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得正确就会有好结果吗?


亲爱的书友们,我们明日共读目标是李笑来先生的《财富自由之路》(115—147)


21.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自驱动力? 115
22.你有没有想过究竟什么是落后? 126
23.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131
24.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价格(估值)? 137
25.我是如何生生错过一次升级机会的? 143


我们今天共读的李笑来先生的《财富自由之路》(088—114)


做得正确就会有好结果吗?


作家毕淑敏在某大学举办讲座的时候,有个学生间了一个“终极问题”:


“毕老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毕淑敏先生的回答是:


“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活出来的吧?”(大意如此。)


深以为然。


很少有人认真想过这件事:

正确本身,其实很可能没有价值。


若你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别人也都是正确的,那“正确”本身的价值其实并不大。


若你是错误的,别人都是正确的,那会是个很可怕的局面。

若你是正确的,别人都是错误的,这时“你的正确”才具备很大的价值。


你正确的程度越大,与此同时,不认同你的人越多,你的值就越大。若你很正确,但与此同时,所有的人都很正确,那你的价值其可能等于零。


为什么人们在面对真正的价值时会如此痛苦?因为他们衡量正确与方式错了——他们靠的不是逻辑和独立思考,而是“认同的人是否足够多”。


绝大多数人是“表现型人格”,他们在乎的不是好、坏、对、错,他们只在乎自己是否“显得好看”。


“表现型人格”决定了“随大流”的根深蒂固只有“跟大家在一起”、“与大多数人相同”才觉得安全。


“特立独行且正确”终究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当然,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很难做到,否则,价值就变成任何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实现的东西了。


随便举个例子:那些在课堂上挑刺儿的学生虽然很聪明,但实际上是吃亏的“证明自己正确”并不是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时时刻刻成长,早晚更聪明、更正确”才是应该的结果。他们把注意力用错地方了,以致没有获得原本应该获得的结果。这可能是很多人一生中吃过的最大的暗亏,也是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吃过的暗亏。


你的世界究竟是活的还是死的?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甚至可能是有灵魂的——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而且,它竟然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奇迹:即便你事实上错得离谱,它也总是能够向你证明你是对的。


我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因为认识罗永浩才结识的朋友),名字叫金光。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金光已经在社会上闯荡了在那个年代,我们的老家有大量的人出国打工赚钱——那时在国外做劳力一年可以赚十几万元,这相当于在国内收入的二三十倍。


于是,金光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出国去了——当船员。不需要太多想象你就会知道,那肯定是非常辛苦的工作。


不过,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


金光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好人。在阿姆斯特丹,他想往家里打电话,却发现自己一个硬币都没有,语言又不通,完全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换硬币。正在他着急的时候,一对情侣路过,问他发生了什么事金光一个字都听不懂,比划了半天,对方竟然懂了,做手势让他在原地等着。过了一会儿,那对情侣给金光拿来了两把硬币——金光的双手差点儿捧不过来。


船在港口休息了一周金光每天往家里打电话,都没能把那些硬币用完。


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连几次聚会,金光都能讲出内容不同且令人震惊的遇到好人的经历。


我和罗永浩一起注意到的细节并不是金光遇到好人的经历,而是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朋友和金光一前一后出国打工走的也是同一条航线,回来给我们讲述的却是一路遇到无数让人无法想象的坏人的经历。


也许应该是——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你是个好人,这世界就会对你好一点;如果你是个坏人,这世界就会对你坏一点。


尼采就说过: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若你能善待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可以给你足够的善待;若你能宽容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能够给你足够的宽容;若你是个认真生活的人,你的世界也大抵会认真地对待你。


这么多年来我就是这么想、这么做的,貌似我的世界也是如此对待我的。


读到这里,让我们一起思考另外一个预测:

最终,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拥有更多的财富。


道理很简单:

所谓“投资”,无非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觉得,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来自对未来的清楚思考,而不是来自像房子、车子、证书、存款这种在别人眼里“实实在在”的东西


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


《超越感觉》这本书里讲到,人的出发点会影响思考与判断。


所谓“双重标准”是这样形成的:


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

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好”或者“更好”。


绝大部分人一样,不断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上,并且常常“用力过度”,以致“姿势走形”,动不动就“演砸了”,还要花时间和精力躲到角落里“舔伤口”,或者“硬着头皮死撑”——都不是有利于成长的事。


关键就在这里:

无论如何,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


经济压力的确是人在生活中能体会到的最大压力了吧;也可能是因为,如果在这个方面不用跟别人比的话,那在其他方面更不用跟别人比了吧。


如果能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你就会发现,由于你能更多地、不断地看到别人的好,所以你所处的世界的的确确比原来要美好太多了。


时刻告诉自己:


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


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和“不好”之上。


若我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里做对了,哪里做得很好,以便我吸收经验,获得成长。


总有些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比较,最终发现当下的自己就是不够“OK”。在这样的时候,就要启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


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所以,即便要比较,也应该比较未来,而不是当下。


当下的任务只有一个:成长。若果真如此,我们其实是无论如何都不怕比较未来的。


最后,再叮嘱一句: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如果成真,证明就自动完成了。


你知道自己有个所有人都有的恶习必须戒掉吗?


最应该彻底戒掉的恶习是:


抱怨


这一课又是金光给我上的—对,又是他(你可以回头翻翻第17节的内容)。


金光已经是个“包工头”了。他个子不高,理了个“板寸”,穿着牛仔裤,屁股兜里插着一部“大哥大”。


大一暑假,我在街边遇到金光,他当时正好没事做,于是,我们俩就溜达到江边,坐在堤坝上扯了一下午的篇儿。


其实,我知道金光当时的境遇并不好。那是1992年,全国上下正在经经济转型,大量“先知先觉”的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从银行里弄到贷款,去做各种各样的生意,其中最酷最猛的就是做房地产的“包工头”。金光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弄到了一大笔贷款,也成了“包工头”。可是他年纪太小,江湖经验太少,所以,早就被一帮人围住,手里大量的钱也被套住,经历了各种不顺,踩到了各种陷阱…


可整整一个下午,金光和我聊的都是趣事,对自己的麻烦只字不提。


本来我还想表示一下关心,可我很快意识到,这种关心只是说说而已——我没有任何能力帮他摆脱困境,所以,说出来根本没用。


从另外一个角度,我想金光是个颇为骄傲的人,这也是他对自己的困境只字不提的原因吧!


许多年后,在偶尔提到我是如何成为一个“坚决不抱怨的人”时,我会说,那是金光教我的。


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而已。


当遇到麻烦和不顺利的事情时,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承受—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抱怨有什么用?没有用,因为它只能用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无能和无奈而已。


不向别人抱怨,并不是基于自己内心的骄傲,也不是因为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而是基于自己的能力与坚韧:


能解决就去解决(能力)。

不能解决就去承受(坚韧)。


再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其实绝大多数人在第一个层面(能力)上就已经输了,而在第二个层面(坚韧)上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进步。


抱怨,在我看来,就是在这个世界里最强的负能量:


它会让一个人变得令人讨厌和厌倦。


它会让一个人失去挣扎的能力和承受的坚韧。


它的害处不仅在于浪费时间和暴露自己的无能,最大的害处在于让一个人不由自主地放弃挣扎。


偶尔气馁是正常的,毕竟谁都不是“铁人”可是,在逆境中,或者在一些特定的关键时刻,“放弃”是致命的。


心理学家早就知道这件事,并且详细地论述过:


说话,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成为那个样子。


观察一下就会知道,那些向你抱怨的人,说着说着就开始进入“表演”状态。他们很投入,他们需要你的同情,他们需要全世界的同情和“理解”。为了让你同情,也为了让全世界同情,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扮演“一个其实更惨的角色”,演着演着,别人还没怎么样,他们自己先相信了,而且不由自主地让自己变成那个“更惨的角色”。你想成为一个“更惨的人”吗?只要开始抱怨就可以了——多简单!


珍爱生命,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究竟是什么在决定你的命运?


所谓成功,就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


1为什么那么多解答题高手做不对选择题呢?

因为他们没有养成正确、有效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什么?所谓“价值观”,最通俗、最有效的定义无非是:


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

或者,知道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当你面临所谓“选择”的时候,之所以会犹豫或者纠结,无非是因为你突然无法确定哪个选项更好,哪个选项更糟罢了。


所以,选择并不困难,甚至可能并不存在。所谓“选择”,只是价值观确定之后的自然结果。


于是,更深入的结论是:

价值观决定命运。


绝大多数人被自己所局限,无法从自己的世界里跳出来,去观察整个世界,或者说,起码跳出自己的世界,去观察一个更大的世界(哪怕不是整个世界),去观察一个更真实的世界(哪怕尚未完全接近真实)。于是,不可能选对,只能选错。


有一个大家都听说过,但几乎都不知道它从始至终依附在自己身上,影响着自己人生中的一切的词

以偏概全


人们常常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全世界的感受,把自己的观察当成全世界的观察,把自己的看法当成全世界的看法,一切都从自己出发,全然不知别人和别人所处的世界有可能与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不同方方面面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选择决定命运,决定选择的是价值观。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在价值观养成过程中,最应该小心回避的陷阱只有一个:以偏概全。


【今日话题】

 

你有没有曾经很讨厌后来又喜欢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子发现硬币大小的洞口,一瞧发现冒着金光,真实样子使人不淡定
价值观决定你人生的层次
若你平静地活着
有那么多在乎的么?(鼎然)
若你没有经历过我的旅程,就不要来批判我走的道路
往后余生,点点滴滴都是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