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影蒙太奇与中国古典诗词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江雪》,是大家熟悉的一首诗。这首诗用电影的蒙太奇手法来分析就是一个十分完整的电影脚本:“千山鸟飞绝”这是一个大远景,镜头从天地间向前推成全景的大山:“万径人踪灭”,镜头随山径向下摇到江边成中景“孤舟蓑笠翁”,推成老翁的近影“独钓寒江雪”。完整的镜头运动,远景到全景、中景再到近景,流利地表达了主人公绝、灭、孤、独的内心世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的《山行》是写诗人乘车途经山麓观赏枫林的情景,我们也可以把它切分为几个“镜头”:
(全景)深秋季节,层层叠叠的山岭,诗人乘车来到山麓。
(中景)车子停下,诗人抬头仰望深山。(摄影机缓缓上摇)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头小路,通向白云缭绕的山顶,云雾中隐隐约约地露出房屋的轮廓。
(近景)诗人醉心于观赏枫林,流连忘返。
(特写)红艳明丽的枫叶,生机勃勃,逗人喜爱,引人遐思。
有的诗词,能够通过不同画面的蒙太奇组接,完成时空的跳跃,这一点同电影非常接近。我们可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找到很多明白无误地表示着时空跳跃的画面组合的例子。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就有大幅度时空跳跃的蒙太奇组合: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这里仅仅把不同场景的三个画面组接起来,就把木兰万里关山飞渡、紧急奔赴战场的情形,极有气势地表现出来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诗中运用了声音串位的声画分立蒙太奇手法,非常形象地把木兰对父母的思念表现得绵绵不绝。使严酷的战争环境与女儿家的脉脉温情以强烈的对比交织在一起,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一诗中那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也是时空跳跃的蒙太奇组合。这两句诗描绘了这样两幅画面:五更时分,雄鸡报晓,天边的明月照着那山乡的茅店旅舍;结满白霜的板桥上,已留下了一双双清晰的脚印。这两幅画面的组接,既简练又含蓄,突出了早行的特点,刻画了旅人凌晨赶路的凄冷感受和寂寞心情。诗句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以及“月”和“霜”,都是实写,可以用画面具体表现的,但这些画面组合起来,却传达出无法用具体形象表达的内容,蕴含着许多言外之意了。
牛希济是五代时花间派词人。《花间集》一书中共收录了18位词人,牛希济是其中之一。他的《生查子》很有名: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门外谈诗》之第四十四:写诗要用“诗家语”(十八)
【诗词微塾】诗歌意象之组合方式2
蒙曼品读古典诗词之郑板桥《竹石》:板桥终生所悟都在这根柱子
古典诗词中的“蒙太奇”
电影基本常识(2)
非编剪辑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