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影评分析《智取威虎山3D》


“香港电影新浪潮旗手”之称的徐克执导的电影《智取威虎山》,改编自曲波的长篇小说 《林海雪原》,一经上映便获得了影迷的热烈反响和一致好评,又相继收获了2014“阳光奖”年度最佳电影、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男配角、第三届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奖,以及第52届金马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片以尊重原著的剧情设置、独具匠心的倒叙方式、精致震撼的画面制作以及经典壮阔的打斗场面,让这一源于历史事实的真实故事重现于观众的视野,将英雄人物的气魄与胆识完美呈现,丰富了同类题材电影的叙事模式与表现手段,堪称佳作。





 


徐氏武侠的红色叙事



电影 《智取威虎山》当中,徐克采用了两种叙事结构,即线性叙事结构与倒叙叙事结构相结合的形式,使整部电影继承了徐克特有的武侠风格。


一) 倒叙叙事结构 电影的开头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一群留学生毕业聚会,在KTV唱歌时无意中点播了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让经历过林海雪原战斗的战士后人姜磊回忆起当时的剿匪经历,姜磊成为一条纽带将时隔六十多年的两个不同时空重新联系起来。采用倒叙叙事结构,不仅让观众具有强烈的代入感,也随着主人公的旧画册一起穿越时空,回到英雄们战斗过的地方。影片的最后交代了现代角色姜磊与历史人物栓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土匪百鸡宴和现代社会年夜饭进行对比,缅怀为国家解放与独立做出牺牲的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牺牲与国家安定团结进行对比,进而对红色主题进行升华。


二) 线性叙事结构 小分队智取威虎山的情节基本上遵循了原著和戏剧内容,属于线性叙事。徐克电影叙事完整,叙事线索清晰、明确; 角色冲突和对立关系突出,并在叙事过程中设置层层悬念和人物矛盾,在线索解构时将伏笔一一展示,营造出冲突焦点,使得情节、人物之间节奏紧凑,决不拖泥带水。


影按照原著的时间模式进行叙事,为了使智取威虎山在故事上更加完整,徐克特意补充了片头开场。电影从小分队奉命剿匪开始,接着发展到衫岚站机库消灭30多名匪徒,使得弹尽粮绝的小分队先获得武器弹药,一方面展示了严峻的剿匪形式,展示了小分队人物特点和成员配置,另一方面也为小分队获得人员和粮食补给埋下伏笔。随着运送补给物资的小火车的到来,杨子荣和白茹引起了小分队之间的内部矛盾,女兵白茹和土匪习性的杨子荣面临着小分队成员的不信任。夹皮沟的队员带领小分队来到威虎山脚下的夹皮沟,摧毁了土匪的监视联络点,并从土匪栾平身上缴获了先遣图,开始谋划进攻威虎山的计划。杨子荣潜伏到威虎山,经历了青莲色诱、土匪试探、土匪老四识破、栾平揭发等重重考验,最终与小分队在大年夜的百鸡宴上里应外合歼灭了土匪。



拍摄手法上的技巧运用



管是运用长镜头展现威虎山的地形地貌、武器配备、兵力部署,还是银装素裹的林海雪原,徐克都展示得很到位。影片中采用摇臂镜头拍摄威虎山大全景,陡立的峭壁、坚固的堡垒、防守严密的工事以及鹰嘴峰等形象,让观众记忆犹新。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是小分队奇袭威虎山,电影里胡东出演的攀登专家栾超家在身上系着绳子飞跃鹰嘴峰,荡到对面的树上做了索道,为小分队开辟道路,栾超家面对悬崖峭壁也毫不畏惧的长镜头给身处和平时代的观众太多震撼。

 

蒙太奇的展现上,主要体现在土匪围攻夹皮沟和围攻威虎山这两节上,在影片拍摄上运用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相结合的方法。如采用叙述蒙太奇的方式,多机位、多角度拍摄土匪进攻夹皮沟,导演将镜头快速切换,展示了203首长、高波、坦克、栓子等不同人物之间的战斗场面,情节快速又保持完整。导演还安排白茹和高波来了一场遵循徐氏武侠电影、动作电影套路的枪战场景,两位战士以一敌百、配合默契、男帅女靓、弹无虚发; 在击败土匪,观众都松了一口气之后,高波突然遭遇敌人暗算,壮烈牺牲,这一环节运用表现蒙太奇的手法,体现高波中刀的瞬间等慢镜头特写,使得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陌生化台词语言



《智取威虎山》作为剿匪故事,本身就带有浓郁的江湖与传奇色彩,土匪的“黑话”自然更是受到观众的期待,并成为影片语言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影片语言陌生化处理最重要、最成功、最精彩的莫过于对东北土匪黑话的运用。当观众在银幕上接触到隐语文化,听到土匪(胡子)黑话暗语时,对这些台词(切口)充满了陌生化的新鲜和好奇,结合这种有趣的语言现象,其观看欲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片中的一些对答,如座山雕在验证杨子荣的身份时,质问“你脸为什么这么红”,杨子荣答道“精神焕发”;座山雕又问“怎么又黄了”,杨子荣立即答道“防冷,涂的蜡”同样充满陌生化的美学效果,显得非常精彩。除了语言内容,形式上又配以演员低沉沙哑的嗓音,并结合着杨子荣铿锵有力、斩钉截铁、脱口而出的快节奏对答,极具气场“许旅长两件心爱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好马快刀”“马是什么马”“卷毛青棕马”“刀是什么刀”“日本指挥刀”,电影语言的陌生化美学效果得到充分的体现,真实再现了土匪们生猛刚硬的生活。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充满新鲜感



暴力美学的完美呈现



《智取威虎山》以3D技术完美再现了香港黑帮电影惊险激烈的枪战动作场面,集中体现在“守卫夹皮沟”和“决战威虎山”中。这两场激烈的枪战和搏杀的暴力场面带给观众纯粹的形式快感,引起了以游戏为审美目的大众消费的强烈认同。

 

影最重要的战斗场面——决战威虎山,电影对小说中的威虎山进行了改写,首先把小说中土匪徐大马棒子的虎狼窝——奶头山的天险移植为威虎山的险峻地势,小分队跨谷飞涧,悬空溜索挺进威虎山,为电影提供了奇险的空间表现场景。座山雕的巢穴,在小说中原本是一个山洞,电影把山洞改换成日本人留下的军火库,为威虎山大战壮阔激烈的场面提供了基础,坦克、大炮、飞机等现代人熟悉的武器,通过3D技术逼真呈现鏖战的视觉奇观。尤其是电影的第二个结局,通过现代人的想象,座山雕驾机逃亡,杨子荣与座山雕在滑翔的飞机上惊险决斗,最终坠崖毁灭,这是动作类型电影的经典模式。茫茫林海,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雪地速滑,山涧天险,悬崖索道越过天险的惊险刺激和闯入威虎厅激烈交战的过程,电影用3D技术的视觉奇观栩栩如生地还原了红色经典的神话性,完美呈现了动作片的暴力美学。



类型人物的个性刻画



(一)“孤胆英雄”杨子荣

在多数观众的期待视野里,杨子荣必将以一个 英姿勃发、正气凛然的军人形象出场。但当其从火车站的一团浓雾中正式亮相时,却是一个黑色眼影浓重、满脸络腮胡的另类形象。影片先后通过三个客观视角强调了杨子荣的“异质”——先是少剑波对他的不信任:“这个杨子荣吊儿郎当的,哪像个侦查员”,再是栓子第一次见到杨子荣时误认为是土匪而表现出愤怒和仇恨,再是杨子荣初入夹皮沟,大娘被他的样子吓晕过去——突出反映了他身上的粗犷和匪气。正是这样的设置,才更真实且富有传奇性,同时使其后面的成功卧底变得顺理成章。

影片不仅在造型上对杨子荣进行了再包装,还花费了大量情节刻画其性格:“打虎上山”“威虎厅对暗号”显示他的“勇”,“舌战栾平”“嫁祸老四”等则表现他的“智”。而杨子荣因与少剑波意见相左,毅然决定孤身犯险的情节,则进一步凸显了他的另类个性。

 

(二)年轻首长少剑波

原著《林海雪原》中少剑波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一个中心人物,他集年轻英俊、机智勇敢、谦虚谨慎于一身。相比杨子荣,影片对于少剑波的塑造更多遵从了原著。造型上,剑眉星目充分表现了少剑波作为年轻首长的英姿勃发。性格塑造上,先后通过“机库遭遇战”“村庄保卫战”“夜袭威虎山”三个重要情节突显了少剑波作为领袖的机智和果敢。人物关系上,改变了小说中少剑波和杨子荣亲密战友的设置,使其对杨子荣有一个从身份审视到情感认同的过程。这种调整既反映出少剑波的性格严谨,也促成了杨子荣“孤胆英雄”的身份。

 

(三)色厉内荏的土座山雕

座山雕作为片中当之无愧的头号反派,秃头鹰钩鼻的漫画式造型,直接暗示了作为匪首的他阴狠多疑的性格。座山雕最初处于真人不露相的状态影片通过各种侧面、阴影和声音渲染他的存在感,与此同时八大金刚和小喽啰的恭顺畏惧衬托他的威仪,让鹰活活啄死手下则表现了他的阴毒。层层递进的情节成功营造了座山雕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神秘感。而露出庐山真面目的座山雕心思缜密、城府极深,先后使用苦肉计、攻心计等轮番试探杨子荣。

外,影片还赋予了座山雕“可爱”的一面,他会情不自禁的上台和手下一起唱二人转,其特有的口头禅“一个字”也在无形中营造出一丝幽默感。但是,无论是可怖的外表还是心狠手辣的行径,都无法掩饰座山雕性格深处的懦弱。此外,导演还借老八的客观视角刻意加以强调,老八一直视座山雕为偶像,万没料到座山雕会在小分队攻进时毫无反抗精神仓皇逃窜,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视频链接:







 请加入【电影新视界--影评推荐群】

发表你想要的影片分析征集


进群方式:加小K老师微信(1193988644),备注18艺考生拉你进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取威虎山
老电影经典反特剿匪篇之四:《林海雪原》
编1-6《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为何《林海雪原》还是"武侠小说"
写不出来就琢磨,别晃
藏书:曲波《林海雪原》当代长篇小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