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都骢马通威坪
五都骢马通威坪
四都对面是威坪古镇,沿新安江而上的河山岭下是岭下村,上去有昌谷、蛟池、黄江潭等村,这里先前"都"名皆不称呼。可到了明代丙戌年(1466),五都横塘人王宾高登进士,授监察御史大官,上京赴任,必须先到威坪登船。按理,他应走直道经蜀阜至威坪,可蜀阜中桥头"必得畈"对岸有座"剑门岭",也称"铡刀岭",是方腊战败的地方,有血光之灾。王宾新官上任,岂能走此险路。于是王宾骑马过方壶岭经昌谷口、蛟池直达威坪,将五都联成一线,况且,《嘉靖淳安县志》载:永平乡在县西北,旧辖里十(其中有永平里、横塘里等)今辖都三(即五、六、七都)。当时官府还将方壶岭改名为"骢马岭"。 骢马通威坪,威坪贯五都,四都对岸为五都,就顺理成章了。后来还将这岭定为"威坪八景"之一,称"壶岭仙峦",并有诗曰:"景纯浪迹偏江湖,大地山河绘作图,漫道神仙不可接,祁连冢外见方壶"。
威坪古镇是淳安建县立郡的肇始地。《三国志》载:建安十三年(208),东吴大将贺齐击山越,平黟歙,在此建始新县立新都郡。《方舆纪要》载:"淳安县西六十里威坪镇,贺齐置县于此。"明代《嘉靖淳安县志》记:"新都郡太守山阴侯,本庙在县西六十里永平镇,俗称叶乡。"古威坪清代《续纂淳安县志》称"始新城"。始新县至隋开皇九年(589)易名新安县。隋大业三年(607)又改雉山县,县治迁至雉山下。始新为淳安建县之始,为使后人不至数典忘祖,又称"万年镇",以显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万世基业之意。而到了唐代永徽四年(653),万年镇西南梓桐源爆发陈硕真自称"文佳皇帝"的反唐起义,并建"万年楼"、"天子基",被镇压后,封建皇朝对这弹丸之地更名为"永平"。但永平不太平,宋宣和二年(1120),威坪古镇东北五里许的堨村(今威坪新镇址)方腊,又在帮源,怒杀里正方有常全家42口,聚众数万,揭竿而起,凭借"万年楼"、"天子基"而自信,高举反宋义旗,威震大宋皇朝。起义失败后,宋徽宗在改地名上下了点功夫,将睦州改为严州,青溪改成淳化,永平改为威平。还封方腊死对头方有常的三儿子方庚为巡检司摄政威平,置士军300名。连帮源洞都改威平洞,以示"皇威平乱"。这次改名,带着封建皇朝的血腥气,是人民心中的隐痛。然而,纵然改名千百遍,藏龙卧虎地不变。人民才不管什么"皇威圣昭",约定俗成地在平字旁加"土"成为威"坪",坪,地也,反其意而用之:"此乃威武之坪!"明清后,官方文字记载也认可"威坪"。威坪,建县立郡肇始地,又是唐宋两次农民起义的爆发点,确是叱咤风云,威震东南,威武非凡,威风八方,威名远扬,威勇、威仪又威严!
威坪自古繁华,宋史上就载:"民物繁夥,有漆楮杉材之饶,富商巨贾多往来"。明代就称永平市,天顺四年中进士的徐鉴在《虹桥施茶榜文》记:"威平乃徽、严、衢路之要冲,买卖者经营不绝往来者络绎不停。"宋朝始置永平乡,明置永平市,清承明制,清代镇人胡当然乐善好施,邑建梅峰书院,捐助重资。威坪镇西新安江洪水冲道,恐坏街道,胡出已资,运大石叠之,袤延数十丈,沿溪行道峻险,又倡建围墙。这位行义举建威坪镇那庞大的石堤、石围墙工程的胡当然,却在太平天国时期落难身亡。威坪古镇历经"长毛年关"劫难后,恢复还是较快的。后来,胡嘉瑜还倡募建造恢宏的胡家祠堂,其时街道店铺林立。民国10年始建威坪区,民国22年,途经威坪的杭徽公路贯通。水陆两路上通屯溪,下达杭州,交通方便快捷。
威坪古镇临江傍水而立,倚新安江而兴,新安江是交通运输的黄金水道,而威坪则为浙皖间重要物资集散的吞吐埠口。码头上桅樯林立,行舟鳞次,船工、搬运工、商家纷至,人声鼎沸,十分繁闹,曾有"浙皖重镇古威坪,商贾辐辏物华新" 之说。新安江虽船运密集,但逆水上安徽,滩多水急,行舟危难,如在枯水期行舟就更困难。民间流传"一条新安江,下飘到苏杭,上游到黄山,难字三点滩,三百六十滩,滩滩泪汪汪!"年长的人都曾看到过新安江两岸纤夫串串,躬着瘦骨嶙峋的身子,用力踩着沙滩;有的大姑娘,衣不蔽体,光着脚丫,和男纤夫一样匍匐在地爬着前移。而船工用竹篙顶着下腹,像弯弓一样,有的干脆跳下水用肩膀把船扛上急滩,那苍凉的号子声使人心颤骨悚!那些撑船拉纤的无家无业,漂泊四方,一条破船,千疮百孔的船蓬,千纳百结的挂帆,轻舟白帆只不过是诗句而已。船大多是江山船或建德船,船上的妇女叫"同年嫂" ,姑娘叫"同年妹。" 后来偶尔看到清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曰:"凡业此者(操舟为业),皆桐庐严州人,故名"桐严" 。曰同年,字之讹也。"在有关书籍中也读到新安江船家人祖先有九姓,说是元末,出身渔家的陈友谅带着水军在鄱阳湖与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兵败身亡,尚存士兵四处逃亡。说是有九人各姓钱、林、李、袁、孙、叶、许、何,逃至睦州,其后裔就成为"九姓船民"或"九姓渔民" 。淳安航运公司和以前威坪船运及船厂的职工,淳安地区都称他们为"船上人" 。原来他们都是江山、建德九姓船民或后裔,素来闯码头、跑江湖,语言表达能力强,到一地会讲那地方言,但他们船工一起就是地道"江山船上方言" ,至今未变。正是他们祖祖辈辈在新安江撑船运输或捕渔,使新安江畔的城镇人流物流方便而带来经济的繁荣!
民国29年,实施新县制,全县分东西2区,即以淳城为中心的东区和以威坪为中心的西区。《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威坪为浙皖间重镇"。据民国33年《淳安兵要地志》记载:"威坪镇,1535户,8025人,有市房、店室、祠庙、汽车站等建筑物、商店约100余家,商业颇称繁盛"。威坪古镇市井坊巷纵横布局有序,分前街、后街、横街、下街四条街道,街贯连巷,有叶家、方家、毕家、胡家等巷。市井街道建筑独有特色,街道正中全部用茶园青石铺就,街道下面是排水道,街道铺垫,别出心裁,每块青石斜对角故意留有微小间隙不填实,行走时发出"叮当、叮当"声响。夜间如有官兵盗匪进镇骚扰,街道的声响似乎发出快速报警。而正中茶园青石铺就的主街道两侧,则用大小均等的鹅卵石罗列成图案花纹,格外别致。民居和商铺建筑一般都是两层,街巷采光亮堂,带有徽派风格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翘檐高昂,有一种明快淡雅的美感。街面商铺接踵,店号匾额,招牌广告,古色盎然,茶楼酒肆,商帘招摇,满街摊贩,琳琅满目,宛如屯溪老街。店家临街都是一式木排门,夜里打烊,一片木板上门声,格外清脆悦耳,有一种小城古镇的特有风情。
威坪古镇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风光,仍在历史中闪现。明代官至武昌太守、湖广布政司参政的徐应簧曾有文字记载:"自白沙浦(威坪古镇下西岸沙滩)至黄江潭,延袤十里,皆称长潭。余作八景诗。"八景即"壶岭仙峦、蓬山佛洞、龙门列戟,雁浦归帆,赤石栖霞、黄江返照、白沙渔火、灵惠禅灯。"
黄江返照,即是威坪古镇上溯不远的黄江潭,是浙江与安徽交界的村庄,先前曾竖有省界碑。该村人才辈出,清末为拔贡的方赞修,授休宁知县,目睹腐败,愤不赴任而为民主革命奔走,创办石硖师范,并和冯世范县长创办淳安中学。,其兄方静修为晚清进士,其侄方祖泽民国时曾为"国大代表"。侄方祖勷投笔从戎奋力抗日,还有方祖浩曾任宋庆龄基金会筹募委员会主任等。该村临水而立,江畔村墟暮烟,江面上夕阳浮光耀金,帆影点点,诗曰:"流水孤村起暮烟,夕阳冉冉落帆前。酒家向晚停灯坐,酿得清酤等客船。"
黄江潭下来至蜀溪口有个河上岭,《续纂淳安县志》载:"河上岭,俗名和尚岭,又名赤石岭,在县西六十五里,巨石崩颓江坼,碎者可以砺刀。"传说古时新安江是沿赤石岭至东山山脚蜿蜒而下,东山脚的山石上据传还有纤痕依稀可见,后因洪水暴涨,长驱直下,改道而沿西鲤鱼山脚奔流。原河道大量泥沙淤积而形成广袤肥沃的威坪后洲。后来,大洪水就从威坪后洲分流,威坪成了地势平坦、高旷、四面环水的"浮形",大洪水时,威坪犹如不沉的航空母舰。赤石岭久经江水拍击,巨石崩颓呈红色,宛若晴霞,故称"赤石栖霞"。诗曰:"舟岩晓日绚晴霞,绝胜玄都观里花,莫遣稚川知信息,都将赤玉托丹砂。"
威坪古镇下面有广袤的沙滩,谓之白沙,故称"白沙渔火"。每当傍晚,镇民倚在江边石围墙观看渔舟归晚,别有风情。徐应簧似乎以超尘脱俗的笔调写道:"钓罢归舟白露汀,投竿长笑暮山青。沙头渔火半明灭,错向严陵认客星。"威坪商埠码头,桅樯如林,白帆似云,行舟鳞次,商家纷至,一到傍晚,归帆如一阵阵飞雁,将要栖息。有诗曰:"帆影半江来雁浦,分明汉使日边回。"至今,很多人记忆的荧屏上总闪现出威坪古镇的倩影,那江面上的叶叶扁舟,群群鸬鹚争相捕鱼的情景,还蕴藏着"渔歌远近从风递,帆影参差带月收"的诗情。更有那江中的船碓,风情独特,它是用大石作船锚沉水,再用木桩固定,还用铁链连岸,以防水冲。木船有箬叶编织的船篷,船侧安装水轮杌头,利用流水推动杌头转带船内石磨加工粮食磨粉,那"钦哐、钦哐……"的打箩筛粉声,飘散江畔,这种特有的水乡变奏曲,似乎还藏匿在湖底。千岛湖底的水是很深的,但总深不过古镇的人文历史,长潭八景的画卷在历史的深处仍放着光彩!
威坪镇钟灵毓秀,物产丰富。自古生产茶叶,制茶、运茶、销售茶叶的工商业发展较早。20世纪30年代,威坪制茶工业规模较大的有6家,其精品远销海外。如童老寿的"春生和"、胡润梅的"兆丰"、程蔚修的"泰丰"茶品牌,闻名遐迩。1933年就有1.5万箱精致茶销往南洋。
威坪镇的中药加工业也早有名气。20世纪50年代,中药店就有10余家,较为有名的有"胡咸春堂"、"聚德堂"、"聚和堂"、"聚生堂"、"达仁、同仁、长生、国仁堂"等店号。药店多,竞争力就强,各药店自制加工中药,自制膏丸中成药,各具特色,胡咸春堂秉承胡雪岩的衣钵,店堂内挂有"戎欺"匾:"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不可欺……"为精制货真价实的中药,特地专门请师傅饲养梅花鹿,以取鹿茸等供制药。还有"聚"字号的药店大都是兰溪诸葛氏来威坪开设的,诸葛氏遵循祖师诸葛亮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遗训,悬壶济世,口碑很好。威坪不仅药店多,中医也多,有的坐堂问诊,也经常出诊,他们有时翻山越岭,顶风冒雪为五六七八都百姓治病送药,较有名气的中医传人有方氏成德、至德、道德、贵德、懿德及后人方兆光,他们皆为中医世家,上承祖先、下传子孙,医名、医德、声布淳徽。
威坪镇的食品加工业,虽是手工作坊也享誉四方。特别是蜜饯制作,用本地青枣加工成"金丝琥珀"蜜枣,曾远销南洋。其他具有独特风味的糕点品种多,如冬瓜糖、花生糖、寸金塘、松管糖、冻米糖、胖饼、月饼、雪饼、芙蓉糕等都很旺销。有名气的店号是"同春堂"、"丰泰祥"等。他们经营食品全是自行加工,以自己店名为商标,参与竞争。这种加工、销售合一,自打品牌,就必须有真功夫、真本事,真正体现货真价实的威坪特色。
威坪镇的工业起步较早。早在明代,河上岭、万贯坞即开矿石烧石灰,因洁白细腻质好而名声远扬,销往江浙皖三省四市十四县,威坪镇被称之"浙西石灰城"。1921年,镇人胡润桐,上海电机工程学成后,胸怀实业救国之志,独资向美国购柴油机和发电设备,在威坪镇率先创办电灯厂,为淳安第一家近代工业企业。后又帮助其兄胡润梅在淳城开办明乐电灯厂,又在港口、茶园合股开办电灯、辗米厂。还受邀屯溪、江苏等地指导电厂工程技术,他还有多种电力学专著、译著出版发行,是淳安工业的开拓者。1931年,社会名流章士钊和曾任浙江督军的卢永祥及子卢筱古会同镇人方赞修在威坪镇创办民生矿业公司,开采锑矿冶炼。移民前威坪对面沙滩上还有高高的烟囱矗立着。40年代威坪镇因处敌后方,一度带来民族工业的振兴,诸如纺织、化工、冶炼、铸造、印染、制茶、制药、  品及造船工业等皆有发展。当时商号厂家林立、市场贸易繁荣,呈现浙皖重镇的繁华景象。
威坪镇自明代至清均称市,民国至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是区、镇政府所在地。1958年,威坪为大公社建制。1959年,新安江水库移民开始,威坪人民为国家建设,义无反顾地献出家园,千年古镇沦为水域泽国。当时全镇2033户,8062人毅然迁徙本省开化及江西、安徽等地,有部分移民就地后靠在澳川、虹桥头山坡上。是年4日16日,一只只移民船撑到万贯坞口,蛟池村82户含泪上船离开故土。船到淳城上岸坐车到开化,却遇暴雨,葛水顺的母亲靠在汽车尾后躲雨,不幸被汽车轧成重伤,不久即去世。车到开化,处处山洪暴发,方明志妻子和徐火全女儿正走在底本溪木桥上,突然洪水中夹着的大树冲垮木桥,可怜他们没在开化站脚即被洪水卷走,尸体也无处寻找。移民开始,突然失去三条人命,蛟池人心乱了,从此蛟池四处"喷溅"。他们整整经历了10年的转迁,从威坪到开化,再回淳安,又迁安徽祁门、绩溪,有的再转到江西德兴、铅山和安福三省七县,移民真是一条苦难的历程。据《新安江大移民》一书作者调查,威坪街上老居民方玉莲说:"整个威坪街平坦得没有一级台阶,前后两条主街横铺茶园青石,房屋是清一色的马头墙二层楼。1960年5月12日,水库水满得很快,一下盖过威坪街房屋屋顶。拆屋队都来不及拆。可以肯定地说,威坪街上一幢房子也没拆,许多人家里还有不少家具呢!"可谓是:"千年秦瓦沉江底,幻出蜃楼海市奇"。
1982年12月2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威坪镇建制,镇址设在古镇东北3公里的虹桥头,堨村故址。1992年撤销威坪区,扩大威坪镇,将五都横双乡、六都的方宅乡、七都的厚屏乡并入镇辖。2001年,又将六都原叶家、妙石并入威坪镇。2006年,再次将唐村镇并入,自此,威坪新镇包括五、六、七三都。成为淳西的中心城镇,也为省级中心城镇。2009年,全镇辖44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5.4万,地域面积301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建设,高楼林立,大桥飞架,街道宽敞,工商繁荣。威坪新镇已雄姿英发地崛起。威坪的历史在前进,文明在传承。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叶尔马科夫说:"中国文明的独特性,在于继承性这根不断的红线,它将古老与现实连接起来,为子子孙孙保留着数千年历史特征,建立起中国智慧的宝库,并通过历史折射未来。"威坪这么悠久、深重的历史,正折射着今天和明天!
当今,威坪新镇仍以"人文威坪,浙皖重镇"的雄姿临湖而立,隔湖相望方腊洞。《宋史》载:"方腊者,青溪人也,世居县堨村。县境梓桐、帮源、青溪诸洞,皆落山谷幽险处。"此洞就坐落在堨村村前,隔溪相对,蜿蜒起伏。现在更显壮丽大气,洞口有高大伟岸的方腊石像,粗犷豪迈,一手弹剑,一手撩氅,威武不屈,英气照人。方腊洞有"百花台",以纪念方腊胞妹方百花这位巾帼英雄。百花台上面有演兵场,有原国防部长张爱萍题词的"方腊点将台"。登上点将台,抚着石碑,凭栏远眺,极目湖天,烟波浩渺,青峰浴水,大泽龙腾,衔远山,吞故江,望新镇,历史沧桑感油然而生。新镇东南西三面频临千岛湖,东有巍巍东山坐镇,北靠古朴葱茏的苍峰尖,镇区蜿蜒逶逦,呈带状飘逸在锦山秀水之间,楼群盘旋,湖汊交错,碧水潆洄,倒影成双。远远望去,"四面水光三面岛,一城山色半城湖!"真是风光绮丽的山水城镇。
威坪新镇近年发展效益农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蚕桑、茶叶、柑桔、无核柿、山核桃、贡菊6大农业经济主导产业。全镇蚕桑总面积达到1852公顷,总产值达7293万元。特别是利用桑枝条栽培黑木耳为全县领先,成为全县黑木耳的发展示范培训基地。同时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顺利通过千亩有机茶基地认证。2008年又通过了无核柿、桑木耳产品和基地的无公害检测。在中国国际名茶暨第二届浙江绿茶博览会上,三都源牌千岛湖龙井茶荣获金奖;在省农产品展览会上,三都源牌桑木耳、无核柿被评为优质奖,红姑娘无核柿荣获省级著名商标。威坪镇被命名为"蚕桑强镇"、"农业经济发展先进乡镇"、"高效生态农业先进乡镇"、"杭州市政富奔小康先进镇"等。
工业是威坪镇的支柱产业。经过几次大起大落,现推出工业区块规划面积36公顷,为全镇工业发展打下基础。原由叶家乡和杭丝联共同投资的缫丝厂,已发展为杭州商络丝绸有限公司,成为淳安县龙头企业和杭州市骨干企业,随后不断发展,已成为集缫丝、绢纺、亚麻纺织与一体的丝绸加工企业。同时全镇来料加工企业不断发展。现在工、农、商贸业、运输业、服务业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威坪镇正在走工业富镇、农业强镇、商旅活镇、文化兴镇、生态立镇的奋斗之路,真是:
千年古镇沉湖底,百丈高楼映水中。
方腊故乡豪气在,威坪立志振雄风。
 
大小五都环水盈
大五都过骢马岭直通威坪,威坪是淳西中心。而大五都横塘源和小五都蔗川源的行政区划,解放前和解放初合为环水乡。环水乡,环水缠绕,水碧环翠,环山水盈,很有诗意。小五都蔗川源,蔗,甘蔗,甜也,令人齿颊生津,其名很有味道。大小五都情缘重,环水归一水长流。一直隶属威坪区。1950年分横塘、蔗川、双溪3乡;1956年又成横双、蔗川2乡;公社化同为唐村公社;后又分小公社,蔗川归方宅公社,横双为一公社,;1984年为横双乡,蔗川为方宅乡。1992年同属威坪镇。历史沧桑,地域变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发展规律,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历史渊源,大小五都同属威坪正是源流归宗。
五都,地势不平坦。故有"五都五只凸,第一庄基凸"的民谚。由外而里是高洲凸、高庙凸、江山凸、庄基凸、还有小五都的龙凸。大小五都群峰叠翠,峡谷清泉,争流竞响,如琴弹唱,故又有琴溪、琴川之名,琴响,蔗甜,水用琴和蔗来称之,独得神韵。
明代工部尚书徐贯描述大小五都山水有记:"山雨初霁,烟消日出,临北山之绝顶,望蔗源、环水,佘叶诸山绵绵延延。或起或伏,簇若在咫尺间,其他溪口、高洲、南塘又皆在举足之下,水势曲折盘旋似带,一一皆可尽口渴欲饮……石上清泉漱,溪浅水潺湲"。这种水之美,水之甜,水之秀,可餐可饮。所以他还写下了《环水八景》诗。环水,还有位明代大诗人李东阳也为之倾倒,他在《始新王氏宗谱》上刊有《环水八景》绝句。他们都写到横塘村后的百桂尖,称"桂峰耸日",它位于浙皖交界处海拔1055米。古淳安县志记:"因香桂丛生而得名,为淳安名山。"历代诗人多有讴歌。李东阳称:"海门红日隐瞳胧,晴彩浮光海上峰。"《环水八景》中有"秋林清趣"一景,倒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秋林即秋林村,现称林兴村,传说古时候一年大旱,村人正在大路上搭起水车在水溪中车水,一个烂脚管乞丐一瘸一拐走来,水车拦住路,不好过。乞丐要求让路,车水的人要他从水车下钻过去,乞丐无奈,因腿脚不便,难蹲下走,只得伏身爬过。他爬过去后,站起来说:"秋林村,秋林村,人往车下钻,水往沙下钻!"念完,突然溪滩里的水干涸无迹,沙洲雪白。村人方知得罪仙人了,连忙追赶,明明看见前面瘸脚乞丐,就是追不上,只听他一句话:"扒扒车,扒扒车!"大家再不敢狗眼看人低了,只得扒开沙滩找水。传说归传说,但横塘源流至秋林村就断流倒是事实,至今村中还在一个挖出的水塘里用水。秋林风景倒宜人,徐贯诗曰:"潇洒长林下,秋来更可人,凭栏一吟玩,顿觉出风尘。"
环水,现代已不称其名了。环水,环水,水并不很多,横塘一遇到大旱溪滩晒白,用水靠塘。20世纪50年代,横塘琴溪村就出了个全国水利模范王光斗,受到国务院表彰、毛主席的接见。而后掀起建造水库高潮,横塘源每个山湾里几乎都修筑水库蓄水,使大部山坡地改成梯田。同时涌现出一大批修水库、砌石磅的土专家。1971年《红旗》杂志还发表了由王亦民(时任县委办公室主任)撰写的长文《一支土生土长的农业技术队伍》,介绍了横塘人民修水利,筑梯田的事迹。
古时的自然环境与现在已天壤之别了。古人每一村都将所处的山水定个几景,加以保护。小五都蔗川源也有八景,工部尚书徐贯在《余力稿》中写有《蔗川八景》五言绝句八首,如写仙人秀顶:"仙人化已远,青山遗秀顶,何当一抚摩,是我尘缘屏"。写玉女奇峰:"嵯峨凌空中,四时凝黛色,晓日扶桑来,恍如临镜毕。"透过这些诗,仿佛看到我们的祖先坐在潺潺的山溪旁,指点着叠翠的山峦,比仙人,比玉女,故土的山水都是最美的!而今天又有几个有如此雅兴潜心山水?千古兴替,时代变迁,江山应增其色,但愿越变越美!
大五都横塘村原是全县最大的村庄。以王姓为主,是由六都始新王氏分支启族而来,先祖为文政公。传说王姓像磺,磺要硝才发,硝要陈才更发,于是王姓人特请肖姓人住村头,又请程姓人氏住村脚,这样,程、肖包住王,才大发。所以,王姓从不欺侮,程、肖两小姓。
20世纪60年代初,人们到横塘,远远就望见一高大牌楼,朝外书有"兄弟进士",朝内书有"父子文魁",两块巨大匾额,居高临下俯瞰着芸芸众生。明代大诗人李东阳与横塘的兄弟进士同朝为官,他曾来这里,为这牌楼写下"高门大旁照崔嵬,闻道王郎旧擢魁,此地有人时驻马,青云回首独怜才!"这牌楼本是横塘人的骄傲,可惜"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代表横塘王姓荣耀的历史标志,被推翻在地,摧得粉碎,在"革命"烈火中灰飞烟灭了。
"兄弟进士"是指王宾、王宥兄弟,他们皆在明代相继高登进士。王宾授监察御史,巡按湖湘,以刚直著名。后为广东邵武知府,率民筑河西堤以捍水患,又筑仁化城墙以防盗寇,百姓拥戴,政声远播。王宥任刑部主事,历官车驾职方郎中,后升广湖德安知府,操行峻洁,政绩斐然。"父子文魁"则指王宾及儿子王子言,王子谟,他们俩兄弟也高登进士,当时有诗夸奖他们:"难兄难弟夸京邑,莫负当年梦惠连。"王子言后归里在威坪不远创办了"蛟池书院"。写诗曰:"林泉剩得容我志,风月争如此地清,莫谓传家无长物,读书万卷案头盈。"王宥的儿子王子谨也以孝廉选吏部为官,后任夷陵、海州等地知州,很有政声。明代环水还出了个以孝行善举为名的王敏遵,孝父母,亲乡邻,嘉靖间亢旱田租免交,并输谷三百石以济贫。严州府杨太守、知县戴廷槐旌之,美名四传。
小五都坑田村,宗谱载先祖钱庑也为进士,并造有书斋,额题"足山楼",隐而不仕,蔗川村,明代有位钱晃,任寿州节判,淮阴侯。后在故里筑"聚奎楼",藏万卷书,工部尚书徐贯专为他写了《聚奎楼》记:"钱君识学有年,文名于天下者,未必不由于斯也!"大小五都均崇文兴学,德传梓里。
大小五都不仅文官多,武将也历来有名。南宋就出了抗金英雄王鐇,明代《嘉靖淳安县志》载:"义勇将军王鐇墓在永平乡环水湾,建炎间击虏有功。"清朝末年,陆家村陆钟麟,在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后留充教员。20岁时,分水土匪猖獗,省衙张榜首选剿匪头领,陆钟麟揭榜自荐见抚台,率兵剿匪,擒获匪首,以功赏五品衔。后出国考察,在辛亥革命时,为光复浙江作出贡献。民国初任浙江都督府副官长、绍兴知事、省咨议及省议员等职,并创办金衢严公学。52岁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东北先遣军总司令。陆钟麟是横塘乃至淳安县近代史上最有名气的人物之一。现代,横塘上半村出了个国民党中将王永澍,曾任青年军少将团长、旅长、师长、青年远征军军长。后随军至台湾,晋升中将,任"国安局"局长、"总统府战略国策顾问"。1989年病故于台北。横塘下半村也出了个国民党空降兵部队中将司令王政乾,他可不是凭同乡王永澍关系升官,而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1949年淳师毕业参军,随军赴台,考入"中央军校",历任副官、团长、师长,1983年晋升为中将,1989年任台湾三军总部作战研究中将副主任。1999年病故。
环水五都源人民素以吃苦耐劳、铁硬疏燥著称。1941年夏,国民党县长詹天觉,搜刮人民,人称"詹铜匠"。他指令兵役科带自卫队去横塘抓兵,遭到人民反抗,打死兵役科督导员。詹天觉派大批警察对横塘疯狂报复,砸毁52户锅灶,抓去无辜群众,缴起人民抗争。当时横塘一位老先生将此事编成歌谣,印发传单,到处散发,传遍浙西:
淳安县长詹天觉,到处抓兵民苦煞。
威坪环水先遭殃,如蚕食叶一扫光。
日逃飞机夜躲兵,逼得农民起恶心。
朝思暮想无路走,打死督导是原由。
卫队敲诈砸锅灶,这种行为是强盗。
扑扑心头不怕吓,先杀督导后天觉。
自古人生总有死,告白乡民一张纸。
丘八老爷蛮理做,见形就打绝不错。
詹天觉对这歌谣怕得要死,只得偷偷溜走。
环水五都山多、土瘠、田少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艰苦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硬实,如在山坡地劳作,一律屁股朝上面朝下,自下而上,自低逆高、这种劳动习惯,铸就成在逆境中求生存、谋发展、迎难而上的崛起精神。淳西三、四、五、六、七、八都,生产方式、生产作物相同。特别是普种六月大豆。这种豆不适应肥沃的平地,只适应贫瘠的山坡地,每年清明前播种,只要点炉灰钾肥,不需氮肥,在盛夏大暑边收获。豆可榨油、磨豆酱、做豆腐、结腐皮、醃酱,传说孔子都不忍吃豆腐,认为六月豆索取少、奉献多。山区人民就具有六月豆的特色,尤其是耐高温、耐干旱,一个"耐"字正体现山里人性格。根据山区地理、气候条件,五都以种苞芦、六月豆、番芋为主,饮食以苞芦馃、苞芦汤、番芋馃、番芋汤为主,青黄不接,未熟先吃。民谚有:"三月荒,芒菜汤;四月荒,麦皮馃,麦皮汤;八月荒,豆壳豆饼老谷糠!"先前,为充饥,农民将未成熟麦子摘来,煮粥汤,有的用手磨磨出浆粉做煎馃,未熟的嫩玉米,掰来磨出浆,煎成很薄很薄,黄璨璨、亮晶晶的大煎馃,味道虽好,但农民不忍心吃,这只是青黄不接无奈之举。
生活虽艰苦,但待客很热情。有俗谚说:"穿衣穷在家里,富在路上,吃饭省自家,客来热辣辣。""宁忍己身饿,不教客空肠。"招待客人都做到"鸡子茶,利市面,猪肉豆腐摆桌面。"如娶亲嫁姑摆酒席,中餐吃六碗,正餐酒席摆九碗。舅舅吃鸡腿,接客鸡,送客鱼。第一碗菜鸡汤,而后豆筴干荤素菜、乌芦(蕨粉)馃、豆腐白米馃、大块猪肉、白包子、面条等,最后鱼表示吃得年年有余,意思是酒席最后一道菜了,客人吃好散席。
过去,由于主食不足,农民上山采摘野菜、野蕈等,五都源主要采摘有:
香椿,香椿树上春天的嫩芽,俗称"椿头蕻"。椿树,楝科,落叶乔木,树干时有透明胶渗出,小枝春季抽出幼芽,通常为偶数羽状披针或有不明显唇齿,近于无毛,其香浓烈。作鲜美菜肴,蛋白质含量高。可新鲜炒或拌肉、蛋竹笋等炒制,也可腌制、晒干,香味经久不衰。
龙爪菜,俗称蕨干,多年生宿根草木,因形似爪子,故称"龙爪菜"。春天花开时自山地下茎抽出幼芽、黄绿、鲜嫩,以荒山、荒地为最多。嫩茎长5寸左右采摘,如山高则变硬,展叶生毛即不可食。嫩茎采摘后即用沸水煮,捞出仍鲜绿,可炒食,也可晒干、烘干,卷曲似龙爪。含丰富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本草纲目》中称蕨菜如"鳖"、"有去暴热,水利道,令人睡、补五脏不足之功力。"作菜肴,柔软清脆、炖火腿,其味尤香,煮米羹,特有风味。
地耳,又名地木耳、地见皮、地踏菜、地塔蕈、横塘、蔗川俗称石耳青青、沙耳青青、观音娘娘鼻涕等。形态像黑木耳,颜色黛青。地耳生长在背阴而纯净的山林,草皮、石塔上。地耳含有蛋白质、铁磷、钙和碳水化合物等。地耳烧汤,脆且鲜嫩,润而不滞,滑而不腻,软贻爽口。据《药性考》载:"地耳能清神解热,痰火能疗。"地耳即可作鲜菜肴和包子、饺子馅,也可晒干,食用则在冷水浸泡如鲜。
松毛蕈,又名松茸蕈,松茸蘑菇,五六都人称大麦蕈,为真菌植物。凡松树密集山林、松林落下厚层,每逢春末夏初,阵雨洒过,松毛蕈破土而出,竞相生长。颜色黄土,外表则有青铜色彩,清香芬芳。深秋雨后的松毛蕈更优。其味特鲜,含有多种维生素。药用价值更高,有一定的抗癌效果。松毛蕈今在国际市场上已成为珍品。
威坪大小五都,是人文荟萃之地,人勤康阜之乡,曾有诗云:
百桂山中岁月长,五都环胜水盈塘。
人民勤奋山川变,展望宏图意气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淳安百源:武强溪
浙赣皖最美自驾公路! 一路穿越江南秘境,2小时看遍绝美风光~
环千岛湖自驾游
淳安县概况
阳产-芹川-新安江-千岛湖骑游攻略、路书(19-11-27)
【新安江水库移民故事集(十八)】三次移民经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