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煌:关于半夏厚朴汤,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组成用法

  半夏10~20g、厚朴10~15g、茯苓10~30g、生姜10~15g、干苏叶6~15g。水煎,分四次温服,昼三次,夜一次。

  方证

  精神紧张或恐惧,胸满、上腹部痞闷、咽中异物感、胸闷气塞感,舌苔厚腻。

  现代应用

  1、咽异感症、神经性食管狭窄症;

  2、胃下垂、胃弛缓症;

  3、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感冒后声音嘶哑;

  4、神经官能症;

  5、产后水肿;

  6、阵发性心动过速;

  7、肾炎。

  经验参考

  《金匮要略》)用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脔”是指切成小块的肉。“炙”,《康熙字典》有“炕火日炙”的解释。“炙脔”,即是烤肉块。“咽中如有炙脔”是说咽中像有烤肉块堵塞一样。如果趁热时吃下,则咽部可被烫伤。以此推之,当有咽部发热、干燥、疼痛等感觉。再次,吃烤肉片多蘸辛香去腥的调料,因此,这种感觉还可以引申为咽部的痒、麻、辣。大概类似于今天的吃“烤羊肉串”。当然,古人是否如此吃法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编者的推测而已。《千金方》说本方主治“胸满,心下坚,咽中怗怗,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提出了“胸满,心下坚”的症状,更是对《金匮要略》进行了补充。咽下接食管,咽中向下延伸就是胸中。此处所言的“胸满”可能是食管痉挛。虽然胸满,但却并不妨碍饮食,不同于噎嗝。

  关于半夏厚朴汤,有些问题值得注意。

  其一,半夏厚朴汤是经方理气剂的代表,其主治除了经文描述的方证以外,还可以见到哪些症状? 根据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的记载,半夏厚朴汤证常有这些症状:手足颤抖、腹部的力量如被抽去一般;易疲劳、悸动、眩晕;胸部苦闷,有一种呼吸将停,接不上气的感觉;腹诊触得胃部振水音,心窝部略膨满;患者摊开记录病情与治疗详细经过的笔记本,绵绵不停地讲了近一个小时;突然感觉心脏被握住一样,惊恐中按自己的脉搏,发现脉搏处于停止的状态。从这些记述来看,大多属于神经症的表现。概括之,本方证以神经紧张感、忧虑感、恐惧感(包括恐癌症、恐艾症等)为主证,旁及呼吸、消化、泌尿及循环系统。至于咽喉部症状,可能与此处神经分布较多,比较敏感,容易成为突出表现罢了。矢数道明认为咽中异物感并非本方必备之症(《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也有人将这种异物感引申到尿道异物感。如李天杰治某男,25岁,1980年3月5日初诊。婚后两年未育,近半年暴躁易怒,常感尿道前段有异物梗阻,触之无异常,溺时通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小便镜检未见异常。拟以半夏厚朴汤加甘草梢,4剂后症减,原方出入又服8剂,茎中异物感消失(四川中医,1987;5(10):20)。

  其二《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载:“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明,状如炙肉、当微咳喘。这一段《皇汉医学》也把它列为半夏厚朴汤的主治。龙野一雄认为肾脏病的水肿和其他各种水肿皆用本方。亦有用于阴囊水肿之例。喉、声门水肿、肺水肿亦可用(《中医临证处方人门》)。《汉方对症状之想法与实际治疗》说生产后上半身尤其由颈部到颜部浮肿而频发咳嗽,因而呼吸困难,或痰如泡沫样者,用半夏厚朴汤有卓效。本方所主之水肿为水气上冲而不降,没有过多的利水药,主要从调理气机着手。《寿世保元》水肿病篇有“木香流气饮”治诸气痞滞不通...急咳嗽,面目虛浮,四肢肿满,大小便闭涩。此方也是从理气着手来治水肿。所用之药颇多,包括半夏厚朴汤所用的药物,只是剂量有出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苏子降气汤其证也有肢体浮肿,所用之药也有半夏、苏子、苏叶、厚朴、生姜。可以认为,半夏厚朴汤开创了从理气治水肿的先河。

  其三,半夏厚朴汤是治疗实证之方,虽然,病人的主诉有时很像虚证,但适合于本方的体质不能过于虚弱。从《千金方》所言“心下坚”来看,病人的腹力还是相当充实的。半夏厚朴汤的腹证也不大可能像大建中汤腹证那样虚弱。大塚敬节说,半夏厚朴汤用于胃下垂、胃弛缓症等。并且对于这些疾病所伴随的神经症状有良效,但对于腹部软弱无力者则不宜使用。也可以这么认为,使用半夏厚朴汤应以存在一定程度的腹力为指征。总而言之,有厚朴配伍的方剂,重度虚证是禁忌。他还说,对于非常虚弱的患者和腹部软弱无力、脉也无力的患者,使用半夏厚朴汤反而加重疲乏无力,必须注意(《汉方治疗三十年》)。《汉方诊疗各论》说半夏厚朴汤,皮肤纤细,腹璧薄面弛缓,或轻度鼓胀,脉沉弱者用之。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上述《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的那段经文谈到“脉沉而紧”,似乎可以作为半夏厚朴汤证的脉象。即使是非常典型的半夏厚朴汤证,但如果体质过于虚弱,此时也不能轻率投用本方,应该从治疗虚证的处方里考虑选方。

  注论精选

  尤在泾:此凝痰结气,阻塞咽嗌之间。《千金方》所谓咽中怗怗,如有炙肉,吞不下,吐不出者是也。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利痰气;紫苏芳香,入肺以宜其气也。(《金匱要略心典》)

  胡希恕:此证不限妇人,男人亦多有,但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此证。若以咽中不利和胸闷满为目的,可活用于不定的神经症均有良效。又本方开胃进食,消胀止呕,用于胃病的机会亦多。他如伤风、咳嗽,适证加桑白皮、栝姜、橘皮、杏仁之属亦有捷效。(《经方传真》

I 

I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朴医案(141026124)====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治疗失眠咽部异物感等证
微头条
🌟【梅核气:咽部异物感症—半夏厚朴汤】...
经方验案
新冠感染后咳嗽常见,六经辨证疗效佳
水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