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兵:公益最大的用户“痛点”在哪?

?【导读】

如果用互联网的语言来描述,公益行业最大的用户“痛点”在哪?爱佑对此的思考是:社会始终会需要一个能复制、能扩大、公开、透明,最终能给到大家一个结果的,更好的平台。爱佑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平台。


 
文|王兵(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2014年,当互联网思维的“大风”刮过越来越多传统行业,除了“冰桶挑战”利用社交媒体掀起一阵波澜,大家对公益行业的互联网实践讨论似乎不多,然而这一行业并非完全乏善可陈。爱佑慈善基金在互联网产品端频频布局,并相继低调完成了与“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合作,如“公益一小时”、“酱紫一起来”、“网救童心”等公益项目。

与BAT的合作只是爱佑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表层现象,而它真正在意的看起来是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完善自己的战略。爱佑主张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先做出一些实践,再根据情况适时修正,这在互联网语境下可以说是有‘试错’的心态。在这种互联网思维的引导下,这家机构从如下几方面思考了自身的公益慈善创新:


思考一:够专业,才能一起“愉快玩耍”

爱佑在国内的儿童医疗救助领域耕耘时间较长,至今已有10余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爱佑运营起了多个专业、资深的儿童医疗救助项目,在这一领域有自己独特的“KnowHow”。据该基金会介绍,爱佑现在每年能够救助一万名孤残儿童,在先性病儿童与孤残儿童救助人数上持续保持全球第一,这些是“BAT”和各领域企业家们与爱佑放心合作的信任基础。

思考二:将公益慈善推升至“2.0”时代

2014年11月,知名的公益慈善专家兰斯·福斯在北京分享了他在国外的实践,总结为“美国慈善2.0版:用风投思维做公益”,而从2013年6月起,爱佑就已经开始在国内尝试“慈善2.0”,其设立的“公益创投”项目在当时已在筹划一系列追求社会效益的无回报投资。

截止2014年底,爱佑公益创投项目共投资了10家机构,至于公益创投项目到底有没有回报,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兵介绍道:“爱佑公益创投的‘投资’对象是民非,无法实现股权投资,所以在机制上就不可能有财务回报!基金会追求的是社会公益生态环境的改善。爱佑提出一个愿景,希望致力于构建,并优化国内的公益生态环境,让公益可以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思考三:构建公益网络平台

慈善2.0版本如何实现呢?这个过程的具体实现路径是:前期,爱佑通过输出“标准”来辅导公益创投受助机构,后期,通过这些受助机构再传播‘标准’,将影响到更广泛领域更多的NGO组织和公益机构。当实现了标准的规模化输出,爱佑将有机会着手构建平台。设想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可以划分行业,依据标准,从多个维度给公益机构评分。什么行业?儿童医疗还是养老?什么星级?三星还是五星?信息公开透明,有具体依据参考,这时候这个平台的价值就将凸显,就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和资源的注入,进而形成一个综合性公益社区。

思考四:扶持公益组织,给“硬件”更重“软件”

公益创投所选择的机构具有普遍的特征:在公益的各细分领域有独特的定位和巨大的社会效益潜质,但是因为处于成长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短板和需求。爱佑希望自己能从资金支持、资源拓展、战略指导、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和IT)辅导、品牌活动五个方面入手,量身定制扶持方案,为其加速成长而助力。在扶持政策上,爱佑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理论,即把资金、资源设想为“硬件”部分的支持,此外这些机构还迫切需要“软件”方面的支持,那就是组织能力、团队能力和专业化能力。

比如,公众环境研究院(IPE)是一家致力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机构。据了解,爱佑对该机构给予了包括资金、介入其理事会参与战略梳理,对其人力资源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其招聘财务人员,协助其进行IT咨询,帮助其引入了阿里云、SEE五年2000万的资助等一系列支持。

总结看来,资金、资源等“硬件”资助看起来很具体,但对被资助机构更有价值的可能恰恰是爱佑10余年以来积累的,对“如何做一个专业化公益机构”的“标准”及“方法论”的注入。

思考五:寻找公益行业的用户“痛点”

如果用互联网的语言来描述,公益行业最大的用户“痛点”在哪?爱佑对此的思考是:社会始终会需要一个能复制、能扩大、公开、透明,最终能给到大家一个结果的,更好的平台。爱佑一直在探索和追求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平台。

这样一个公益生态的形成,无疑是构建了一个慈善MALL。试想一下,未来的慈善家有不同的关注点,但是他们皆能够在这个慈善MALL里面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爱佑的公益创投项目已经找到了用户不同需求的“痛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挑选更多优质的伙伴,摆放上更多的优质产品。

思考六:让公益成为用户的生活方式

放在公益领域来讲,这样的思考很大胆,因为被改变的不是一个人,抑或是一个机构,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当公益行业的生态型平台形成,真有那么多高质量的供应商,在供应公益产品,大家都可以来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公益梦想的时候,这就会成为用户的一种生活方式!基于这样的逻辑,基于以公益创投的方式来构建公益生态的设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公益行业更新迭代的趋势已经到来,我们也期待着公益成为用户生活方式的那天早一点到来!(来源:爱佑慈善基金会 作者:宇见)



中国绿公司年会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众理事及商业领袖联袂出题并出席论坛
-创业者,投资人和企业家面对面
-英、法、日、新等国家企业家组团参会,不出国门就可拓展国际合作机会
-两天30余场主题活动,题题直面热点和痛点问题,全是干货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抢年会门票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才是腾讯的“百年大计”
他是中国顶级富豪背后的男人,正用科技和商业改造公益
有哪些利用互联网新工具和平台做好公益项目的案例?
18.99亿人次互动,99公益日让善意“破圈”
深度解析“互联网募捐”与“个人求助”(附13家民政部指定平台介绍)
【慈善】中国慈善步入求知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