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中医使用柴胡桂姜胆草汤50年经验分享,极其珍贵!

  【组成】柴胡、桂枝、干姜各10克,瓜蒌仁18克,生牡蛎30克龙胆草、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嘱痛时嚼服生吴茱萸20粒,日3~5次。黄疸加茵陈,夹胆石者加郁金、金钱草。

  【功用】平调寒热,通降气机,消炎利胆。

  【主治】慢性胆囊炎之寒热错杂、胆热胃寒证。症见右胁闷胀不适,隐隐作痛,或阵发性加剧,背部恶寒,纳呆食少,大便不实,小便清长;或四肢厥冷,往来寒热,呕恶时作,甚或周身皮肤黄染。

  【方义】方中柴胡、牡蛎,一升一降、一散一收,柴胡善治往来寒热,牡蛎能除骨节营卫之留热,故两药相伍,外感内伤之热皆可用之。两药合用,更有疏肝利胆,化痰去癖,理脾消积,退肿止痛之功。既宣阳气之不达,又展阴气之不舒,潜浮阳,镇真阴,疏肝郁,软坚癖,且有双向调节之妙,此乃仲景“柴胡桂姜汤”之制方妙意也。干姜、桂枝同用,可振奋胃阳,宣化停饮,又可解散少阳往来之寒。妙用蒌仁易蒌根之意,乃因瓜蒌疏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之功能擅也,《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均有单用瓜蒌治内黄、面目皆黄和小儿黄疸的记载。更妙在反佐龙胆草,盖柴胡疏肝,龙胆草泻肝,且除下焦湿热,龙胆草得柴胡清扬之力,合牡蛎潜行之性,可令湿热浊邪外透内泄,上下分消也。植物之胆草,虽不及动物之胆汁,而中含苦味汁浓厚,可涤荡燥火,涵濡阴液,培育生气,但必须适量少用,因多用败胃,少用强胃。不可不知。

  按:用生吴茱萸嚼服,意取温中止痛,温肝降逆止呕,开郁化滞之功,有直达病所,药到痛除,复用又效之妙。

  按:朱老取仲圣“柴胡桂枝干姜汤”之意,自拟“柴胡桂姜胆草汤”,乃融清胆热、温胃寒于一炉,妙拟平调寒热之法以顺应胆腑喜通降和顺的生理特点,俾寒热平调,升降复位,脾复运化,胃得温煦,此乃仲圣组方用药的阴阳配伍法则也。

  【病案】张某,女,56岁。右胁下胀痛不适,时发时止已5年,伴疼痛向右后肩背放射,恶心纳呆,厌食油腻,常因情志抑郁或食油腻之品而使病情加重或复发。曾多次住院。均诊为胆囊炎并胆道感染,遍用各种利胆抗炎止痛西药,均初用有效,继用乏效。此次复发胁下痛胀,阵发加剧,大便偏溏,呕恶时作,往来寒热,四肢厥冷,周身皮肤已有黄染,舌淡苔白腻,脉沉弦。证属寒湿内阻,土壅木郁。即投“柴胡桂姜胆草汤”原方2剂,剂量如上,加嚼服生吴茱萸,一剂即痛胀大减,再剂痛胀除,诸证均平,唯黄疸如前。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各10克,瓜蒌仁18克,生牡蛎30克,龙胆草、生甘草各6克,逍遥散加减,少量久茵陈、金钱草各30克。

  续服7剂,黄疸消失。再投“慢胆除根散”(邱志济经验方):当归30克,生白芍60克,柴胡15克,郁金30克,茯苓、白术各60克,吴茱萸15克,制香附30克,薄荷10克,炒栀子、生甘草各15克,共打粉(1个月量),每日量1l克,分2次饭前服。嘱守服6个月,B超复查未见异常,随访5年无复发。(《朱良春杂病廉验特色发挥》)

  按:盖肝胆之疾多生于郁。多由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肝胆失疏,气病及血,久病入络,痰瘀积于胆腑;或肝气横逆犯土,痰火湿热互阻;或寒湿困脾,土壅木郁,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故治疗当着眼气滞、郁火、痰湿、瘀血诸因。此例拟通、降、和之法,平调寒热治标之后,乘胜追击,妙用丹栀服,收到根治慢性胆囊炎的目的。这又是有人不能相信和无法解析的事实。

  方药传真

  “青蒿茵陈汤”治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道感染)

  药用青蒿、茵陈各30克,黄芩、陈皮、旋覆花各10克,生甘草6克。有黄疸者,倍茵陈量为50克且要先煎30分钟。功能利胆清热,宣畅气机。适用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谓胆道感染,证属湿热中阻,三焦不利,或湿热内蕴者。临床验证,症见右胁胀痛(或急性发作),阵发性加剧,畏寒发热,体温升高,恶心纳呆,厌油腻,呕吐黄水和食物,口苦咽干,小便浊黄,大便不爽,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数者,用之恒有效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验方分享】柴胡与牡蛎配!
朱良春治疗慢性胆囊炎经验
【柴胡桂姜胆汤】
微头条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惊悸案
抓住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症,临床效果才会主杆见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