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小村有一千年古寺,藏有中国为数不多的五代建筑,堪称国宝古迹

在距离天台庵10公里的实会村,同样藏有五代时期木建筑,这就是始建于五代晋天福三年(938)的大云院弥陀殿。虽然同为五代时期的建筑,但是相比天台庵而言大云院却显得格外低调。不过在我看来,大云院的低调反倒让它看起来多了几分原生态气息,且整体规模比起天台庵而言更为宏伟,更适合人文旅行爱好者领略古建筑的魅力。

翻开大云院的过往,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座寺院在北宋建隆年间达到巅峰时期,整个建筑群包含了100多间房屋。经历了千年之后,大云院曾经百余间殿堂的规模早已经烟消云散,如今大云院仅一座弥陀殿为五代时期的遗存,其余的山门、后殿及两侧殿均为清代以后陆陆续续重建。

想要进入大云院内需要提前联系文管员,管理房就在新修的山门旁边,敲门就可以寻到两位负责看管的老人。寒暄之后他们便会拿着钥匙带你进入寺院。

或许对于大云院的及其了解也为了让游客更容易抓到亮点,老伯往往都会从大云院最大的看点--弥陀殿开始。据宋天禧四年(1020年)“敕赐双峰山大云院十方碑”记录,弥陀殿也叫大佛殿始建于后晋天福五年,也就是940年,距今已有1080年的岁月,成为中国仅存的三座五代木构建筑之一。

大云院弥陀殿为一座面阔三间,进深六椽的九脊歇山顶建筑,在前殿处可以看到柱头施普拍方,这可是中国现存的木构建筑中最早使用普拍方的实例,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同为五铺作双抄。

进入殿堂内部可以看到采用了当时流行的减柱法,因此让殿堂的前部看起来更为开阔,也更方便信徒们礼佛。四椽桴对后乳栿用三柱,驼峰样式繁多,多达8种样式。

和木构建筑一样,弥陀殿内仅存的20多平米的壁画同为五代时期的遗存,东边的墙壁上描绘了“维摩变相”经变画,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其中的伎乐人,他们或手拿乐器伴奏,或翩翩起舞,或裙摆飞扬,神态自若仿佛活灵活现。

因为壁画为了保护,并不让游客拍照,上图为网上找的图片,供大家欣赏。

在扇面墙壁上还绘有观音、大势至菩萨,描绘出一幅乘云遨游天际的画面,阐额上也有一些仅存的五代时期的彩绘壁画。这些壁画多以蓝、绿、赭三色,不论是线条还是色彩都和敦煌莫高窟晚唐时期的壁画极其相似。虽然很多游客会觉得这些壁画看起来太过于模糊,然后仅存的五代彩绘同样填补了中国五代时期壁画的空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除了五代木构建筑和壁画之外,其实在大云院的角角落落里还可以看到不少亮点,其一就是大佛殿西侧的古碑,虽然残存却可以看到精美的潜浮雕;其二为藏在天王殿旁边的北宋天禧四年刻制敕赐双凤山大云院石碑;其三为寺外山脚下的始建于954年的七宝塔。

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七宝塔,这是一座三层平面呈八角形的石塔。

最大的看点就是其中的浅浮雕,最底下一层表面雕刻着莲花、狮子、麒麟等;往上一层为舞姿曼妙的伎乐人;第三层为最精美和宏伟的浮雕,设有券门,上方为双龙戏珠浮雕,两侧为孔武有力的天王,后面比丘半掩门的潜浮雕更是栩栩如生。

第4-5层为七宝塔的装饰部分,其中第五层上覆大圆盖宝珠顶。可以说整座塔雕工精湛,带着浓浓的唐代遗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宝”平顺,惊艳了世界
行走长治之-平顺县大云院(五代、清.国3)
神秘篇——大云院
山西这个小县城真棒!现存15座国宝古迹,领略从五代至清各朝木构
菩萨焚香图 绝美于世间
山西长治:浊漳河峡谷看古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