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翅膀扬起风暴——叶茂中
翅膀扬起风暴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2012年9月29日 作者:叶茂中
战争很残酷,一架飞机不起眼,却意味着很多。
-
有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时间地点人物皆模糊了,只记得个大概:某次战争中某国空军的损失比一直居高不下,出去的飞机和飞行员十有八九回不来,军方高官崩溃后找了个工程师来,工程师大牛做了一件事,把所有能飞回来的飞机的中弹部位统计出来,然后用粉笔一一对照在另一架飞机上做了个记号。结果出来后所有人都突然警醒了,因为结果是这么明显,机身上粉笔记号密密麻麻,千疮百孔,只有两个地方干净得一尘不染:油箱和发动机。
这道理太明显不过了,其他地方都不致命,只有这两个地方被击中后,飞机保证回不来。找到了问题,解决方案也很简单:把油箱和发动机部位加上厚钢板防弹了事。随后损失比立马降了下来。
这给我们一个浅显明白的启示:先管好你最要命的地方别被击中!其次,一个简单但却准确而卓有成效的市场调查工作,会给你指引正确的策略方向。
在唐纳德·萨尔的《动荡》里,有这样一个案例:朝鲜战争中,天空上的对手是苏制米格战机和美国的F-86军刀战机。双方的战力对比其实是很不公平的,米格在一些战机关键指标如爬升速度、高空操作性、推重比上都更具优势,火力也更强大,连数量都远远占优,总而言之,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空中战役。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据统计米格被击落792架,而军刀被击落的数量,是76架。
战后十年,约翰·博伊得,一个朝鲜战争中有20多次飞行纪录的军刀飞行员,经过细致的研究,终于得出了奇迹般的1:10击落比的秘密:虽然性能上米格占优,但是军刀在一项结构设计上大大优于米格,这就是座舱。军刀的座舱罩是透明塑料制成,这就意味着飞行员拥有360度的无障碍宽阔视野。米格呢?厚厚的钢甲下给飞行员留了一个可怜的小窗口。其次,军刀采取全液压控制系统,让飞行员可以在激战时快捷控制战机切换动作。而米格如何?只采用了部分液压系统,要求飞行员有极大的力量。
唐纳德·萨尔是这样总结的:拥有良好的观察力是一种优势,可以及时发现敌人的防御漏洞,但这种优势只有与迅速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的能力结合在一起时,才更有价值。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英国的蚊式战斗机,一代传奇,皇家空军二战中生存率最高的战机。这是因为蚊式搭载了厚厚的钢板能够提供更高的防御力吗?大错特错。相反,蚊式战斗机是一款全木质结构战机!其实采用全木结构也多少是无奈之举,在预见当时的铝合金必将短缺下,被迫之下采取了一种成本更低廉,生产更便捷,性价比更高的模式,但在加上出色的设计与改进的科技(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后,这款“穷人的双翼机”大放异彩。
在纵向的竞争陷入同质化后,要利用创造力和想象力用横向思维突破竞争!再说开去,其实完美的企业战略不是做得最好,而是在核心层面做到独一无二,难以复制。
还有史上最伟大的战机P-51野猫,充分体现德国机械水平的Bf-109,充分体现苏军暴力美学的拉-7-每架叱咤蓝天的雄鹰背后,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的体现,集中了多少天才工程师的智慧。而在这些硬实力背后,战争早已不仅是战争了,战争与营销之间的关系,体现在战略层面,也体现在细节层面。
知微见著,战争很残酷,一架飞机不起眼,却意味着很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百大最强武器盘点|F16“战隼”,解读它不为人知的前世今生
1953年4架美军战机击落苏联客机,致21人丧命,两天后遭疯狂报复
残酷的定格:那些著名的飞机坠毁瞬间
F
朝鲜战争,苏联空军冒充志愿军参战美国心知肚明,为何敢怒不敢言
1992年叶利钦披露:抗美援朝,苏联空军曾击落千余架美军战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