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和尚解诗:杜甫为何被贬官?一首七律看穿杜甫的无奈

和尚有话说


公元758年六月,47岁的杜甫被贬到华州任职,管理当地琐的文教工作。此时杜甫的心情非常郁闷,远离帝阙,从皇帝近臣变成了负责琐碎事务的小官,这与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相差甚远。

在奔赴华州的途中,他在华州辖区的郑县稍作停留。在郑县西溪旁的小亭子中,他遥望京城,反思在长安短暂的为官生涯,写下了一首诗。

诗曰:

题郑县亭子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

云断岳莲临大路,天晴宫柳暗长春。

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这首诗细读,可以看出杜甫复杂的内心世界: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贬官的不满。

今天,王和尚就以此诗为切入点,来分析一下,杜甫为何被贬官,这与他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杜甫怎么以诗发泄不满?

01:解析诗意,杜甫为何如此伤感无助?

先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这个亭子谓之在西溪水之侧,下临深涧,毗邻官道。西溪澄澈可爱,旁边种满了翠竹。杜甫登上亭子,不禁感慨万端。

这首诗的前两联是在描述亭子的位置。“岳莲”即西岳华山之莲花峰,山峰之下就是官道,官道周围种满了柳树。但是,杜甫一个“暗”字,既写出了柳树的苍翠浓密,也写出心情的灰暗寥落。

杜甫在亭子上四处张望,看到群鸟啁啾,花团锦簇。但是在他眼中,野雀嘈杂,与燕子一起飞舞,似乎对燕子要“群起而攻之”;围绕花朵翻飞的山蜂,仅仅守护它们的“禁脔”,外人一旦靠近,就要发起攻击。这是“赋中有比”的手法,杜甫以此来比喻忠贞之士,被宵小诽谤和攻击。其中蕴含的不满也尽在讽刺之中了。

而作者自己呢?却在为自己的孤独而伤心,看着青青翠竹,杜甫本来想乘兴题诗,但是对未来的迷茫,远离官场的伤感,让他更加感叹时光流逝,一事无成,故而神伤不已。

从诗的手法来看这首诗。“凭高发兴”是作者诗心的触发。中二联写景,描绘站在亭子上的所见所闻。其描写也是章法谨严,“岳莲”“宫柳”属于远景,且是静态的;“野雀”“山蜂”属于近景,且是动态的。这种远近搭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紧凑,丰富,画面感十足。

并且,“野雀”一联,写景中暗含比喻义,借此反思他在官场中遭受的攻击,和被贬华州的因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故而尾联写自己欲题诗而不能,感叹自己的孤独。其中“幽独”二字最可思,屈原有诗说“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指自己孤独静寂,人生无乐,只好在山中独养残生,其中自然饱含孤高耿介,不合流俗的坚贞之意。

北宋词人汪藻,厌倦了官场生活,打算弃官归隐,他在《点绛唇》词中写道“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听到乌鸦乱叫,嘈杂无序,而动了归隐之念,这其实也是在讽刺官场上的宵小攻击。这和杜甫诗中“巢边野雀群欺燕”,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朝赵时韶曾有诗讽刺蜜蜂说“堪叹汝生无受用,钻钻刺刺欲如何”,蜜蜂身带毒针,在花间逢迎来去,左右逢源,惯会钻营与刺人。这讽刺之意与杜甫诗中“花底山蜂远趁人”,也颇为类似。只是杜甫笔下的野蜂更猖狂,远远追着行人,务必要刺伤才肯罢休。

杜甫为何如此感叹?他在官场遭受了怎样的攻击?为何要为自己的幽独而伤神?这要从杜甫的经历说起。

02:政治漩涡中,耿直的杜甫深受其害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在鄜州羌村避难的杜甫,听闻唐肃宗在灵武即皇帝位,就只身北上朝见新皇帝。在757年四月,他从长安脱困,终于在凤翔见到了皇帝。皇帝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但是很快,杜甫就被皇帝疏远,第二年六月就被贬华州。

杜甫的为官生涯仅仅持续了一年多,他为何被贬官,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受到了“房琯案”的牵连。杜甫的朋友房琯,志大才疏,与安史之乱叛军三战失利,渐渐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这时候房琯的政敌贺兰进明等攻击房琯,再加上房琯的门客董庭兰收受贿赂,更是引起了唐肃宗的厌恶。皇帝因此贬他为邠州刺史,房琯的朋友也因此都受到了牵连,杜甫正是其中之一。

第二,杜甫在营救房琯时,触怒了皇帝。朋友被贬,杜甫上疏营救,他在上疏中说“(房琯)罪细,不宜免大臣”。唐肃宗非常震怒,就要将杜甫下狱,诏三法司审问。宰相张镐从中斡旋,营救杜甫。杜甫上表谢恩,却又说“房琯为醇儒,有宰相之器”,隐然有批评皇帝处置不公之意。这更让皇帝愤怒,故而再也不顾念杜甫,只身朝见的忠义,将他贬官华州。

其三,杜甫政治经验却甚为浅薄。首先他看不出房琯是一个志大才疏,不切实际的人;其二,在“房琯”案的政治漩涡中,他既不能自保,也不能妥善营救朋友,只凭耿直和意气,在官场中也注定不能走得长远。正是由于他的贸然进谏,非但于事无补,反倒自己被贬官在外了。

其四,杜甫虽然有匡扶拔救的壮志,但是他却无十分的政治才能,并且他的性格褊躁,好论天下事,但是高而不切。杜甫不耐烦剧,在处理事务中总是不能够认清形势,故而他在官场也并无多大建树,反倒是走向民间之后,他的诗才与仁心,才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因此,杜甫在长安官场的失意,首先是因为政治风浪的打击,其次也是他不善处理复杂关系所致。至此,杜甫离开了长安,远离了他忠心维护,誓死效忠的皇帝,开始走向民间,体察到民间的疾苦,也开始了他为国为民奔走呼号的“诗圣”之路。

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杜甫站在郑县亭子上,感慨万千,既表达了政治对手攻击诽谤的不满,也写出了自己坚持自我的孤独伤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宋学士,一身傲骨,三次贬官不悔改,写赋自许,欧阳修叹服
周末版:唐朝短信(43)
漫话白居易的诗品人品
学霸都在学|28.元稹:风流才子的过山车人生
白居易那些事。
两首政治诗,被当作风景流传至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