:


  • “你再这样,就把你送去幼儿园,让老师修理你!”


这样会让孩子还没去幼儿园就产生抗拒。也要提醒周围亲朋好友避免将上幼儿园作为“威胁”“恐吓”孩子的手段或理由。

 

  • 过家家模仿上幼儿园的情境


为了增强孩子对幼儿园的熟悉与认同感,可以与孩子在家玩幼儿园角色扮演游戏,让宝宝提前感受幼儿园的生活。

 

  • 积极参与入园前的各项欢迎活动


一般幼儿园入园前会组织一些活动,家长有时间还是要多参与,与老师建立起互信关系,坦诚交流自己对于孩子居家表现的观察以及对未来入园生活的疑虑,事先了解和约定未来的沟通渠道(例如电子邮件、微信等)。


如果有入园前的亲子班提前让宝宝适应


  • 读一些适合幼儿的入园绘本


你可以提前选择一些适合你家孩子阅读的入园绘本,陪着孩子一起读一读,用绘本里的主人公做榜样,给孩子增加勇气。


同时用心回答ta关于入园的各种问题,有问必答。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不主动问,也不要反复追问孩子对即将入园的感受,不然反而容易给孩子造成压力或焦虑感。



2
物质准备


和孩子一起选择和采购入园所需各种物品,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 书包


和孩子一起挑选Ta喜欢的,上幼儿园用的小书包,让Ta提前背一背,提前进入幼儿园的状态


  • 衣服


宝宝年纪小,环境紧张或是中午午睡容易尿裤子,所以要多准备几套换洗的、舒适的衣服


在孩子的衣服和被褥上也可以提前绣好孩子的名字标,提前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定制好,缝到衣服,被褥上。绣有名字标可以方便老师整理。


  • 小的依恋物或全家福


如果幼儿园允许,让宝宝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或者经常使用的小毯子,这样会让宝宝感觉更有安全感。


孩子带着自己喜欢的衣物、书包和自己熟悉的依恋物去上学,也能增强对生活的可控感。



3
生活能力准备


  • 锻炼孩子独立吃饭喝水,自己穿脱衣服


去了幼儿园老师没有精力给孩子喂饭,所以独立吃饭是必须养成的.


很多时候孩子不能独立吃饭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是家长没有给机会让孩子去尝试。

 

另外,渴了自己倒水喝,热了自己脱衣服,冷了自己穿衣服,也是需要锻炼孩子养成的能力,宝贝自己学会照顾自己,家长也能更安心。

 

  • 学会自己上厕所


新入园的孩子常常会尿裤子,入园前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厕所,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让孩子学会上厕所,首先要解除其紧张心理。


当宝宝说想要尿尿、大便时,告诉孩子自己去小马桶,如果孩子做到了要及时表扬,没有成功也不要着急催促,更不要羞辱孩子。尽量要养成孩子规律,定时大便的习惯。

 

  • 树立规则意识


3岁的孩子正处于逐渐发展规则意识的阶段。


规则意识的建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日常生活的作息,游戏规则,家长对孩子的奖惩原则等都是一种规则意识。


当孩子上幼儿园时,也要学习遵守幼儿园的规则,从而适应集体生活。

 

  • 根据入园指南提前适应幼儿园作息


一般入园指南都会说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入园前提前一两周调整宝宝的作息,例如早睡早起,中午定时午休。


可以适时向孩子导入时间及日期的概念,通过孩子可理解的方式向ta解释在园时间,以及工作日和假日的区分。

 

  • 培养孩子午睡习惯


幼儿园的午睡是为了保证孩子有充足睡眠,良好精力,这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入园前提前培养孩子午睡习惯,并且能独立入睡。可以给孩子看幼儿园寝室的照片,告诉他上幼儿园就要自己在那里睡觉。

 

  • 学说普通话,清晰表达自己需求


在家里,孩子说话模糊不清,家人可能还是能听懂,或者会去努力听懂,但到了幼儿园孩子表达不清自己的需求,就很让爸爸妈妈担心了。


因此入园前引导孩子说清楚,并且音量不会太小,尝试用普通话,而不是方言来说出自己的需求,并且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身体不舒服时,也能学会用手指出不舒服的位置。

 

  • 提高合群能力


入园前,先带孩子和朋友,小区的同龄孩子玩一玩,鼓励一起分享玩具和食物,学会初步人际交流。


这能提升孩子合群能力,以便更快地即将到来的幼儿园集体生活。




2


第二部曲:入园当天

——适当表达情绪,培养孩子高情商



  • 和孩子约定一个美妙的出门仪式


很多孩子面对入园,心中充满了不确定感,所以任何使他们感觉生活可预测的尝试,在这个阶段都是有益的。


比如:妈妈可以在孩子的手里比划一颗五角星,告诉孩子这颗五角星将陪伴ta一天好心情。


  • 积极面对孩子哭闹


尽管爸爸妈妈前期做了很多准备,但到了入园当天,宝贝真到了和家人分离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有害怕、哭闹的情形。


做好心理准备,面对孩子可能的拖拉与情绪反复。


若孩子与主要照料者感情非常紧密,可以尝试让孩子的次要照料者早上把孩子送入园,减少分离时可能的情感冲击。

 

入园对孩子而言是大事,需要调动不少心理能量去面对,平时一些已成规律化的事情可能会被打破。


比如本来可以自己吃早饭的,现在也许会要大人喂。


这时,家长要在合理范围内尽力接纳与满足。预留足够的时间让早晨出门前的时光不要太过匆忙。

 

爸爸妈妈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心疼妥协,今天哭了就不去,也许明天就能高高兴兴的去上幼儿园呢!


这种妥协只会让孩子觉得,只要坚持不想去就可以不去,哭闹会更加厉害。


另外有些家长,孩子哭了,自己心疼的也哭,这会更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痛苦的事。

 

分别时,家长也不能采用欺骗的方式,说“我不走”,“就在外面等你”,或者“我一会就来看你”,“我第一个来接你”这样的话,当家长无法兑现承诺时,孩子就会有被抛弃的感觉,家长的威信也会降低。


更不能说“再哭,我就不来接你”的威胁,这会让孩子更恐惧。

 

  • 允许孩子的情绪宣泄


做好准备接纳孩子所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宣泄自己的感情来面对分离焦虑。


以强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的。


哭泣本身也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ta有权通过哭泣去释放内心的感受。


一旦决定让孩子进入幼儿园的体系,就要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


敢于表达情绪,亦懂得调节情绪,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于情商的培养。

 



3

第三部曲:入园后

——建立孩子对幼儿园的美好想象


  • 不要在窗外看孩子


有的家长会因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情况趴在窗外看,这样一旦让孩子看见,情绪会更加难以平复。

 

  • 按时接孩子


按照和孩子的约定按时去接,尤其是刚刚入园的孩子,可适当早一些接回。

 

  • 关心孩子的一天,但不寻根究底


询问孩子一天的情况,但很多孩子也许会回避此类问题,父母毋需对此感到不安,更要避免对孩子喋喋不休的追问。


更不能问:“老师凶你了吗?”“有小朋友欺负你吗?”


这会使孩子不自觉建立对幼儿园的不好的联想。

 

如果想要了解孩子更多在幼儿园的感受与经历,一方面父母可以先描述一下自己一天的生活,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示范。


也可以问问“今天认识哪个小朋友了?”“老师表扬你了吗?”


建立孩子对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 允许孩子撒娇哭闹


有一些孩子白天会表现非常良好,但放学见到父母时会出现哭闹的情况,这是非常正常的:孩子会把最强烈的情绪留给最信任的人。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未必说明孩子一整天过的不好,这种激烈的情绪也未必因为父母而生。

 

做好准备面对孩子居家行为的一些退行部分,当他们调动能量完成一些事情时,另一些部分可能会有短暂的“退步”。


比如:孩子会出现需要穿回尿布,夜醒,粘人,情绪波动等等。当这些需求被看见和接纳时,往往会很快消失(2周左右)。

 

在家尽量多给孩子自主权,在充满不确定感的阶段,孩子更需要通过自己做决定来巩固内心的控制感和力量感。

 

孩子表示不想再去幼儿园该怎么办?


有的孩子可能会表示自己不想再去幼儿园,父母在此时,则需要处理好自己各种情绪,比如:愧疚、不安、怀疑等等...


好好倾听孩子背后真正的理由:当不同孩子说出“我不想去幼儿园”时,他们的理由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无法理解为何妈妈可以不上幼儿园。

  •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我不能在幼儿园里见到自己的老朋友。

  •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想爸爸妈妈。

  • 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老师不让我玩橡皮泥。

 

当孩子表达“不想去幼儿园”时,更多是在邀请你和ta一同去解决某个困惑或者问题,父母的倾听与支持在此刻是尤为宝贵的,


这也是一个你和孩子共同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好契机——你的重视不仅可以让孩子确定自己的需求是被看见且尊重的,更会让孩子知道事情总是有解决方法的。


这个过程会提升他们的内心能量。

 

  • 适应不良时,制定过渡方案


当孩子在幼儿园或入园后出现持续且严重的行为、情绪或生理不适应(通常超过1个月),则需和老师或专业人士,共同评估孩子的各方面情况,制定相应的过渡方案。


比如:推迟入园、先上半天等等

 

最后,希望爸爸妈妈们都能带自己的宝宝们,顺利渡过入园过渡期,宝宝们可以轻松享受幼儿园的时光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焦虑千万条,“相信”第一条,方法不恰当,宝宝两行泪
现在还不开始入园准备,9月份哭都来不及!
搞定入园分离焦虑,陪孩子迈入人生第一个“江湖”
家长淡定:宝宝入园第一天要经历什么?
让小朋友爱上幼儿园很简单,只是家长不知道……
孩子入园前要早做好准备 避免宝宝的分离焦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