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不起的“上海制造”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小克勒要向所有的劳动者致敬,正是这些勤劳的、具有奉献精神的劳动者,打造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上海制造”。

说起上海制造,当代的年轻人可能都会想到C919、雪龙号等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大国重器”,这个名词仿佛也是上海改革开放以后渐渐开始打响。

然而很多了解上海、生活在上海的“老上海”们肯定心里都晓得,“上海制造”的牌子,早就在近百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最早的“上海制造”来自于一批爱国民族资本家。

吴蕴初1923年在上海创办的天厨味精就是其中之一。创办当年的产量就高达3000吨,还获得了获北洋政府农商部发明奖。

吴蕴初

天厨味精行销后,与老牌日货“味の素”激烈竞争,在全国人民抵制日货运动的促进下,销路日广。

之后远渡南洋,并且获得英、法、美三国政府给予的产品出口专利保护权,开中国轻化产品获得国际专利之先声。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吴蕴初也只能算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企业家。

但是他在1936年做了一件更加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把天厨味精的知识产权无偿公布于世。

他说:“因为我是有知识产权的,因此别人不能生产味精。所以我要把知识产权全部无偿公布,这样大家都能来生产味精了,那么味精的成本就下降了,老百姓就都能买到了。”

 上海天厨味精厂旧照

他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吴蕴初也因此成为民族实业家的典范,天厨味精也成为了爱国的“上海制造”。

如果说天厨味精代表了1949年以前的大上海。那么1949年、1950年以后的上海是不是还是大上海呢?当然还是大上海。

1958年9月28日,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了第一辆凤凰牌小轿车,其最高时速达105公里。

除了重工业,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说起60、70年代上海人的生活,就不得不提到下面这四大件。

60、70年代四大件: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自行车。

而这四样东西,每一样都有我们“上海制造”的影子。

第一件:手表

1955年9月上海轻工业局组织上海钟表行业58位老师傅用手工制作了18只细马机械手表样机,这应该算作中国手表的始祖。

1958年上海手表厂正式建厂,生产出第一批上海牌手表,改写了中国人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周恩来总理戴上海牌手表

20世纪70年代,上海牌手表要凭票购买,可见它的魅力与实力。作为“四大件”之一的上海牌手表,至今仍是品质和经典的象征。

第二件:自行车

永久——骑士的风采,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来自于上海永久牌自行车。

永久牌自行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的昌和制作所,是中国最早的自行车整车制造厂家之一。

1986年, “永久”自行车集团成立。自此以后,“永久”牌自行车就成为了那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同时也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老百姓心中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之一。

半个多世纪以来,永久品牌自行车生产销售了近1亿辆,成为中国单一品牌、单一产品消费者最多的交通产品。

第三件:缝纫机

缝纫机现在已经是很多人心中的“老古董”了,但事实上,“蝴蝶”缝纫机也曾是上海人的骄傲。

1927年,我国第一台国产缝纫机在上海诞生,名为“金狮牌”。1946年,“金狮牌”更改为“无敌牌”,取“打败天下无敌手”之意。

1966年,为了让内外贸中英文商标名称统一,“无敌牌”再度更名,取名“蝴蝶牌”,英文商标为“Butterfly”。从此一锤定音,“蝴蝶牌”的商标延续下来。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若是谁家有一台蝴蝶牌或者蜜蜂牌缝纫机,那绝对是一件极有面子和值得荣耀的事。拥有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几乎是那个时代里每一个待嫁女子的梦想。

第四件:收音机

上海广播器材厂原名华东人民广播器材厂,建于1952年7月,曾经是航天工业部的大型企业,也是国内电器设备行业的骨干企业。

 国营上海广播器材厂的产品目录

1953年4月,更名为上海人民广播器材厂。

1955年1月,再次更名为国营上海广播器材厂,重点发展电子管收音机、扩音机,并由此走上了一条产品井喷式发展的“不归路”。

各种型号的收音机

1952~1959年,上海广播器材厂的主要民用产品就是收音机和扩音机,其中收音机足足研制生产了13种共58个型号!

在1953年到1957年间,上海牌收音机总产量占同期全国收音机总产量的25.6%,部分产品出口国外。

一时间,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用上海牌收音机。

第五件:上海精神

其实除了“老四样”,“上海制造”还诞生了无数家喻户晓、以质量可靠而文明的经典品牌:海鸥相机、英雄钢笔、正广和汽水、六神花露水……

这些品牌陪伴了几代上海人,成为了那个年代的象征和时代符号,蕴含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上海精神。

其实,“上海制造”不仅制造了轻工业产品,也制造了上海的都市文化,制造了上海的生活气质,制造了这座城市的人。

“上海制造”是一个文化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大上海”,它不仅是上海城市精神的源动力,也是上海一个时代的价值观。

文中内容参考作家马尚龙《上海制造》

想获取更多关于上海的资讯或有趣故事,赶紧关注“克勒门文化沙龙”,小克勒会在这里陪你探寻别样的Color上海~

 
克勒门
是一个在上海
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们

就看看看我们讲的这些故事吧

点击以下文字直达

我这般美丽,你怎会没有希望?

把春天读给你听!

国民记忆,上海品牌

30年浦东,竟还有这样一段爱恋

翩翩公子竟然在上海被绑架?

陈逸飞先生,请收来自2020年的怀念

为什么老照片上的人那么美?

海并不深,怀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

这些上海的老“洋房”不姓洋

究竟要美成什么样才能被称为“女神”?

从此,上海人的“老规矩”里将新增一条!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旅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哭了!曾经家家户户都有的上海老品牌,正在消失……
上海制造“永久牌自行车”要出“共享单车”啦!上海这些老物件你还记得吗?
70年代,一辆“凤凰牌”自行车160元,放现在相当于多少钱?
还记得“三转一响”吗?
签约作者 | 细雨 | 三转一响情难忘
上海闲话之十二:老上海货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