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原情】·我们从五湖四海走来
(以下文字摘抄自《内蒙古画报》2009·第5期)
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曾经有这样一群青年,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素昧平生;
他们怀揣青春的热望,扛住了塞北荒谟、
严寒的考验,屯垦戌边近十年。
祖国的需要就是命令,
他们将足迹深深地留在了内蒙古广阔的草原和平原上,
她们共同的名字叫“兵团战士”。
在那段不寻常的岁月里,兵团为巩固边疆、建设边疆、
为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做出了不可麽灭的贡献。
这群年轻人也因此拥有了“不寻常”的青春。
那“不寻常”励练出吃苦耐劳的战士风骨,
缔结下亲如手足的战士情怀,
更铸就出无私无畏的兵团精神。
在离开兵团后的漫漫岁月里,
有关兵团的一切经历都成为深烙心底的记忆,
伴随一生。
时光荏苒,当年风华正茂的战士已年近花甲,
两鬓斑白。
别梦依稀,故土难离,这片倾注过满腔热情
挥洒汗水也收获喜悦的“第二故乡”
是兵团战士魂牵梦萦的“圣地”,
那段激情似火的兵团岁月更是烙印在心底的记忆。
既使是时过境迁,
兵团的凝聚力、感召力丝毫不减。
战友今朝再聚首,忆追往昔激情岁月。
“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
伴随着熟悉的祝酒歌,
一碗碗醇香的奶酒勾起知青们无限的回忆。
“忘不了第一次喝奶茶,那不苦不咸的味道终身难忘,
可离开草原时却带走了喝奶茶的习惯”;
“忘不了草原上一刮刮半年的”白毛风;
“忘不了老额吉缝制的羊皮裤、牧民兄弟送的毡疙瘩,
如亲人般的温暖伴随战士抵挡着寒冬。”;
“从第一次跨上马背时的紧张到策马驰骋草原,
年青的战士多么骄傲。”
“老连长您还记得我吗?思想不通时,您找我谈过心,
是您带领我们战天斗地驻守边疆。”
“战友啊,热烈的拥抱和眼泪都无法倾诉此时的衷肠,
我们住在自己建的营房里,
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外出劳作,
又一起饥肠辘辘的盼望太阳落山。
你的经历就是我的记忆,我们的青春
在兵团的熔炉里升华”。
然而那段轰轰烈烈的青春岁月不会抹去,
还有不畏艰难,战胜一切的“兵团精神”
将伴随着草原永恒的芳香一起弥漫。
 
资料:
内蒙古组建于1969年,规划为六个师的建制。20多万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的保定、唐山和内蒙古自治区内城市的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兵团事业中。1975年内蒙古撤销后,大批知识青年陆续返城,兵团辖区一部分改制为国营农牧场,一部分划归为所在地盟市乡镇。
(在此感谢大型兵团画册《青春印记》编辑组及 张广生“白头心儿”、郭永保、杨毅先生等为本报道提供珍贵的图文资料。)
摘抄节选自《内蒙古画报》2009·第5期
五湖四海齐走来
白头心儿·原创
我们从燕山脚下走来,
北京知识青年新一代。
告别首都天安门,
内蒙兵团显风采。
我们从海河之滨走来,
带着报效祖国的情怀。
四十年前五月天,
正是草原百花开。
我们从大青山下走来,
带着各族人民的关怀。
从青城呼和启程,
战友聚首乌拉盖。
我们从平原古城走来,
载着党和祖国的关爱。
一颗红心两只手,
屯垦戌边把荒开。
我们从五湖四海走来,
风华正茂志在大漠外。
防修反修保边疆,
兵团友情四十载。
白头心儿·原创
在内蒙古这片热土上,曾经有这样一群青年,
她们来自五湖四海,素昧平生;
他们怀揣青春的热望,扛住了塞北荒谟、
严寒的考验,屯垦戌边近十年。
祖国的需要就是命令,
他们将足迹深深地留在了内蒙古广阔的草原和平原上,
她们共同的名字叫“兵团战士”。
在那段不寻常的岁月里,兵团为巩固边疆、建设边疆、
为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做出了不可麽灭的贡献。
这群年轻人也因此拥有了“不寻常”的青春。
那“不寻常”励练出吃苦耐劳的战士风骨,缔结下亲如手足的战士情怀,
更铸就出无私无畏的兵团精神。
在离开兵团后的漫漫岁月里,
有关兵团的一切经历都成为深烙心底的记忆,伴随一生。
时光荏苒,当年风华正茂的战士已年近花甲,两鬓斑白。
别梦依稀,故土难离,这片倾注过满腔热情
挥洒汗水也收获喜悦的“第二故乡”
是兵团战士魂牵梦萦的“圣地”,
那段激情似火的兵团岁月更是烙印在心底的记忆。
既使是时过境迁,兵团的凝聚力、感召力丝毫不减。
战友今朝再聚首,忆追往昔激情岁月。
“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
伴随着熟悉的祝酒歌,
一碗碗醇香的奶酒勾起知青们无限的回忆。
“忘不了第一次喝奶茶,那不苦不咸的味道终身难忘,
可离开草原时却带走了喝奶茶的习惯”;
“忘不了草原上一刮刮半年的”白毛风;
“忘不了老额吉缝制的羊皮裤、牧民兄弟送的毡疙瘩,
如亲人般的温暖伴随战士抵挡着寒冬。”;
“从第一次跨上马背时的紧张到策马驰骋草原,年青的战士多么骄傲。”
“老连长您还记得我吗?思想不通时,您找我谈过心,
是您带领我们战天斗地驻守边疆。”
“战友啊,热烈的拥抱和眼泪都无法倾诉此时的衷肠,我们住在自己建的营房里,
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外出劳作,又一起饥肠辘辘的盼望太阳落山。
你的经历就是我的记忆,我们的青春在兵团的熔炉里升华”。
然而那段轰轰烈烈的青春岁月不会抹去,
还有不畏艰难,战胜一切的“兵团精神”
将伴随着草原永恒的芳香一起弥漫。
资料:
内蒙古组建于1969年,规划为六个师的建制。
20多万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的保定、唐山和
内蒙古自治区内城市的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
投身到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兵团事业中。
1975年内蒙古撤销后,大批知识青年陆续返城,
兵团辖区一部分改制为国营农牧场,一部分划归为所在地盟市乡镇。
(在此感谢大型兵团画册《青春印记》编辑组及
张广生“白头心儿”、郭永保、杨毅先生等
为本报道提供珍贵的图文资料。)
摘抄节选自《内蒙古画报》2009·第5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图 || 霍林郭勒与乌拉盖的历史渊源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史稿》基建施工、生产拓荒
兵团岁月: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五十周年
知青岁月(48):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纪念“6·18”批示50周年
看看,过去来巴彦淖尔下乡上山的知识青年们都干了些什么?
70年代东北北大荒 扎根边疆的知识青年 真的青春无悔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