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山石屋寺摩崖石刻及诗文
青山石屋寺坐落在枞阳县枞阳镇郭桥村境内,距枞阳县城10多公里的大青山北麓,因其有一椭圆形兀立而起的巨石,形状如屋而得名。据传是晋代清供禅师在此创建的寺庙,元代裴仙道长在此炼过丹,明正德年间西蜀圆态师父重修了石屋寺,1987年主持僧真达再次维修了石屋寺,现有殿宇三进,禅房六间,现任该寺住持释勇莲(1950年生,1999年出家,2004年在武汉普提寺受戒。)。
在小青山主峰之阳,有一块平坦的巨石,高丈余,长宽数十米,传说是九华地藏王腾云驾雾去九华山,看青山云渺,灵气十足,地藏王想落脚看看,刚将一只脚搭在大青山上,竟将这块巨石踩落而下,幸被下方的一大石柱擎住,凑巧搭成了这间“石屋”,真是鬼斧神工。至今巨石上面还留下一只鞋印,约一尺半长,迹印逼真,此即青山十六景之一的“菩萨印掌”,位置是在石屋寺的东北角。 

在这“印掌”的内侧石阶右石壁上就是明相国何文端公在青山石屋寺的手迹石刻:相国诗篇

坚云堕地阁山椒,
仙隐禅栖万古遥。
为向悬崖磨数字,
与他后代认前朝。
皇明天启三年癸亥首夏
礼部右侍郎九龙主人何如宠题
此“青山石屋摩崖石刻”于二0一七年十二月被铜陵市人民政府定为“铜陵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如宠是1622年拜礼部尚书的,这应是第二年他回到青山石屋寺,自己和二哥何如申(明浙江右布政使)当年潜心求学的石屋寺外题下的这流传千古的“相国诗篇”摩崖石刻。

在这相国诗篇的对面巨石上即是著名书法家方守敦的题刻:任重。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更字盘君,安徽桐城人,方宗诚之子。近代诗人、教育家、书法家。
沿着这巨石向南进院门入寺内,即可见“相国书庐”赫然在目:

一片白云终古在,
数声青鸟到今啼。
相国书庐门前左侧的石壁上就是原安徽省政府主任秘书何声(何晓钟)在青山石屋寺的手迹石刻:青山十六景。

玉洞长春、石屋胜境、白驴化米、黑虎巡山、
石鼓轰雷、金鸡啼月、丹池日暖、石柱仙题、
相国诗篇、仙人棋局、菩萨印掌、狮子卧云、
青鸟频来、白云遥接、凤栖修竹、龙隐灵泉。
何声书

何声(1902--1960),青山何十七世裔孙,谱名何家均,字政平,又名晓钟,枞阳青山何陈庄人,工书法,1936年任安徽省政府主任秘书,在此期间,回家乡青山石屋寺题字的。解放后在芜湖法院工作。父亲何绍贤,同知衔。叔父何则贤,四品衔。
这上平如屋顶,下阔如厅堂,面积有上百平米,里面冬暖夏凉,可坐可居的相国书庐,就是明相国何如宠与其二哥何如申当年读书的教室。真不愧是“玉洞长春石屋胜境”!
寺左厢房后有一眼龙泉,据说真达大师当年为了解决群众干旱季节吃水困难的问题,四处探寻泉源,终于在竹园脚下亲手掘得此泉。泉水常年不断,味极甘美,有诗赞道:
龙隐千古石不开,
大师真达破尘埃。
从兹佛地无干旱,
一眼清泉立井台。
“龙隐灵泉”从此成为青山十六景中之一景。

据说道人裴仙当年修仙于青山石屋寺,有乌鸦为他清扫庭堂,白驴化米供他饮食,那就是“乌鸦候客”和“白驴化米”;石屋后树木阴翳,花香鸟语,其间有一“练丹井”,为裴仙人炼丹处所,后来据说他在青山之北的会宫岭得道升天去了。

在石屋寺正门前的半下坡上留有许多名人石刻题字,因风吹日晒有的已字迹模糊,现拣其较为清楚的几块碑刻,以飨读者。 
支吾突兀盘空起,石屋峨哦风雨愁。
古寺钟声送暮晓,仙人何处白云浮。
许轩堂一九四一年

许轩堂(1888—1938年),枞阳五谷井人,与弟许辑堂、许载堂时称“三许”。

胜地通幽境,嵚崟逼纬辰。
真人丹已就,相国笔犹新。
峰送千年雨,山归万古春。
纵观青未了,隐者欲栖身。
许沛霖一九四二年
许沛霖,枞阳石矶头汴泗人,黄华许方氏。

名山胜景喜重开,
宝殿轮华映佛台;
石屋盘空青鸟至,
香亭日耀紫烟来;
苍松吐秀含幽意,
翰墨生辉点翠埃;
春暖僧心光古寺,
净诚三自乐宽怀。
枞阳县统战部长
周之城一九八七年题 

宇宙清明石屋开,
重修旧殿复莲台;
峰峦耸秀白云接,
松竹幽林青鸟来;
相国当年求学地,
旵山昔日脱尘埃;
幸逢盛世承恩后,
欲报无能实愧怀。
住持僧真达:释真达(河南人)
此外,尚有未找到碑刻的有关石屋寺诗:
1.书石屋僧化衣缘簿
六月炎蒸正中伏,
老夫逃暑上石屋。
山门昼闭徒众稀,
沙弥迎客出无衣。
明朝持簿长一尺,
愿乞匹布增光辉。
今年天旱农最苦,
尔持此簿向谁语?
早暮精耕拜世尊,
好仗佛力四天雨。
秋成大有人乐施,
破衣且向檐前补。
2.石屋
石屋重来万恨侵,
独留高桧碧森森。
两廊罗汉旧相识,
记得捻须夜苦吟。
唱和已稀莲社侣,
送迎不见虎溪僧。
夜深醒却十年梦,
独对千峰一点灯。
明末文学家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
题石屋寺石上
兹物自千古,何人得记年;
但知风雨夜,独惹薜萝烟。
僧去榻犹在,苔深诗自传。
平生登眺意,到此欲茫然。
何允绍(1621--?):何永绍,字令远,号存斋,生明天启辛酉,清康熙间县学生,爱好古诗文,好游历。与李雅同编《龙眠古文》。著有《宝树堂诗文全集》、《游浮山记》1卷、《龙眠游记》1卷。)
青山石屋寺重修感赋
流传相国读书庐,
大刻深题迹可摩。
来哲几曾怀往哲,
僧居争说是仙居。
摩挲石柱文何在?
指点棋枰事恐虚。
我亦山中旧游客,
风林长忆绿盈裾。
何晓履(1919--2002):字君康,笔名霄雷,枞阳镇郭桥村何陈庄人。先后任安徽省中小学教材编委会编委、安徽政治月刊社编辑、安徽保安司令部上校秘书。曾出席李宗仁主持召开的湖北老河口会议。解放后,历任中国教育工会皖南工委干部、行政公署委员,安徽总工会和农工党安徽省委员会干部。与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有过诗词往来。
题青山石屋寺修竹
修竹茂林龙隐泉,
仙山润泽种福田;
人间几度雨风后,
青鸟频来喜讯传。
许书生:枞阳三中退休教师。
网传清末举人殷希声(字品珊,号小金)曾为青山石屋寺作联:
是相国读书庐,溯先哲流风,一片白云终古在;
真仙人炼丹处,坐深林斜日,数声青鸟到今啼。
古寺万山深,凭画槛雕栏,却放怀千里长江,如游石壁黄州,鹿门襄水;
坚云九霄坠,眄奇崖灵壑,倘寄迹六朝胜境,那数翠螺采石,钟阜秦淮。
是相国读书庐,真仙人炼丹井,三百年古寺重新,崖上摩诗今尚认。
向虎跑泉汲月,登金鸡洞观曦,一万仞层峦耸翠,枝头青鸟似犹啼。
还有青山族人何遐斋、何玉书、何净倩、何隐沦在石屋寺门前手迹石刻,但石刻字迹难以辨认,仅以局部图片展示于此。

青山石屋寺源远流长,是藏龙卧虎的灵山宝地,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青山石屋寺的石刻及诗文远不止于此,欢迎八方来客、善男信女来此旅游观光,愿更多文人雅士、有识之君来此补充石刻内容,展示自己的才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穹窿小王山摩崖石刻
颐和园摩崖石刻之“燕台大观”
泰山石刻(上)
泰山数风流人物摩崖石刻题照
康熙年间山上巨石刻下28个字 等待高人解谜
 长岳古道青山铺 摩崖石刻天华山(28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