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字稿 | 新年公益讲座二【朱绘霖/游潇:心理依恋与人格发展】



23

01-2018

本文整理自1月23日由苏州乐艾佳教育暨苏州沙盘游戏中心和无锡心灵花园教育暨无锡沙盘游戏中心主办的2018新春公益讲座系列第二场,本场讲座为线上直播,一小时讲座,半小时答疑。


回看讲座、查看文字稿,请关注本微信号,谢谢大家!


下一次公益讲座正在策划中,敬请关注!



朱绘霖/游潇:

心理依恋与人格发展


人际关系的起源:心理依恋与早期母婴关系


大家可能会对荣格、弗洛伊德或者精神分析有一定的了解,在我们这个训练之中主要是涉及到一个深度心理学对无意识或者对这种深度人格的一些理解,还有相关的心理治疗的一些训练。


在我们的训练的背景当中,我们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去福利院陪伴孩子做沙盘游戏治疗,所以我们第一批接触的来访者就是福利院的小朋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可能就会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和福利院的小朋友建立关系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一些性格气质,然后对于重聚或者对于分离都会有很不一样的反应。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非常重视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说我们这种深度心理学或者心理分析更多会去关注成年人,或者说曾经有人说过,荣格心理分析是一个中年危机的心理学,但是心理分析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的流派就叫做“发展学派”,它更多的会去理解一些心理分析当中的核心概念,或者说一些很重要的人格是如何在童年阶段就形成的。


如果我们要去了解自己,或者说要去探索自己的人格,有一个部分是很重要的,那我们先通过一个小小的测试,来探索一下你人格深处的这个部分是怎样的。


如果你要到一个荒岛上去生活的话,只有你孤身一个人,在父母、配偶、孩子和好朋友之间,你只能选一个人陪你到这个荒岛上去生活的话,你会选择谁?



我相信你们的脑海当中一定就会蹦出一个意象或者一个答案,其实无论你们选择谁,我相信你们选择这个人的最深层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人能够提供给你们安全感。所以安全感是我们人格当中非常基本、也非常深层的一个元素,这也是我们在心理治疗当中经常要去处理、要去修复的部分。


当我们在一个治疗室里遇到一个来访者的时候,这个来访者经常会带来一些生活当中的事件,一些情绪或者一些对他来说很不安的事情。在这些事情当中,我们能够听到他在这样的一个事件当中是如何经历的,如何体验到一种被伤害、被抛弃,或者说被创伤的这样一种感觉。


而且我们也会去听到很多人会说,当他和一个重要的客体,重要的他人分离时候的这样的一种反应,以及甚至是他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他人的时候的反应。在这样的一些情境下,我们就会脑海当中不断的蹦出这样的一个词,就是安全感。



他在处理这些伤害,处理这些情感,处理这些创伤的时候,我们要去了解他所体验到的感觉是什么?他的这些不安的来源是什么?那在这些体验,这些感觉的背后,我们就需要去了解他在以前的经历当中,尤其是在他早期的母婴互动之中,所体验到的感觉是怎样的。那他在早期和他重要的抚养者之间的互动的这种关系,我们就会把他称之为一种依恋这样的一种依恋是会影响他在现在生活当中遇到事情的时候的一些反映。


所以在这里就是要提到什么样的关系是健康的关系,什么是安全感以及什么是母爱,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心理学研究,就是哈洛和他的恒河猴的实验。这个研究也被誉为是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之一。



在这个研究当中,哈洛做了一个非常不人性化的、非常不人道的一个操作。当这些小猴子刚出生的时候,这个叫哈洛的科学家就把它们和母亲分开了,把它们养在一个实验室之中。然后哈洛就用了两个不同的人造的猴子母亲来抚养这些小猴子,那其中一个母亲是用铁丝做的。这个母亲可以提供给小猴子充分的乳汁,它能提供小猴子食物,小猴子和这个铁丝母亲接近的时候就能够喝到奶。然后另外一个母亲没有办法给小猴子提供充分的母乳,但是它却是一个用毯子包裹起来的母亲,它的外观是比较柔和的,线条也是比较柔和的,而且它有一个比较柔软的毯子包裹着。


大家可以猜一猜小猴子会更喜欢哪个母亲,他更愿意跟有奶的铁丝母亲呆在一起,还是和没有奶的这个毯子的母亲待在一起呢?


(省略视频播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观看此视频)


小猴子从笼子里出来的时候,它首先冲向的是这个有奶的铁丝母亲。因为这个铁丝的母亲能够提供给它足够的食物,但是接下来它更愿意和哪个母亲呆在一起?它好像更愿意跟这个毯子母亲,这个柔软的母亲待在一起。在哈洛的研究当中,他发现小猴子和这个毯子母亲呆在一起的时间占80%,而剩下的20%的时间只是在小猴子非常饥饿的时候,想喝奶的时候才会去到那个铁丝的母亲那里去呆着。


所以这个研究会让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因素使得小猴子更愿意跟哪个母亲待在一起?是食物的供给,还是这样的一种接触的舒适性和柔软性?看起来我们现在可以做出一个暂时的假设,舒适的柔软性是更加重要的,在小猴子和这个假的猴子妈妈之间的关系当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似乎比提供食物还要重要。


那他和这个毯子的母亲待在一起,更多就意味着小猴子更爱这个毯子的妈妈吗?


哈洛接下来又做了另外一个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哈洛认为我们怎么样去定义小猴子更爱哪个母亲,怎么样去知道小猴子更喜欢哪个妈妈,我们要去看就是哪个妈妈能够提供给小猴子更多的安全感。尤其是当小猴子面对这种紧张、焦虑、恐惧或者威胁的时候,它更愿意去寻求谁的安慰,它更愿意待在谁的身边,它更愿意谁去陪伴它。


哈洛接下来做了一个蛮搞笑的实验,他做了一个看上去对猴子来说很恐怖的电动的玩具,然后来看小猴子看到这个电动玩具的时候,它跑到了哪个母亲身边?我相信你们都看到了,它跑到了那个有毯子的母亲身边。这样的一个现象使得我们可以去认为这个毯子的妈妈才能够提供给它更多的安全感。那我们看到当小猴子和这个毯子的妈妈接触的时候,它的恐惧也会慢慢的降低,到后来它甚至能够去面对这个对它来说很恐怖的玩具,还能够发出声音想要去赶走他,能够获得这样的一种面对恐惧的勇气。


所以哈洛的实验是我们对我们心理学上如何去理解“爱”,如何去理解“哺育”,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那他的研究是在猴子身上做的,接下来我们看到也有心理学家开始对儿童、对婴儿内在的安全感做了一些研究,这里就需提到两个很重要的人,就是约翰·鲍尔比玛丽·安斯沃斯。约翰·鲍尔比是依恋这个词的提出者,然后他用“依恋”这样一个词来描述人和人之间的这样的一种长期或者短期的关系的动力模式。玛丽·安斯沃斯在约翰·鲍尔比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拓展,约翰·鲍尔比认为儿童的依恋是有和无两种模式,就是有依恋和没有依恋,而且约翰·鲍尔比更多是在一个家庭的情境当中去观察母亲和婴儿的互动,来形成他的这个依恋的理论。





那玛丽·安斯沃斯在约翰·鲍尔比的基础上,她第一次提出来在一种实验室的情境下去观察儿童和母婴的互动,所以她就创设了一个叫做陌生情境测验的模式,来观测母亲和小孩他们之间的关系模式是怎样的。在这个陌生情境测验的情境下,母亲和小孩会被带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那为什么一定要是在陌生的情境里,因为在这个陌生的情境里,会对小孩形成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一种焦虑或者说压力。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下,我们能够更好的看到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他能否把母亲作为一个安全基地,或者他是不是在意母亲的这种存在?


陌生情境测验主要包括八个片段,在每一个片段当中就是包括这三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陌生人,还有一个是婴儿。在第一个片段当中,母亲和婴儿共同在一个房间里然后待一会,然后接下来这个实验者,也就是一个陌生人就会进入到房间,那这个陌生人作为一个新的人物的出现,可能会对婴儿产生一定的压力,然后我们会看一看婴儿的反应怎么样。接下来我们就会去观察,就是当这个母亲离开了房间的时候,小孩是怎么去反应的,他是不是会去关注母亲的存在,会不会去追随他离开?然后对他离开的情绪的反应是怎样的。当母亲离开之后,过一会就是这个重聚的情景,这个情境非常的重要,就是当母亲又重新回到这个房间的时候,我们要看一看这个小孩能不能和母亲去寻求接触身体上的接触,他的情绪会不会能够被安抚下来,然后他的这样的一种反应是怎样的。


(此处省略玛丽·安斯沃斯和陌生情境测验的视频)


这个视频当中,他主要是介绍了这个陌生情境测验,还有这个小孩的这样的一种对分离和重聚的反应。



那我们看到在一开始这个陌生情境测验当中,一个叫丽萨的小女孩,她14个月大,和她的母亲一起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面,那一开始我们看到丽萨对这个陌生的环境的反应,她是感觉到自在的,因为她可以关注到不同的玩具,可以玩这些玩具。接下来有一个陌生人进入到了房间,尽管这个陌生人的出现引起了她的注意力,但是因为母亲在这个房间里,所以她对于这个陌生人并没有过激的反应,她仍然可以保持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情绪和放松的状态。


然后接下来这个母亲就离开了房间,我们看到在母亲走的时候,丽萨的注意力从玩具很快转移到了母亲身上,她对母亲离开的反应是非常快的,而且她会追随着母亲的离开,而且还对此哭哭闹闹,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发出很强烈的信号,希望母亲可以回来。


看到丽萨哭的那么伤心,陌生人就想上去安抚她,试图让她不要那么伤心,但是我们看到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点,陌生人是没有办法安抚丽萨的,因为丽萨想要的是她的妈妈回来而不是陌生人,在这里可以看到她的这种关系的区别信号。


那接下来妈妈回到了这个房间之后,抱起了丽萨,然后我们可以看到丽萨对于这种重聚的反应,当妈妈抱起她的时候,她的哭声就减弱了,她的这种消极的情绪就消失了,过了一会儿她恢复了,又可以像一开始那样关注在玩具上,又可以在那里自由地探索。


所以在这个情境当中我们看到,在分离的情境下,丽萨是关注母亲的离开的,然后在重聚的情境中母亲是可以安抚一下的,那我们可以说这样的一种依恋关系就叫做安全型依恋


玛丽·安斯沃斯观察了另外一个小孩,这是一个小男孩,那我们看到他和第一个小女孩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在第二个小男孩身上,当他的母亲离开了房间的时候,他并没有表现出一种对母亲的关注或者对母亲的追随,甚至是没有表现出很强烈的情绪反应。


那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男孩,他虽然说可能对母亲的离开是不开心的,但是当他体验到这种不开心,或者当他面对这样的情境的时候,他没有把它反映出来,他试图保持镇定,或者说试图压制这样的情绪,试图自己来保持住这样的情绪。那这样的一个小孩很容易被认为是一个乖的小孩,在我们的文化中尤其是如此。其实这样的小孩在这个依恋的模式当中,被玛丽·安斯沃斯描述为是一种不安全型依恋,而且他是属于一种回避型的依恋。


在依恋的这样的一个研究的情境下,我们会认为这种分离的焦虑或者分离的反应是很重要的,说明他对于这个客体的一种重视性和在意性,并且他能够去把这样的一个客体用作是安抚自己,或者说是用作一种内在安全感的来源,这是一种安全性依恋的标志,而忽视客体,或者说过于独立,甚至是当客体离开和回来的时候都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的这个小孩被认为是一种非安全型的依恋。


所以在玛丽·安斯沃斯的研究当中他区别出了三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其中一种是安全型依恋,另外两种是非安全依恋。那我们看到的这种回避型的依恋是一种非安全性依恋,还有另外一种小孩,他的表现会在另外一个视频当中,一会发给大家,当他在这个母亲回来的时候,他会做出一些挑战性的行为,他会捂住自己的脸发脾气,而且过了很久很久,母亲都没有办法安抚他的情绪,他仍然显得很不开心。这样的一种小孩被称之为是一种矛盾焦虑型,也是一种非安全型依恋。


像这样的一个陌生情境测验,在现在我们的实验室研究当中还会被用到,我们会去通过创设这样的分离和重聚的情境,然后去观察他和母亲的这种互动,并且去对他的行为进行编码,来区别他的依恋类型,来了解他和母亲之间的这样的一种早期的关系是怎样的,那最主要我们会从这几种行为来评定这样的一种依恋,包括亲近和接触寻求的行为,就是他会不会去抱住母亲,会不会想要母亲抱他?然后还有维持接触的行为,就是当母亲抱起他要放下他的时候,他希不希望一直黏着母亲?还有这种阻抗行为,就是指在重聚的情境当中,他会不会挑战母亲会发脾气,然后还有回避行为,就是不关注母亲或者说持续的刻意的回避和母亲的接触和交流,以及在分离情境当中的寻求行为,就是他会不会关注母亲的离开,会不会追随她到门边,通过拍门或者说望着门发出强烈的哭声,希望母亲可以回来。


通过这样的心理学家对于依恋的研究,他们发现依恋是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在玛丽·安斯沃斯的一个研究当中,就发现早期的这种母婴互动,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可以预测20年后他的人际关系类型的。这是一个长期的或者说在内在会延续的这样的一种关系模式,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会重视和研究依恋,无论是心理咨询也好,或者说在研究个体的这种心理发展也好,他们都会把依恋作为一个安全感的起源和关系的起源去研究,是因为他们发现这种依恋是和后来的精神疾病,或者说人际关系问题,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像我们在福利院接触的那些孩子,为什么会觉得和他们建立关系很困难?因为他们所体验到的一种早期经历,使得他们大多数都呈现出来一种非安全型依恋的模式,所以他们对于治疗师的出现也好,或者说治疗师的分离也好,都会有着比较困难的反应。


在研究当中也发现,56%的儿童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一个抚养者,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也会形成一种非安全型依恋。这种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他的青春期或者成年之后,患上这种精神病,或者说进入心理治疗的比例是非常高的,达到50%,也就是说他们在自己的这种成长还有生活当中会有更多的敏感性和易感性,会体验到一种不安的情绪,甚至是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但是我们并不是说,这样的一种依恋类型,是稳定的不可调和的或者不可改变的。从深度心理学上来说,我们认为依恋不仅仅是一种早期的人格或者说内在工作模式,他也是一种原型,所谓的一种原型就意味着他是一种浅的,他是一种可能性,而且他是既包含着积极的面相,也包含着消极的面相,是会有很多转化的可能性的。就比如说这种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他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寻求安全性的关系。


当然另外一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上来说,他们会认为这样的一种非安全型依恋会成为一种内在的工作模式,会延续到他成年期的亲密关系之中,也就是说这样的一种早期依恋,他通过内在工作模式会形成他的一种人际关系的模式,他会不断的在自己成年的亲密关系之中重现自己的这样的一个模式,从而早期存在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成年期也会遇到更多的亲密关系的问题。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说,是为了可以在这种安全性的关系当中,可以更多的去整合自己,或者说修复自己的一些问题的。


成人依恋(成人依恋和成年期的人际关系问题以及人格障碍,了解依恋模式在成人的人格当中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从刚才的这样一个儿童依恋过渡到现在,我们要探讨的一个成人依恋的话题。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样一些描述,大家可以自己评估一下以下的描述哪一条最符合你自己的感受?


A:我很容易与他人形成亲密的情感关系。对于依靠他们和让他们依靠我,我都觉得舒服。我不担心忍受孤独,或者其他人不接受我。


B:没有亲密的情感关系,我觉得舒服。对我来说,感觉到独立和自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我情愿不要依靠他人或者让他人来依靠我。


C:我想要与他人在情感上完全的亲密,但是我经常发现他人并不愿意像我所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没有亲密关系我就会觉得不舒服,但是我有时候会担心,他人并不像我重视他们那样重视。


D:我对于与他人亲密觉得不舒服。我想要亲密的情感关系,但是我发现很难完全信任他人,或者依靠他们。我时常担心,如果我让自己与他人过于亲密,我就会受到伤害。


依恋其实是一个从儿童期到成人期一直在进行的过程。


约翰·鲍尔比是首位系统地提出依恋这一概念的学者,他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依恋理论,系统地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以及内部机制,对依恋的特征进行了剖析。他把依恋定义为一种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建立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他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约翰·鲍尔比强调,依恋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现象。


对依恋研究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早期依恋的模式的质量是否会影响到成人之后的人格与心理状态。我们看到实际上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了这样的影响的存在,研究发现,儿童期的依恋关系中的核心因素会渗入到成人期与同伴、恋人的关系当中,同时随着个体的发展与成熟,恋人对象会从父母转移到朋友和爱人身上。


那这个内部工作模式是什么?它就是一个包括了自我的内部模型和他人的内部模型的一个思想,然后提出的这样依恋风格的模型。它有两个维度,首先是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在自我模型上面,他是以对于亲密的焦虑以及对他人依赖为获得自尊的特点。而他人模型是对于亲密的回避。我们可以具体看一下这样的几种模型,可能大家听这样的理论可能会有点迷糊,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模型上面的几个部分。



我们看到除了有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之外,还结合了消极和积极的两个维度,然后他把依恋风格分为了四个类型,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安全型,在这个安全型的两个部分是说他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都是很积极的。简单说来,我们说自我模型就是对我们自身的一个看法,而他人模型就是对他人的一个看法。安全型依恋的人,他会认为,特别对自我是肯定的,认为他人是值得信任和和可靠的,对亲密和分离都能处理得很自如。


第二个部分的倾注型,可以看到他在那个自我模型上是消极的,就是倾注型的话,他会在自我模型上是消极的,他人模型上是一个积极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对自己看的很负面,但是他把他人会抬得很高,然后认为自我的价值只有通过他人的接纳和肯定才能够实现。


那么再看到这个忽视型在自我这个部分,其实是一个积极的状态,但是他在他人的这个模式上面是一个回避的。这样忽视型的人,我们通常会看到他可能就是比较自视甚高,否认自己的情感与压力轻是这样一个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最后是恐惧型的这样一个依恋类型恐惧型的人,他的自我模式就是他对自己也是消极的看法,对他人也持有消极的看法,那么恐惧型的人对自身持消极的态度,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对亲密关系充满着忧虑与压力。


安全型的人,他可能会说到,我尊重自己和你完整性和自主性。安全型依恋的这样一个个体,他在人际关系当中会感觉非常的舒适,认为人际关系或者说认为关系都是有价值的,既有亲近感又有自主性。


倾注型的人他们认为,只有我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才会爱我。这样的人他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和没有价值的,而他人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这一类的人总是非常的努力,想要赢得他人的接纳,然后用此来支持自己消极的自我形象。这一类的个体会具有焦虑和情绪化的特征,过度的沉静和依赖于人际关系。


忽视型,忽视型的人可能会说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关系对我都没有任何影响,这个关系不用建立也无所谓。忽视型的人,他会认为个体的独立非常的重要,否认渴望亲近,对自我的看法相对积极,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但是认为他人是不值得喜爱的。这样的人他会避免与他人发生亲密的联系,以使自己不受到伤害。


恐惧型的人,是非常矛盾的,其实刚才大家也看到他对自己和对他人都是一个非常消极的状态,他会觉得我很害怕,我不知道怎么去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这样的个体他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亲密也不值得被爱的,他会怀疑别人是否能够给他这样的亲密感和爱意,他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都是消极的。这样的人会因为害怕他人的拒绝而避免与他人发生联系。


对于这四种依恋的介绍,可能大家会对自己的依恋状态,或者对自己周围人的依恋状态有了一定的印象。总的来说我们的安全型依恋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占50%,倾注型的人是22%,忽视型的人也是22%,那么其实恐惧型,就是这个比较矛盾的状态,这个依恋的状态是相对较少的。


关于忽视型这样一个类型,就我自己的个人经验来说,忽视型其实在我同龄的朋友当中还是很常见的,很多家长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忙于工作就疏忽了与孩子建立关系,从而避免建立这样一个情感的联接,或者说不去表达对孩子的爱。孩子无法从他们的身上体验到这样的一个关系和连接,或者说是从而也会去截断自己与他人的一个关系。


那么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依恋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可能我们说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他的人际问题是并不突出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安全的情感状态。但是倾注型的个体,他会过度的友爱和顺从,会在人际关系的交往当中把自己放低,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与他人建立关系。忽视型的个体,他更有可能在社交上缺乏情感连接,也就是说他直接去截断这样的一个关系,不去跟别人别人建立关系。恐惧型的个体,他会更消极的拥有这样的人际关系,他可能他会是冷漠的不去跟他人建立关系,但也有可能他们会顺从,就是想要以降低自己的身份来跟别人建立关系,因为他其实是一个矛盾的状态,他又想去建立这种关系,又不想去、又害怕去建立这种关系。


那么我们在实际当中应当怎么样去建立安全感?


我们需要去理解、接纳,然后镜像。



理解,以我们跟孩子的相处为例,就比如说理解的话,我们需要去理解孩子说的话,他突然产生的暴躁情绪,以及他为了什么而开心。这个理解是说我们从一个理性的或者说理智的状态下,到底是有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孩子这样一种状态或者情绪。


接纳,其实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了可能强烈的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能否有这样一个非常稳定的安全的容器,能去接纳孩子的一些负面情绪,可能我们自己就会突然暴脾气起来,就想要去打孩子,或者说是骂孩子,这样的一种状态是无法真正的接纳到孩子的负面情感的。


镜像,可能大家相对会对这个概念稍微陌生一些,我们说如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对孩子有一个充分的回应,感同身受的理解和感受。稍后我们会通过讲一下镜像神经元这个概念来告诉大家什么是镜像。


在这里我们看到刚才提到了接纳,那么以下情况下就是不是真的接纳,我们大家想一想。平时有没有这些情况的发生。当对方出现了一个负面情绪的时候,你可能会去指责他,或者说讨好他,就是说你说的都对,或者非常理智的说,那好,我们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到底是怎么样子的,这个可能会经常是出现在我们说男朋友对女朋友的一个状态下。或者我们说到这样的一个打岔,就是比如说大家想要探讨一个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的时候,然后可能那个男生就说那我们来讲一讲明天到哪去吃饭吧,突然把这个话题岔开,其实这样也不是真正的去接纳到了这个女孩子的情绪的,而是说换到另外一个话题,不去讨论这个话题,不去对这个话题进行一个探讨,也就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看到这样的猴子,这就是我们说到的刚才提到的这样一个镜像神经元的概念。



镜像神经元是指动物在执行某个行为,以及观察其他个体执行同样一种行为的时候都发动的冲动的一个神经元,这种神经元在灵长类、鸟类等动物身上都发现了。对于人类来说,在人类的大脑的前运动皮层,运动辅助区第一躯体感觉皮层和顶叶下皮质等都找到了这样一个神经元,那么就是这样一种神经元,其实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猴子,这个猴子他在拿香蕉的时候,他的大脑某个部位会发生一个反应,大家看到他在拿着香蕉的时候会发生的反应,当他看到研究者手上拿香蕉的时候,他大脑反应的区域跟他自己拿香蕉的时候是一样的。也就可以说镜像神经元,他就是镜像了其他个体的一个行为,就像是他自己在进行这样一个行为一样。所以研究者认为这样的镜像神经元,与模仿以及语言习得,还有理解他人的感情都是相关的。


对于我们在实际生活当中,应当怎么样去镜像比如说我们孩子的一个反应,或者说恋人、父母等等的一些反应,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重复刚才对方的话,比如说刚才你说的你的情绪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是这样的情况吗?在同时要表露出对对方情感的理解,可以说,我感受到你这样一种巨大的悲伤,同时也可以去分享你的情绪,你可以说,我感受到了你的悲伤,同时这让我也觉得特别的难受。


同时在非语言的层面上,我们也需要去回应对方,我们需要去用眼神凝视对方,然后点头回应,我们需要去很关注、很认真的倾听对方所说的话,我们需要去用我们的表情、距离、手势去表达出来,我们是一直在聆听的。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比如说握手、拥抱,或者说让他靠在我们的身边,去表达出来我们对他的一种支持。


大咖介绍


朱绘霖


朱绘霖老师,先后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发表多篇SCI论文并主持多项以自闭症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国家、省部级课题。自2009起接受心理分析专业训练,曾在广东省福利院、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担任沙盘游戏治疗师、心理治疗师。2012年成为荣格行者(router for individual member of IAAP)。长期接受国际荣格分析师的个人分析与督导。译著《荣格文集之意象分析》。


▶朱绘霖老师在广州大会封闭督导中全程担任翻译◀


游潇



游潇老师,先后于武汉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硕士学位,目前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心理社会学与精神分析研究学院博士在读。研究生毕业论文为《成人依恋与心理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实证研究与治疗探索》,博士毕业论文为《中国神话与传说中的原型与原型意象》。自2009起接受心理分析专业训练,曾在广东省福利院、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担任沙盘游戏治疗师、心理治疗师,长期接受国际荣格分析师的个人分析与督导。组织编辑《荣格文集》系列丛书。





最近活动:


3月3沙盘俱乐部|东方斐乐蒙体验工作坊(地面)

梦的工作团体小组招募丨尹芳老师:听,梦在说什么?

专业课程 | 儿童心理分析系列课程

新年公益讲座 | 心理大咖“围炉”夜话

沙盘小组 | 深度心理分析个人成长小组(只限6人)

最新课程 | 考生沙盘:减压提分冲刺组

最新课程 | 少儿沙盘:人际情商提高组

最新课程 | 幼儿沙盘:个性发展快乐组

专题讲座 | 国际最具影响力的沙游师来华

专业课程 | 儿童心理分析系列课程

最新课程 | 斐乐蒙学习俱乐部 专业会员招募(常年招生)



苏州沙盘游戏中心

szsandplay

 我们的网址:www.lajjy.com
我们的微信号:szsandplay
我们的地址: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1号富华大楼4C
我们的电话:0512-67251910、18962191991

苏州沙盘游戏中心欢迎您的到来! 

 



无锡沙盘游戏中心

0510-82022770     18936071602

wxsandplay@163.com

无锡崇安区广益路287号哥伦布广场B塔12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精神分析:童年经历与婚姻关系
心理学:依恋与创伤,暗藏着一生的颠沛流离、爱恨情仇
「缺乏安全感」的自救指南
【家长必读】养为育之本 天道不可逆
你与母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会爱上谁,又会被谁吸引...
依恋焦虑可能削弱免疫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