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句话读懂王阳明心学

心学创始以来,影响至巨,古今中外都有精辟见解。然而,对心学最精辟的论述,莫过于王阳明自己的“四句教”。

近代日本的强盛,始自明治维新。维新派中众多重要人物,无不对我们中国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顶礼膜拜。

阳明先生一生所创的心学,堪称儒家在历史长河中的新发展。心学博大,理论纷纭,却有一个独到的核心表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为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性之体

“无善无恶性之体”,他认为人性这个“性之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王阳明对儒家的发展即在于此,即非善非恶。正因为人性本来是混沌的,没有天生的善人也没有天生的恶人,所以可以通过教育和思考,令一个人的性格变化。

有善有恶意之动

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可是思想、情绪有善的也有恶的。只有佛教中的大菩萨,才能做到念念都是普度众生的善念。普通如你我,只能日进一善,注意修行。

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就是我们现在普通人讲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虑的。良知虽然是天性,但也能通过知识教育,使得普通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恶。教育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唤醒人心中的良知而已。人获取知识的目的,本来也就是发现自己的良心。

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能够不受物质世界的影响,自心不跟外物转,甚至通过自己对外物的理解而动手改变外物,这个叫格物。“为善”的为是行为的为;“去恶”,坏的事情绝对不干。我们要利用物质文明,不要被物质文明所蒙蔽。我们要真正将心里的道德发动出来,影响社会,而不是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王阳明的心学,往深里说可作为治国之道,往浅里说可作为修身之道。无论是治国还是修身,“致良知”皆是最核心的部分。“致良知”的种种方法中,“知善恶”又是最核心的一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无论世途多么险恶,人心多么难测,明辨是非,去恶扬善,做个善人,始终是为人的正道。这是阳明心学带给现代人最大的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馆丨四句话读懂王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四句教
王阳明心学的困境
王阳明心学的真谛
和孔子秉称圣人,曾国藩低他半头,王阳明凭什么这么牛?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主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