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脑脊液活检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Austin K Mattox等在2019年12月的《Neuro-Oncology》杂志发表文章,阐述脑脊液活检基因改变、表观遗传学表现和蛋白质候选物对CNS肿瘤诊治的意义。

——摘自文章章节

【Ref: Mattox AK, et al. Neuro Oncol. 2019 Dec 17;21(12):1509-1518. doi: 10.1093/neuonc/noz156.】


研究背景



脑脊液(CSF)的“液体活检”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微创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有效途径。检测脑脊液中的游离核酸和生物标志蛋白为CNS肿瘤的术前诊断、选择靶向治疗和早期发现肿瘤复发奠定基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Austin K Mattox等在2019年12月的《Neuro-Oncology》杂志发表文章,阐述脑脊液活检基因改变、表观遗传学表现和蛋白质候选物对CNS肿瘤诊治的意义。

研究方法



“液体活检”技术利用二代测序(NGS)、质谱(MS)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脊液中游离的无细胞循环核酸DNA和RNA(cell-free circulating nucleic acids,cfDNA和cfRNA)及脑脊液蛋白,获取基因突变、RNA/miRNA表达谱、差异性甲基化区域(DMR)以及蛋白质表达谱。获得多时间点的标本对肿瘤进行初步诊断,有助于评估治疗反应和肿瘤演变。
 

研究结果



cfDNA的基因突变:含有典型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cfDNA来源于肿瘤本身,包含外显子、内含子和线粒体DNA,其半衰期相对较短,因此是研究肿瘤动态变化的理想对象。在脑脊液中的突变与原发肿瘤中的突变高度一致,高级别肿瘤比低级别肿瘤的脑脊液更容易检测到突变,而且突变水平更高。相比较,肿瘤大小似乎不能预测突变或突变水平。在脑脊液和血浆中突变的cfDNA浓度比值与肿瘤负荷相关。由于脑肿瘤与脑脊液相毗邻,提供从脑脊液中检测肿瘤源性DNA(tDNA)的条件。通过CSF-tDNA的活检用以诊断和监测CNS肿瘤。检测CSF-tDNA可识别脑转移瘤,反映其临床进程和预测肿瘤复发。检测CSF-tDNA突变还能确定肿瘤对辅助治疗的敏感性。连续的脑脊液活检可以追踪脑肿瘤的进展。随着脑脊液采集间隔时间的延长,编码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基因的连续液体活检,可能改变基因突变的多样性,特异性也将下降。
 
cfRNA的表达变化:循环RNA作为cfDNA的替代物有很好的应用前景。cfRNA由循环信使RNA(mRNA)和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组成。mRNA能够编码蛋白质,miRNA能够靶向某个mRNA导致其降解或翻译抑制。RT-PCR、ddPCR、芯片或RNA测序可以明确目标基因表达水平。前两者高效直接,成本低廉,但一次只能分析一到两个基因;后两者一次能够分析成百上千个基因。RNA测序可以更好地了解标本的RNA表达谱,但耗时、昂贵。循环miRNA可区分原发性CNS恶性肿瘤和脑转移瘤。mir-15b和mir-21是胶质瘤的特异性miRNA;mir-10b和mir-2155在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脑脊液中十分丰富;mir-19、mir-21和mir-92a三者是原发性CNS淋巴瘤的诊断指标;miRNA-200变异体具有脑转移瘤的特异性。
 
cfDNA甲基化改变:表观遗传失调是肿瘤的典型特征之一。肿瘤细胞整体上低甲基化,位于抑癌基因的启动子或其它调控元件附近的CPG岛显示不同程度的高甲基化。胞嘧啶甲基化增加产生异染色质区,DNA与组蛋白结合更紧密,无法进行转录。高甲基化导致包括抑癌基因在内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胶质瘤中最常见编码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可作为替莫唑胺治疗反应的阳性预测因子。cfDNA甲基化状态与原发肿瘤高度一致。同时研究cfDNA的突变和异常启动子甲基化,比单独检测一种生物标志物更加敏感。
 
循环蛋白水平改变:CNS肿瘤向脑脊液分泌或释放的蛋白质可通过质谱(MS)或ELISA等技术检测。质谱法能够从同一标本中检测出大量不同蛋白质,但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ELISA相对便宜,操作简单,但仅限于鉴定某些蛋白质。脑脊液中蛋白质升高可能是肿瘤本身、炎症或其它疾病引起。鉴定特异性标志蛋白更具挑战性。最重要的特异性脑脊液蛋白是颅内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相关蛋白,即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和甲胎蛋白(AFP);在脑脊液中明显升高时,有助于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治疗反应的监测和复发的预测;对于胶质瘤,Shen等确定19种在脑脊液中表达上调的蛋白质;KHuja及其同事筛选出B2M、SPARC1和VEGFB78等;Sampath等发现VEGF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显著高表达;GBM患者脑脊液中α-1-抗糜蛋白酶、骨桥蛋白、转氨酶和N-末端白蛋白残基升高;蛋白质分析可帮助诊断和监测儿童髓母细胞瘤,Rajagopal等发现其脑脊液中前列腺素D2合成酶水平比正常人低6倍。
 
生物标志物的局限性:游离核酸和蛋白质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但实验室中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很少能够应用于临床,主要障碍可能是相似研究之间的低重复性。此外,生物标本必须妥善保存,避免反复冻融,以防止降解。测序技术局限性也阻碍鉴定游离核酸中少见的突变和甲基化改变。临床上颅内压升高是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的重要禁忌证。
 

结论



最后作者总结,采集脑脊液具有微创性,可提供CNS肿瘤的遗传基因、表观遗传改变和蛋白质组学状态的图谱,对脑肿瘤进行初步诊断、预测治疗反应和跟踪肿瘤复发。未来血液检测可能在CNS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作用,然而血脑屏障可能限制在血液中识别生物标志物。目前来看,髓母细胞瘤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是最好的研究人群,这些肿瘤在突变频率、CPG岛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质表达方面的变化最显著。多时间点收集脑脊液是十分必要的,常规脑脊液取样已成为一些CNS肿瘤标准治疗的一部分;开拓脑脊液诊断技术是现有实践的逻辑延伸,但需要良好的前瞻性协作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lin Chem|基于脑脊液cfDNA的纳米孔测序可对脑肿瘤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及分类
【综述】神经肿瘤学液体活检时代的到来
[Ann oncol] 吴一龙团队:脑膜转移的液体活检-脑脊液cfDNA的独特基因谱
吴一龙教授系列研究,探讨EGFR/ALK突变脑膜转移检测的精准手段
直播回顾 | 脑膜转移的那些事儿
从组学到多组学方法深入分析前列腺癌的分子机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