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居杨:一起拍摄有温度的影像故事

编者注:6月9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居杨受邀来到丽水为2018丽水摄影研修班学员作第二期培训授课,本文根据授课内容整理。

      我从1995年供职于法制日报,至今已有23年。这23年来摄影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摄影的普及性,我们现在处于全民摄影时代,摄影已成为离时代最近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成为大众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全民摄影时代,带来的是摄影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影像井喷式的爆发,影像阅读需求的大量增加。因此,大家对好照片的要求提高了,需要照片具有更多的思想、情感和细节,来增加照片的厚度、深度和温度。


一、选择性拍摄有价值的瞬间。

      一个优秀的摄影者,首先应该是一个敏锐抓取瞬间的人。摄影者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里,要将形式、构图、光线、事件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抓取能够反映事件本质的瞬间。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生活,并在生活中寻找那些有价值的瞬间。能否选择正确的拍摄位置、角度,在合适的时机按下快门,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是摄影者拍摄能力的体现。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乘坐震后开通的第一个航班于5月13日赶到灾区,由于山体滑坡、泥石流把道路阻断,我徒步从山里小路走到映秀镇采访,当时的映秀余震不断,没有食品没有水,我睡觉的帐篷旁边就是遇难者尸体,没有通讯信号,连支持照相机拍摄的电都没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要求我们要冷静分析,准确寻找拍摄对象,集中有限的时间、体能、器材条件进行选择性拍摄。

汶川地震现场:“让爸爸最后抱你一次!”


二、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从小题材做起。

      我们在选择题材的时候,要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丢丢的故事》是一个持续8年的摄影专题。采访拍摄的8年时间,我是伴随着丢丢——这名被吸毒母亲遗弃又被吸毒者摧残的幼童一起成长的。其间,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照片的力量,照片对一些社会问题、事件的推动力是非常强的。丢丢曾经是一名不被人关注、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人们通过他的故事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丢丢的故事》由此成为全国禁毒宣传典型。所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小题材同样可以做出好故事。

      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我理解的这个近,不仅仅是指物理距离的接近,更重要的是摄影者与被摄者心灵的接近。我们应该要充分贴近和尊重我们的被摄者,真正进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去。

丢丢的故事


三、把握好切入点,让故事真实有力量。

      切入点很重要,影像故事需要有恰当的切入点。《春运十年》是用时间作为讲述故事的轴线;《丢丢的故事》是以事件发展作为轴线来讲述故事的;《接访记事》是用关注上访者和接访者状态作为切入点来展现的。


四、知识积累,思想储备,助力主题深入。

      前期的准备工作,一是知识的积累,二是思想的储备。我建议大家在展开一个题材之前,例如在丽水,一个廊桥的专题、一个畲族文化的专题等,首先不要立刻拿起相机就去拍照片,而是要进行一些学习和积累,对所拍内容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再展开拍摄,这会给大家很大的帮助。

      摄影专题的思想是否更深刻和独到,要看一个摄影者对所拍摄领域的学习、研究、调查,对题材的理解和掌握。拍摄到一定程度时,技术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随着照相器材的更新换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门槛越来越低了。所以,我们比的是内功和内力,是你的调查研究、理解把握、思考判断的能力。还有就是你能否把你的“内功”融入到拍摄当中去,这很重要。


五、运用细节,丰富故事。 

      例如我拍摄《守望大兴安岭》,使用了不少细节瞬间来反映瞭望塔上“望火”瞭望员的艰苦工作状态。这些细节瞬间不是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想得出来的,我们的想象力是有限的,而现实生活的内容是无限的,它远比我们想象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你通过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生活,然后抓取的东西才是鲜活出彩的,才是与众不同的影像故事。

守望大兴安岭


六、用心拍摄,让影像由心而来。

      通过这些年的拍摄实践,我在摄影语言表达上的感悟是:你要用你的心去拍摄,让影像由心而来。

      当我们拿起相机拍照的时候,需要安静下来,问自己的内心,被什么东西所感动。这时要忘记自己以前所学到所看到的那些成功照片。我们学习别人的照片,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是应该的。但学习别人并不等于一味模仿,不是要拍出跟别人一模一样的东西,而是帮助自己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影像表达方式。

      摄影者看似用照相机在拍摄,实际上是用心来拍摄,表达能否到位,取决于你的心是否与被摄者离的很近。当你深入到被摄者的内心时,就能透过镜头看到更多的细节。

      安静朴素的摄影语言是有力量的。很多好照片没有酷的影像,玄的技法,但却深刻动人。这些照片的拍摄者,会让摄影技法隐藏在画面深处,为所要表现的内容而服务。就像武林高手一样,你看他没有那么炫的动作,但他的力量却很强。

      还有一些看似无从下手的、艰难的拍摄环境,其实往往能够促使摄影者突破自身的局限。摄影者要锻炼自己的影像表达能力,在复杂多元的环境当中,将每一个人物、每一缕光、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梳理出来,构成自己的影像。

      摄影者拍摄了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程度后,或许突然会觉得脑子空了,不知道怎么拍了。这时候就是你要吸收更多有养分的东西,让自己上“台阶”的时候。当你上去了,你会发现又进入到一个自由王国中,证明你提高了。也许再拍一段时间,又发现自己好像被掏空了一样,那时候我们就又需要去学习去补充了。

      摄影者,就是永远在路上。



学员学习体会摘选

曹志舟: “用心拍摄,影像由心而来”———这是摄影的态度,居杨老师在采访中多次受到题材中碰到的现实问题煎熬,对待摄影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也越来越坚定。居杨老师说,卡帕的名言“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这个距离更重要的还是心灵的距离。这句话深深启发了我。


潘志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居杨用了一天的时间,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我们讲授了他的创作历程和情感故事。与会的学员都默默聆听,深深地被她的摄影故事打动并引起共鸣,被她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命运担忧,为她对摄影事业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点赞。


赵献伟:居杨老师说:“人性和真情永远都是相通的。”是的,任何的艺术领域任何时代,打动人心的永远都是人性和真情。那么就需要我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从人千姿百态的生存状态中,抽离出反应人性和情感的命题,或残酷或温情,或冷峻或慈悲,或苦难或大爱等等。


王华平:作为摄影师,更多的是要参与现实的拍摄,毕竟摄影人是靠作品说话的。我们要围绕现实生活,深入现实、扎根生活,以实际行动开展摄影创作,有时获得的收获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


张红勇:再高超的技术,再炫的技法,其实也只是为了表现内容,那些只是我们的基础视觉训练,我们的视觉训练,并不是为了要拍跟它一模一样的东西。当我们拿起相机时,我们应该要清空一切,尽快的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种影像表达方式。


郑旭昶:从上午到下午,几组片子,让我们看到一个温暖的摄者,同时也在思考以后的创作中,如何选择摄影有价值的瞬间,如何切入主题,如何运用细节等等……这是一场有温度的学习。


吴红呈:通过学习居扬老师创作经验分享,不断去训练自己,不断的提高,这不仅仅是报道摄影学习、训练、创作的过程,也是其他题材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潜楚:摄影也只是用镜头来捕捉生活、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只要我们用心生活、留心生活,那么生活处处有惊喜、有故事。


卜伟绍:从居杨老师的摄影经历来看,“坚持”成为她最核心的本质,她说的关于摄影的问题,从“丢丢的故事”开始,她用一种女性特有的眼光,关注这丢丢的成长,尤其是最后关于丢丢领养的问题,作为一位事外人,还特意与市长进行了半天时间的探讨,如果没有那么坚持,丢丢就没有幸福的人生。摄影,除了风花雪月和记录属性,更是能深刻的表达社会的发展过程。


陈光龙:听了居杨老师的课,给我们很多启发,尤其是要向居杨老师学习,平时要关注周围人们的生活状态,镜头常带感情,走进生活,拉近与拍摄对象的心理距离,用心思考,用心观看,用心沟通,努力创作出有人性厚度和人生况味的影像作品。 

 

叶建军:居杨老师汶川地震照片中的父亲,带给我一种震撼,那是一种触动心灵的感觉。现在我才发觉:现在拍摄照片首先考虑的应该体现一个什么主题?我应该表达一份什么情感?怎样才能突出所表达的画面重点,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构图,什么光影来体现,表达我对这项事物的看法,也就是让这幅照片拥有灵魂,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叶益平:居扬老师例举的拍摄汶川地震、丢丢的故事、金三角禁毒、守望大兴安岭林海、众多监狱高墙内服刑人员等题材作品,无不体现了她作为一职业法制记者用镜头对传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不懈追求,拍摄创作出了真实感人有温度、有力度的时代摄影佳作,用自己的影像作品去温暖和感染他人,并得到了国内外摄影界的充分肯定和嘉奖,成就了她的摄影事业,着实令人敬佩。

 

朱礼平:听完居杨教师的《一起拍摄有温度的影像故事》的摄影讲座,我受益非浅,她从摄影的最大变化是全民摄影出发,讲述了好照片要更耐人寻味,具备更多思想、情感,细节要有厚度、深度和温度。并从六个方面讲解了怎样用影像讲好影像故事。

 

王久伟:居杨老师作为一个女摄影师,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敬业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学习居杨老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干劲。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出更加有温度的影像故事。


舒巧敏:居杨老师用她自己的切身经历、感人的影像故事、生动地讲述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她的“以细节丰富故事、让影像由心而来”的创作理念启发我们:要选择有价值的主题,在创作时要从小题材入手,要把握好切入点,要丰富细节,关键是要拍摄有温度的影像故事。


包朝龙:影像故事不是随随便便地拍、不是到此一游能完成得了的,要想把简单的场景、普通的生活拍得有深度、感人,必须要有成熟的构思、深入的调查、投入时间、投入感情,把深层次的东西挖掘出来,这样拍摄的影像才有力量、故事才够精彩。

 

张志忠:摄影不能仅仅停留在快乐摄影这个层面上,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摄影师,都面临转型的过程。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丰富自己知识结构。有句话“艺术应该穿过表层,帮助我们抵达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徐旭芬:当一个形式或光影与内容无关时,要坚决舍弃,不能为了光影而光影,为了结构而结构。所以我们就要学会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中迅速进行梳理,找出最能表现内容的形式和手法。


陈晚珠:居杨老师就《一起拍摄有温度的影像故事》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图片形式,为我们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传授她的摄影经验和体会。整整一天的课程中,我数次被居杨老师的故事感动落泪、更被她高度的敬业精神所折服。

 

江伟军:做摄影专题之前,记者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你的采访立足点在哪?居杨对一组专题的问题意识很看重;她以金三角采访为例,认为在那么大的原始森林,如果没有带着想法去拍,走哪算哪的浮光掠影,只能拿回一些猎奇照片,很难出打动人心;必须带着问题,沉下去,沉到现场里面,这样才能挖掘到问题核心。

 

胡峰华:通过居杨老师展示出来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比较注重心灵的拍摄,比如丢丢故事里的小男孩对那眼神的抓拍很到位,表情的抓拍也很到位,这是摄影者用心摄影的体现,有思想有高度,拍摄时抓住典型特点和决定性瞬间,这是我从居杨老师其他的照片中也能感受到这点。

 

周方:在整整一天的课程中,居杨围绕《一起拍摄有温度的影像故事》这一主题,“如何选择性拍摄有价值的瞬间、如何关注人的生存状态从小题材做起、如何把握好切入点让故事真实有力量、如何积累知识储备思想助力主题深入、如何运用细节丰富故事、如何用心拍摄让影像由心而来”等创作理念和拍摄经验,让我们受益匪浅,原来照片还可以这么拍,画面还可以从各个角度来体现,作品要有深度、情怀、温度,故事背景的挖掘是如此的……

 

卢掌权:听了杨老师课后,懂得一件事物如何找切入点,做好所拍对象功课,用画面内细节为整个图创造语言。特别是看了杨居老师作品汶川画面,真正使我感受到,摄影的语言,让我悲伤、让我流泪!


林伟:细节是摄影者通过认真细致的采访,凭着对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体会、选择、提炼出的细微情节,是反映真实生活的视觉记忆。细节它或是情感的迸发,或是矛盾的冲突,或是人物的典型状态……

 

邱耀峰:听完居杨副主席的课后,对新闻摄影有了新的认识。如果决定拍摄自己不熟悉的场景,需要提前做足功课,查阅有关资料,学习必需的知识,做到有备无患,才能在关键的瞬间抓住机遇,达到预期目的,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在拍摄时把握好角度,注重细节,让影相更丰满。


虞博涵:技法是容易学到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朴素的摄影语言,平静的摄影心态,正如武林高手有内功有实力无需花拳绣腿,只需致命一击。人到高处素与简。让摄影给我们一个在路上的理由......

 

于坚强:居扬老师的讲座,又一次提振了学好摄影的信心。“一起拍摄有温度的影像故事”作为讲课标题,让人感觉亲和力特别强,没有距离感。她用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把成功的经验和艺术理解都都无私的奉献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旅行摄影对象选择的5个类型,你知道几个?
李泛:陌生与陌生|泛象工作室
杨麾、藏策、王征三人对话《我的嘉陵江》
现在就为您揭晓怎么拍出好照片
摄影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我与牡丹心动的日子(2007-201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