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旗渠精神,不仅仅属于林州人民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人民开凿的红旗渠,被周总理称为新中国的两大建设成就之一,把它与南京长江大桥相提并论。

林县是个缺水的美丽地方,红旗渠的修建,保障了林县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结束了历史上因旱绝收,因极旱而多次发生“人相食”的惨剧。

可以说,林县红旗渠实现了当地人民祖祖辈辈通过修渠引水解决生活问题的愿望。早在元代、明代就有地方官员率百姓修渠引水。我们在展览馆里看到一幅“抗日渠”的照片。但只有在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最终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从此也可以看出,只要想干,没有中国共产党干不成的事。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实现为人民服务要靠党的好干部,林县人民有杨贵书记的领导,是林县人民的福气。杨贵书记是林县人民的杰出代表。当时20多岁的杨贵书记,意气风发,真正像一个文武双全的将军,领导林县人民创造了红旗渠这一人间奇迹。我们看到杨贵书记受到毛主席接见的照片,也为他感到无比幸福。

在上世纪60年代,物质条件还很贫乏,国家支持有限。杨贵书记登高一呼,林县人民几百万人齐上修建红旗渠的战场。那时,没有石灰,他们自己造;没有水泥,他们自己造。他们还自己造炸药,造水平仪。他们克服了难以数计的困难。为什么他们住山洞铺茅草,吃野果,开出一座座“青年洞”,修成了红旗渠?为什么他们年老60岁年轻17岁都要战斗在第一线?哪里只有铁姑娘队奋勇在前,连中小学生放学后都要背一块石头送上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战天斗地的红旗渠精神支持着他们,红旗渠精神是他们的致胜法宝。

如今,林州人民已经不再饮用红旗渠的水了,他们像我们一样,用的是自来水。我们参观的时候,正赶上红旗渠停水维护,没能看到那波涛汹涌的场景。但红旗渠精神感动了我们所有的参观者。

红旗渠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林州人民,也激励着全国人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创造的,但它不仅仅属于林州人民。

红旗渠就是丰碑,红旗渠精神就是我们生存前进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旗渠精神万岁
红旗渠劳模缅怀老书记
心声
五龙民间文艺群,为悼念“老书记杨贵”吟诗作句
红旗渠的故事
【随笔】莫离 丨 游红旗渠纪念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