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 在康河的柔波里
在康河的柔波里,
映出了徐志摩的脸庞。
在康河的柔波里,
播种下年轻时的理想。
在康河的柔波里,
自由爱美肆意地流淌。
在康河的柔波里,
婉约着剑桥时期辉煌。
在康河的柔波里,
揉碎了上世纪的时光。
在康河的柔波里,
轻轻飘着诗人的绝望。
在康河的柔波里,
快乐的雪花叹息感伤。
在康河的柔波里,
沉淀着梦一般的信仰。
在康河的柔波里,
动情的发出淡淡离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挥挥手告别金柳新娘。
在康河的柔波里,
挥笔放歌南海上……
图文:白头心儿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曾就读于沪江大学、北京大学,后留学欧美,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2年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等高校任教。
徐志摩早期诗歌多表现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也有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和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诗作。后期诗歌多表现理想破灭后的彷徨、感伤、空虚和颓废情绪。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方面,他的诗语言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另一方面,诗人主张艺术的诗,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大学”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然而回国后,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
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别康桥》教案
【图文】(英国)康河的柔波艳影
【诗词赏析】再别康桥:一支轻盈柔美的小夜曲
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读后感800字_读后感800字
再别康桥 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