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2期,未来完美的农场是啥样?

这是朴自然与您相伴的第【2615】天,您距离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平台只差这一点。


朴友你好,我是朴自然华子,昨天的太阳真的好大呀,太难得了,特别是在连续下了20多天的雨之后,阳光尤其宝贵。地里的李子一直盼着天晴,可以摘下来发货,小阳台上的草莓,在经过分株,疏果之后,也急需转化糖分。

架子上的瓜藤,好像也知道架子不够大了,开始放慢了长藤的脚步,开始吐出来一个个瓜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香芋南瓜,我们的老种子种出来的。


楼顶上4月份开始育了一些马蹄番茄和黄番茄的苗,期待着能够种到地里去,结果我们从4月份开始找地,一直找到6月份,跑了贵阳市周边的好几个地方,尤其是5月份,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出去一两次,就是想找到一个可以让我们可以落地的小基地,地还没有确定下来,番茄苗却不等人,蹭蹭蹭地往上长,这时候也明白了一个优良的老品种的巨大优势,长势很好,即便每天很多的雨,还是逐渐占据了整个种植床,没办法,挖掉又可惜,只好稍微移栽一下,调整一下间距,就地搭起架子,让他门继续生长吧。




目前看来,今年马蹄番茄应该是足够吃了,三个种植床,基本上就可以实现番茄自由了,到时候,再收集点种子,来年种到地里去。

如果你亲自耕种,就会发现生命的神妙、玄妙,我们身处的世界,每时每刻都上演着生命的奇迹,三个种植床,20颗西红柿的种子,就可以产出足够你吃一个夏天的西红柿,如此美妙绝伦的事,我们不应该赞叹吗?或许是因为太过稀疏平常,我们已习以为常了。又好像农业,一直默默这承担了一切,却又被视为凡物。

在采集狩猎时代,每个成年人都需要自力更生,和家族成员一起,一起采野果,打猎,种水果、养动物的事情完全交给老天,我们那时候的祖先只需要付出自己的时间和体力,尽管去采集野果或者捕猎动物就好了,产什么就吃什么,流浪迁徙,虽然食物选择极大受限于栖息地,遇到灾荒的年份,或者山火,可能会吃不饱,不过倒也还逍遥,活动范围较为广阔。

慢慢地,农业时代来了,人们发现了生命的神妙,一粒一粒小小的种子,种在地里,按照一定的方法去照看,过了几个月就可以收获大量的食物,圈养动物,没过多久还能产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像那个草莓苗的匍匐茎一样,生生不息。随着对天气、物候,作物性质的不断摸索,我们的祖先逐渐掌握了种养殖的诀窍,一个家庭就可以产出大量的粮食,自己吃不完,于是就开始交换、分享、买卖,然后有一部分“闲人”就出现了,也就是不用干农活的人开始出现了,闲人越来越多,花样就越来越多了,好的坏的,哒哒哒哒,造成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每次说到文明两个字,我总是忍不住想起 “文明过处,寸草不生”。正是因为农业,养活了越来越多的非农业人口,这些非农业人口以另外一种形式的劳动,换取交易凭证,也就是叫做钞票的东西,购买食物,养活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农业文明是奠基性的,是其后所有文明的摇篮。

过去就不说了,我们来想想未来的农业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有一个ted-ed的视频,名字就叫做我们能创造完美的农场吗?我把它的中文译稿读给你听。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开始了耕种。这场农业革命是 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使我们能够定居、建立和创造家园。简而言之,农业使文明得以存在。今天,地球上大约 40% 面积是农田,遍布世界各地,这些农田是我们所有人,面临的全球性难题的一部分:在未来,我们怎样才能 让不断增长的人口中的每一个人都吃到健康的食物?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进行第二次农业革命。第一次农业革命的特点是扩张和开发,以森林、野生动物和水资源为代价养活人类,并在此过程中破坏了气候。下次就不可能这样做了。

农业依赖于稳定的气候和可预测的季节和天气模式。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继续 扩大我们的农业用地,因为这样做首先会破坏使农耕成为可能的环境条件。相反,下一次农业革命将不得不从长远提高我们现有耕地的产量。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 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那么未来的农场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架无人机在监控下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这个农场可能看起来杂乱无章,但这是进行精心设计利用的土地,使农作物和牲畜 与野生栖息地交织在一起。传统的耕作方法清理了大片土地并且只用于种植一种作物,从而在此过程中,消灭了野生动物,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此方法旨在纠正这种损害。与此同时,在庄稼间穿行的田间机器人团队有针对性地给土地施肥,在土壤内,数百个传感器会收集养分和水位的数据。这一信息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用水,并告诉农民他们应该在哪些地方多施肥以及少施肥,而不是把化肥洒遍整个农场而造成污染。

但未来的农场不会全是传感器和机器人。考虑到当地生态系统的细微差别,这些技术旨在帮助我们以与环境协调,而非与环境对抗的方式生产粮食。低成本的农业做法也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而且对许多农民来说更容易实现。事实上,许多这样的做法 今天已经在使用。而且随着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采用,它们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在哥斯达黎加 ,农民成功地将农田与热带栖息地交织在一起,从而为翻倍该国的森林覆盖率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以及这些农场吸引来的鸟类和昆虫,还提供了自然授粉和害虫防治,在恢复地球生态的同时生产粮食。

在美国,牧场主们在由本地物种组成的草原上养牛,利用储存碳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存方式成为宝贵的蛋白质来源。

在孟加拉国 、柬埔寨和尼泊尔 ,水稻生产的新方法可能在未来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米是30 亿人的主食,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家庭主要的生计来源。90% 以上的水稻是在水田里种植的,这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并释放出每年11%的甲烷排放量。约占全球每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1-2%。通过试验水稻新品系,减少灌溉,并采用劳动强度较低的播种方式,这些国家的农民已经提高了收入和作物产量,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赞比亚 ,许多组织投资于当地特定的方法来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森林损失,并改善当地农民的生计。

这些努力预计将使农作物产量在未来几十年提高近四分之一。如果与打击该区域森林砍伐的方法相结合,就可以推动该国建立一个具有复原力、注重气候的农业部门。

在印度,由于基础设施薄弱,高达 40% 的收成会损失或浪费。农民已经开始实施太阳能冷藏舱,帮助成千上万的农民保存他们的粮食,并成为供应链中可行的一部分。

采取所有这些方法,从最高科技到最低成本,才能彻底改革农业现状。高科技干预将放大以气候和保护为导向的农耕方法,而大规模的农场将需要投资实施这些技术。

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增加小规模农民获得低成本方法的机会。对未来农业的展望还需要全球转向更多的植物性饮食,并大幅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这两方面都将减轻土地压力,让农民能够利用可用资源做更多事情。如果我们优化陆地上的粮食和海洋里的海产品的产量,我们可以在地球的环境范围内养活人类,但是有一个很小的误差,这将需要前所未有的全球合作和协调我们今天拥有的农业用地。

好的,文章读完了,你想到什么了呢?可以在文稿区留言哦,我们明天见。


朴课堂小程序入口
另:如果你喜欢小面积种植
喜欢老品种
喜欢老品种食物的味道
喜欢自己种植食物的味道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
我希望你的每一个“在看
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环球视野]从番茄现代化生产 解析荷兰温室优质高产的原因
农业4.0:一场以科技为核心的绿色革命
智慧农业是农业的未来吗?
数字农业体现各国农业之间的竞争力
农场法则
在摩天大楼里种粮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