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分钟创伤』上肢神经评估图谱(C5~T1神经根检查),骨科医生必备!

本文为作者整理

上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的定位诊断基于颈髓病变,常表现为上肢症状。颈髓或其所发出的神经根损伤可以表现为上肢肌力减弱、感觉减退和反射异常;神经病学异常的分布区域取决于损伤节段。因此,上肢神经系统检查不仅能定位神经损伤节段,还有助于判断损伤是由颈髓损伤还是神经根损伤所引起的。

由于C1~C4的定位诊断非常困难,所以本文并没有介绍Cl~C4节段定位,直接从C5神经开始单独介绍每一根神经根的检查方法,更好的帮助大家了解上肢神经系统症状与神经根损伤之间的关系。

C5神经平面

肌肉检查

C5神经根支配三角肌和肱二头肌,肌肉检查最为方便。三角肌几乎全部由C5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则为C5和C6神经根共同支配,因此,肱二头肌肌肉检查可能会因为C5和C6神经根的叠加效应而显得较为模糊。

▲ C5神经平面

三角肌:C5(腋神经)

  • 三角肌由三部分肌肉组成:前束负责肩关节的前屈运动;中束负责肩关节的外展运动;后束负责肩关节的伸展运动。

  • 在上述三种运动角肌力量最主要表现在肩关节的外展上。由于三角肌的所有运动均不是单一肌肉的运动,因此单独评估其肌力有困难,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三角肌最强的运动平面--肩关节外展肌力。

▲ 三角肌各部分功能

  • 肩关节外展的主要结构:①冈上肌:C5、C6(肩胛上神经)。②三角肌(中束):C5、C6(腋神经)。

A:肩外展

B:三角肌。起点:锁骨外1/3,肩峰上表面,肩胛冈;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C:冈上肌。起点:肩胛冈上窝,止点:肱骨大结节上关节面和肩关节囊。

  • 肩关节外展的次要结构:①三角肌(前束和后束)。②前锯肌(肩关节的外展运动需要稳定,前锯肌直接固定肩胛骨)。


三角肌检查

检查三角肌时,检查者站于被检查者身后,固定其肩峰,同时向外侧轻微地滑动固定手,以便在固定肩胛带的同时,触诊三角肌的中束。

嘱患者屈肘90°,外展肩关节,在肩关节外展过程中,检查者逐渐增加阻力直到患者极限。

▲ 肩关节外展肌肌肉检查

依照肌力分级表记录测试结果。

▼ 肌力分级表 ▼

肱二头肌:C5~C6(肌皮神经)

  • 肱二头肌是肩、肘的屈肌及前臂的旋后肌。

A:肘关节伸展和屈曲

B:肱二头肌(左侧)。起点: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顶点,长头起于肩胛盂上结节;止点:止于桡骨粗隆,通过肱二头肌腱膜连于前臂屈肌起点。

C:肱肌(右侧)。起点:起于肱骨中下2/3前表面;止点:止于尺骨冠状突和尺骨粗隆。

  • 为便于理解其全部功能,可以想象使用开瓶器开酒瓶喝酒的动作:将开瓶器旋入软木塞(旋后),拉出软木塞(屈肘),喝酒(屈肩)。

▲ 肱二头肌功能

  • 通过单独检查肱二头肌的屈肘运动,可明确C5神经根的完整性。由于肱肌(另一个主要的屈肘肌)同样由C5神经根支配,因此,肘关节屈曲检查同样可以明确C5神经根的完整性。

屈肘运动检查

检查者站立于患者面前,轻柔地握住肘关节近端背侧以固定上肢,同时保持患者前臂旋后位以防屈肌辅助肌群的影响。

嘱患者缓慢屈肘接近45°时,逐渐施加阻力对抗肘关节屈曲,评估患者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以确定肌力等级。

▲ 肱二头肌肌肉检查

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反射:肱二头肌反射主要用于检查C5神经根功能的完整性。但肱二头肌同时由一小部分C6神经根支配,因此只要肱二头肌反射较对侧轻微减弱,即提示存在病变。肱二头肌反射检查必须以对侧为对照。


肱二头肌反射检查

检查肱二头肌反射时,嘱患者上臂放松、轻置于检查者前臂上,检查者手掌置于患者肘部下方中间托住肘部,拇指置于肘窝的肱二头肌腱上,为找到肱二头肌腱的准确位置,可嘱患者轻微屈肘。

▲ 肱二头肌反射检查

嘱患者屈肘约90°,放松上臂,检查者用叩诊锤的窄头轻击拇指指甲。肱二头肌将轻度收缩,检查者可以看到或感受到肱二头肌收缩。为便于记住C5神经根的反射,可以想象当肱二头肌收缩时5个手指张开。

▲ 肱二头肌反射由C5神经根支配,可以通过联想肱二头肌反射时5指张开以进行记忆

感觉检查

侧臂(腋神经):C5平面支配从肩部顶端直至肘部的外侧臂感觉。腋神经独立支配三角肌外侧面感觉。这一感觉区域对于判断损伤来自C5脊髓平面皮节还是腋神经或C5神经根是非常重要的。

▲ C5神经平面感觉支配区域

C6神经

肌肉检查

腕伸肌群与肱二头肌均非单独由C6神经支配。腕伸肌群由部分C6和部分C7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由C5和C6神经根共同支配。

▲ C6神经平面

腕伸肌群:C6(桡神经)。

桡侧伸肌群:桡侧腕长/短伸肌,桡神经、C6。

尺侧伸肌:尺侧腕伸肌、C7。

A:掌屈和背伸

B:尺侧腕伸肌(左)。起点:以总伸肌踺起自肱骨外上髁,位于尺骨后侧缘;止点:第五掌骨基底部内侧面。

C:桡侧腕长伸肌(右)。起点:肱骨外上髁下1/3,外侧肌间隔;止点:第二掌骨基底部背面。桡侧腕短伸肌(右)。起点:以总伸肌腱起自肱骨外上髁,肘关节桡骨侧副韧带,肌间隔;止点:第三掌骨基底部背面。


掌屈检查

检查掌屈时,检查者一手掌置于患者腕部,手指包绕腕关节,将前臂固定。

嘱患者伸腕,当其腕部完全背伸时,检查者施加阻力并试图使其腕部改变背伸状态。

▲ 腕伸肌肌肉检查

正常情况下检查者不能掰动患者的手腕。应同时检查对侧手腕做正常对照,伸腕运动的最主要肌肉--桡侧腕伸肌是由C6支配,而尺侧腕伸肌主要由C7支配。

倘若C6支配丧失而C7支配存在,腕关节背伸时手腕将偏向尺侧。相反,如果脊髓损伤时C6平面脊髓完整,而C7节段支配缺失,腕关节将发生桡偏。

▲ C6和C7损伤的腕部偏斜

肱二头肌:C6(肌皮神经)

肱二头肌由C5和C6神经根共同支配。通过肘关节屈曲试验以测试肱二头肌(参阅肱二头肌反射检查)。

反射检查

肱桡肌反射:肱桡肌由C6水平的桡神经支配。肱桡肌反射检查与肱二头肌反射检查体位一样,检查者托住患者前臂,用叩诊锤的平头轻叩桡侧远端的肱桡肌肌腱。正常情况下叩击将引起肱桡肌轻微收缩。同时测试对侧,双侧对比。肱桡肌反射正常表明C6水平神经功能完整。

▲ 肱桡肌反射检查:C6

肱二头肌反射:与C5水平神经完整性一样,肱二头肌反射也可检查C6神经平面完整性。但肱二头肌受C5和C6双重支配,所以反射较对侧轻微减弱即表明存在病理性改变。肱二头肌反射异常主要表明C5神经根病变。检查肱二头肌反射时,在肘窝叩击肱二头肌腱。

感觉检查

前臂外侧(肌皮神经):前臂外侧、拇指、示指及中指的桡侧半为C6神经根感觉区域。为便于记忆,可将拇指和示指指尖相碰,中指伸展,由这3个手指共同构成数字“6”,即为C6神经根感觉区域。

▲ C6感觉区域的简便记忆法

C7神经平面

肌肉检查

肱三头肌、腕屈肌和指伸肌主要由C7支配,但部分亦可由C8支配。所有这些运动都包含在扔棒球的动作中。

▲ C7:伸肘、屈腕和伸指

肱三头肌:C7(桡神经)

  • 肱三头肌是伸肘的主要肌肉。

▲ C7神经平面


肱三头肌检查

测试时,检查者托住患者肘关节并使之屈曲,嘱患者伸肘,在前臂伸展至90°之前施加阻力对抗其伸展动作,直至患者所能对抗最大限度的阻力为止。

A:肱三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的后方和外侧,内侧头起于肱骨下段后侧;止点:尺骨鹰嘴上后方和前臂深筋膜。

B:肱三头肌肌肉检查

急促、短暂的阻力不能获得准确的肌力评估,因此检查者所施加的阻力应持续而稳定。

此外,需注意的是,与评估其余上肢肌肉一样,伸肘力量很弱时需要考虑重力因素。如伸肘肌力小于3级,则应在水平面去除重力因素后进行测试。因正常的肱三头肌肌力可使患者依靠手杖和拐杖支撑身体,所以肱三头肌肌力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 标准柱拐行走需要肱三头肌的作用

腕屈肌群:C7(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 桡侧腕屈肌:正中神经、C7。

  • 尺侧腕屈肌:尺神经、C8。

  • 桡侧腕屈肌(C7)提供绝大部分屈腕力量,比尺侧腕屈肌更重要。尺侧腕屈肌主要由C8神经根支配,仅提供次要的屈腕力量,但可发挥腕关节的轴向屈曲作用。了解这点之后,即可理解正常腕关节的屈曲运动为何偏向尺侧。


腕屈肌群检查

在特殊情况下,指屈肌可发挥腕屈肌的作用,屈曲手指可引起屈腕动作,所以检查时应固定腕关节并嘱患者握拳,以去除指屈肌的影响。

嘱患者屈曲腕关节,检查者握住患者的手并尝试将屈曲位手腕扳回到初始状态。

A:桡侧腕屈肌(左)。起点:以屈肌总腱起于肱骨内上髁、前臂筋膜;止点:第二、三掌骨基底部。尺侧腕屈肌(右)。起点:肱骨头以屈肌总腱起于肱骨内上髁,尺骨头起自尺骨鹰嘴和尺骨背侧缘;止点:豌豆骨、钩状骨和第五掌骨。

B:腕屈肌肌肉检查

指伸肌:C7(桡神经)

  • 指总伸肌

  • 示指固有伸肌

  • 小指伸肌



A:指伸,C7;指屈,C8

B:指伸肌。起点:以总伸肌腱起自肱骨外上髁,肌间隔;止点:内侧4个指骨的外侧和背侧面。


指伸肌检查

检查指伸肌时,固定腕关节于中立位,嘱患者背伸掌指关节的同时屈曲指间关节。

屈曲指间关节的目的是防止手内在肌代替指长伸肌发挥作用。

检查者将手放置于患者近端指骨的背面,并尝试将背伸的手指掰回至屈曲位。

▲ 指伸肌肌肉检查

反射检查

肱三头肌反射:由桡神经中的C7部分支配。

检查肱三头肌反射时,嘱患者手臂置于检查者前臂上,姿势同肱二头肌反射,并嘱患者完全放松前臂。患者手臂完全放松时,检查者可感觉到肱三头肌张力消失,此时用叩诊锤在鹰嘴窝上方轻叩肱三头肌腱,引起肱三头肌轻微收缩,检查者即可感觉到或看到患者前臂运动。

▲ 肱三头肌反射测试

感觉检查

中指:C7支配中指的感觉,但中指感觉有时亦由C6和C8支配,因此,没有绝对的检查C7感觉的方法。

C8神经平面

肌肉检查

指屈肌

  • 指浅屈肌:正中神经、C8

  • 指深屈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C8

  • 蚓状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C8(T1)

  • 指深短肌可屈曲远端指间关节,蚓状肌可屈曲掌指关节,通常尺侧受尺神经支配,桡侧受正中神经支配。

  • 如C8神经根损伤,全部指深屈肌出现肌无力,并伴有全部指屈肌继发性无力。

  • 如周围神经损伤累及尺神经,则仅表现为环指和小指肌力减退。屈曲近节指间关节的指浅屈肌仅受正中神经支配,故会因C8神经根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影响正中神经而受累。

▲ C8神经平面


指屈肌检查

检查指屈肌时,嘱患者屈曲掌指关节、近节指间关节和远节指间关节。

然后,检查者将除拇指外的四根手指卷曲并紧扣在患者屈曲的手指中,尝试将患者屈曲的手指扳开。

A:指浅屈肌(左)。起点:肱骨头以屈肌总腱起于肱骨内上髁,尺骨头起自尺骨冠状突,桡侧头起自桡骨斜线;止点:内侧4指第二节指骨掌侧的两缘。指深屈肌(右)。起点:尺骨内、前面,前臂的骨间膜和深筋膜;止点:内侧4指的末节指骨。

B:蚓状肌。起点:有4块蚓状肌,均起于示指深屈肌腱。第1块起于示指屈肌腱的梯侧;第2块起于中指屈肌腱的桡侧;第3块自中、环指屈肌腱相邻缘;第4块起自环指、小指屈肌腱相邻缘;止点:与指伸肌腱和骨间肌合并止于内侧4个手指末节指骨的基底部。

C:指屈肌肌肉检查

正常情况下所有关节均能对抗阻力保持屈曲状态。如检查者扳开某个屈曲关节,即表明该肌力减弱。检查者的4个手指与患者的4个手指相扣,两者之和等于“8”,即为C8神经根功能的简易记忆方法。

▲ C8支配指屈肌的简便记忆法

感觉检查

前臂正中(前臂内侧皮神经)

  • 小指、环指和前臂远端一半的感觉由C8支配,小指尺侧全为尺神经感觉区域(C8绝对支配区域),也是最有效的测试定位区域。

  • 测试时应双侧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分为正常、减弱(感觉减退)、增高(感觉过敏)或消失(感觉麻木)。

▲ C8分布区

T1神经平面

检查T1神经平面的运动和感觉,因其与C8相似,两者均无特征性反射测试。

▲ T1神经平面

肌肉检查

指外展肌

  • 骨间背侧肌(DAB)尺神经、T1[DAB,首字母缩写为骨间背侧肌外展]。

▼指外展和内收▼ 

▲ 骨间背侧肌。起点:有4块骨间背侧肌,每一块肌肉有两个头,分别起自相邻两指间隙的掌骨相邻缘;止点:第1骨间背侧肌止于第2指的第1节指骨桡侧;第2骨间背侧肌止于第3指的第1节指骨桡侧;第3骨间背侧肌止于第3指的第1节指骨尺侧;第4骨间背侧肌止于第4指的第1节指骨尺侧。

  • 小指外展肌(第5指)尺神经、T1。


指外展肌肌力检查

需注意,T1支配手部所有的小肌肉。

检查手指外展,嘱患者从手的中轴将伸直的手指向两侧外展,检查者依次捏住其中两根手指尝试使其并拢。

检查的步骤为:示指向中指、环指和小指;中指向环指和小指;环指向小指。

▲ 指外展肌肌内检查

观察手指有无明显肌力减弱。小指向环指靠拢时,同时检查小指外展肌肌力。

注意:小指向环指靠拢,测试小指外展肌肌力。

指内收肌群

  • 主要内收肌。

  • 骨间掌侧肌PAD:尺神经、C8、T1(PAD,首字母缩写意为骨间掌侧肌内收)。


指内收肌肌力检查

检查指内收肌肌力时,嘱患者伸直手指并拢,检查者尝试掰开手指,分别检查下列各对手指:示指和中指、中指和环指、环指和小指。

在患者伸直的任意两指之间放一纸片,嘱其夹紧,检查者尝试将纸抽出也能检查手指内收肌,检查结果应以对侧为对照。

▲ 指内收肌肌肉检查

T1神经平面的简易记忆方法:如果从伸出的手指间抽出一张1元的钞票,并将1元和T1神经平面联系。

感觉检查

上臂内侧(上臂内侧皮神经):T1的感觉分布区域为前臂内侧上半部及上臂内侧部位。

▲ T1感觉分布区

总 结
以下方案推荐用于检查上肢的神经平面。在上肢神经系统检查中,最有实用价值的评估首先是运动功能,其次是各种反射,最后是感觉功能评估。该方法简便易行而且对患者的干扰最小。
运动

检查者通过最小的动作和努力即可完成腕部和手部运动功能的检查:腕伸展(C6)、腕屈曲和指伸展(C7)、指屈曲(C8)、指外展和内收(T1)。只有C5检查必须对三角肌和肱二头肌部位进行。

▲ 上肢肌肉检查总结

反射

如肘关节和上肢体位正确,各种反射检查均可在同一体位完成,轻叩肱YC5二头肌(C5)、肱桡肌(C6)和肱三头肌腱(C7),即可引出相应反射动作。

▲ 上肢反射检查总结

感觉

感觉检查同样可以连续流畅地进行。从上肢外侧近端外侧开始向远端移动(C5,上臂;C6,前臂),然后绕过手指(C6、C7和C8)。转向上肢远端的内侧缘,最后由下而上(C8,前臂;T1,上臂)止于腋下(T2)。

▲ 上肢感觉检查总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肢神经根损伤评估(C5-T1神经根检查)
康复评估:运动功能检查——肌力篇
【功能评估】C6神经系统检查
臂丛神经临床检查
肩关节—物理检查(下)
【千查万别】颈椎和上肢神经系统检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